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2020年各行各业会不会比较难?为什么?

心灵的小号


全国除少数地方,没有解禁,其它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复工,可能对餐饮有点影响,物流制造业,会有反弹,网络化,物流仪,智能化会得到加强,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货款的扶持,会逐渐复苏,特别是国外疫情上升,各种需求会上升,应该会促进制造业的强劲反弹,口罩等防护用品需求增大。企业投入对这类产品的投资增加。


yj星辰


疫情期间哪些行业最受影响?

1.养殖业

2.电影业

3.旅游业

4.餐饮业

5.酒店业

6.交通运输业

7.石油行业

8.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疫情期间哪些行业最受益?

1.短视频

2.游戏行业

3.线上教育

4.无人化服务

5.线上办公软件

6.要点及生鲜超市

7.医药哈工业

8.金融贷款行业


思维讲座


岁末年初爆发至今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企业至今都处于停工状态,不少企业的复工时间仍然不确定。

就所处的环境来说,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餐饮业,民以食为天;由于疫情的传染性与传播性,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住情况下,餐饮业是无法正常开门营业的。小的餐饮门店就不说了,可以挺一挺,大的餐饮企业员工多要养人啊!不上班得发工资,发不了工资,生活费得发吧!时间短了还行,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啊。几乎所有的餐饮业都要面临这次疫情危机带来的洗礼,扛得住的继续生存,扛不住的就地倒下。

第二就是对旅游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2020年对旅游业应该说是一次重创,旅游业国家已经全面叫停,何时恢复得看疫情而定。铁路、民航、汽车等交通运输业更是如此,老百姓不出行了、不游玩了,飞机、高铁、轮船、大巴也就没人乘坐了。

第三就是影视业,春节应该都是各大影院争创票房的时候,贺岁片在全年票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因为疫情,很多影视作品无法上映,影院的寒冬让影视产业陷入了低估。

第四就是生产、制造行业。员工春节回家隔离在家,各地疫情状况不一,疫情风险等级也不相同,复产复工时间难以确定,就是目前复工了,企业员工也难以全部到岗。

第五应该就是房地产行业。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今年不要说买房了,人们除了买生活用品基本都不出门了,房地产业能不受影响吗?疫情在短时间内会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但对房地产发展走势不会有太大影响。相信疫情过后,房地产行业会逐步趋于稳定,因为疫情防控不会影响老百姓购房需求,只是将买房时间推迟了而已。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人如此,于国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必须要经过风雨的洗涤,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我们的国家必定能渡过难关,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杜兹黑玛515


疫情对各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当下的困境

疫情下的企业到底有多难 千百年来,动物一直被人类关进笼子,而今年春节,动物成功将十几亿人软禁,我们也在各种信息轮番轰炸之中,日渐精神疲惫。新型肺炎的爆发攻陷了全国所有省份,不仅夺走了全国超过2000人的生命,还对全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这里不用说那么多宏观的经济数据,我们亲身感受到的春节活动取消、出行受阻、假期延长、大量生产和贸易停滞,生产、消费以及日常经济活动的减少,带来的显然是整体的损失。疫情现在虽有缓和的趋势,但是对各企业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近年来,小微企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据中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小微企业已达 7328.1万户,超过全国企业数量的80%,这次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更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本期我主要讲述当前国内各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各大媒体机构的报道以及我对身边各个公司员工的采访,针对疫情对产业带来的影响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做几点说明: 本篇文章的内容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任何立场; 我是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具体产业情况的分析来解读各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其中个人分析得到的结论请认真辨析,不作为投资的指导意见; 我会从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两个角度来分析疫情对不同类型的行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目前看来并线上业务没有特别大大的波动,因篇幅所限就不着重于分析线上行业了,主要讲线下业务; 文章本篇文章只分析商业模式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商业道德并不在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线上业务 总体上看,本次疫情对线上业务并没有造成特别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为一部分从事线上业务的企业带来了一波发展的红利。但是大多数都是大企业从中获益,一些小微企业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就简单来看看:

(一)教育相关 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所有的聚集活动基本停止,很多教育机构线下的培训班转为线上授课,六年前曾公开向媒体表示“互联网时代盈利玩法替代不了传统教育”的俞敏洪,如今也面临需要通过线上教育来“自我拯救”。与此同时,原有的线上教育机构面临着更多竞争对手不断涌入,各大学生学习类APP也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纷纷推出免费直播课程。个推大数据显示,与2019年的春节期间相比,今年春节学生学习类APP的平均日活增幅和新增用户增幅分别为100.05%和238.79%,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猿题库平均日活同比增幅和新增用户同比增幅分别为89.69%和181.90%,作业帮为69.27%和60.15%。学而思表现最为出色,同比增幅分别为834.31%和2422.66%,远超相对应的行业平均水平,无疑是今年春节的一匹黑马。 当然这高增幅绝不可能仅仅是疫情所带来的,同样离不开过去一年的积累。2019年,在线教育还是一个获客成本高、转化效果差、留存困难、融资非常困难的行业。黑板洞察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行业仅发生了332期融资事件,同比降幅迫近50%。受此影响,全国有约1.2万家教育公司被迫关停,俞敏洪直言:“估计80%的教育公司都活不下去。”但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学生学习平台陆续推出暑期优惠低价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大力推广。今年这个特殊的假期,2.7亿学生在家上课,反应速度快、管控能力强、在线上业务早有布局的龙头教育机构快速出手抢占市场。同时他们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品质大都经过市场检验,自然而然锁定了一大批用户。 但是对于“半路出家”的在线教育机构,由于事发突然,他们缺乏在线教育业务模式的认知、线上课程内容打磨以及针对老师线上教学的培训,自己开发的产品体验感远远不及龙头企业,无法锁定自己的用户量。这场疫情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多大的红利,有可能自身只是这场在线教育行业竞赛中被淘汰的一员,这一切都会交给市场来验证。

(二)办公相关 停课不停学,停班不停工,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选择了线上办公的方式继续进行公司的业务。艾媒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春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共计超过3亿用户使用远程办公应用。按照往年情况来看,春节七天长假之后,企事业单位开始正常复工,日常办公类APP的使用频率也有所增加。而今年春节上班族们纷纷被迫开启“线上办公”模式,个推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远程办公类APP的平均日活同比增幅为54.42%。钉钉表现不俗,与2019年的春节期间相比,今年春节钉钉的平均日活增幅为169.11%,新增用户增幅更是达到了703.11%。企业微信的数据就没有那么恐怖了,增幅分别为22.44%和299.40%。 但是在节后复工初期,线上办公软件的开发商并不是特别开心,因为人们从未见过如此澎湃的流量洪峰。节后远程办公第一天,用户就遭遇了钉钉反复崩溃 、企业微信加载不断各种情况,大多数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而这些记者估计也是饱受其苦。同时全国各地很多学校带着自己的网络教学也加入这支大部队来,这艘“战舰”瞬时拥挤不堪。腾讯和阿里面对此情况纷纷扩容,几何式地加大了对在线办公的投入。从1月29日开始到2月6日,“腾讯会议”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阿里云截至2月13日则是陆续扩容了近12万台云服务器。还好高额的投入获得了比较可观的回报,截至 2月 21日,AppStore 免费排行榜中,阿里钉钉仍然稳居单日下载量第一,腾讯会议第二名,企业微信第七名。

(三)娱乐相关 1. 视频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大比例攀升,武汉封城的第一天直接由50亿小时飙升至57.6亿。春节假期之后,在线视频行业用户规模较平日上涨了17.4%,移动视频的日均活跃用户增量更是从放假前的16%,增长至36%。 可是用户使用手机的总时长是固定的,所以对于视频平台来说,为了增加自己的用户,只能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开发新的用户,比如下沉市场;二是直接从其他平台手中把用户挖过来。 春节期间竞争最激烈的就是抖音和快手,与春节前相比,快手、抖音日均用户增量均超过4000万,其他视频平台也参与进这场战争。骨朵数据显示,2020年1月17日至2月17日,腾讯视频网络剧TOP100播放量总和同比增长86%。芒果TV方面,其春节期间APP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更是增长了42.1%。 2. 游戏相关 通常情况下,春节过后游戏下载量会从增长状态急剧下降。但根据AppAnnie在2月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月的前两周,中国大陆iOS市场的平均每周总下载量平均值超过2亿次,比2019年全年的周平均值增加了40%,与2020年1月的平均每周下载量相比增加了10%。在App Store免费游戏排行榜中,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至今稳居前二名。 而游戏收入在今年也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伽马数据最新报告称,《王者荣耀》春节期间累计流水为20亿元左右,打破了之前2019年大年三十13亿元单日流水纪录,同比增长44.6%。但是根据东西文娱对游戏公司的调查,春节期间各个游戏公司普遍还是按照几个月前制定的计划运营,并未因为疫情而加大营销力度。同时人数的激增导致服务器时不时发生故障,很多人手只能被调派去维护服务器。据此可以判断游戏用户的激增,更多只是因为人们寻找一种娱乐方式打发自己无处安放的时间。

(四)金融服务 严格上讲金融服务并不是完全的线上业务,其中包括很多线下的部分,比如银行柜台。但是考虑到疫情期间金融服务在线下基本全停,大部分业务转移到了线上,我就把金融服务放到这里来说。 其实疫情之下金融业本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政府一直通过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调整国家经济,所以只要金融服务不受到特别严重的系统性的创伤,都不会受到特别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却大大提升。 疫情之下,很多行业的债务压力都会增加,企业贷款以及家庭贷款很可能出现违约现象,对银行收回贷款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虽然在央行的调控之下,国内的大型银行并不会因此受到致命打击。但是对于地方性银行来说,如果自身以前没有做好充足的抗风险准备,同时之前在房地产贷款和投融资业务上恶性扩张,那么在这次疫情中的处境会非常困难。 私募基金、网络贷款的扛风险能力就更不用说了,这两年,这些领域集中暴雷,现在危机依然未解除。在这场疫情的冲击下,企业及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它们要承担的风险更为严重。

(五)2B行业 前面说的那几个行业基本上都被几个巨头抢占了市场,很少有小微企业的出现,但是2B行业明显更多的都是为甲方服务的小公司,甚至只是工作室。如果甲方从事的是线上业务,那么还好,甲方不停工,自己的业务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至少还能接到单子。 但如果甲方从事的是线下业务,那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就是不小的打击。我所了解到的一个负责电影后期制作的公司,就面临着无单可接的窘境。在疫情的影响下,所有的剧组全停,没有任何拍摄任务,而负责电影后期制作的公司就自然接不到任何单子。好在是公司的固定成本较小,主要的开销还是员工的工资,而且征求员工的同意后,全体工资减半,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线下业务 整体来看,线下的所有行业受损非常严重,我们切身感受的是第三产业的全面关停,也就是服务业。所有的娱乐活动取消,电影春节档更是直接归零。第二产业中的各大工厂同样不乐观,复工困难、生产链断裂是每一个工厂面对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与员工协商的情况下,采取了降半薪甚至停薪休假的措施来应对暂时的困难。

接下来我将各行业所遭遇的产业休克分成两个部分来讲,分别是消费性休克和生产性休克。 (一)消费性休克 消费性休克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这其中很多线下业务平时一直保持着人群聚集的状态,现在疫情下为了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被迫全部关停,因此许多产业只能面临着营收为零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分开来看: 1. 餐饮业 1月25日,大年初一,汕头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的营业额仅仅是平时的十分之一。初二开始,八合里陆续停掉了所有门店。自全面停业开始的第一个月,八合里的损失已经高达约6000万元。这132家门店,平均一家门店的铺租就要30万,这包括店租、人工、还有宿舍成本。这部分的硬性支出就总共需要4000万。和许多餐饮店一样,八合里的第一个自救措施寄望于外卖。2月9日,汕头八合里海记牛肉店在公众号发布开通外卖服务的公告,双人套餐、四人套餐还有六人套餐全部上架。不过只有20多家门店有开通外卖,而营业额只达到原本这些门店的3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为46721亿元,其中有15.5%来自春节。据商务部监测,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数据,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到100%,9%的企业营收损失在9成以上,7%的企业损失在7-9成之间,营收损失在7成以下的仅有5%。这场疫情无疑是给餐饮行业重头一棒,更严重的是,很多餐饮公司会由于现金流的压力破产倒闭,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公开称西贝莜面村资金濒临崩溃。 但是大型餐饮公司能获得媒体的多方关注,同时依靠着自己强大的信用资产,往往可以获得银行贷款,逼不得已出售自己一部分股票也是可以筹到钱的。如果是家庭经营的这种小店铺也好说,比如就是一个普通的早餐店,夫妻二人就能撑起整个店铺的业务,这种情况,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也能够渡过难关。但是对于那些小微型餐饮业公司来说,这些都难以实现,平日里都是依靠着高流水经营,现金储备并不充足,如今的情况下,能支撑两个月都很困难。所以,这场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会有一批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失业率会继续上升。即使疫情过后行业有所恢复,老板也可能不再是原来的人了。 2. 电影行业 新冠肺炎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主要在于电影院放映停摆,在拍电影的拍摄工作延期,已定档影片推迟上映,加剧后续档期竞争程度。根据西南证券整理的猫眼电影数据显示,2017-2019年从正月初一到之后30天内的票房绝对值在84亿-118亿之间,占全年票房的15%-18%,几乎是全年票房的1/5。 院线是高负债与高流水并存的行业,连锁院线为了抢占市场大量举债,获取投资之后疯狂扩张。这次疫情的突然袭击,资金周转计划被打乱,对于下游院线公司来说,放映端在春节档及之后的停摆将对全年票房以及自身的扩张发展形成相当大的压力,只有那些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大型院线公司情况才可能稍好些。根据腾讯新闻报道,1月28日,万达集团旗下的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宣布,万达广场所有商户自1月24日至2月25日时间内的租金、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以此大幅减轻万达电影租金成本压力。 对于上游出品制作公司来说,大量剧组会受到停工潮的影响,或将面临场地、器材租赁费用增加、主创档期协调、制作周期延长需要追加投资等问题。根据横店影视城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2020年1月27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东阳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发通知,关闭拍摄场景、暂停防控期间的剧组拍摄活动,当时横店在拍剧组20个,筹备剧组11个,《有翡》《青青子衿》《小女霓裳》剧组等均公告暂停拍摄工作,全组演职人员原地待命修整。 对于后续定档的影片来说,也将面临争抢档期、竞争过于激烈、宣发成本再度提高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影视公司以及行业相关公司面对几个月的空档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电影本来就处在寒冬期。中国票房总体规模在经历了2013-2015年的爆发性增长之后,2015年随着票补逐渐退出,潜在市场挖掘结束、观众审美提升、烂片生存环境变差、热钱逐步退出之后,18、19年票房增速均在10%以下。如今疫情来袭,可谓雪上加霜。 3. 旅游业 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包括出境游在内的所有团队游及“机+酒”服务暂停。 2月15日财政部指出,对于餐饮、住宿、旅游等可能出现阶段性亏损的行业,中国将把相关企业的亏损弥补年限由5年延至8年,使这些企业的亏损在今后得到充分补偿。 2月17日,三亚发放首批旅游企业奖补资金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补金额5400余万元,受益企业涵盖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助力企业突围解困。 同程集团创始人吴志祥在一次公益直播中说:“全国有2万多家旅行社,40万到50万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家酒店,接近100万间的住宿设施,几乎一夜之间全都陷入了停顿。总体算下来,光是旅游行业在春节期间就有1万亿的GDP损失了。酒店、景区商户、航空公司等有超过1000万的从业人员,将在未来三、四个月的时间没有工作。” 这次给旅游业造成的困难并不仅仅是由于眼前营业额归零导致的现金流压力太大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型企业很有可能因为疫情后接不到业务进而直接一蹶不振。业内比较乐观的人认为“五一”期间全国旅游业可以正常恢复,悲观的人觉得“六一”人们才愿意走出家门。但是无论哪个时间,有一种情况是疫情即便解除了,人们很有可能也不会选择出去旅游。不是怕再次感染,而是由于疫情引发的国民经济整体的亏损很多家庭根本拿不出旅游的钱。所以小微企业面对这种来自未来的困境能不能坚持过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4. 婚庆行业 1月31日,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殡葬服务、婚姻登记等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建议暂时叫停2月2日结婚登记,“不举办集体颁证仪式,并积极引导群众不要举办人群聚集的结婚宴席。” 但是婚庆行业和旅游业相比,情况就要好得多。对于国人来说,婚礼可以推迟,但是很少有人会直接就不办婚礼了。因此,婚庆行业现在的尴尬处境会在疫情结束后化解,订单量基本上是不变的,只不过举办的时间有所更改而已,但是也有部分客户选择退款。根据合同法不可抗力因素规定,婚庆公司确实应该同意退款,但是之前为了准备婚礼公司采购的各种物资,钱是真真切切花出去了。遇到通情达理的客户还算好说,退款的时候不包括已开销的部分。但是如果全额退款,那么产生的损失将直接作用于疫情下公司的现金流压力中。 5. 教育培训 教育行业在过去的2019年本就不易,截止到2019年10月29日,在教培校长统计下儿童早教、K12、少儿英语等领域共有32家机构“倒闭”和“跑路”,如韦博英语和成长保。这次疫情,无疑是继非典后将教育行业再一次拉入谷底。1月30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公开发文写道:“这场疫情给新东方带来了严峻考验,新东方地面课堂全面停课。如果新东方全部停课退费,新东方就只能关门大吉。” 这次疫情对教育培训的打击范围很大,全国各地高校均宣布延迟开学,转为线上进行教学,而返校时间还要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判断。面对这次疫情,龙头机构往往可以争取到资金维持运营,并且依靠自身的线上教学技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但对于一些传统小微型机构来说,却要面临着租金、人工成本等多方压力。同时体培机构想要在线上进行教学难度更大,让学生通过看视频练习动作,效果一定差强人意。而这种小微型公司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和投资,经历了这场疫情,一定会有很多无法转型的机构就此倒闭。 6. 房地产 自2月10日起,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陆续调研了9家房地产企业,包括TOP10两家、TOP10-30四家、TOP30-50三家,并将微观调研收到的反馈进行汇总报告。调研企业普遍反馈,一月销售受冲击相对较小,9家房企中的4家一月合约销售金额仍同比正增长,两家同比增速达到60%左右。普遍对二月和三月销售较悲观,部分房企一季度销售计划调降幅度达到50%-60%。从全年来看,行业整体一季度签约、供货占全年的比重不高,调研企业2019Q1销售额占全年的比重在11%-23%之间,77.8%在20%以下,企业普遍认为如果疫情3月底得到控制,由于购房需求可推迟,全年看销售受影响不大。9家企业中,7家表示暂未调整销售目标,2家表示销售目标可能有10%左右的下调。 各大房地产企业为了应对销售下滑,推出各种措施,如线上购房,恒大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个人觉得,线上销售可成为一种宣传手段,用来储存客源,但无法成为成交来源,最后还是要等到疫情结束后看是否能够成交。还有其他措施作为辅助手段,比如无理由退房、价格折扣、首付分期和建立无人展销中心等。 个人认为,这次疫情之下,让原本在去年激烈的市场分化会变得更加严重。在2019年碧桂园、万科、恒大的销售不断提升的同时,小型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极速增加。过去两年,银行信贷收紧,地产商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很多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如今疫情来袭,房地产投资与销售的周期会大幅度延长,而所有企业对这次疫情基本没有任何准备,小型企业破产的数量将继续上升。 7. 交通运输 本次新冠疫情爆发在春运期间,国内31个省市均采取了一级响应措施。但是由于交通管制,旅客出行量大幅下滑,春运期间航空客流同比减少47.5%。根据交通运输部提供的数据, 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其中,铁路发送旅客2.10亿人次,下降47.3%;道路发送旅客12.11亿人次,下降50.8%;水路发送旅客1689.1万人次,下降58.6%;民航发送旅客3839.0万人次,下降47.5%。 但是从2月18日开始,全国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几天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相关运输企业陆续复工。截至2月22日,公路运输企业复工率28%,人员到岗率44%;水路运输企业复工率为41%,人员到岗率为68%;港口企业的复工率高一些,65%左右,主要港口企业运营正常。 从数据上看,民航、铁路、海运、港口基本由于都是国营的,抗风险能力强,所以即使疫情造成了创伤也可以快速重新启动。但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大规模的运输个体户以及小微型运输公司,如出租车、网约车、大货车。他们中,不少有贷款买车的情况,前面讲金融服务那个部分时说过,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低收入状态,将会大大增加个人或者公司的负债率和贷款违约率,进而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运转。同时,如果公司或者个人顶不住车辆的维护费用以及人员开支,极有可能将车辆出售,转行做其他业务。最后公司破产,运输业人员不足,活下来的公司很多可能坐地涨价,对市场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生产性休克 目前来看,生产性休克大多数集中在第二产业。现在国家的内需还是非常充足的,但是由于很多企业的生产活动必须集中在一个场所,而在疫情的环境下人群聚集非常危险,企业被迫只能停止生产。同时由于前面春节结束后交通运输的限制,导致返工也无法做到完全统一,最终导致整个生产链断裂。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导致病毒感染而停止生产,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复工却这么难呢?根据中国新闻社发布的一份关于复工复产难点的报告,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四点难处:

难点一:审批难 不少地方表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但复杂的审批程序让企业望而却步。媒体报道,有企业想复工,需要填15个表格、2份承诺书,制定1个应急预案、1个复工方案、1套食堂防护措施和1套宿舍防护措施,共计21份材料,有些材料还需要去街道盖章。繁复的程序让企业叫苦不迭,对此国家发改委表态,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目前,不少地方已根据疫情发展在调整。深圳市福田区推行“先复工,再核查”模式;江西省宣布取消复工复产批准手续,改为报备制;佛山市到18日连续四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宣布企业复工复产无需批准与备案;曾因为8个公章引发网友热议的泸州市江阳区,也取消了审签备案程序。

难点二:返岗难 疫情之下,不少地方封闭村口、社区口;在高速入口“劝返”;返程的人进不了城市,回不了小区;将靠近湖北但疫情并不严重的省份列为重点疫区。“各自为政”、互相封锁,既影响了人力资源流动,也影响了物资流动。浙江省17日提出分类、有序、逐步恢复全省城际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乡客运正常运营。贵州省全面恢复省内交通,至17日18时,共撤出1976个城市、城乡交通检疫点,其中高速检疫点467个。 在不少城市“劝返”时,一些地方已开始“抢人”。18日,浙江湖州、嘉兴等地组织包机,从四川和云南接回近300余名员工返岗。又如浙江义乌,对2月22日前通过铁路列车、客运汽车方式到义乌的企业员工,车票费用全额补贴;对23日至29日到义乌的企业员工,减半补贴;初次到义乌求职人员可享受三天免费食宿。

难点三:防疫难 2月19日,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续第15日下降。但大规模返工仍是一场大考。公共交通、办公室聚集性感染不得不防。以口罩为例,中国口罩产能每天2000万只,到2月11日,产能已恢复94%。但2018年末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1.7亿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2.1亿人,产能缺口明显。有网友称:“我和复工之间隔了一个口罩的距离”。目前,全国口罩生产都在快马加鞭,预计月底缺口缓和。 信息技术在防疫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为了帮助员工“自证健康”,科技公司已开发出健康码、5G红外测温、查询过去30天漫游地等应用。为了确保途中安全,北京公交已开始征集需求,为复工单位和个人定制公交。

难点四:经营难 各地已出台帮扶中小企业措施,其中不乏真金白银硬举措。例如,浙江省湖州市设立1亿元(人民币,下同)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基金,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尽管很难,但疫情防控与复工生产,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项选择题,而是需要同时兼顾的多选题。 目前中央政府已出台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社保减免等措施,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开足马力。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给中小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以上就是复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复工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恢复生产链,这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是更为巨大的。小微企业规模所限,无法像大工厂那样企业内部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链。上游的供应商无法恢复生产,供应链的断裂导致自己也无法开工。下面我具体分析建筑业和制造业,具体看看疫情给行业带来了多大困境。

1. 建筑业 根据Mysteel调研的155家建筑施工企业情况来看,2月中下旬复工的有38%,10%在3月上旬复工,41%的企业复工时间待定;在这些未复工企业之中,70%左右处于企业复工审批流程中,等待政府相关通知,另外有23%的企业由于人员未到岗以及缺乏防护装备而导致复工延迟。企业复工后1周之内就能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占比46.40%,2周之后恢复正常生产占比83.70%。而不能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建筑企业中54.2%是在等待政府复工通知,22.6%等待人员返岗,还有16.8%等待政府审批。建筑业的复工情况较为复杂,根据目前的调研结果推算,建筑行业需求完全开启大概率会出现在3月份底。当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政府通知、人员返岗以及等待政府审批。 而困扰这个行业的问题不仅仅是复工问题,还有资金。首先建筑工人照常发工资,但是现在接不到任何工程,而开发商楼盘卖不出去,无法给乙方回款。建筑业的回款周期非常久,一两年都是很正常的事。这个时候甲方的钱不到位,企业只能自己借钱给工人开工资。这个时候也不是强迫甲方回款就能解决问题的,前面我们说了房地产面临的困境,房地产行业能在六月份拿到钱已经是理想状态了。而乙方能否有足够的资金启动下一个工程也不是特别容易确定,整体上看情况很不乐观

。 2. 制造业 制造业的范围太广,和建筑业相比情况要复杂得多,各行各业生产模式也大不相同,有劳动密集型的,也有高新技术型的。但是个人认为,大体上呈现的问题都是生产链断裂所带来的困境。 制造业的企业一般是在春节前一周开始放假,因此在疫情开始引起全国大范围重视之前,大部分制造类企业已经停产放假,也就是说大部分工人这个时候已经不在工厂了。随后疫情不断加剧,2020年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之后各个省市根据自身情况发布了延期复工的通知,复工时间大致都在2月9日以后。但是对制造类企业而言,即使在2月9日复工,目前也大部分处于停产或者半产的阶段,制造业的复工受两个条件约束: (1)生产链 与服务业受需求制约难以开工不同,影响制造业复工最关键的因素是复工需要一整条生产链复工。以数据线为例,假设一个制作数据线的企业需要采购向三个工厂采购原材料,一个是生产芯片的,一个是生产线的,最后一个是生产接头的。这三个工厂有一个无法生产,自己这条数据线就做不出来。因此生产链某一个环节的复工不只是自己工厂的工人复工了就可以,需要其上下游一整条生产链复工,上游不复工自己没有原材料,下游不复工自己就接不到订单。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极易造成生产链断裂,部分企业将一些利润较低、非标程度高的环节委托给其他企业,而此类企业很显然大部分是相对不规范的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这就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风险问题,疫情之下全国各地企业复工难度都很大,抵抗风险的能力低,对于这种小企业来说情形更为严重。这种情况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复工的产能,影响到产业链所有企业的生产。 (2)物流 在前面分析交通运输的时候,我们提到交通管制较为严格,而我国当前货运市场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整个货运行业占比70%以上,公路货运行业处在成熟稳定期,所以在运输方面有很多困难。此外人员流动受限,物流行业的返工同样不太如意。于是物流业在自身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满载运输,以此减少自己的人力成本。但是制造业本身开工率较低,一次性生产需要的货物数量往往达不到物流公司规定的满载率,双方就变得极为矛盾。 即使生产链完全恢复可能也无法帮部分小微型企业摆脱困境,比如服装制作行业。春季本应该是消费旺季,但是现在基本都是零收入。而且就算坚持到疫情结束,那么春季的零收入会使夏季的订单资金流不足,进而对原材料的采购造成影响,秋冬自然而然也会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这场疫情下大概率会有很多小微型企业造成长时间的损伤。 现金流的问题贯穿着所有行业 可以说整篇文章我在分析各个行业的时候,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最常提到的都是现金流的问题。过去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畸形的、不太健康的规模竞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杠杆,财务状况非常不健康,现金流的管理非常差。因此在2018年与2019年各行各业经历资本寒冬的时候,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财务健康,注重企业现金流的平衡还有预留,只不过这次疫情显然加速了这个过程。 疫情突如其来,大部分企业并未做好充足的现金储备,而在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下,员工成本的支出以及租金的照常支付导致现金流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较大的上下游应收账款更应该值得关注。在疫情的影响下,如果自己企业这条生产链上下游的某企业由于现金流断裂而倒闭,会直接产生连锁效应,一整条产业链很容易就此断裂,必然导致现金流的进一步紧张。 如果能筹到资金自然很好,但是大多数小微型企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没有抵押基本很难,‘鼓励给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是一句可行性不高的空话。”汪泽其说,“融资这件事上,中小企业创业者除了开源节流,就两条路,一是大股东想办法筹钱,二是等死。最愚蠢的是拿个人房产去抵押。”最后为了缓解现金流的压力只能从员工身上下手。各个停业的公司在与员工协商后,有的工资减半、有的工资拖欠,有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算,还有缴纳社保停薪处理的,当然,也有裁员的。企业不断地想办法,只为了活下去。 今年注定是很多企业的寒冬,但我相信经历了这场疫情的洗礼,所有企业都会重新审视自己,克服自身的问题。 黑夜终会离开,黎明已悄然到来。


Leslie康康解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十分严峻的打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就连一些大企业都已经倒闭,像方正集团,我们许多高校都使用的方正教育系统但前几天它已经倒闭破产,不仅因为自身负债累累,还受疫情影响。其他行业像实体零售店、农副业、旅游业、教育培训、文化产业、餐饮业、酒店行业等都受到了特别大的冲击。2020年是很多行业特别困难的一年。

疫情导致许多企业停产停工,酒店等聚集性场所关门停业,本来春节期间是旅游,餐饮行业的旺盛期,但受疫情影响估计今年一整年的经济都会很难恢复,就算疫情过后有报复性消费反弹,但还是很多人不会随意外出。而且疫情影响企业发展困难,员工工资降低,大量人口失业,生活都过不下去怎么再出来消费。

因为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像餐饮,酒店等。人们不敢外出实体店的顾客减少,虽然餐饮业的外卖业务增加但是人手缺乏也给店家带来困难。酒店行业本来就是有淡旺季之分,遇到疫情更是没有顾客来消费。

再说农副产业,疫情影响快递很难发出,许多农副产品不能卖出,农民只能在本地低价售卖。家禽活畜交易更是被关闭停业,许多养殖户只能继续增加成本养着家禽。教育培训行业也不能正常开课只能网络教学,文化活动体育赛事都延后举办。



小蛋药的毕业生活vlog


你好,我是皮皮霞儿,很荣幸参与到你的话题:疫情之下,2020年各行各业会不会比较难,为什么?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家都知道,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都封了路,打乱了我们常规的生活。

直至现在,2020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很多企业陆陆续续复工,但有的还是关门,经过这次疫情很多企业大洗牌,面临倒闭,大到企业,小到饭馆。

说一个我昨天遇到的吧。现在我们在一个小镇上工作,昨天去外面吃饭,跑遍了整个小镇就只有一家饭馆几家粉馆,一个土豆丝都是18元,老板说现在疫情影响进货很难,所以物价也被抬高了,而且人还少,虽然贵点但是也没办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各行各业都不好做,希望疫情赶紧结束,一切恢复正常。



皮皮霞儿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此次疫情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一,负面影响比较大的行业

1,旅游/电影。一方面全国人民响应政府号召,不外出,不聚会,另一方面,部分场所国家强制性停业。

2,酒店/餐饮。原因同上,大面积停业,哪怕是一些行业巨头。

3,白酒/消费。跟随餐饮行业进入低估。

4,民航/客运。多省延长休假,以及大家对疫情的担忧,出行量明显降低。

二,有明显负面影响的行业

1,资源行业。石油化工 煤炭有色等能源行业近期价格持续下跌。

2,外贸/海运。航运价格持续走低。

3,大金融。部分省市企业复产延期,对于以贷款为主的银行有所影响,而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更大,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喜好下降,券商也会受到一定得负面影响。

三,影响中性的行业

科技板块。

四,利好的行业

1,网络游戏和在线视频。大量企业延期复产以及假期延长,以上行业流量大幅增长

2,医药/医耗。近期口罩 手套 防护服 消毒液等产品纷纷脱销,相关厂商供不应求。

总之此次疫情会对各行业产生影响,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们更要看到机会的到来。加油!


叫我老WU


疫情之下:2020年各行各业会不会比较难?为什么?

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题主是一位关心社会发展的有远见的人士,为你点赞。

关于题主的问题,因为问的范围太大太广,所以,回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甘肃为抗击疫情医护人员送行

但是,题主的问题答案,不妨先说出来,疫情之下,

2020各行各业肯定受到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有两个方面,一部分行业,比如,零售餐饮业,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很大,也有一部分行业,比如,与疫情防治有关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行业,却因为疫情的来临,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壮大的机遇。

因此,就题主问题,结合当前疫情防治形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明白“各行各业”到底指的是那些行业

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太多太广。

社会的发展,从初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时代,到跨入机械化为主体的工业化时代,再到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

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有的行业被时代抛弃了,譬如手工织布业、以家族为主的马戏团、用土烧制锅碗瓢盆行业等等。于此同时,一些新生行业不断涌现,譬如,现代交通运输业,现代航海业航天业,到最近的网上经济等。

无论各行各业,到底有多少个具体行业,恐怕一时很难说出来。按照传统划分办法,我们可以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这三个大类。

单就这三个产业来说,疫情之下,2020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最小,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受到的影响最大。

当然,现在也有另一种划分法,就是八大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第二明白疫情影响的独特性

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可以发现,疫情爆发后,造成的是人们人为的居家隔离,外出除非必须,很少外出。

这就必然造成零售行业,理发等服务行业,无人做车,造成出租、公交、地铁、航空、铁路行业的业绩直线下滑。同样原因,由于人们外出减少到最低程度,导致酒店、景点、旅行社、保险等相关产业停摆。当然类似的受到影响的行业不胜枚举。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疫情区别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疫情不会损害人们的财物,只不过暂时限制了人们的消费,一旦疫情消失,相关受到负面影响的产业, 就会迎来一大波恢复增长。而且有很大可能是报复心反弹。眼下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一旦疫情解除,久闷在家的人们,就会比往年更大热情去走一走、去旅游、去消费。如此一来,早先受损失的行业,业绩也会呈现直线上升势头。

因为,疫情的影响,只是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对所有工农业等行业硬件设施,没有任何破坏,这一点,区别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第三,要明白疫情影响的时效性

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每年春季都要爆发的流行感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爆发的起始时间,大约都在一月份左右,猖狂于2月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疫情的势头也慢慢低了下来,到五一前后,这病毒就悄悄地消失了。真是来无影去无踪。

针对病毒这个特性,我们相关产业,为了减少损失,可以提前谋划,从人力资源,现金储备,到相关生产资料的累积,以及科学谋划开工停工时间,这样就可以以最小代价,度过难关。

总之,2020疫情这场危机,各行各业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这个危机,如何迅速抓住这个危机之中难得的机遇,让企业来个华丽的转身?

这不,中国船舶,中国石化,比亚迪这几天已经开始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说出来,你信吗?我也不信,可是,这就是应对危机的活生生的存在的事实。

我们难道不能从中,体味出点什么吗?更应该在这美好时光里,迅速去干点什么吗?


话说古今多少事


您好!下面由注册会计师郭小凡为您解答:

2020年各行各业都会比较难,受疫情影响,特别是消费、出口等行业里面的中小企业。



一、复工复产情况不理想

现在各地忙着复工复产,卯足劲了在大力的在恢复常态,想尽快挽回损失,但全国多数地区疫情一级响应仍未解除,连钟南山他们这些专家组都预测四月底可能解封。在这种情况下,复工复产除了个别行业,情况多数都不太理想。

二、企业收入停滞,但支出未停

迟迟不能正常开工复产,但员工工资还是要发放(基本工资还是要给),企业收入为0的情况下,现金流很快就会断裂,特别是一些高度依赖现金周转的行业。虽然政府最近出台了免税、免社保等各项扶持措施,但远水解不了近火,这次黑天鹅事件,肯定会让许多原来就在挣扎的企业死去,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个体户、小作坊。

三、这次肺炎的影响对企业是长期的

消费停滞、出口受阻对企业的影响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从国家刚推出的25万亿基建计划,可以看出现在经济基本面不乐观,政策上只能先保投资了,也间接表明,今年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客户流失,绩效裁员,人才流失,一连锁的反应,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说严重点,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里,政府和企业都疲于奔命。


虽然疫情依旧严峻,但我们对生活的期待未减。一群勤劳的中国人民,肯定会让经济慢慢恢复起来的,企业,熬过去就会有未来!


郭小凡财经


就眼下的形势来看,今年的竞争一定比往年更加残酷,

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

这将是基于目前形势的一个基本盘。


那能怎么办呢?

只能努力往前走!

前些天,有个新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神奇的莆田人,两天时间完成了口罩生产测评,

两天生产出城市几百万人的口罩,甚至还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口罩。


就在某些自媒体叨逼叨口罩产量不足没法开工的时候,

很多人已经行动起来了。

口罩不足?

干就是了!

这个世界终究是属于行动派的!

患难之际见格局,

我们常说的“危机共存”,危难的背面可能是机会

当下的形情况来看,


裸辞、创业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普通人,我们首先要保证今年有一份营生可做,努力工作,

挣一碗饭吃,

先拼命立住脚跟,

再去考虑发展的问题


撑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