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學:這件事情一定要想明白,否則一事無成


人生哲學:這件事情一定要想明白,否則一事無成


昨天一個朋友問我是多少歲才明白了自己這輩子應該幹什麼。

我告訴他,三十二歲吧。也不是想清楚了自己該做什麼,而是想清楚了該怎麼做。

可能人這一輩子都要去思考自己該做什麼。但卻應該先想清楚自己該怎麼做。


01

三十幾歲過後很多人把之前的人生看著是一種積累。我在三十歲之前也儲存了很多東西,無論在專業的深入研究,還是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包括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雖然談不上優秀,但這些東西都在一步一步顯得越來越高級。可是我現在不認為這是積累。至少我不認為我是為了積累而積累。

記得二十來歲的時候,我依然很喜歡學習,並且經常挑燈夜戰。很多次為了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迅速補充自己專業性漏洞。因此而得到了積累。

那是2007年的事情了,那時還在深圳一家職業培訓學校當培訓師。一個月收入也就二千來元。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他們工廠裡面要做一臺服務器,問了很多人都解決不了。希望我能幫忙。拿著電話,我迅速思考了幾秒。第一,我不懂服務器的邏輯;第二應該利潤很高;第三我需要時間。於是我給對方直言,沒問題。要價2000相當於我一個月的工資,對方直接答應。然後我告訴他,這兩天很忙,兩天過後來處理。不過要先付定金,好準備東西。對方依然果斷答應。

當天晚上,我在自己的床邊,給同事借了一臺筆記本,三臺電腦,就開始了試運行。連續兩天晚上的艱苦奮戰,第三天清晨五點,測試成功,八點上戰場,下午三點左右收工。那天我給自己買了一包好煙,人生中第一包自己花錢的中華。然後睡了個長覺,差不多一天一夜。

類似於這樣的經歷我還有很多。三十歲左右的時候我給自己做過一次總結,任何市場上主流的軟件,我幾乎都會,有些甚至很精通。我聽遍了以陳安之、翟鴻燊、曾仕強等為首的老師的光碟。包括現在主流的樊登,羅胖。書籍也是在家裡堆得到處都是。我還有兩個中書協的書法老師,一個美術老師,一個吉他老師,一個詠春師傅。我做過培訓,進過國企,做個職業經理人,創過業。偶有人談及到我的經歷和知識面我也會小有驕傲,直到總結的那一天,我才發現,縱然自己知識面如此豐富,卻一事無成。

所以今天我把這些拿出來說,一點沒有驕傲的意思。在知乎上,我依然有大部分問題不知道如何回答,在書店裡幾乎所有的書都沒看過。

三十歲之前的累積,根本不是以累積為目的地累積,每一個積累,都是試圖想走捷徑,而且奢望自己少年得志,一舉成名。現在想想也是荒唐。


02

雖然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但我還是想告訴那些正處於試圖走捷徑的年輕人。不要以為你知道了自己不是為了積累而積累,就能試圖改變這一點。捷徑是推動你向前的主要動力,也許到最後並沒有什麼結果。

只是社會上充斥著很多年輕有為的故事,所以會有大多數青年前去效仿。然而那些反覆被歌頌的少年得志,與社會絕大多數人之間的比例,事實上是少之又少。就好像韓寒,讓多少年輕人為自己的早年輟學找到了藉口。然而卻沒有一個人能與他的成就相比。因為大多數的年輕人,並沒有找到他成就背後的關鍵因素。

同時還有很多年輕人在一舉成名過後銷聲匿跡。也許他已經掙的蓬勃滿銀,但畢竟做不到基業長青。只是抓住了一個機遇,或者說切中了某一個市場需求。

還有一點更為重要。那就是,你所積累的眾多專業知識,在你能夠達到真正成就這條路上,不見得就能起到關鍵的作用。也就是說,哪怕你選擇了一個非常優秀的行業,哪怕你找準了一個非常有前景的目標,但依然不見得就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人們在炒股的時候,總是會探討哪一隻股票好了一直不好。然而,卻有很多人,無論他買了多好的股票。也不見得能賺到錢。縱觀股票市場,沒有來哪一隻股票,是隻有跌沒有升的。

所以說重點不是你買哪一隻。而是怎麼買,什麼時候買。


03

人們常說沒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現實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證明真理真的很簡單。

就好像我之所以一事無成,是因為我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認真地做過一件事情。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我卻用了30幾年才想明白。我不知道這算長還是算不長。但我知道,也有人一輩子都沒想明白。而你問及他的時候他都會說懂了。

有少數人也屬於那部分一直就懂的人,這種人真的能很快取得成就且持之以恆。很明顯我不是那種人,前面提到的韓寒也許就是。他一直不斷的堅持寫作,從寫作文的時候就開始了。當他在班上說出不參加高考,要用稿費來養活自己的時候,全班人都笑了。笑他無知也好,笑他幼稚也好。但他卻選擇了一條看似與大多數人價值觀相逆的曲徑。

在嘲笑聲中,大多數人會去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值得,而不是意識到,行動大過於選擇。後來韓寒選擇了開拉力賽,選擇了拍電影。我在想如果他選擇做生意也應該會有比較不錯的成就。因為他取得成就的原因並不是選擇了什麼 ,而是骨子裡那份堅持和執著。

04

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骨子裡並沒有那份與生俱來的堅持,就好像是擋在眾人面前的一扇玻璃,我們總是能透過玻璃看到對面的風景,幻想自己就在風景之中,卻觸手不及。只有等到你用力將玻璃擊碎過後,才能真正地體會到身在其中。

其實站在玻璃裡面看世界的人更多。為什麼去不到玻璃外面,那是因為玻璃的過於透明讓人們不覺得自己身處在這渺小的束縛之中,所以安然地享受這生活。而當有一天你恍然大悟,自己所擁有的世界如此之小,才會主動去思考,是不是要把玻璃打碎。

當你決心要這麼幹的時候,又會被幹這件本身所牽絆。因為你會發現堅持本身也並不容易。於是人們往往會重新思考,或許不擊碎它也沒什麼不好,依然可以安然自得。只有那些有強烈壓迫感的人,並且這種壓迫感大過於堅持本身給他帶來的痛苦。才能真正地擊破束縛,走向光明。

記住是走向光明,並不是說就擁有了光明。就好像很多人所理解的“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一樣,回頭你就可到了巖,但你想到岸上,那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你可以選擇一條路走向岸。同時你怎麼就知道這條路遠不遠,你怎麼知道這條路彎不彎。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只要知道在路上,那就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一直走。而不是一味地思考該走哪條路。只要在路上,走點彎路又何妨。



人生哲學:這件事情一定要想明白,否則一事無成


作者:空仁先生,分享職場乾貨,走過才明白什麼是荊棘,錯過才懂得什麼是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