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春日之虎


1贯是1000文,1000枚铜钱,铜钱和白银的汇兑是浮动的,700文到1800文之间上下浮动,1贯约等于1两白银,1000贯相当于白银千两。

北宋一年财政收入是8000万贯,峰值1亿,北宋人口1亿左右。每个北宋老百姓均摊1贯钱税务,1个家庭每年交税3-5贯,1000贯就是200-300户的1年税务。北宋税率约为5%,1个普通家庭年收入约60-100贯。

1000贯相当于10-15户普通人家的年收入,如果折合到现代,家庭平均年收入是2万5,相当于25万-37万,30万左右。

这笔钱分给几十个猎户,每家最多能分得半年收入,再加上7-8户伤亡人家的医院费,烧埋费,抚恤金。1000贯也就刚够猎户补贴生活,渡过难关,不至于败家。

武松仗义,这笔钱,好汉子拿不下去。这笔钱给了,做的漂亮,皆大欢喜。


鹰杰长空


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当时武松跟着哥哥生活,长得人高马大,力气也大,有一次喝醉酒,一拳把人打得不省人事,他还以为出人命了,怕连累哥哥,便离家避难,而后在小旋风柴进的庄上住了一年多。


后来打听到那人没死,这才告别柴大官人动身回家,走到景阳冈前的酒家,喝了十八碗烈酒,店主见天色已黑,武松要继续赶路,过这景阳冈,便问他道:“客官,您进来时没有看门外的旗子?我这酒很厉害的,喝到三碗就非醉不可,就过不去前面的山冈了,所以叫三碗不过冈”,但是他不听,觉得是店家想要忽悠他住店,便继续赶路。


结果在上冈后看到官府的公文告示,才知这冈上确实有老虎,天黑后酒劲就来了,这时候撤回去很没有面子,心里也存着侥幸,不会这么巧合就被他遇到这老虎。天黑了,酒劲也上头了,刚准备在青石上躺下,刮起了一阵狂风,一头斑斓猛虎就这么出现在武松面前,一场惊险刺激的搏斗,打得武松是精疲力尽,在钳制住老虎后,武松使出拳头,打了四五十拳,这才把老虎打死。

继续赶路的武松听到路上有动静,以为还有一头老虎,心里一惊,庆幸碰到的是两个打猎的猎户,也为这老虎而来,武松对猎户说老虎已被他打死,猎户纷纷表示不信,但在亲眼见证了被打死的老虎后,这才一路迎着武松,扛着打死的老虎,见人便说武松是打虎英雄,越来越多的人到街上游行,抬着武松也抬着老虎,最后来到县衙,知县得知害人的老虎被除掉了,很高兴,便把大户们凑得赏钱一千贯发给武松,武松不肯领赏,而是说:“打虎只是碰巧,辛苦的是猎户,为了老虎被官府责罚,就把赏钱分给他们”。



武松不收这钱,一是他不爱财,二是他觉得他不应该拿,而把钱分给猎户,更加体现他的忠厚仁义,仗义疏财的品性,三是打虎也是保命之举而已。


北宋时期的一贯铜钱便是一两银子,大约等于37.5克。一千贯,相当于白银37500克的价值。现在白银的价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币之间。取中间值,以每克6元计算,一千贯就值225000元人民币。是一笔不小的财产。


狂热历史


北宋的一千贯(是铜钱,并非白银)价值多少呢?

1贯钱名义上是1000文铜钱,但从五代开始,1贯钱的实数就是750文铜钱。虽然历朝有所变动,但差别不大。

因此1千贯,就是75万文铜钱。在当时价值多少呢?

宋朝时宰相、枢密使的月俸禄的300贯,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三师、三公月俸禄是120贯,河南、洛阳县令月俸禄30贯,万户以上县令月俸禄20贯,县主簿、县尉月俸禄12贯。

根据《三朝北盟汇编》的记载,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两黄金=20贯。1000贯铜钱等于50两黄金。1两黄金为1.76盎司,50两黄金就是88盎司,黄金现价1553元每盎司,88盎司就是13.6664万元。

西汉海昏侯陵墓出土的一贯五铢钱

以下是史料记载的北宋物价

1斗米价格在40-100钱,1贯钱可以买200斤大米;

1匹绢(42尺长)价格在1贯到1.5贯之间;

1斤盐20-160钱;

1斤茶15-900钱;

好酒70-80千一角(4升);

铁80钱每斤;

战马25-30贯每匹。


《水浒传》中的消费水平

15回:吴用让阮小七用1两银子购买1瓮酒,20斤生熟牛肉,2只大鸡,1两银子是1.5贯;

44回:杨志卖刀,牛二曾说30文买一把菜刀;

鲁智深在五台山用5两银子(7.5贯)定制好铁打造的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

智取生辰纲时,白胜在黄泥岗卖酒给杨志5贯——2.5贯一坛酒,卖天价了。

《乙编卷五 俭约》记录了南宋绍兴七年明州太守和下属关于家用的对话。

明州太守问下属每月家用多少钱?

下属说自己全家10人,每月要消费1贯钱。

明州太守就吃惊:怎么用这么多钱?

下属就说:每天早餐吃点肉,晚上吃素。

明州太守就说:我是太守,平时不敢吃肉,你一个小官,天天吃肉,肯定是个贪官。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首先纠正一下,一千贯是铜钱,不是银子。一贯钱就是一千个铜钱,武大郎卖馒头,一个馒头五个铜钱,按照现在的物价,就是五毛钱,基本差不多。一贯就是五百块,一千贯就是五十万。这笔钱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巨款,虽然在帝都买不了一个卫生间,但是在阳谷县这样的小县城,一套精装小二楼肯定能拿下。武大郎在阳谷县租了小二楼住,辛苦卖馒头还得交房租,如果武松把这笔钱给哥哥买了房,估计老婆也不至于出轨,也吃不了砒霜。



说笑了,言归正传。武松为啥不要这五十万?三条。

第一,武松是光棍,没家没口。俗话说得好,男儿无妻财无主,一条光棍要钱是没啥用处的,除了吃喝嫖赌花掉。因为他不用养家糊口,没有经济负担,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鲁智深为啥给金莲钱,就是因为没家。如果他有老婆孩子,也不会这么大方,毕竟老婆孩子得吃饭啊。宋江为啥是及时雨,也是因为没老婆。卢俊义钱比宋江多了去了,但是因为有老婆,从来不给人。



第二,武松是江湖人物,生性慷慨,视金钱如粪土。当然了,不是所有的江湖人物都慷慨,李忠周通王英这种货就非常吝啬。但是武松恰恰是宋江鲁智深一类人物,仗义疏财,对钱没概念。

第三,武松有怜悯心。孟子说过,无怜悯心者,非人也。但是好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人们都埋没了这种人之本心。武松久历江湖,遍尝人间冷暖,所以对辛苦可怜的猎户们非常同情,就把钱都散掉了。这些猎户都有家有口,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打虎,完不成任务还得受罚,收入却非常少。其实五十万散给十几个猎户每人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这也是他们一年的收入,足够老婆孩子过个好年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因为武松这一壮举,知县才给了他一个都头的职位,委以重任,后来还让他押送给上司的贺礼。如果武松是李忠这种打虎将,知县肯定不敢把钱交给他押送,半道跑了咋整。

有因才有果。


唐风宋月


查了一下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宋代的一千贯相当于现在的25万人民币。

大概的换算关系如下: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1两黄金=2500元人民币 1两银子=1贯铜钱=25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 照这个换算公式来说,1000贯=25万人民币。

具体的换算过程很复杂,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才能彻底搞清楚的,我就不装蒜了,感兴趣的可以找专门的文献看一下。

下面具体谈谈第二个问题,武松为何不要这一千贯。


25万人民币啊!即使搁到现在,如果不是特别奢侈的话,这些钱也够一个县级市一家四口三年的生活费的。

那武松怎么就没打一点儿磕巴,谈笑间就送出去了呢?

是武松不需要吗?

肯定不是。

武松和哥哥武大郎从小相依为命,靠武大郎卖炊饼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窘迫。这还不考虑武松大了以后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需要三天两头给人家赔偿。

他如果有了这笔钱,回到清河县,也算是小小的衣锦还乡了。对于哥哥武大郎,也算是一种补偿和交待。家里以后的经济生活,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

他需要这笔钱。

那是武松不爱财吗?

应该也不是。

后来武松充军发配去了孟州,在张都监的府中任职的时候,也收了很多别人送给他的金银珠宝,并还还专门为盛放这些财宝买了个柳藤箱子。

这说明,武松也喜欢钱。

那他既需要,又爱钱,却为何独独不收这一千贯钱呢?

我觉得,这是因为相对于钱财而言,武松更爱面子,说狠一点儿,他不收这一千贯钱,是虚荣心在作祟。

没错,武松在有高超的武艺的同时,也拥有强烈的虚荣心。

在十字坡,武松正要收拾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时,张青回来,对着武松一番吹捧,什么打虎英雄啦,武都头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啦一顿招呼。武松很受用,立刻就放了孙二娘,也不再追究她开黑店,草菅人命的事了。因为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在孟州牢城营,金眼彪施恩像伺候大爷一样伺候武松,也是极尽溢美之词,武松也是感到非常舒服。听了他的诉求后,立马就要去快活林打蒋门神,根本不再考虑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是黑吃黑。

以至于,每次他报名号的时候,都要把“打虎英雄”这四个字说出来。

这些都证明,武松有一颗虚荣心……

在阳谷县的县衙,这一千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赏赐给他的,如果他当场要了,虽然也不算不妥当,但势必会减弱打虎给他带来的声誉。

与其这样,不如好事做到底,大手一挥,把这些钱财赏给众猎户,虽然经济上吃点亏,但是在名声上的收获上算是尽善尽美了。

武松应该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没有要这一千贯钱,把“穷大方”做到了极致。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武松也因为这种近乎完美的表现被知县提拔为都头,如果后来不是意外出了西门庆和潘金莲那档子事儿,武松最后的收获肯定不止这一千贯。


田获三狐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后,阳谷知县赏他的是一千贯钱,而不是一千贯银子,武松之所以不要,主要是因为他觉得猎户辛苦,就分给了众猎户。

其实一千贯并不等于一千两银子,因为银子的购买力更高,若问一千贯大概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可以先看看书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

金翠莲典身钱三千贯

林冲买宝刀一千贯

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

白胜卖酒五贯一桶

通缉鲁达悬赏一千贯

通缉林冲悬赏三千贯

通缉武松悬赏三千贯

宋江杀阎婆惜逃跑,通缉悬赏一千贯

大闹江州后通缉宋江悬赏一万贯

通缉戴宗悬赏五千贯

通缉李逵悬赏三千贯

潘金莲请王婆吃酒花一贯钱,不过王婆为了吃的丰富又添了些钱

柴进赠普通配军十贯钱,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书给蔡京送寿礼十万贯

张横做私渡报价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贯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万贯

呼延灼进攻梁山初胜,徽宗派官员带十万贯劳军

李逵向李鬼老婆买饭吃,给钱一贯足

————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在水浒世界中,一贯钱是足够两个人吃一顿饭的,而且还有酒,而现在两个人去小馆子吃喝,一百元也足够吃饱了,并且也能喝两瓶啤酒,所以以此来推测,一贯钱也就是相当于目前的一百元。

这样我觉得是合理的,如果按1:100来算的话

金翠莲的典身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万

通缉鲁智深的赏金就是十万

通缉李逵的赏金就是三十万

生辰纲价值一千万

张横私渡报价就是五十元,到江心后就地涨价到三百元

林冲买宝刀花了十万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百万

——

这样一看其实还蛮合理的哦





月亮城


《水浒传》里的武松是一个酒量非常好的好汉,当初他路过景阳冈,看到酒家在卖“三碗不过岗”的烈酒,然而武松不信,一连喝了十几碗就要上冈,别人拦都拦不住,事后他也因为在景阳冈上借着酒劲打死了老虎而出名。武松打虎有功,县令就要赏赐他1000贯钱,为什么当时的武松没有收下呢?而当时的1000贯钱换成现今的价格到底是多少?

且说景阳冈这条“大虫”异常凶猛,早已经吃了不下几十个人,因此衙门出重赏命令周边猎户组队去擒杀猛虎,不料就连老练的猎手也死于虎口,正在众猎人在山下苦苦哀愁的时候,就看见武松从景阳冈上大摇大摆的走了下来,询问得知他用拳头打死了老虎,众人开始不信,于是提心吊胆的跟着武松去找到了老虎的尸体才相信。

于是武松打虎一事,轰然传遍阳谷县,那大老虎的遗体就被村民五花大绑的抬到县上供人围观,县令见武松单独一人就能打死老虎,对其十分欣赏,开心的叫衙差给武松戴上大红花,还叮嘱宰一只羊来招待这位打虎英雄,并且还当着村民们的面要把一千贯钱奖励给武松,然而武松一生光明磊落,身为好汉路应当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是一只害人的老虎,因此武松认为这是自己的分内事,坚决不收这笔奖金。

那么这1000贯钱到底是谁出的呢?据悉这是由当地的土豪富绅们众筹的,由于猛虎吃人为患,吓得阳谷县人心惶惶,富商们不好做生意,财主更是担心老虎咬到自己,于是破财消灾悬赏重金希望有猎人能杀死老虎。

而武松不仅打死了老虎还不要赏钱,事后武松仅风轻云淡的表示:小的靠得是县令大人的福气,凑巧地把老虎打死了,这些皆是运气好而已不算什么本事,所以又怎么敢收下这笔奖金呢?小的听说不少猎人因去抓老虎不成反受到大人的处罚,要不把这些钱发给这些人去吧。

一番善意慷慨之言,听得旁边村民连声叫好,县令也只能点头欣赏,之后县令觉得武松为人老实肯干,做事不计较报酬,就把他招募入衙门当起了武都头。而武松打死虎后又因为把1000贯赏金散给困难人们,因而更受百姓爱戴。不过,也有人为武松觉得可惜,要知道当时的1000贯钱可是一笔巨资,多少人想要都没这个机会,因此不少人都觉得武松亏了。

论起宋代这1000贯钱的价值,当时的一贯钱或者1吊钱等于1000文铜钱左右,而一贯钱虽然不是白银但价值跟一两白银相等,换句话说就是武松可以领到1000两白银。那么当时的一两白银到底能买到些什么东西呢?

有一章回里说到,智多星吴用一天到石碣村庄找阮小五等兄弟喝酒,席间吴用拿出一两白银买到了一坛酒、两只肥鸡、二十余斤熟牛肉,结账的时候还把以前欠下的酒账给还清了。如此,原来当时的一两到了今天可以请三五个朋友吃一顿丰盛的大餐,还能剩下不少钱,估计约合1000RMB。

武松不要的1000贯钱,换算成今日的白银价格的话约达100万RMB。可见这一笔奖金确实很“诱人”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基本都能够让一个人下半生衣食无忧。可在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却是一个大公无私视钱财为粪土的英雄好汉,这一点正很好的诠释了该作品的主题,因为想成为一个好汉首先要通过金钱考验这一关。


猫眼观史


武松原本是想回家看兄长的,不料半路路过山岗,多喝了几碗酒,居然想在山上睡觉。幸亏他还没睡着,这老虎就忍不住扑出来了。

一番搏斗后,他侥幸打死了老虎。下山的时候,碰见了很多猎人,原来都是本县人氏。宋朝有个规矩,官府有权责令猎户去打猎,限期不能结案的还要扣钱。这些猎户为这头猛虎大感头疼,已经连续好久被扣钱了。

但是,扣钱也比送死好,所以大部分都在山下等待着。听说他打死老虎之后,人们个个开心,连县令也兴奋地奖励了武松一千贯铜钱。

但是武松一看众人对他这么热情,又想到这些人被罚了不少钱,所以就很是慷慨地推辞:大人,把这些钱分发给他们吧,他们最近也很穷!县令一听立马照办。

所以,为何不要这些钱?因为他善良、慷慨,当然,他这时候忘了那个卖大饼的哥哥,有了这笔钱,大哥也许能把炊饼事业做大做强,以后回报社会也不晚,所以不得不说,武二有点傻气。

那么,这一千贯钱,放在今天算是个什么水平呢?会不会因为这些钱太少了,武二看不起,所以索性送了人?

实际上,这一千贯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经常听“腰缠万贯”,这是说家里有万贯铜钱,那就是地方小土豪了。我们现在的小土豪是什么身价呢?百万能叫土豪吗?显然不能,怎么也是千万了。当然,这样描述这笔钱,大家还是很模糊,我们换个说法来看看。

宋江杀了小妾后,受到官府通缉,给出的赏钱是一千贯,现在通缉犯人的话,像他这种性质,一般是10万,也就是说,1000贯相当于现在的100000元。

话说阎婆惜请王婆吃饭的时候,花了1贯钱,因为这顿饭还有西门庆要来,所以王婆感觉酒菜不够丰盛,自己又添了一点。也就是说,如果只有俩人的话,那种席面相当于我们和老朋友随便去小饭店吃个饭,而一旦多了贵客,就相当于去好点的饭店搓一顿。

我们平时和朋友出去吃饭饭要多少钱?两个人一般也就50到100,所以这1贯里面既有菜又有酒,约合100块,和上面的估价一致,说明咱们这个估价很贴合实际。

那要放在今天,我们做了好事,相关部门要给我们10万块钱,我们会直接装起来呢,还是像武松一样送人?注意此时武松其实是个一穷二白的人。想必对于缺钱花的我们,这10万肯定会直接拿走,也许家里的大哥同样也是在蒸馒头,我们拿回去也许能租个门面,大赚一笔。

但是武松没有这么干,不过人家送完了钱以后,可是有后文的。原来这县令一看,这大汉既威猛,又慷慨,何不给他个差事?于是直接提拔他做了步兵都头。虽说是个低级武官,可是手下额管着不少人,有刀手8人,枪兵16人,还有70多个弓箭手,也就是说这十万块居然换来了一个连长级别的官!

各位,你们说,这买卖值不值?别看武二威猛无比,那小心思也贼得很呢。


小小嬴政


主要是这一千贯钱太重了!景阳冈老虎前后共伤了四十几条人命,其中还包含了搜捕这只老虎的十几名猎户。这些猎户大都是拖家带口的,他们死于搜捕老虎他们应该可以算工伤,但是当时给的钱毕竟少,起不到作用,武松是自愿把这些钱散发给猎户家小作为安家抚恤金的。

至于说宋朝的一千贯钱值多少钱这个得从吴用请客那里来计算,吴用请三阮吃饭,总共花了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钱,然后切了三十斤熟牛肉,两瓮酒(一坛带走),一对大鸡,这就是当时的物价水平。我们通过计算得知,现在一斤牛肉的价格大约是30~40元,宋代的牛肉会贵一点,我们取顶点按40元一斤计算,30斤牛肉大约要1200元;一对大鸡的价格现在大约在300元左右;两坛酒都是十斤装,总共20斤,大致在每斤10元,共200元。所以呢,这一两银子在当时的购买力最少也达到了1700元,如果算上酒店的利润加工费,那么大约可以达到2500元左右。

1000贯钱折算下来大约是250万到400万之间,也能够算得上是一笔大钱了。不过如果均分给10几个猎户自己那40多名过客樵夫等人,分到手也就几万块而已。


优己


阐释君为您回答,首先应该是一千贯钱而不是一千贯银子,因为在宋朝的单位不是贯而是两。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一.为何武松不要这些钱,因为武松生性洒脱,看见有更贫苦的猎户们就将这些钱送给了他们

在武松借着酒劲上了景阳冈,并且真的打死老虎后,他托着老虎前往官府,步入县城后那是被老百姓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还没有走到县衙知县就已经知道了,武松打死了害人的老虎。十分高兴,为何?因为此前他公布的官榜,谁要是能如景阳冈将这个害人的老虎打死,就赏钱一千贯。可惜猎户们知道老虎的厉害,不愿意为了钱而送命,但是老虎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县里的发展,知县也十分苦恼,正是山穷水尽之际,武松成了及时雨。知县当场就要赏钱给武松,要是以往武松也就拿了毕竟他的哥哥也是靠,卖烧饼为生,并不富裕,但是他一路走来看到了因为老虎存在影响了猎户们的生活,很是贫苦,于是将这些钱分给了猎户们。武松此时孤家寡人一个,当然不需要这些钱。

二.一千贯换算成现在是多少钱。

有人将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在按照如今的银价进行计算,这是不对的,银不是我们现在的货币没有购买力所以不认为是等价的

前面说过,在北宋一贯钱相当于770文铜钱,这不是我信口胡说,其在《宋史.食货志》 是有记载的。即“以七十七钱为百”,所以一贯钱其实只有770文铜钱。而一千贯自然就是77万了。
宋朝不同于明清,其是铜本位制度,即铜钱才是通用货币,金银相对于不是那么流通,其价格浮动过大。北宋初年一两银子能换一贯铜钱,北宋后期则能换两贯,南宋更是可以换三贯了。

众所周知,《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是北宋徽宗时期,那就是北宋后期了。所以咱们可以取一两银子换两贯钱。那么一千贯就是五百两银子。

当然宋朝的五百两和咱们现在的五百两可不一样重哦那个,所以这里要重量换算一下。按照嘉钓铜则的标准,宋朝的1斤大约为640克。而古代是十六两制,所以宋代一两就是40克。
“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
那么五百两银子就是20千克银子。这个如果按照如今市场银价20块一克的话,那就是40万。(什么纯度、银价波动,咱忽略掉,不然没法算了)。
这是用银价换算,如果用金价换算,则又有区别。
前面说过,北宋的金银不是通用货币,其价值浮动较大,金银的兑换比例也是经常浮动,最高时可以达到一两黄金换十三两白银。当然了,大部分时候还是在十两上下小范围波动。

为了方便计算,咱取个整,即一两黄金换十两白银。那么五百两银子就是五十两黄金。然后咱们再按照前面的标准做个重量换算,其就是两千克的黄金。按照目前大概350元一克的金价,那就是70万来了,差不多翻了一番。

所以,我们需要找找其他更加客观的方式,比如购买力,即以当时的商品来计价。这种方式也是古今货币换算的一种常用方式,其中用得最多的参照商品就是米价。

但事实上,单纯的用米价来换算其实也不客观。因为米这种生活必需品在不同时期其占据生活支出比例是不同的。比如说古代平民,基本上生活支出就是油米菜肉这些,而现在呢,这些之是我们生活中的小部分支出。

首先咱们看看北宋的米价是多少?按照《宋史.食货志》的记载,一石米不到一贯钱。
“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宋史 食货志》)
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和平时期,生活物资较为富足。北宋后期已经是有了乱世前兆,所以米价应该相对较高。咱就取一贯吧,毕竟好算一点。然后是重量换算,宋朝一石,差不多相当于咱们现在120斤的重量,也就是说,一贯钱能买120斤的大米。一千贯就是12万斤大米。
现在市场上普通米价也就3块一斤,所以12万斤大米,也就36万块。这是按照米价换算的一个大概价格。
那还有没有更加客观的换算方式?当然有。按收入水平来换算。
这个我们可以去参照程民生先生的《宋代物价研究》,里面对于宋朝人的收入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比如说汴京城里那些在饭馆酒肆里面打杂上班的服务员,一天的工钱差不多是200文;市场上的摆摊儿卖货的小商贩一天也就一二百文钱。反正大致就是当时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在一天200文左右,一个月就是6000文。咱们这儿一个月6000块的收入也差不多。
这样一算,一文钱一块,一千贯也就是77万文钱,那就是77万块,这个和金价倒是挺接近的。
所以,我给估个价,水浒传中的一千贯钱差不多相当于咱们现在70到80万,足够在二线城市买套房了。当然了,这种换算同样不完全客观,古今货币受时代背景影响太大,大家不用太过于的去计较。
而且这是明人施耐庵写的宋朝小说,他可能根本都没有去考虑这样一个货币换算的问题。你比如说智取生辰纲里面,其价值十万贯、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通缉武松三千贯、通缉林冲三千贯……这些看起来还算正常。可是武松六合寺出家,朝廷赏钱也是十万贯;宋江回乡探亲,皇帝给的路费也是十万贯,朝廷这么阔的吗,动不动就是五万两?
由此可见,《水浒传》在物价上不是很严谨,当然毕竟是小说,可以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