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在我國,俗語是一種紅遍大家南北的語言形式,不管男女老少,平時說話的時候都可能說出那麼幾句俗語,通俗易懂的特點就註定了俗語受歡迎的結果。很多人看俗語、說俗語只是覺得俗語說起來順嘴而且有趣,但是往往會忽略了俗語中想要表達的一些道理。

男女之間的真摯感情自古至今一直被人們歌頌,讓人們羨慕。可是,就是這樣美好的愛情中其實也夾雜著一些不好的東西在裡面,就如俗語“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說的這樣,愛情也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安穩的。

紅杏出牆的典故相信大家都聽過,是宋朝詩人葉紹翁詩中的經典句子,原意是一隻紅杏探出院子向詩人展示那春天的美好。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後來呢,紅杏慢慢變成了女性的代稱,紅杏出牆就用來比喻那些出軌的女子。結婚之後,家庭和睦才是人們最希望看到的,所以出軌肯定是不正確的行為。出軌,在現在來看,也是很多家庭破裂的一種最直接的原因。

那為什麼俗語說不怕女子出軌呢?首先呢,女子在人們心中都是顧家的,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後,女人都會安心照顧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說,女子出軌的現象其實並不算多。

而且女子不像男人那樣絕情,犯錯之後,如果男方選擇原諒,也是很願意迴歸家庭的。當然,其中一定會有一定的裂隙了。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而且在古代,女子的地位不高,家裡都是男人做主,女子能見到外面世界的機會本就不多,一般都是呆在家裡。瞭解外界的方式可能就是和自己丈夫聊天了,古代女子還很注重貞潔,女人不守婦道是會受到很多抨擊的。所以,古人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而下半句野花進房,路邊的野花總是絢爛多彩,花枝招展的。所以,人們也用野花來比喻女子。野花當然與家養的有所不同,就像妻子和外面的女人不同,野花也就是那些男人沾花惹草的對象。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男人的身上似乎都掛著好色的標籤。而且,古代還奉行三妻四妾,權貴的男子總之不會只有一個妻子。到現在,男人看到美女還是難以避免的多看兩眼。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更有甚者,就是俗語中提到的這些人了,把“野花”帶回了家裡。男人嫌棄自己的妻子,去外面找年輕的女人,甚至領回家裡,這其實就是宣告著一段婚姻的結束了。

在古代甚至是現在,男人很多時候扮演的都是一家之主的角色。將“野花”領進房,就是對妻子的一種公然挑釁,也算是男人的一種宣告。大多時候,男人如果決定和別的人過日子之後,是很難挽回的。

情侶之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女孩說分手很多時候實在鬧脾氣說著玩,可是男孩說分手就是真的了。這不也是對這句俗語的一種解釋嗎?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說了這麼多,不管人們是不是真的不怕紅杏出牆,也不管野花進房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這些終歸都是不值得提倡的違背道德的行為,最終都會影響兩個人的生活。

既然組成了家庭,就要為對方負責,有了孩子更要對孩子負責。這句俗語雖然說的是兩種出軌行為的區別,但是終歸都是破壞了家庭的完整。說出這樣的事情只是表象,真正的意思還是要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更是要負起對家庭的責任,不要因為自己的慾望、衝動最終落得一個妻離子散,從此相見只是路人的悲慘下場。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