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前兆是什么?可以从尿液推断么?

大脸法语TalentFrance


膀胱癌发病年龄多数是50-70岁的男性,男性比例更高,男女比例是4:1。


我们要知道,血尿是膀胱癌最早出现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大概会有80%的膀胱癌患者会有断断续续的血尿,今天有,明天没有,或者这个星期有,下个星期没有,这叫断断续续。有时候病人误以为没血尿是不是病情好转了,不是的,出血量的多少跟肿瘤的大小、性质不成正比,必须要去医院检查。


当一个中年人发生肉眼血尿,尤其是并不感到疼痛的血尿的时候,一定要警惕是不是有膀胱癌,尤其是你还在吸烟时,更加要怀疑,因为吸烟也会促进膀胱癌的发生。这时候必须去医院检查,除了做尿常规、超声等,还要做膀胱镜,看清楚到底是不是膀胱癌。


尿液中可以看到有红细胞,毕竟是血尿,也可以做脱落的肿瘤细胞检查,能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最可靠的还是膀胱镜的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膀胱癌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等等。


除了血尿,膀胱癌患者还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等。


李鸿政医生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其他癌症一样,有一些恶变的征兆。那么 ,膀胱癌的前兆是什么?可以从尿液推断吗?

  据临床观察,有一部分膀胱癌患者可首先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这多是肿瘤坏死、溃疡、膀胱内肿瘤较大或数目较多或膀胱肿瘤弥漫浸润膀胱壁,使膀胱容量减少或并发感染所引起。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可梗阻膀胱出口,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那么,膀胱癌是否有尿液上的变化呢? 有!90%以上的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即肉眼可见和镜下血尿即显微镜可见,前者直观可见鲜红色或洗肉水样的颜色,后者尿色正常。值得注意的是,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持续1天至数天,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有时患者服药后与血尿自止的巧合往往给患者“病愈”的错觉。有些患者可能在相隔若干时间后再次出现血尿。血尿的染色由浅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常为暗红色,有患者将其描述为洗肉水样、茶水样。出血量与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大小、范围和数目并不一定成正比。有时发生肉眼血尿时,肿瘤已经很大或已属晚期;有时很小的肿瘤却出现大量血尿。有些患者是在健康体检时由B超检查时发现膀胱内有肿瘤。而患者无明显的肉眼血尿。

  综上所述,如果突然出现无痛血尿,或在数星期内间歇性出现,必须高度警惕有可能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B超检查,且需要进一步进行膀胱镜检查明确是否膀胱癌 ,以做到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可以。出现血尿一定要提高警惕,临床上遇到很多病例,第一次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的时不予重视,以为血尿消失就等于没事了,未能进一步检查诊治,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尤其针对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肉眼血尿者,都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

(1)间歇性无痛全程血尿:

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90%以上的患者以血尿为第一症状就医,几乎全部患者或先或后都有过血尿。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者持续1天至数天,可自行的减轻或停止,有时候患者在服药后与血尿停止的巧合往往产生“病愈”的错觉。有些患者则可能在相隔一段时间以后再次出现血尿。血尿的颜色由浅红色至深褐色不等,通常表现为暗红色,类似于洗肉水样和茶水样。

(2)膀胱刺激症状:

10%的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仅有少数患者以此为主诉而就诊,肿瘤常由于合并感染或肿瘤破溃的刺激而使膀胱痉挛,加重膀胱刺激症状。

(3)排尿困难:

少数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或排尿中断,可能是由于肿瘤或血块阻塞膀胱出口所致。

(4)其他:上尿路梗阻症状、腹部触及包块腰痛、下腹痛放射到会阴部或大腿,直肠刺激症状等。


泌尿男科于文晓医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来自于上皮组织,其中90%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

发病因素

  1. 长期接触联苯胺、β-萘胺、4-氨基双联苯等致癌物质的人员,主要职业包括:染料、纺织、皮革、橡胶、塑料、油漆、印刷等。

  2. 吸烟: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4倍。

  3. 某些膀胱疾患:膀胱结石、膀胱憩室、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炎、留置导尿管等均容易诱发膀胱癌。

  4. 长期大量服用镇痛药物含非那西丁、食物中或由肠道菌作用产生的亚硝酸盐以及盆腔放射治疗等。

常见表现

膀胱癌好发于50~70岁男性人群,女性也可发病。

  1. 血尿:是患者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肉眼血尿。当然见到血尿不能立即判断是膀胱癌,许多疾病均可出现血尿,患者应该做进一步检查以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2. 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也是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常常为肿瘤晚期的表现;

  3. 其他的一些表现:下腹部肿块、转移导致的腰骶部疼痛、肾积水、下肢水肿、贫血、体重下降等等。

小小西瓜——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小西西瓜


先得说说膀胱癌的定义。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粘膜上的恶性肿瘤,排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第一位,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

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也有发现。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过去,我们习惯将膀胱粘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1998年WHO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用尿路上皮一词代替移行细胞一词,以区别于在鼻腔以及卵巢内的移行上皮,使尿路上皮成为尿路系统的专有名词。

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尿路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中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他罕见的还有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类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过去被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在我诊治的膀胱癌病人中,大多数是因为血尿来医院就诊发现,少部分是体检时彩超或CT、MRI意外发现。

如果说膀胱癌真有前兆,那就是无痛性血尿。

对一些膀胱癌病人来说,无痛性血尿可能稍纵即逝,病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往往是不能获得早期诊断的原因。

即使B超、CT、MRI发现了膀胱内有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查依然非做不可,任何其它检查方法都不能代替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帮助医生肉眼观察到肿瘤情况、取活检明确诊断,更有助于医生决定手术方式。

膀胱癌可以从尿液上推断吗?

答:尿液的一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膀胱癌的诊断。

有哪些检查呢?

1: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癌细胞检出率在60%以上,操作简单,缺点是有误诊率较高,有10%-40%的假阴性。

2:尿fish(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检测在尿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中的意义及与膀胱肿瘤病理分期的关系。敏感度和特异度高达90%以上,优点是无创,甚至可以发现无占位性病变的最早期膀胱癌,缺点是费用有些昂贵。


成都下水道


膀胱癌最常见的表现为无痛肉眼血尿,大于0.5cm的膀胱肿瘤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出来,如果超声不能明确,不明原因的血尿建议做膀胱镜检,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现有很多尿液早筛的产品,通过检查尿里面基因的情况可以提示膀胱癌的风险。

普通的尿常规里面如果出现尿红细胞升高,而白细胞不高,并且无症状,要考虑膀胱肿瘤可能,需进一步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如年龄超过40岁,有长期吸烟病史,出现无痛性间断血尿,可高度怀疑为膀胱癌等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中肿泌尿董培大夫


回答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科主任、华山医院东院副院长、中国名医百强榜膀胱肿瘤、肾和肾上腺肿瘤双十强专家沈周俊医生

了解更多膀胱癌医学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学点医”,关注沈周俊主任的“机器人辅助膀胱癌诊治新科技”课程,更多知识等你来解锁。

膀胱癌这个病其实是很常见的,但是有几个地方要注意,比如有些病人四五十岁,出现血尿,也不看医生,自己随便吃一些抗生素就好了,过了三个月(血尿)又来了,甚至半年又出现血尿,才去看医生,一做检查才发现并不是简单的炎症或出血,而是膀胱癌。所以我建议一旦有血尿无论如何应该马上去看医生,不要自己随意判断,这个问题大家千万注意。

还有的病人本来就有泌尿系的炎症或者感染或者结石,出现血尿,他也不去看医生。因为膀胱癌最早的症状就是无痛性的血尿,有的甚至是全程的,也就是说,就算你原来有泌尿系的结石,或者前列腺增生,如果出现血尿,我还是建议病人早期去看医生,而不要以为我吃点抗生素等等一些药就好了,过两天再说,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对的。

我也碰到过很多病人说:B超做出来膀胱有肿瘤,我不管它了(内心认为治不好)。大家注意膀胱肿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预后非常好,但是到了晚期,我在前面的课程里讲到膀胱肌层浸润以后,五年生存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三四十,这时候预后就非常差了,所以必须要把这些不正确的想法都纠正过来。

特别是那些长期吸烟的,或者吸二手烟的,或者你的工作是和化学物质有关的,或者一天到晚要穿(劣质的、不符合标准的)新衣服的,还有很多白头发的人群喜欢染发的,很多染发剂重金属超标的,有很多病人染发五年八年后出现膀胱癌的概率很高,所以在这里也奉劝大家,尽量不染发或者少用劣质染发剂染发。

了解更多膀胱癌医学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学点医”,关注沈周俊主任的“机器人辅助膀胱癌诊治新科技”课程,更多知识等你来解锁。


学点医


膀胱癌,多生与膀胱底部,或侧壁,经常无痛楚尿血,尿频,以至血块堵塞,剧痛难忍,此症多见于四十至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因不明。

近些年来调查研究发现,乙萘胺,联苯胺及品红等化学物质是重要的致癌物,长期从事染料,橡胶,煤气,电缆,塑料和制革职业的人员,易发生膀胱癌,此外,吸烟,寄生虫或病毒感染,体內色氨酸代谢异常以及膀胱的慢性病变等也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

大多数膀胱癌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为首发症状。前者用肉眼即可看出尿呈鲜红色茶色和洗肉水样,后者肉眼看不出来,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尿中有红细胞(正常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膀胱癌病人多表现为间歇性,全程血尿,有时可伴有血块,然而出血量和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大小,范围和数目有一定的关系。但有时发生肉眼血尿时,肿瘤已经很大或己属晚期。有时很小的肿瘤也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血尿,由于血尿呈间歇性表现,当血尿停止时容易被病人忽视,误认为疾病消失而不做及时的进一步检查,当病人只表现为镜下血尿时,因为不伴有其他症状而不被发现,直到出现肉眼血尿时才会引起注意,若膀胱癌同时伴有感染,或病灶在膀胱三角区时,测尿路刺激症状可较早出现,此外,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可能提示膀胱原位癌,因此,凡是缺乏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应采取积极,全面的检查措施,以确保早期做出诊断。

部分患者因肿瘤较大,或发生在膀胱颈部,有血块形成,可造成尿路阻塞,排尿困难或出现尿潴留。晚期膀胱癌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全身乏力发热,小腹及会阴肛门部下坠痛,有的病人可出现腰部酸疼。在早期病人多无阳性体征,晚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男性病人通过直肠指诊,女性病人通过阴道内诊可触及膀胱肿块,或因癌瘤转移压迫髂部血管引起下肢浮肿。个别病人下腹部可触及硬肿块并有压痛,当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管口,引起输尿管口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膀胱癌的诊断并不困难。凡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肉眼血尿者,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其中尤以膀胱癌最为多见,由于血尿是泌尿系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因此还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原则上先采用无痛苦的,简单和非创伤性的检查,然后采用有创伤性的检查,在治疗前尽可能取得病理确诊,诊断时可采用以下检查。

①尿常规检查。

②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③B超检查。

④尿路平片及膀胱和静脉肾盂造影。

⑤C丅检查。

⑥膀胱镜检查和肿瘤组织活检。

⑦免疫酶学测定。

⑧尿液流式细胞术。

民间用石苇15克,甘草5克,水煎后加入绿茶1克,饮完,用开水复泡饮。该方辅治膀胱癌效果良好。


明医459


膀胱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美国每年有约68000万名成年人患膀胱癌。根据2015年的中国肿瘤年报,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是我国排名前三位的泌尿系统肿瘤。中国相声泰斗、创立了独具特色“马氏相声”的马三立,就是因为膀胱癌而去世的。

膀胱癌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血尿、排尿疼痛、骨盆疼痛、背痛、尿频。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如果发现尿液中有血或其他使你感到担忧的症状,就要去看医生。医生会建议你验尿,男性检查直肠,女性检查直肠和阴道,有时还要进行其他一些检查。如果在早期被诊断出来的话,可能只要行简单的膀胱镜手术切除肿瘤,随后持续经尿道膀胱灌注抗癌药物,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膀胱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

吸烟:吸烟会使有害的化学物质积聚在尿液中,这些化学物质会损害膀胱的内衬,从而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国华教授介绍说,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有30%~50%的膀胱癌是由吸烟引起的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高。

膀胱癌的另一重要致病危险因素是暴露于化学品(特别是职业接触),比如长期接触砷和制造染料、橡胶、皮革、纺织品和油漆使用的化学品,都有可能诱发膀胱癌。

过去的辐射暴露,比如因为治疗其他癌症所使用的放射治疗。

长期使用导尿管、血吸虫病导致的慢性膀胱炎都可能会增加患鳞状细胞膀胱癌的风险。

虽然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膀胱癌,但大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年龄越大,风险就越大。

男性的风险比女性大。

有膀胱癌家族史的人风险也更大。


朱剑笛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目前研究发现,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

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细菌、血吸虫及HPV感染等)、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潜伏期6~13年)、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近期及远期的盆腔放疗史、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

另外,膀胱癌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见于膀胱鳞状细胞癌和膀胱腺癌。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者,无痛性肉眼血尿往往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常见于泌尿系肿瘤性病变,如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肾癌等。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另外,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即可同时或先后在膀胱、输尿管、肾盂尿路粘膜发生)、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术后需定期(每3-6月)复查膀胱镜、CT及配合膀胱灌注化疗等,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及时干预。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锋副主任医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