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手机用户67211189808


玄奘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对佛经翻译的突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学者玄奘, 也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二十七岁时出玉门关, 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 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经。 他在印度留学十七年, 遍游五印度, 在各地的辩论会上以精通佛学闻名。 返国时他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唐太宗在宫中建立弘福寺, 请他从事翻译佛经。 后来他又在大慈恩寺、 玉华宫等地建立译场从事译经, 经常“三更暂眠, 五更复起”, 孜孜不倦前后达十九年之久,译成的佛经有《大般若经》、 《大毗婆沙》, 《瑜伽师地论》等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并将印度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重译为梵文, 传入印度。

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西域和印度的历史与文化等。 他当时提出了新的译经标准,即“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要儆到译文忠于原文, 而又通俗易懂。 他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法, 译笔严谨, 远超过前人的译经。

我国从苻秦时代和隋代起即建有翻译佛经的译场,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有所改进, 宋初则更为完备。 当时参加翻译佛经的人细分为十一种职司,即译主、 证义,证文, 度语,笔受, 缀文、 参译,刊定、润文, 梵呗、 监阅等。 玄奘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制定了翻译的原则和理论,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瞿秋白曾给予了佛经翻译以很高的评价:“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一一梵文。第二, 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一一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 敦煌石室的唐, 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 佛经的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目莲救母变文等文学作品, 即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成。 至于佛经中的不少用语, 如音译的“涅槃”,“南无”,“般若”,“舍利”; 意译的“众生”,“圆寂”,“因缘”,“果报”等,还一直沿用至今。



周周说古今


玄奘法师对于中国人来讲都不陌生,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让这位唐代高僧家喻户晓。

玄奘法师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日夜。

人们习惯上也称呼他唐三藏,这个“三藏”并不是他的专有名字。通俗的说,佛教经典教材分为经、律、论三部分,合称三藏。其中“经”是根本教义,“律”是戒规威仪,“论”是阐明经义。全部通晓经律论的僧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他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创立者,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从印度带回来的大量梵文经书,朝廷特意修建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用作翻译经书和收藏经书的地方。以至于后来印度梵文经书失传,再从中国所藏去反译。

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旅行大咖”!「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这部书是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可惜后来辩机与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被举报,而斩首。

玄奘法师圆寂后,最初朝廷将其安葬在长安东郊白鹿原上。五年后,唐高宗为之改葬今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的少陵原,修舍利塔和寺院。数十年后,唐肃宗又为法师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寺院也被称为“兴教寺”。唐穆宗时,昙景法师主持兴教寺历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唐文宗时再次修缮。


几苇渡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把这个问题概括为:

一是从幼儿起就受苦的人。玄奘出生时家境很好,在其5岁时母亡、8岁时父因病辞官,这就造成了家庭生活陷于困顿的局面。一家人缺乏劳动能力,经济入不敷出,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玄奘行四,还有三个哥哥,无奈之下,他很随二哥住到了净土寺,一是学习佛经,二是为了活命。

二是一个极其聪慧敦厚、温文儒雅、仪表非凡、勤学不懈的人。他11岁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13 岁在洛阳正式出家,当时其佛学造诣已经非常了得,如其听法师讲《涅槃》和《摄论》,后就能升座复述,且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敬;16岁到长安,后转往成都,听讲诸论,只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人们送他八个字:过目不忘,日记千诵。

三是一个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玄奘具有坚定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西行困难重重,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求取佛教经典置生死于度外。他一路沙漠戈壁雪山丛林,艰难险阻不计其数,几次几乎丧命,但是他从来一步不退。回国后的大部分时间放在翻译工作上,他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还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记》,此书记录了西、南亚广大区域内国家、地区社会历史变迁及当时状况,书中有些资料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玄奘一心为人民为国家,人们感谢他、崇拜他,威望如圣。玄奘死后在安葬那天,有一百多万人送葬,三万多人露宿墓旁守护,就是明证。《配图一为净土寺,二为西行路线图》


斯之尔文


吴承恩的《西游记》让很多人知道了玄奘大师,也让很多的人忘记了玄奘大师。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和《西游记》里的唐僧相去甚远,唐僧只是文学世界里幻化的一个人物形象而已。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传言,大师诞生的前夕,母亲梦见大师身穿白衣,向西而行,于是母亲就问他:“你是我的儿子,为什么要走?”,大师回答:“为了取经求法,所以要走。”

《问佛缘》沿着玄奘法师西行路线,我们和题主一起寻觅玄奘法师的足迹,放下《西游记》中的唐僧,去还原玄奘大师的本来面目。一篇文章无法完整而准确的描述大师本人,本篇选取了大师一生中的部分传奇经历,用来表示我对玄奘大师的仰慕之情。

一、名门之后

河南省偃师市的洛州缑氏县凤凰谷,洛州即今天的洛阳,距离少林寺不远,隋朝仁寿二年的二月初五,这里出生了一名男婴,取名陈祎[yī],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玄奘大师。为了方便,后文一律以玄奘称呼,不管他当时是什么身份。

这是一户书香门第,仕宦世家,玄奘大师的曾祖父是北齐的征东将军,南阳郡的开国公,祖父为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学识渊博,天性淡薄名利,做过县令,但因见朝政腐败而辞官隐居。

陈惠共有四子,玄奘是最小的一个。大师自幼便品貌非凡,聪慧过人,好静而喜读圣贤书,熟读儒家经典,对父母孝敬有加,举止有先贤风范。玄奘大师的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号长捷法师,通晓经教,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

玄奘十岁时,父母离世,二哥长捷法师将他带到净土寺内照顾。幼年聪慧的玄奘,受耳濡目染,出家学佛的种子,就在这个时候悄然种下。

二、年少有为

隋唐年间,世俗凡夫,想要出家为僧,需要通过“度僧”的考试。按难度,应该不比现在考重点大学简单。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洛阳招考僧人,因为年幼而没有考试资格的玄奘,在考场门外往返流连,被主考官大理卿郑善果发现,经过一番盘问,竟然破格录取了玄奘。主考官郑善果这样评价当年的玄奘:“风骨清奇,品格俊雅,实在不易求得,现在度他出家,日后必成法门大将。”,很是钦佩这位主考官的慧眼识人和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这一年,玄奘十一岁。

玄奘果然不负众望,因为他博闻强识,修学精进,没过几年,便可上座为众说法,而且“条理井然,言词练达”,从此声名远播。据《三藏法师传》记载,此时玄奘大师十三岁。

但隋朝末年,洛阳战乱,盗贼四起,玄奘兄弟二人历经艰辛,辗转来到了四川空慧寺。此时的成都高僧云集,佛法兴隆。三年后,玄奘的佛法修学又突飞猛进,当时的道基法师曾经这样赞叹他:“余少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玄奘的声名也从四川远播湖南、湖北、江浙一带,不论僧俗都对玄奘仰慕有加。

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玄奘大师有缘在四川受戒,由一位博学的沙弥而正式成为比丘,这一年,玄奘大师二十一岁。

在空慧寺的三年,大师又把寺中的经论全部看过,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再为他决议解惑,所以玄奘决定再回长安。途径湖北荆州天皇寺,首次独自为大众讲经说法,盛况空前。得到当时汉阳王的极高礼遇。此后,效法善财童子,北上游学,参访众多高僧大德。唐武德八年春,玄奘大师终于返回了长安,在大觉寺驻锡,礼当时名望极高的法常和僧变二位高僧为师。

三、求法缘起

玄奘大师学识渊博,又受众多高僧大德的指点,除了对经典的了解十分深入以外,也发现了各家言论的差异,有些甚至互相矛盾,到底孰是孰非,实在是难以取舍。虽苦思精研,难以得到能让自己满意的正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玄奘遇到了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他告诉玄奘,印度有个叫那烂陀的地方,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位戒贤法师,通晓一切佛法。于是,玄奘决定西行求法。

四、取经之路

大唐初年,战乱频起,加上路途遥远,西去印度之路,异常艰险。为求法而西行的僧人,死在途中者不计其数。然而大师信念坚固,矢志不移。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国家尚不安定,禁止人民出国。玄奘决意私自前往天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偷渡,可见玄奘求法之心如何坚定而急切。机会出现在这年八月的秋天,因受天灾,朝廷准许百姓出城谋生。玄奘乃混入灾民,出城西去。

到达凉州后,却被凉州都督阻拦,因朝廷有旨,禁止百姓私自出国。幸亏得到了凉州著名的高僧慧威法师的帮助,才得以逃出凉州,继续西行。为了避免被官兵追捕,隐姓埋名,昼伏夜行,一直到瓜州,才敢露面。

位于今天甘肃酒泉的瓜州,当年是大唐西域的军事重镇。就在寻找出境之路的时候,玄奘收下他的第一个弟子,商人石磐陀。石磐陀答应大师,送他通过边关的五座烽火台,并由一位老者给他带来了一匹枣红马。后来,这匹马因为对路途的熟悉,后来驮着昏迷的玄奘找到绿洲,而救了玄奘的命。

然而,到达玉门关后,石磐陀怕送玄奘西行之事暴露而祸及自身和家人,竟意欲杀害玄奘。在玄奘发誓绝对不会将他的身份暴露之后,石磐陀才打消杀害玄奘之心。天亮之后,师徒分别。

西行之路非常艰辛,玄奘独自一个人,出玉门关百里以后,到了边关的第一座烽火台。烽火台是西行的必经之路,因为只有这里才有水源。很不幸,入夜取水的玄奘被官兵发现,被抓住去见校尉王祥。碰巧的是,王祥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其帮助和指点才得以通过五座烽火台。

一次次的艰难困境,一次次的逢凶化吉,似乎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然而无论如何,玄奘西行求法的脚步一直都是那么坚定。

五、老马识途

过了这五座烽火台,就到了绵延八百里的沙漠“莫贺延碛”,穿过沙漠,就算离开了大唐的国境,进入伊吾国了。

玄奘大师在漫无边际的沙海中,经历了西行路上的第一次严酷的生死考验。沿途因为不慎将水囊堕地,补给断绝。在沙漠,水是生命的源泉,绝望之中,几番犹豫之后,玄奘法师,决定继续西行,然而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决定。玄奘誓言,“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据记载,玄奘孤身一个人,四天五夜滴水未进。最终,那匹枣红马驮着已经昏迷的玄奘找到了一片绿洲,玄奘大师绝处逢生。这几乎是玄奘西行路上,离死神最近的一次。

六、高昌结义

玄奘大师到了伊吾国,竟然在玉佛寺见到了三位中国僧侣,得知玄奘大师到来,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光脚跑出来迎接玄奘,二人想见,相拥而泣,对大师说:“想不到今生今世,还能再遇见故乡的人!”,而刚刚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玄奘大师,也情难自禁,放声痛哭。西行以来,玄奘第一次如此悲伤。

玄奘在伊吾休整后,准备继续西行的时候,玄奘法师受到了高昌王的邀请。高昌乃西域古国,距离当时的长安有近五千里,就在今天新疆吐鲁番附近。是中国通往西亚的重要一站,丝绸之路的要地。

高昌王麴文泰是一名汉人,笃信佛教,对玄奘大师爱惜有加,几番诚恳挽留,阻止玄奘继续西行。挽留不成,最终变成威胁。但是,玄奘西行求法信心坚定,竟绝食三日以抵抗王命,最终感动高昌王:“弟子不敢阻止法师西行,请先进食吧!”。玄奘大师要高昌王指日发誓,才肯进食。绝食事件之后,高昌王要求和法师义结金兰,成为异性兄弟。玄奘大师说:“只要不阻止我西行,其他事情都可商量。”,并答应将来取经回国,再到高昌讲经三年。

可以说,没有高昌王的全力支持,是否能真正圆满,还是有很大变数的。这段有惊无险的传奇经历,即便是独立拍成电影,也是精彩绝伦,感人至深的。

临行前,高昌王为法师选了四个徒弟和一批随侍,黄金百两、银钱三万,吃穿用度,据说给玄奘准备了足够二十年的盘缠,还给西域沿途相关的二十四国,修书备礼,请求关照,安排得细致周全。临行前,高昌王仍然不忍大师离去,整夜未眠。次日,西行路上,玄奘大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队伍,从此不再孤身一人。但脚下的路,却一步险似一步。和高昌王分别时,感念国王的深情厚礼,玄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七、屈支辩法

玄奘一路向西南而行,就到达了佛法兴盛的屈支国,屈支也称龟兹[qiū cí]。玄奘在这里受到了国王大臣和僧侣四众的热烈欢迎。屈支是玄奘一行人翻越葱岭雪山的前一站,因为这时葱岭雪山正值冰封雪冻之时,所以玄奘大师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因为龟兹为鸠摩罗什大师的故乡,所以玄奘大师对这里也心怀恭敬。这期间,玄奘遇到了一个叫毱[jū]多的僧人,曾游学印度二十多年,号称无经不读,在屈支,被奉为佛学泰斗。起初毱多对大师非常傲慢,可几番辩论后,毱多自愧不如,才对玄奘敬畏有加。曾私下对门人弟子说:“这位支那僧,实在很难应付,如果到了印度,那边的青年僧徒,恐怕没有比得上他的。”

八、遭遇劫匪

离开屈支的第二天,玄奘大师的人马遭遇了突厥的一群贼寇,总人数竟然在两千人左右。玄奘的队伍没有防御能力,束手无策。可正当大家觉得大势已去的时候。劫匪内部忽然起了争斗,也许是因为分赃不均的原因,劫匪的队伍竟然一下子全都散了。大家不但命保了下来,连高昌王送的宝物珍品和无数的金银用度,也都免遭洗劫。玄奘大师感叹西行以来,冥冥之中似乎总能逢凶化吉,于是心中常常默念观音菩萨名号,感恩加持。此后四百多里路,一直无惊无险,最后到达了凌山北麓。

九、凌山飞雪

葱岭处在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这里的凌山,四季冰封,峰岭险峻。又冷又滑,翻越十分困难。在加上狂风夹着雪花,使人寸步难行,犹如到了寒冰地狱。但玄奘没有恐惧,因为他坚定的求法之心没有变过。虽然如此,但也感觉一直游走在鬼门关口,稍不小心就会命丧雪山。就这样熬过了七天终于翻越了凌山,到达热海南岸。同行人马,损失近半,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玄奘悲痛不已,却又无暇停留。雪山之行无疑是玄奘大师西行求法里最艰难的一段路了。

十、弘扬佛法

玄奘过了雪山和碎叶城,继续西行到达了撒马尔罕。这里,国王好战,百姓好斗,不懂佛法,均为拜火教徒,城内虽有两座寺庙,但无僧人住持,偶有客僧参拜,必遭人驱逐。跟随玄奘大师的两个徒弟,也因为去寺庙礼佛而被驱逐。

最初,国王接待玄奘大师,也只为给碎叶城叶护可汗的面子而已。次日,玄奘国王讲解佛法,竟然被一夜之间,被大师的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佛学知识征服,开始接受佛教,并祈请法师为他们受斋戒法。汉文化和佛法的魅力被玄奘法师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见大师的才学和人品的高贵不俗。西行路上,即是求法,也是弘法。

十一、活国辩法

覩[dǔ]货罗,东扼葱岭,西接波斯,南邻雪山,北拒铁门。大师从铁门,到达了活国。在这里遇见了曾经游学印度的高僧达摩僧伽,本想先请问高僧参究哪些经论,不料这位高僧非常自负:“所有经论我都有研究,随意问就好了。”

结果,这位门人众多的高僧,最终无法应对大师的提问,尴尬惭愧。之后才开始和大师坦诚的讨论佛法,自此对玄奘敬重有加,到处公开宣传大师的学识德行,坦言自愧不如。由此可见,古人对知识和品德的敬重之情,虽有一时过错,但过而能改,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人,曾几何时能放下面子,坦然虚心,面对现实。

十二、恒河劫难

公元631年春,玄奘看到了慕名已久的恒河。然而,玄奘在这里却遭遇一次非常危险的劫难。一群信奉突伽天神的强盗,劫持了玄奘,准备祭祀天神。就在祭祀的时候,“天象大变,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强盗以为得罪了天神,便放弃祭祀,仓皇逃走,玄奘大师因此逃过一劫。此次劫难,被认为是玄奘西行路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十三、留学印度

公元631年秋,玄奘终于到了那烂陀寺。在佛教历史上,那烂陀寺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精通佛法的学者。玄奘大师在这里,兢兢业业,专心求学。

在这里,玄奘法师见到了闻名已久的戒贤法师,而这位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也似乎冥冥之中在等待这位来自大唐的僧人。公元632年春,戒贤法师为了玄奘重开讲堂,成为当时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玄奘大师以其学识,在那烂陀寺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在近万人的求学者当中,只有十个人得到了和他一样高的待遇,类似现在大学的最高奖学金。

课程学完后,玄奘大师又在印度游历五年以印证所学,并体验当地的人文地理、社会生活,后来都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西游记》的创作元素。

十四、印度圣者

公元640年春,玄奘返回那烂陀,完成学业。由于辩经的一次次胜利,玄奘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年冬天,印度的戒日王诏见玄奘,要求玄奘参加一个全国最大规模的辩经大会,参会的有十八位国王,僧人与会者三千余人,其它教派人士两千余人。同时,那烂陀寺也派来了一千多人参加。

根据印度的辩经规定,辩论设定奖惩制度。作为论主的玄奘提出,如果他的观点,如果有人可以破解,则斩首相谢。然而,五天讲经的时间里,没有一个挑战者出现。就是说,连一个提出异议的人都没有。至此,让玄奘大师在印度成为圣人、大师。很多人开始皈依玄奘法师。大乘信众称他为大乘天,小乘信众称他为解脱天。玄奘由此成为印度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受到了帝王的极高尊崇。时至今天,玄奘法师也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留学生了,而这个空前绝后的留学生却是以偷渡的身份走出国门的。

十五、归国之路

玄奘在印度停留了十四年时间。公元641年,法师走上了归国之路。经过印度河的时候,五十多本经书和收集的奇花异果的种子掉入水里,和西游记中描述的情节颇为相似。玄奘离开印度,从丝绸之路的南道返回大唐,历经四年,公元645年,玄奘抵达长安。回想当年,从当年西出长安到现在,前后经过了整整十九年时间。

十六、弘法译经

在洛阳城,唐太宗接见了玄奘法师,并表示支持玄奘的事业。公元645年三月,长安弘福寺,玄奘法师开始翻译佛经。在朝廷的支持下,玄奘法师挑选一批优秀的高僧,开始了严谨而有序的佛经翻译事业。从此呕心沥血十数载。《大唐西域记》也在此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完成。得到了全力皇帝的支持后,佛法开始在大唐兴盛起来。

公元657年,玄奘58岁,他回到洛阳附近的故乡,迁葬父母的坟墓。60岁开始,玄奘一直在玉华寺肃成院从事译经活动,一直到圆寂,再也没有回过长安城。生命里最后的时间,都用在了翻译佛经上。公元664年正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大般若经》翻译完成,玄奘也停止了他的佛经翻译事业。他预知时至,交代弟子,归期将至,不再译经。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六十二岁的玄奘大师安详离世。四月下藏,长安附近五百里,聚集了僧俗四众百万人之多,送别玄奘大师。

十七、佛学大师

玄奘大师翻译佛经十九年,佛经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史无前例。回顾法师的一生,十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踏入佛门,十三岁正式剃度出家,二十七岁开始,历经磨难,西行求法,十九年孜孜不倦,求学圆满,十九年译经,翻译了《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并创立了法相宗。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玄奘的一生,毕竟仁者见仁,可能很多人对玄奘的印象来自于西游记里的唐僧。自从完整的了解法师的人生经历后,恭敬和感慨的心情一直交替起伏。人生能如此严于律己,信心坚定,真是中华文化之幸,佛门之幸。玄奘法师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的精神。


问佛缘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剧中的唐僧更是为广大群众熟识,唐僧的原型是玄奘法师,那么玄奘法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偷渡者吗?

玄奘在家中排行第四,其家庭是官宦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孝经》等儒家典籍,13岁入洛阳----净土寺-----出家开始学习佛家典籍,曾学习6年之久。



当时由于战乱离开洛阳奔赴四川学习,再次学习5,6年之久,后来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加深了自己对佛法的认知。

由于少年和青年的游学经历,玄奘通过学习深感古籍翻译不善,理论问题等各家都有不同的见解,当时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奘思考解决的问题。于是玄奘产生去印度求学的念头。

通过对玄奘青少年时期的表现可以看出,玄奘是一个刻苦学习,钻研佛法的学霸。



后来玄奘上表,奏皇帝允许西行求法,但是唐太宗并没有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这一年玄奘29岁。

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得到批准私自离开大唐的国土,可是犯法的罪责,但是玄奘为了心中的信念,依然走上了西行的道路。从这可以看出玄奘意志坚定,有胆识有气魄。

如果你说玄奘是偷渡出去的,这话其实也不假,毕竟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

在西行期间玄奘曾在那烂陀寺留学,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



玄奘一边学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在后来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通过此可以看出玄奘不但喜欢钻研理论上的知识更加注重实践。

在玄奘42岁那一年,戒日王与玄奘会晤,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当时18个国家,3000多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2000人的外道学者参加,不论任何问题,没有一人能难住玄奘法师。

可见玄奘当时的学识已经达到了无人的境界,

后来戒日王邀请玄奘参加了5年一次,历时75的无遮大会,自此玄奘开始回国。


南极读书


被古印度大乘佛法僧众誉为“大乘天”

被古印度小乘佛法僧众誉为“解脱天”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第四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优良文化的。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

“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

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也是根据这本详细的史料发掘出来的。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从此得以重见天日。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曾经这样评价:“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

看了其他几位答友的回答,觉得已经很全了,所以挑出重点再回答一下。玄奘法师的功绩很多,尤其是在佛法方面,但在其他诸如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等等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


古今通史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和《西游记》的唐僧可不一样:

唐僧有官方护照,而玄奘法师最初其实是个偷渡客。

唐朝初年,玄奘法师曾向朝廷陈情,愿赴天竺西行求法。

不过,他的意愿始终没能得到朝廷的批准。因此,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法师便偷偷溜出长安,越过玉门关的国境而西行。

由此可见,玄奘其实是个典型的偷渡客。按照惯例,出行时必须携带的文牒他是没有的,是为“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因此在旅行途中,玄奘还差点被唐朝边境的烽火台守军射死。

与小说中糊里糊涂的弱质文人形象不同,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个非常聪慧而且强干的男性。

毕竟,他是独自翻山越岭、出入险境,身边没有一个孙悟空保驾护航,只能全靠自己的智慧摆平。不仅如此,如此漫长的行程,倘若没有充沛的体力和强健的身体,恐怕也完全支撑不下来。

例如,玄奘法师在高昌国时,得到高昌王麹文泰的礼遇。然而,对方却想要强留他,玄奘“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麹文泰发觉玄奘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这等勇气岂是普通人所拥有的。

总而言之,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


HuiNanHistory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游记》了解他的。尽管《西游记》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历史作品,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但却过于迂腐,若无几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难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又是什么样呢?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僚读书世家。陈祎的幼年生活是比较坎坷的:由于父母早亡,陈祎10岁时就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算是真正的和尚——当时很多人为逃避国家赋税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后却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为。朝廷为整治这种乱象实行度牒制度——只有获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则就是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此时年纪尚幼的陈祎并未获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庙修行佛法,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这年年仅13岁的陈祎不要说入围这14人之内,甚至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对这次考试极为向往,于是陈祎一直在考场外徘徊。主持完考试的郑善果一出考场就见到在外徘徊的陈祎,于是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陈祎回答:”我学佛的时间尚短,功力也浅,所以没资格参考“。郑善果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陈祎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广大佛法。“郑善果当即对同僚说:”背诵佛经的功力不过是寻常功夫,然而风骨气度却是极其难得。如果我们剃度了这孩子,将来必会成为佛门中一代伟人“。

就这样陈祎成为了法号玄奘的一名僧侣。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洛阳佛教界里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到过长安和四川。21岁时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五年时光里他”走遍燕赵,历访周秦“并在26岁时再次来到长安与众高僧共同切磋佛学。因其学业出众而获得”佛门千里驹“的称号。当时以为印度高僧正在长安讲经,好学的玄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上门求教。此时玄奘正在研究刚传入中国的瑜伽之学,但苦于缺乏原始的梵文经本,印度高僧告诉他:瑜伽之学最好的经本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可惜我没带来。高僧的这番指点使玄奘萌生了一个念头——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经。他很快开始为西行做准备:一方面加紧学习梵语,一方面申请办理”过所“(护照)。然而办理”过所“的结果却是”有诏不许“。当时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国民出境。没有护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准备与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缩了,只有他一人始终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长安一带突遇严重的霜灾,朝廷无力赈灾,只得下旨让百姓外出觅食。玄奘就夹在逃难者中间混出了长安城西门,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实上玄奘压根就不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经,其实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难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风险和沿途恶劣的环境。

玄奘刚到凉州,都督李大亮就派人劝他东归长安并在自己的辖区发布”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阵候捉“的通缉令。一代高僧就这么成了通缉犯,不得已之下玄奘只能昼伏夜行来到今天的甘肃瓜州。当地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充分理解并由衷敬佩玄奘西行求法的志向,于是放了玄奘一马,但还是催促玄奘尽快离开,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芦河(今疏勒河),然后是玉门关和五烽。玄奘在离开瓜州之前来到一所寺庙礼佛,在此遇到同样前来礼佛的胡人石磐陀。二人交流后石磐陀表示愿尽力帮助玄奘西行取经。到了晚上石磐陀又带来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瘦马。然而老人却劝玄奘打消西行的念头并告诉他:前面过了河就是玉门关,守官盘查很严。玉门关西北方向有五座烽火台,均有将士日夜值守,随时捉拿偷渡出关者,甚至直接将人乱箭射死。各烽火台之间相隔百里,其间尽是沙漠荒丘,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的警戒点内,要想取水而不暴露难于登天。过了烽火台就是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这里又称流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即使结伴而行也常迷路而葬身沙海,独自一人通过几无可能。玄奘则告诉他:我为求法不畏艰辛,不达目的誓不东归。得知西行艰辛的石磐陀也打消了继续西行的念头,他甚至一度打算捉拿玄奘送官。然而玄奘始终不为所动,当他行至五烽一带时被哨兵抓住带去见了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想送玄奘去自己的老家敦煌长住讲经。一心西行求法的玄奘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王祥见拗不过他,就送给他干粮和淡水并告诉他如何绕过五烽的道路。玄奘因此得以顺利通过五烽,此时的玄奘已走出了当时大唐的辖区,偷渡的危险不复存在,接下来他要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了。

偷渡成功后摆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余里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古称沙河,这并不是一条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构成的“河流”。那里死寂一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小说《西游记》里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应是据此想象生发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困顿疲惫的玄奘在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准备饮水时,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懊悔的玄奘想回去取水,当他勒转马头准备返回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于是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他调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向西走去。一望无际的大漠,四顾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他看见无数妖魔鬼怪袭来,一会儿又见一支军队,还有随风飘扬的旌旗。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海市蜃楼。 白天沙漠中的热风,裹挟着黄沙,闷热难耐;黑夜中的莫贺延碛只有死人的白骨闪烁着磷光。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走了5天之后滴水未沾的玄奘已达到他生命的极限,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人和马都昏昏沉沉地卧倒在沙石上。僵卧到半夜,忽被一阵清风吹醒,顿时浑身倍感清爽,那匹识途老马也站了起来,驮着玄奘前行。两天后他走出莫贺延碛,到达了伊吾。

初到伊吾的玄奘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高昌王麴文泰的使者请到了高昌。国王安排玄奘住进高昌国王城最豪华的房间里。玄奘坐在宝帐中,接受国王和文武百官的顶礼。随后所有的妃嫔家眷也都一一过来顶礼。高昌王的盛情让玄奘非常感动。第二天一大早玄奘还没起床,高昌王就率领王妃过来请安。他请玄奘到道场与僧众交流,并恳请玄奘留下来,不要西行了。玄奘西去的决心已下,婉言谢绝了高昌王和僧众的请求。高昌王含泪告诉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养玄奘终生,并且让全国人全部皈依玄奘,并希望他能在这里讲授佛法。经过无数次思想工作,玄奘还是坚持西行。高昌王软硬兼施,玄奘部不为所动。玄奘告诉他:如强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尸骨,留不下自己的心,从此开始绝食。高昌王亲自捧盘子殷勤请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几天后眼看玄奘马上就要饿死了,高昌王终于屈服了,有条件地同意他西行——这个条件就是玄奘取经归来务必再取道高昌。玄奘答应了这个条件,麴文泰随即与之结为兄弟并给玄奘西行路上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写信请求关照。

在麴文泰的帮助下玄奘顺利抵达了印度,然而就在他准备渡过恒河前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时又遇上了劫难:他被一伙强盗绑架了。按说玄奘是个苦行僧,身上并无多余的财物,如何会引来强盗的觊觎呢?原来这伙强盗并非为了劫财,当然也不是为了劫色,他们是打算拿玄奘祭祀他们信奉的突伽女神。玄奘见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强盗们说道:”愿赐少时,莫相逼迫,使我从容安心就死。“说完就闭上双眼念起经来。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平地里刮起了一阵没来由的风,吹折了树,吹飞了沙,吹涌起了浪,甚至那停在岸边的船都要颠覆!暴徒们的法事自然做不成,玄奘不慌,他们倒自己慌了,这就急急忙忙问旁人:“这个和尚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法号叫什么?”这时与玄奘同船的一位老者高呼:”报应啊,取经的和尚杀不得啊!“强盗们见状再不敢为难玄奘,就这样玄奘又躲过一劫。然而取经路上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此时在玄奘通往那烂陀寺的道路上还横亘着海拔七千多米的凌山。凌山是葱岭北麓的一座终年积雪的冰山,山势险峻陡峭,攀爬起来异常艰难,若遇雪崩巨大的冰层会断裂脱落滚下山来,以致于吞没人畜。好在这时玄奘身边已有高昌国王鞠文泰安排的随行人员护送,多少算是有了些照应。最终他们用七天七夜翻越了凌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凌山没一块干燥之地,所以他们只能席冰而寝,由于气压过低,所以饭菜根本煮不熟。当他们一行人翻越凌山后冻饿而死者已十有三四。

西行求法虽殊为不易,但玄奘沿途还是依例巡礼拜佛、探访高僧、弘扬佛法,与此同时他也将沿途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成为了日后的《大唐西域记》。虽然这部作品直到贞观二十年(646 年)才正式集结成书,但其素材草稿却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完成的。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包括如今我国新疆地区在内以及中亚、南亚当时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宗教等各种情况,成为如今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第一次提出可以开辟一条穿越青藏高原进入印度的通道以取代传统的经西域进入印度的丝绸之路,此事连同后来的文成公主入藏、王玄策出征中天竺等事件共同推动了从长安经拉萨延伸至印度境内的道路网的形成,无形中为我国西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及沟通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交往联系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一切是当时的玄奘法师所无法预料的,他仍坚定不移沿着此前历代西行求法高僧走过的路线向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前进,直到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玄奘在这里一共待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他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贞观十五年(641年)42岁的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戒日王特意邀请了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这次大会。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

这场盛会之后玄奘携带取得的经书和一些印度奇花异果的种子踏上归国之路,因为是随印度戒日王派出的出使大唐的使团同行,来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盗劫匪都不用再担心了。不过《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渡河失经却是实有其事:玄奘在渡过印度河时遭遇风浪,五十夹经本及花木种子失落河里。此后的旅途中玄奘没再遭遇什么险阻,644年他抵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此时高昌王麴文泰已死,高昌国也已不复存在。玄奘无缘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转而向大唐朝廷上书禀报自己求法归来的消息。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应对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得知玄奘归国的李世民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于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李世民的接见。玄奘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李世民允许,最终李世民安排玄奘到长安的弘福寺译经。贞观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将自己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口授于弟子辩机,由后者执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李世民并请其作序。李世民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据统计:玄奘及其弟子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8年6个月的时间里一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超过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翻译完一卷。玄奘对每天的翻译任务都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如果当天的任务未能完成,那么晚上就需要补足。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法师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于是停笔对弟子说道:“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此后他绝笔不再翻译,而是专心悟道拜佛。正月初八这天一名弟子告诉玄奘法师:自己梦见一尊庄严高大佛塔轰然倒塌,不知此梦是何征兆。玄奘法师告诉这名弟子:“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一天后这位曾用自己的双脚远行十万八千里的得道高僧在玉华寺跨越屋后的水渠时不慎跌倒。这次跌倒仅就伤势而言并不严重,不过此时年事已高的玄奘法师就此卧床不起,静养数日未见任何起色。二月初四玄奘法师整天不停念经,到了这天夜间他右手支撑起头部,左手伸在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到了初五夜半时分众弟子围坐在玄奘法师身边,一名弟子问道:“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决定托生到弥勒佛净土呢)?”这时玄奘法师用最后的力气回答道:“得生。”留下这两个字后六十五岁的玄奘法师就在玉华寺内圆寂,弟子们将其灵骨葬于长安附近之白鹿原。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玄奘灵骨被寺僧移至终南山;到了宋代金陵高僧来终南山朝拜,发现玄奘法师顶骨,遂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继法显之后,西行求法者不绝于途,至唐代而达巅峰时期。据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从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到武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仅40余年的时间里,就有40余位唐朝僧人去印度取经。而义净的统计肯定是不完全的。在641年之前和691年之后,隋唐五代去西天求法的僧人尚多,如著名者玄奘、慧日、含光、悟空、智宣等,都不在此数之内。

  三藏法师玄奘是唐代求法运动的最伟大代表。他是河南偃师人,俗姓陈,自幼聪敏,少年出家。起初,他随二兄长捷居住于洛阳净土寺,后来又经长安到成都,于空慧寺受具足戒。当时天下战乱,成都生活相对安定,但玄奘为求学,不顾长捷的劝阻,毅然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他一路上边学习边说法,绕了个大圈子,又北上长安。在长安时,他已经很有名,被誉为“佛门的千里驹”。但当时的佛界有许多问题争论不休,为了搞清这些问题,玄奘决心效法法显去西天取经。那时,唐王朝建立不久,西部边陲很不安宁,朝廷不许私自西行。玄奘置朝廷禁令于不顾,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混在难民的队伍中出了长安。一路西行,来到凉州。又在僧俗众人的帮助下,躲过凉州督都李大亮的追捕,沿河西走廊西行。他在经过玉门关外的800里沙漠时,因迷失方向和缺水而险些死亡。幸亏老马识途,将他带到有水的地方。然后,他经伊吾来到高昌国(今吐鲁番一带)。高昌王非常器重玄奘,强迫他留在高昌。玄奘则以绝食表示自己西行的决心。高昌王无奈,同玄奘结为兄弟,并资助他西行。有了高昌王的帮助,他带领一些人马顺利通过焉耆、龟兹等地,又翻越了雪山天险,辗转进入印度。在印度期间,他一面巡礼圣迹,一面讲经学法,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住学五年,又周游五印度①,遍览名胜,广求高师。饱学之后,重返那烂陀,升坛开讲,名震五天竺。这时,印度的一些国王都知道支那来了一位高僧,纷纷发出邀请。

  于是,他拜别了那烂陀寺的老师戒贤法师和诸位同学,先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邦一带)传法,继而又应邀来到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一带),参加戒日王特地为他举行的大法会。法会上,玄奘与各派人物辩论,没遇到对手。遂被大乘人尊为“大乘天”,被小乘人尊为“解脱天”。玄奘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在戒日王的一再挽留下,他仍然要返回祖国。戒日王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他提供了回国的各种便利。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携佛经657部、佛像若干躯,载誉回抵长安。此前,在于阗时已经向朝廷报告了他回国的消息,所以在他到达长安这天,长安城及郊区的官员、百姓都出来迎接这位高僧,真可谓万人空巷,观者如云。当时唐太宗在洛阳,很快就接见了玄奘。皇帝很佩服玄奘,对他在西域的见闻很感兴趣。次年,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上呈皇帝。书中,他以惊人的记忆力详细地记叙了西域138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语言、文字等情况,为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玄奘还在朝廷的支持下办起了规模巨大的译经场,倾其后半生的精力,译出佛经74部,1335卷。

  玄奘是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伟人。季羡林先生对他的功绩作了全面评价,并归纳为六句话:“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唯心主义理论家,不畏艰险的旅行者,卓越的翻译大师,舍生求法的典型,中印友好的化身。”(《大唐西域记校注·序》)的确,玄奘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在玄奘之后,还有许多中国僧人到印度去取经学习,其中最著名是在玄奘取经70年后到印度的义净。义净回国后写了两部书,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这两部书对我们了解当时西域求法的盛况、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佛教情况以及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都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唐代求法运动的高涨,促进了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并使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融合加快了速度。佛教禅宗的出现,标志着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已经完成。在经过长期痛苦的文化整合以后,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而深入人心,从而在人生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这一时期印度各地来华的僧人,有达摩笈多、波罗颇迦罗蜜多罗、那提三藏、若那跋陀罗、佛陀多罗、佛陀波利、尊法、无极高、地婆诃罗、慧智、阿你真那、菩提流志、极量、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利涉、智慧、牟尼室利、莲华、释天竺、般若、钵怛罗。其中,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影响较大。他们在开元年间来唐,很受皇帝和重臣的优渥,翻译了大批佛教密宗经典,对密宗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机会洞察家


对玄奘法师的兴趣,当然是从《西游记》开始的。

却说这么多从《西游记》里汲取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私以为,唯周星驰抓住了些筋骨。这主要是说唐僧。他真的很爱哭,几乎是动不动就哭。百回本《西游记》里,神仙妖怪到佛祖菩萨,皇帝朝臣及贫民百姓,前前后后哭了不下两百次,这里头唐僧的眼泪要占一半。孙悟空看不下去,常骂:“师父莫哭,一哭就脓包啦。”这句话又不似紧箍咒,治不了唐僧,后来索性不说,倒是老实馕糟的二师兄把这个话茬子捡起来,骂师父不说,骂悟空也是这个骂法,倒更显得他憨厚老实。

唐僧虽金蝉子转世,前生在如来座下听诵佛经,却是个最没佛性的人。逢难必哭,又时常思乡过度,他有两句口头禅,一则是“前方有山,恐生妖怪,是必谨防”;二则是“道路漫漫,不知何时才能功成回故土”。孙悟空听了这话也总有答对。起初他听唐僧说这样的话,心里烦躁,后来他也渐渐习惯了。师徒情谊渐深时,他也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比如他说:“只要你见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又说:“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与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类似的话变着法儿说,绝不重样。

他嘴里口口声声喊唐僧师父,事实上他们的师徒关系却是倒过来的。

要说唐僧是十世修来的罗汉,理应一出生就带有慧根的,但统共一百回的小说,唐僧灵光时只有两处。

一处是发愿上西天拜佛求经,你道他为的是什么?他不为自己功德圆融,不为唐王江山社稷,他为的是黎民百姓能超脱苦海。菩萨说,只有大乘可以实现这一宏愿,小乘是不行的,他就毫不犹豫决定上西天了。一百回的《西游记》,每一回都在考验他的决心,他没有一回动了心的。如如不动,这是真正的佛心。

第二处则直白一些,在取经路快走完的时候。这时师徒四人降了犀牛精,路经天竺国,忽然一日见了座高山,唐僧又悚惧,说起了那句口头禅:“徒弟,前面山岭峻峭,是必小心。”孙悟空笑道:“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忽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唐僧仍然心焦,接着老毛病又犯:“到天竺国都有两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悟空说:“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的《心经》忘了么?”

唐僧信口答:“《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倒背如流都难以形容我对它的熟悉,怎能说我忘了呢?”悟空笑了:“师父只是念得,不曾解得。”唐僧心急:“又说我解不得,那你解得?”悟空只调皮一笑:“我解得,我解得。”对话到此终止,师徒俩想是各自在心里默诵《心经》。这时八戒、沙僧同时笑了,讥讽道,你我都是妖精出身,又不是庙里的和尚,听过讲经,见过说法,摆这个虚头,不羞,不羞。说什么解得,怎么就不吭声了呢?并用言语激道:“听讲,请解!”

三藏这才喝到:“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只这一句话,足以使人对他产生敬意。

佛说“一切皆是佛法”,法天地,法自然,法自性,皆是修为,真经是不在经书上的。唐僧说悟空解得无言语文字,无有来由,没有交代,大概是这一路走来,在心里参悟了。

孙悟空果真是个调伏内心的高手。可是他高出师父的悟性,从哪里来?

悟空本是仙石缝里蹦出来的天地一灵猴,自然化生的。初生便目运金光,射冲斗府,可以惊动玉皇大帝。为了求个长生不老方,漂洋过海数十年头才找到师父。小时候读《西游记》最奇怪菩提老祖的身份,最近两年读点佛经,心想,这个菩提老祖最可能就是谈空第一的须菩提。你瞧,他住的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可不是地地道道的佛家标示么?给悟空一个空字,也正说明这个徒弟的本事,都是他的真传。

师祖登坛讲课,众人寂然,只有悟空喜得抓耳挠腮,问为何故,他嘻嘻哈哈说,听到了妙音。其余人还在懵懂,他已懂得弦外之音。他是内心了然,师父所讲经义,正合他潇洒自然的天性。师父打他三下,倒背着手走开,他已打破盘中之谜,即便在山里砍柴,吃烂桃山的桃,也处处留心,聆听仙音,不知不觉六七年。心有挂碍,是听不到世外仙音的。

他天资奇高,唐僧收他为徒,那一回的篇目叫《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开篇一首诗,前几句是这样的: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为唐僧开路,逢山开山,遇水治水,这是表象,他原本的使命其实是引导唐僧的佛心。比如四十三回,唐僧闻得水声震耳,大惊。孙悟空就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到什么水声?你把那《心经》又忘了耶?”唐僧道:“你知我忘了那句儿?”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之谓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唐僧听了此话登时沉默。

但猴子也有调伏不了内心的时候,这是他的劫数。跟随菩提老祖学艺时,师父已经告诉他,将来他有三灾利害,每隔五百年遭大难一次。需要见性明心,方能躲过。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他在老君的炼丹炉里被烧过,五指山下被佛祖的佛法压过,还有一次大劫,恐怕就是跟唐僧取经这次了。虽然修成仙道,但那是理论上的,

真正见性明心,还得一次次冒险犯难。

孙悟空上天入地,是个骄傲无比的人物,任谁都要对他敬让三分,若不敬他,他抡起碗般粗的棒子就要打人,用他的话说:“吃吾三棒。”这就是他心里的魔,也是他最大的障。某日路遇强盗,大开杀戒,唐僧怨他不仁,铁了心撵他走,不走就念咒。猴子被念得头痛欲裂,挥泪别了唐僧,来了观音那里哭诉,二心这时便生了。

“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这正是猴子一颗心难伏的时候,紧箍咒越念越不中用,他原来是个越打压越造反的种儿。倒是观音三句话说得他心服口服,一个人坐在莲花池边清洗那后悔的肠子。虽说一早被菩提老祖撵出师门,但悟空何曾停止修习呢?第十七回,菩萨随悟空降服黑熊怪,变作凌虚仙子,悟空见了笑说:“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悟空当时顿悟。

虽如此,他究竟还是认为自己被逐的委屈要大过残杀人命的罪状,这委屈去哪里伸呢?师徒不睦招来六耳猕猴,这野猴跟孙悟空本事一般,长相一般,只是全无善心,却是个实打实的魔,孙悟空与猕猴斗到天上地下,无人能辨真伪,后打到如来佛那儿去,才收了此妖。如来不宜道破天机,孙悟空慧心识得:实在是神离心舍禅不定才招致大祸

遭此一劫,师徒之间才真正剪断二心,同心戮力,奔赴西天。晓悟不够,还必须证悟,这西天一路险阻,诸多坎坷皆是考验,考验一颗心是否明净自信,是否精诚无欺。“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金刚经》里如来的这句话,三藏还未到西天,其实已证得了。

小说写得这样热闹,可历史里那个真实的取经人却是既无神通的孙悟空开路,也无老实的沙僧替他挑担,没有护教伽蓝暗处保护,更没有神仙菩萨伸出援手。走到敬佛的国家,国王敬仰他的才学,会赏赐一些盘缠,吩咐随从一路护送,但这样的事并不多见,他从头到尾都抱着一路独行的念头,乘危履险,全因志有所存,投命于必死之地,只为寻求万分之一的希望。

本文内容选自 温瑶《你的脚步走在你的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