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前世今生

鈕祜祿氏·和珅,18歲時已經精通滿語、漢語、蒙古語和藏語,精通四書五經。在位期間,開設當鋪七十五家,銀號、錢莊四十二座。開設有糧店、酒店、瓷器店、灰瓦店、旅店等等,大肆置辦產業。

乾隆剛死,嘉慶就迅速奪取實權,逼和珅自殺

抄家的結果還是讓嘉慶震驚了:赤金元寶100個,每個重1000兩(估銀150萬兩);銀元寶100個,每個重1000兩。生金沙200萬餘兩(估銀1800萬兩),赤金580萬兩(估銀8700萬兩);元寶銀940萬兩,白銀583萬兩,蘇元銀315.46萬餘兩,洋錢58000元(估銀40600兩)。制錢1500串(折銀1500兩)。

以上是現鈔現錢,還有大量的房產。

正屋共78間;東屋共38間;西屋33間;東西側房共52間;徽式房一所,共62間;花園一座,樓臺42所;欽賜花園一座,亭臺64所;四角更樓12座(更夫120名);堆子房72間(檔子兵180名);雜房60餘間。這裡所說的“欽賜花園”是位於圓明園南邊的淑春園,後來成為燕京大學的一部分。如今北大未名湖岸邊有一艘石舫,就是當年淑春園的遺存。而“正屋一所、東屋一所、西屋一所”即恭王府的前身。還有當鋪75座(本銀3000萬兩);銀號42座(本銀40萬兩);古玩鋪15座(本銀30萬兩);地畝8000餘頃(估銀800萬兩)。

僅僅珠寶一項,就有:高三尺六寸的珊瑚樹8株,珊瑚素珠57盤。大東珠60餘顆(每顆重2兩),珍珠手串236串(每串18顆),珍珠素珠11盤。寶石素珠1010盤,蜜蠟素珠13盤。小紅寶石383塊,大紅寶石280塊,藍寶石43塊。瑪瑙羅漢18尊(高一尺兩寸),寶石珊瑚帽頂132個,水晶杯120個。金玉珠翠首飾28000餘件。

這些東西摺合白銀11億兩,相當於今天300億美元。

而當時滿清一年財政收入才7000多萬兩!

國之重臣,其蛀也深。



王剛在12歲的時候就收藏了第一件煙槍。由於王剛的父親對歷史、舊物件比較感興趣,反而對新東西不感興趣,所以他父親經常帶著他去逛舊貨攤,他收藏的第一件煙槍就是在那裡淘得的一根清代的煙槍,那時他才12歲。可能是由於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王剛此後便有了收藏菸斗的習慣。家中除了沙發全是古董王剛說,他大規模涉足收藏是在一次搬新房的時候,“開始在一家店裡訂好了一套北歐傢俱,可出了門一轉角看見一家仿古傢俱店,進去一看,我的腿邁不動了,當即把原先訂的傢俱給折價退了。傢俱搬回家得配字畫呀,於是又去收羅字畫、擺件。”


據瞭解,王剛家的傢俱除了一件沙發,其餘的全是古董。就連他睡的那張床也是已有180年曆史的雕花架子床。屋裡還有一張羅漢床,三面有圍擋,圍擋上還刻有房子、樹木等浮雕。這張床特別適合當時不會走路的孩子玩耍,很安全。 

關於如何識別文物真假,王剛表示,“真金白銀,練就了眼力。有人受騙上當後就金盆洗手,我不是”。


  玩的時間長了,王剛自然就練出了好眼力。在扮演和珅的戲份時,和珅不小心打碎一件瓷器,王剛專挑仿得最好的摔在地上,“製片人心痛呀!我也是為劇情真實呀!”不僅瓷器看得準,劇中牆上掛的對聯也逃不過王剛的火眼金睛。拍戲時,他經常指著對聯說:“對聯掛反了,趕緊換過來。”讓道具師見他就緊張。



戲裡演和珅,戲外收藏其著作演了和珅之後,王剛也有意收藏一些與和珅有關的東西。他有兩個和珅的摺子,其間一個賀乾隆喜得五世孫的賀折還被他拿到電視上展現過。

王剛說,某次有拍賣公司老闆打電話給他:“有個和珅的大卷軸書法,拍斷價15萬元,簡直是專門為你預備的。”王剛回復:“乾隆的字才3萬元,不要。”結果在拍賣場上看到那幅字賣相極佳,他頓足大悔,終究這幅字以60多萬元被一位企業家拿下,王剛其時還有點嫉妒。



戲裡戲外,渾然一體,前世今生,伯仲之間。



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愛好,有人認為收藏是一門學問,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消遣,還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投資,而通過價值讓藏品從側面證明自己獨到的眼光,就是一種自我認同般的享受。


我是老黃,關注我,瞭解更多收藏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