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导语:

姚木兰生于一个大家族,从小就受父亲道家思想的影响,姚木兰从小就聪明伶俐,具有大家闺秀所应有的一切优点,也有她们所没有的一切优点,姚木兰为人善良,遇事从容冷静,深受曾家人喜爱,嫁给荪亚之后,很快就掌握了大权,她为人宽容理智,即使面对婚姻里的第三者,姚木兰也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她知难而退,在感情的掌握上,也非常有分寸,正确处理好自己对立夫的感情,“发乎情,止于礼”。姚木兰性格爽朗,爱玩,但也是极其负责的人,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朋友,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她是一个好女人。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姚木兰的聪明,大度,处事圆滑,进步的思想,对待爱情的态度,包括姚木兰的思想都深受其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姚思安信封的是道家思想,他认为,人们终日忙碌,疯狂的追求名利,无情的侵害争夺的活着,是丧失了人的内在价值,他认为动不如静,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的女儿,他的女婿,他家的仆人,都受到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他最疼爱的女儿木兰。

他排斥父母之命,拒绝媒妁之言,让女儿对婚姻的选 择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强迫她们去做什么。正是他这种包容与默许,令他的两个女儿才华横溢,人品出众,最后上演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姚木兰的思想,一生都是受其父亲的影响,而且很严重,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没有走出父亲的影子。

姚木兰曾听见父亲说心浮气躁对身体有,理由是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入侵。在姚木兰以后的生活中,有好多时候她想起父亲这句话来,这个道理竟然成了她的人生指南,无论她做什么事,都很冷静、从容,这让她在出嫁以后得到曾家人的赏识和信任,稳定了她少奶奶的地位。

虽然她生的是女儿,但是她处事为人的优点发出的光环,足以遮盖她的小小失误,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与勇气。

姚木兰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念书很少有什么困难,很多事情一点就懂,父亲把她和妹妹送到天津读书,就是想让她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受更多的教育,变得更加聪慧过人,虽然姚木兰上了新学堂,学了新知识,但是她对做文章、书法、京剧、对对子,都有一定的造诣 。姚木兰在智慧与知识的环境中长大,若是把父母对姚木兰的影响划个界限的话,母亲给了她世俗的智慧,父亲给了她知识。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在平亚死后,曼娘生不如死 ,许多人劝说都不能让她好转,是姚木兰想了一个妙计,劝好了她,让她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曾家的人很感谢姚木兰,她的妙计收效之大是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可见姚木兰的聪明是天生的,并不是她刻意表现出来给别人看的,这也让曾家的人更加喜欢她,更想让她做曾家的儿媳妇。

在姚木兰的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的情况下,她并没有像其他妇女那样,和自己的丈夫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了孩子她也不想离婚,想维护这个家,她和父亲商量,用机智的手法,没有结仇恨成敌对,让第三者曹丽华看到姚木兰的宽容、高贵、有知识、有才华,虽然曹丽华比自己小十几岁,但是曹丽华最后还是知难而退,和艺专的一个教授结婚了,和姚木兰夫妇还成了好朋友。

姚木兰凭借自己的智慧,挽救了家庭、挽救了爱情、挽救了自己和丈夫,这一点就连我们现如今的人,在婚姻生活中遇到此类情况都不容易做到,而在那个年代的姚木兰做到了,她是女中豪杰,是名副其实的“才女”。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姚木兰给哥哥体仁写信的时候,说:“我有个主意,我最恨的就是按照 《秋水轩尺牍 》的格调写,咱们按照明人的小品尺牍 ,或是清人的小简的风格写吧!摆脱答俗,单刀直入,一针见血,谁写的也不要超过一百个字,这样才简短有力,照着旧的老套写,怎么也写不好的。”

结果她写的是:“妹木兰鞠躬,承允之葡萄牙国寄下封信,今事如何?是否葡萄牙将易为香江牙?但不论葡萄牙, 香江牙,甚至黑豆牙,但幸勿易牙过于频数。受到象牙扣,敬致谢意。但为何独无一物孝敬慈亲,何故?连雨多日,天气转凉。如能共此笔墨,乐何如之。”

她的这几句话,让立夫和莫愁对她赞叹不已,尤其是孔立夫,对她刮目相看,几句逗笑的话,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也只有姚木兰会有此细腻的心思,姚木兰的活泼可以看出她的聪慧是高于常人的,她并不是一个只有外在美的花瓶,她有丰富的内涵和知识,这也让她在众多的美女中鹤立鸡群,让很多人都佩服。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姚木兰对情感的把握又是全书的一大亮点,她十岁的时候曾被人贩子拐卖,曾家救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从而结识了曾荪亚,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荪亚和姚木兰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他们的感情基础很殷实,姚木兰相信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荪亚很喜欢姚木兰,总把姚木兰当成是自己的媳妇一样看待,曾家长辈也很喜欢姚木兰,欣赏她的才气和能力,认为他们俩是天生一对,极力的撮合他俩。

但是姚木兰真正的初恋情人并不是荪亚,而是后来的妹夫孔立夫,她对孔立夫的那种喜欢,是最纯真的喜欢,她一想到立夫,便觉得两颊发烧,仿佛喝了酒一般,但是那个时代受过传统良好教养的小姐,是不会承认自己对男子有私情的,也不允许别人这样说自己,因为说爱男人就算是人品上的污点。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当时的古老制度依然屹立不摇,女人的思想还受着束缚,她的心,虽然属于立夫,但她还是不敢坦然承认,她害怕这种违背名教的感觉显露于他人面前。她对立夫的爱,被深深的藏在心里头,这种感情因为有了注定的遗憾而变的刻骨铭心。直到立夫与莫愁两情相悦,走到一起,木兰仍是立夫心里难以抹去的镌刻。

而姚木兰本身,对于立夫,也是时刻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发乎情,止于礼,没有越雷池半步,却也是永远留存于心间。对于丈夫和家庭,她尽到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传宗接代,相夫教子,操持家业,无愧于对大家闺秀的美名远扬。她将儿女私情化成友爱,又将友爱化作儿女私情,姚木兰接受命运也改造着命运。但是她是快乐的,对她来说,离开并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为了让对方解脱,去寻求更高远的梦想,获得更多的幸福。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在姚木兰的性格中,有很多是受她父亲的影响,可见,她父亲对她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她很早就懂得了北京的民俗,传说,迷信等好多美好又可爱的地方,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姚木兰学到了宽容,学到了亲切和蔼,学到了温文尔雅,就像我们童年时在故乡学到的东西一样,她所学到的都是有着灵性美的。

把姚木兰放在这么一个完美的环境中,来塑造她完美的性格,这也同时映射出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当时乱世的抨击,在当时,应该是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冷漠,没有战争,充满爱与温暖的世界里。

而父亲把她送出去读书,让姚木兰知道了很多以前在家里都不知道的东西,她孝敬长辈,真诚待人,对所有人都以礼相待,从不会看不起人,从不会藐视别人的尊严。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认识姚木兰的人都喜欢她,都愿意和她说话交朋友。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对待第三者的时候,姚木兰非但没有大闹,而是以理服人,处处对丈夫表现出她的大度与女人的风度,让第三者自行惭愧,主动退出。对待妹妹和立夫,她宽容的把爱让出,化作友情,亲情,化作对亲人的关心和爱护,无声无息的祝福她们。

生了孩子以后,姚木兰的母性魅力就完全的展现出来了,她身上那种贪玩的热情想忽然间消失了一样,也不到外面小饭馆吃饭了,她的孩子,把她作为一个母亲所应具有的魅力完全的激发出来了。在姚家,姚木兰的母亲很多事都和姚木兰商量,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知道,也都可以处理的很好,很圆满,到了曾家,仍然是这样,她虽然是曾家最小的儿媳妇,却深得婆婆的信任,不久就在曾家执掌了大权。

《京华烟云》:“发乎情,止于礼”的姚木兰,是无可厚非的好女人

结语:

在《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成长就是线索,串联着所有的人和事,没有姚木兰,也就没有了所有的故事,但是,姚木兰的一生却又显得过于平淡与顺利,缺少了波澜与坎坷,使得木兰缺少了最大的吸引力,她甚至没有银屏和红玉的角色个性鲜明。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说姚木兰都是个好女人,无论是对丈夫,对家人,对朋友,她都是无可厚非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