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這樣來


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這樣來

基金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提到投資理財,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股票或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比如銀行理財產品、國債等)。小蘑菇認為,股票不是一般人能玩兒的,而與這些固定收益類的產品相比,基金才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注:本文基金,特指公募基金)

可能很多人對基金會有一定的誤解,以為基金都是高門檻、高風險、不透明的產品,自己的錢交給別人去投資還得不到保障。

實際與這恰好相反。

首先,從產品安全性上來看。現在無論投資什麼金融產品都不會有保障,普通投資者就別再妄想“保底保底保收益”。公募基金比一般產品安全,主要是因為它受到證監會的監管,投資和託管都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基金公司是接觸不到投資者的資金的,錢都是放在託管機構的賬上。

其次,從收益上來看。存定期或買國債確實是大多人的選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通脹的問題?19年通脹的目標是3%,定期和國債的收益率是多少呢?三年期的定存才2.75%!存定期根本跑不過通脹。而基金如果長期持有的話,收益可不低。根據官方給出了一組數據,長期持有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8%左右,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5%左右。19年公募基金表現更是亮眼,多隻基金收益翻倍。至於為什麼很多買基金的人沒有賺錢,那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把基金當做炒股,做短期投資。

從信息的披露和投資門檻上來看。所有的公募基金不僅每個交易日需要披露產品淨值,而且還要定期披露季報、半年報、年報。通過這些公開披露的信息,可以瞭解這隻基金的投資策略、業績表現以及最新持倉等,進而更好把握基金的投資。相比私募基金的100萬、資管的30萬起購點而言,公募基金最低的只需要1元就可以投資了。這對我們普通投資者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從投資範圍上來看,公募基金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不管你是投資股市、債市、大宗商品、黃金、海外的Reits產品等,還是投資德國、香港、A股、美國等市場,都已經有了對應的基金。所以無論是從產品的安全性、收益率、投資門檻、投資範圍等方面來看,公募基金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所以小蘑菇覺得,基金才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這樣來

普通人如何做基金定投

小蘑菇給大家分享一種最常見也是普通投資者最容易接受的投資方式:基金定投。想必大家都知道基金定投具備小額投資、風險分散、強制儲蓄的特點。但小蘑菇發現,能堅持定投並從中獲益的投資者並不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基金定投也是“反人性”的。人們大多都喜歡短期投資、快速實現收益變現,這是人性使然。而基金投資需要的是細水長流,很多投資者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很難賺到錢。這裡,小蘑菇就教大家幾個定投的技巧,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基金定投首先需要的是耐心!然後是“聰明的賣”+“智慧的買”,科學的定投,才是成功的關鍵。耐心不用小蘑菇多說,就是要守得住,拿得穩!

1 定投時機的選擇

很多人都覺得,定投就是選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定期買進去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對於定投而言,時機的選擇也很重要。正所謂“牛市不定投,熊市要加碼”,震盪市要堅持。

①“牛市不定投”

做過定投都知道,牛市中基金定投的收益,明顯不如單筆一次性投資。這是因為基金交易方式分2種:一種是基金下跌時,在基金下跌至最低點之前買入;另一種基金下跌至最低點之後,基金開始上漲時再買入,定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一種交易方式,而一次投資屬於後一種交易方式。在牛市中,定投收益是低於一次投資的,此時相對於定投,加槓桿進行一次投資是更明智的選擇。

②“熊市要加碼”

一般在一輪牛市或者熊市中,階段性調整的幅度約為 20%,如果調整幅度超過了這個臨界值,則需要考慮行情是否發生了逆轉。在熊市中,月定投應越跌越買,越跌越放大基金月定投金額。例如,對應上證指數月跌幅每超 過10%,月定投金額就要增加20%。通過逐漸在底部補倉,攤低成本,等市場回暖後,則收益可觀。

③“震盪市要堅持”

震盪市基金定投,可以積累低成本籌碼,效果優於牛市定投。選擇彈性大的基金品種,能夠實現成本的有效分散同時有利於憑藉低成本的籌碼在牛市來臨時充分享受反彈的成果。這個階段的基金定投優勢在於平復市場波動,降低持有成本。


2定投策略的選擇

定投策略有很多,小蘑菇不一一贅述,給大家介紹一種適合普通投資者常用的策略即可:總資產價值恆定策略。直白地說就是:每季度調整一下基金資產和現金資產的比例,跌多了,補倉;漲多了,贖回;使現金資產與基金資產始終各佔總資產的50%,同時將盈利不再投入到定投中去。這種策略簡單、易懂、易操作。

其投資理念主要分為:

①及時贖回已盈利基金在每期定投時點,通過定投新的資金或贖回部分資金,以達到定投賬戶總資產價值的恆定。即跌多了就補多些,漲多了就轉換為貨幣基金或變為現金資產。這樣做目的是使投資者能實時兌現定投收益,無疑會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度,並適時迴避市場不確定的風險;

②贖回後加大定投,但盈利不再投入。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基金份額此時的贖回,並不意味著基金定投的終止。相反由於實時的贖回,使得投資者現金資產的增加。此時,如市場正處於熊市或震盪市,可適當加大基金月定投金額,但盈利金額不再投入到定投中去,而是始終將現金資產與基金資產的比例,保留在各佔50%的狀態。這樣,一方面可以防範市場的風險;另一方面是在牛短熊長的市場,可以不斷積累小勝,為大勝,防止被深套。

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這樣來

基金投資大忌

最後,小蘑菇分享幾個基金投資的大忌,希望大家牢記!

1 切忌把基金當股票炒

很多基民其實都是從股民過來的,股市風高浪急風雲莫測,聽說投基安安穩穩,所以就從股民變成了基民。身份雖然變了,但是投資理念沒有變,還是用炒股的那一套來炒基,上來就是一把梭,然後頻繁短線操作,追漲殺跌,最後自然是越投越虧。要說炒股和炒基的共同點,“拿不住”倒是虧錢的共同原因。


2 切忌專挑便宜基金買

很多人以為買基金,就買那個便宜的,因為跌也跌不到哪裡去。但其實投基金和你買東西是一樣的,你會完全看價格便宜而選擇商品嗎?當然不會,因為便宜不一定是好貨。那是不是說,買基金就儘量買貴的呢?當然也不是。淨值越高,只能說明這隻基金以前做得很好,以後也不好說。所以,買基金千萬別隻看價格去判斷好壞。

3 切忌追逐熱點和概念基金

不管大家信不信,小蘑菇都要說一個事實:市場上的所有基金的總體收益率,與市場的平均收益是接近的,也就是無法跑贏大盤,通常是兩者相近。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市場不如美國那麼強有效,因此基金經理能夠戰勝市場的概率要大很多。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是有沒有證據支持呢?從歷史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新興市場股票類別裡,以過去10年來看,戰勝市場平均回報的主動型基金的比例為3%。”(引自伍治堅:只有1%的基金可以戰勝市場)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所謂的熱門基金,最終都會被打回原形。作為普通投資者,小蘑菇的建議是不要理它,別去跟風,慎重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