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真正有格局的领导,都能做好这三件事,有道理

如果一个领导有格局,那么他就能够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指的是在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不断的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一个领导者不能在工作上做到求真务实就无法真正的做到心怀格局。一个真正有格局的领导,都能做好以下5件事,说的真准。

【1】诚信为人,以诚信立威信

如果一个领导者带头说话不算话,那么其下属自然就不会把工作当一回事儿了。作为领导说话算话绝对不打折扣,这是效率的开始。

从字面上看,诚信是指一个人诚实可信,让人感觉靠得住,与这样的人交往比较放心,起码不会上当受骗。可以说诚信是人的一种优良品格,是自律的一种体现,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虽然历史上因不讲诚信而失去威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吸取教训,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忘乎所以,肆意妄为。很多单位的领导在下属中没有威信,说话没人听,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以诚立威,制定政策不经过深思熟虑就乱表态,最后不能兑现,从而失信于下属。

团队要有效率就必须要有纪律,要有纪律,领导者则必须做到诚信,只有领导者先做到诚信,才有资格让下属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2】把实事求是作为考核员工的第一标准

人是感情动物,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被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喜好所影响。但作为一个领导者,在考核一个员工的时候,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这是考核员工的第1标准。

考核员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实际上,考核一个员工的绩效跟考核一个人的品质有很多类似之处,很难做到非此即彼的判断。员工可能在某件事上做的不好,但也许是事出有因,领导者不能被一时的表象所蒙蔽了。所以领导者一定要考虑周全聊这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

某公司的一位主管对一位员工说:“小李,我昨天让你写的会议报告,你怎么还没有上交来呀?没有报告你叫我怎么开会?”

“完全是那么一回事,开发部的高总打来了电话,说是会议推迟了,所以我就先做别的事情了……”

“我知道他打电话给你,但你要知道我先说要看那份报告。”

“我知道,可是高总总说更重要的事情……”

“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我才不管谁跟你打电话,你是我部门的人,你应该听我的……”

“可是……”

“就这样,赶快,趁我还没有发火”

小李做错了吗?从全局来看他做的未必有错,但是领导却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作为一名领导者,剥夺了下属解释员工的机会,并且没有弄清因果就责骂下属,这不仅会对下属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也将给部门的其他下属留下恶劣的印象。

我们可以站在小李的角度想一想,如果领导对某件事没了解清楚,就对自己更加指责,还不给自己成熟理由的机会,那么自己会做何感想呢,倘若如此自己对工作还有主动性吗?对领导还有信赖感吗?

事实上员工做的不一定对,但他可能是有苦衷的。作为领导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了解是有限的,在没有对这些事全面了解之前,不要轻易的下定论。

因此考核员工一定是实事求是,这也是有格局意识的表现,让员工感觉到公平公正,他们才会觉得自己跟对了人工作起来才有激情。

【3】不偏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领导,我今天有事儿,我得先走了。”“经理,我觉得还是巴西队厉害,这次比赛一定是他们拿第一。”“谢谢领导给我加薪,我一定好好干。”看到领导再次恩准某位同事早早下班回家,或者和某位同事在办公室里推信致富的聊天,而大家却在办公室里拼命的工作,让人相当窝火;看到领导给他自己喜欢的同事加薪,业绩与能力都比对方稍稍胜一筹的,你难免会觉得不公平。

有最新数据显示,在员工觉察到的领导的各种不当行为中,偏心排名第一,要知道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是身为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一个团队里领导要公正且不可偏心,不要总是让自己比较喜欢的员工做那些容易做又容易出业绩的工作,也不要总是把比较无聊,没什么挑战性的工作分配给自己认为能力不强的员工,更不要有事没事的就给自己喜欢的员工一些小恩小惠。一个部门没有所谓的公正和公平,就很难为公司作出贡献,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的员工,让他们感觉到公平。

如果领导在工作中听到类似这样的言论“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因为领导的偏爱,真是看不惯他……”就一定要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自己是否真的对于某某过于袒护,因为这些员工表面上是对某某的怨气,但在他们的心中其实是对领导的不满,这样下去员工们可能会认为:“既然你那么袒护某某,什么好的工作都分给他,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用心给你干了,全部交给某某一个人完成好了。”当员工出现这样的心理,是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肯定是很低的。

其实领导偏爱某个员工,对得到特殊照顾的这个员工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成了领导的红人,显得高高在上,别人就会和他划清界限,慢慢的将他孤立起来,如果他的工作需要别的同事配合,就别想别人能尽心尽力了。

总而言之,领导一定要对下属做到一视同仁,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领导可以对某些下属有时偏爱,毕竟谁都不是圣人,遇到一些谈得来的下属自然要亲近一些,但一定要做到公平让大家服气,不过有时候主观上是公平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客观效果却不一定那么公平,既然是公平的,又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也会有人认为不够公平,那怎么办呢?这就要求领导者以工薪来管理,凡是做到透明公开,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平不那么容易,只要公就行了”

一位真正有格局的领导,都能做好这三件事,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