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本 地 治 理/Pondycherry

本地治理地处印度东南沿海,孟加拉湾西部,属泰米尔纳度邦。十六世纪开始被葡萄牙人占领,1673年成为法国殖民地直至1954年转交政权给印度政府。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英文为Pondicherry,泰米尔语拉丁字母转译为作Puduchery),其名于泰米尔语中意为“新村”。本地治里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它的建筑,这是因为它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漫长的近300年岁月,给小城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这座法式风情的小镇本地治理,我实在是爱的紧啊。从上面那张图片,你能看出这是在印度嘛。

喜欢这个城市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从北部过来一路看了无数印度教神庙,严重审美疲劳,本地治理在印度绝对称得上一股清流。
  2. 长途跋涉的旅行,把自己虐得有些过分,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彻底休息放松的地方。它有着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乌托邦,同时还是比较完整保留下来的法国殖民地。
  3. 我喜欢的导演拍了部奥斯卡获奖大片,取景地就在这,它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4. 我们上了当地的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夕阳下,抵达本地治理,立刻被这个花园般的城市吸引了。本地治理并不是一个旅游城市,却有着他的动人之处。一条运河将本地治理分隔成法国区和印度区,新城和普通印度城镇并无二致,而沿海的旧城区则飘着面包烘焙的浓郁香味,亭舍雅致一色的法式建筑。下车的地方是新城,属于印度区,我们叫了辆TUKTUK车直接去了法国区。


酒店在前一天晚上选好的,性价比很高,300多人民币的花园海景房。酒店外面就是孟加拉湾的滨海大道。但是千万别被酒店外观被欺骗了,永远要相信一份价格一分货,300多房间的内部,就不发图了,跟招待所一般的简单。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高大的梧桐树是海边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棵树上都悬挂着管状风铃,海风吹来,铃声随着海风悦耳动听。树荫下不时走过散步的人,有穿着印度传统服饰的法国人,或者身着西服的印度人,拥有明显的印欧混合型脸庞的当地人,他们的背后是另一种印法风情。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黄昏之际,沿著孟加拉湾的滨海大道漫步,清风徐徐,出门这么多天第一次有度假的感觉,之前只能称为流浪。晚上散步的当地人很多,甘地广场前常举办各种活动,孟加拉湾的海风及蓝色汪洋使整个法国区显得那样迷人。滨海大道有很多面对大海的民宿,位置都极好。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总要吃点东西,一路惨兮兮的还没像模像样吃顿饭,法国区有很多欧式风情的老房子改造的酒店和餐厅。找了家西餐厅,在二楼露天平台上,第一次感觉可以这样慵懒,没有之前的经历对比,或许这也只能算是寻常。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比较好。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二楼浪漫的露台上,飘着一首法国小曲,旖旎的灯光下,时光这样安静得流淌着。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餐厅里都是老外,有很多法国人。当地人法语学得显然比英语好得多,连服务生都很流利。慢慢得跟邻桌的开始聊起天来,一个法国旅居作家,有三毛的味道。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追一场日出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第二天醒得很早,孟加拉湾的日出在等着我。不用走远,就在酒店外面。可惜了厚厚的云层。我坐在海边的堤岸上很久,听海浪一层层拍打着岸边大块的岩石。来来去去的人,一个,两个,三个,陆陆续续从身边走过。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我身后的那道栈桥,据说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取景地之一。只能远观,不能上去。现实很真实,很多我们渴望追求的远方,不过只是身边相似的存在。那就是一座普通的桥,但那就是那个栈桥,所有的意义是我亲眼见到了。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奥罗宾多

先说说他吧,本地治理还因一位伟人而出名,他就是有“印度三雄”之称的奥罗宾多(Sri Aurobindo)。

奥罗宾多是印度著名的哲学家、独立运动领袖、瑜伽大师,出生于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后定居在本地治理,埋头于哲学与瑜伽的研究。我们首先去的是

室利奥罗宾多静修所,位于德拉马里路的Sri Aurbindo修道院,就在Puducherry那片法式老房子中,这是印度最有名的修道院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云集于此冥想,寻求精神上的救赎。

静修所不能拍摄,我们光脚进去后,在里面的庭院里静坐了1小时。


造访黎明之城(Auroville, India)

这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乌托邦

乌托邦的概念早从柏拉图时代起就存在,代表着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难道现在的社会还会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况且这是在种姓制度依旧牢固、阶级分明的印度,光听名字就有些迫不及待,叫了辆TUKTUK,在烈日下奔赴黎明之村。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小马路上,汽车和乱七八糟的摩托车牛车马车都一起,在上面狂奔,滚滚尘土几乎要堵塞我的鼻腔,烈日下卷来层层热浪。车子在一片密林里停下了,这是村口的泥土停车场,所有的车都停在这里。

景区是免费的,但要去登记姓名,拿一张类似于进村证的“Free Pass”。

据说,这里曾经一片荒芜。最初,人们开荒辟壤,在树上建屋,住在草棚里。改造碱性土地,把只有一棵树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拥有两万多棵树的绿洲。全年只有两个月下雨,常年高温,水资源匮乏,人们打地下水,甚至从喜马拉雅高原引水到此地。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不要以为来这里的都是流浪者,成为黎明之村的村民,需要经过重重考核,从做义工慢慢开始,之后你们之间将会建立一种长期、稳定,且彼此认同价值观的关系。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在村里四处走走,村民正在举行一个小会议。这是一幅只有电视剧中才有的画面,村里的人身上似乎都自带仙气,舒畅的笑容,看起来没有任何压力和烦恼。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参观了这里的游客中心,往前面一直走,终点便是黎明之村的标志性建筑——大金球Matrimandir。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在村里解决了午餐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象神庙

当年莫卧儿王朝的伊斯兰教并没有攻破这里,印度教的传统在本地治理完好地保留下来。象神庙是一座印度教的庙宇,建筑外部给涂上五颜六色的,像国内的儿童儿园一样。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寺庙不是很大,香火很旺,在里面转一圈,不用几分钟。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本地治理的居民着装习惯跟北印有很大的差异,时不时得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印度啊?一身身白色的,看起来很有派头,儒雅得很。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尤其是在象神庙门口遇见的这一群人,也不知怎么回事的,我们就被他们好奇得围了起来,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之后把我们拉到中间合了个影。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个印度小青年追了上来,用他的手机打开了一个网页,自称是媒体记者,今天的合影将会出现在当地媒体的头条上。


呃,做梦一样,一不小心就上了人家报纸头版。人群中的这位,据说是本地一高官,具体职位...呃,说不上来。要问为什么会上报纸?其实我们也一头雾水,记者说,这里来的中国人比较少。可以理解为就是他们“少见多怪”。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无怪乎,这举止神态看起来就是当官的样子。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仔细对比了一下记者给我看的照片和这个招牌上的,发现是一样的,但是也看不出谁谁谁来。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Botanical Garden /本地治里植物园

导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中国上映后,得到了中国观众的称赞。少年派的出生地印度本地治里,也开始慢慢为人所知。

连李安都非常赞赏地说:“那里很独特,又不太为世人所熟悉。你可以把摄影机随地一摆就开始拍摄,画面照样美丽!”

《少年派》在本地治里市内和近郊共18个地点取景,例如城中老火车站附近的百年植物园,就是派的父亲经营的动物园拍摄地.虽然对印度的公园不抱太多希望,但比我像的还要LOW.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植物园进去转了一圈,不用10分钟不到。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教堂 / The Basilica of 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

因为法国人的殖民,给本地治理的本地人带来了天主教,教堂随处可见。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白色和紫红相间的建筑,外观看起来非常可爱。教堂不大,但在南印30多度的天气下,静静在里面待一会儿,还是相当舒服。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法国风情街

在半个世纪前这里结束了殖民地统治,这里的的街道是用有些是青石板铺的,这里的印度居民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旧城区充满了殖民风味的建筑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花园洋房及法文的路标街牌等,这一切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浪漫的法国小城。墙角的花,盛开的三角梅,分明得告诉我,这是个有魅力的地方。或许未来某一天,还会再来。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深藏在印度南部的法式风情小镇:本地治理,我们上了当地报纸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