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所有兄弟姐妹之间不和的家庭,都是父母造成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现实中,多子女家庭,因为父母对孩子们的不公平,导致受委屈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阴影。长此以往,严重伤害了孩子们之间应有的手足之情。我是六零后,这种不公平的事太多了。最后的结果是,父母最偏爱的那个心头肉,往往最没出息,也不孝顺。相反,最不受父母待见的那个多余的孩子,在父母需要帮助时,都不记前嫌,依然爱父母如故。虽然父母当年那么的不喜欢他。偏疼儿女不得济,值得我们深思。


孤帆远影在路上


别什么都怪父母,我父母生养我们三姐妹、一个弟弟,共四姐弟,我弟七八岁之前体弱多病,头上长几个很大流脓的包包,三天两头流鼻血,一流几个小时止不住,那时候我们真的很怕很怕……哭闹起来满地打滚谁哄都不管用,现在想起来都心疼,约九、十岁有时候夜里睡村里破拖拉机不回家,拿菜刀追赶要砍我,那时候我们说这个孩子长大不是兵就是贼,十五、十六岁开始蜕变,骑个烂摩托车在泥泞不堪打滑小路上遇到七八十岁老太太走路,他停下车问老人家上哪,他送~(这是村里人跟我说的),初中住校租住一对子女在外工作的老夫妻家,老夫妻摆小吃摊,我弟空闲时帮老两口干活儿,老两口喜欢他认他做外孙,(几年后我弟转学,外公外婆依然对他真的很好,帮助挺大……),出社会后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村里好几个贫困家庭的老人我弟时而给个三五十一百,路上遇到邻村醉汉打老婆,他会停下车引来醉汉去追他,让醉汉老婆好逃跑……十几年前家里穷,我已出嫁成家有儿女的姐姐对家人肯照顾,自己少吃少喝资助家里修房子……我妹妹更穷,嫁个废物老公除了吃喝嫖赌打老婆,自己一个人拼死拼活半夜三点起来去种田,养活废物的瘫痪老娘,几个孩子,几次好不容易开家小店,买个电动车啥的,又被他老公赌掉输掉了,穷的饭没得吃,听说还去奢米吃,那十多年来几乎是我资助,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我们姐弟谁有就帮没有的,从未计算,去年跟我姐我弟聊天,我说我以前经常帮妹妹,(之前我是从不说这话的,我帮她也没跟谁提过) 我姐戳我:我们是大的帮小的应该,我弟说是啊,三姐过得好我们应该高兴才是……呵呵,是啊,我们都希望家人过得比自己好……人——有今生没来世,兄弟姐妹之间不必太计较得失,都珍惜亲人们吧,谢谢!


獨住薔薇島嶼的貓


必须和父母有关系,而且关系重大。说一个我身边真实的情况:我婆婆家兄弟姐妹一共8人,姥爷原来是天大的教授,姥姥很早过世了,后来姥爷生病了,大舅在陕西,让他来见见老父亲,人家说必须把交通费和安家费给了才能来;二舅和小姨是主张不再送医院救治,我婆婆家是主张送医院~其他子女分别以离得远的借口都不来看望。后来姥爷去世了,写了个遗嘱要把房子给我婆婆一个人,这时候所有子女不同意了!二舅还和我大姑姐说:你妈就是骗你姥爷房子来的!说要和你爸离婚!姥爷才把房子给她的!现在我婆婆他们也都85岁左右了,这房子就二舅住着~我个人觉得:个别孩子不孝顺还是个偶然现象,这都不孝顺就是教育问题~


糯米汤圆胖胖哒


认同!说说我婆婆家吧!我老公兄弟两个人,老公是老大。我嫁进门14年,家里有事出钱的都是老大,并不是我们有钱,而是婆婆说我们赚钱轻松,比小叔子容易。我老公初中毕业,北漂一族,低学历没人脉,没背景,所有都是靠自己努力,不怕苦累换来的。小叔子也出去打过工,才去了几个月,女朋友怀孕好几次流产,后来说吃不了苦就回家了。回家断断续续在亲戚家厂子上班几个月,就一直在家待着。总想着发大财,可是干什么都觉得累。即使到现在结婚生子也有十几年了,还跟着老人吃住一起,但从来没交个钱给老人。再后来挪用亲戚的回款,十几万弄没了,那时候金项链,每天酒吧KTV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过了一个月就破灭了。可是我婆婆还是说是自己儿子被人哄骗,说【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恶事】再后来坑蒙偷盗,花钱养小姐的事情,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都不是小叔子的错,都是因为家没贤妻,父亲没尽职尽责的原因。我老公也说不上标准好男人,起码过日子的人算得上。可是如果不是按时给钱,我婆婆的态度天壤之别。最早结婚第二年怀孕生子,正好老公工作转型挣得少,工作还特别累。就那年因为老公回家之前,让我问婆婆买什么东西回去。挂了电话,婆婆就说【mb的别人家的儿子过年都知道买什么,长这么大了过年回家不知道买什么啊!?】婚前觉得都是亲生的,婆婆对待手心手背肯定一样。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偏心依旧偏心。可是她的偏心,换来的是小儿媳妇跟她吵架,闹得村里看热闹。婆婆好面子,最后还得妥协。哥俩算不上感情多好,但没事从来不串门,小儿子就觉得大哥有钱,所以父母的事情大哥应该出钱。可表现出来的,又觉得在外人面前没面子。以前老公任劳任怨,去年老公也开始抱怨过一次小叔子怎么帮也帮不起来。婆婆说,我大儿子心宽,所以可以随意骂两句。小儿子记仇,所以不能说重话。她怕小儿子以后不养着她了。[我想静静]特别不理解,这是什么逻辑。亲妈也懂得欺软怕硬吗?


不慌不忙地


兄弟反目为仇,以我家为例,就是有一个特别会挑拔离间的娘,这个娘有三个特点,年轻时不孝顺公婆,后来和我爸生气,我爸53岁脑出血去世,不到一百天她改嫁了,后来老头子死了又回来了,然后对我弟兄三人挑三拣四,弄得我们兄弟反目为仇,她在中间又做好人,当评委似的,这个老人一文不值,她叫王桂香,今年八十一了


师付r


说说我自己吧!七零后上有姐姐下有弟妹,从小到大都是被忽视那个,活干最多听话不会和父母提任何要求,小时候姐姐欺负我,父亲喜欢姐姐,我们吵架不问为什么骂我,上学姐姐买新衣服,穿破了补补我穿,我从来不知道为自己争取什么,当时家里孩子多家庭条件不好,后来中学毕业就去打工,挣钱给弟妹买新衣服买吃的,后来结婚了婆家也困难,我和老公拼了十几年,如今有房有车,虽然苦点累点值得,这些年没指望别人帮忙,就憋着一口气让父母看看,大姐弟弟都离了一次婚,妹妹远嫁几年回来一次,前些年姐姐弟妹都找我借钱加起来五六万,父母的事也都找我们,因为我有钱,尤其是我大姐说的可理所当然了,还把我当傻子一样,我父母也觉得我好说话,大到生病去医院小到灯泡坏了都找我,我带我妈去医院是我花钱,我姐姐弟弟带着去就是我妈自己花钱,给我感觉是她们要是不占我点便宜就是吃亏似的,现在都不愿意和她们联系,亲情越来越淡了


淡然君晓


认同,我婆婆就是,每次在弟媳家受气就和我说,以前不知道,明里暗里的也跟婆一块,后来婆更直接了,有次在老二家受气了哭着跑我家,叫我给他出气去,我说他几句又去给老公说了,叫老公替他出气,老公也不去,觉得他妈小题大做,其实弟媳也没说他啥,婆婆觉得就是说他了


老娘去旅游


有道理。

俗话说,母慈子孝,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儿女。

我妹夫家亲戚,父亲二十多年前去世了,母亲今年八十出头,病了,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招男上门。父亲在世时申报了五个地基,每家一个,子女自己出钱盖好了房。由族人长辈主持开家庭会,商量服侍老人的事,子女各有各的理由,意见很难统一。

政府征用了队里的土地,给每个成人几万元补助款买了社保。母亲瞒着子女把老房子及面房(加工房)卖了,钱不知去向。母亲人称“大炮",经常和临居及儿子吵架打架,曾把大儿子打伤住院。女儿女婿及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幺儿子在服刑,大儿子在身边。几个子女门挨门住着,但基本不往来(含过年过节),还不时发生纠纷。什么亲情,兄弟姐妹情,孝道,与人为善等等全没了。

这样的家庭在农村有不少。家庭不睦,子女不孝,兄弟姐妹不团结,谁之过?俗话说得好,子不孝,父之过,母慈子才孝,有孝子才有贤孙。

父母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最忌讳的就是厚此薄彼,最该遵从的就是一碗水端平,否则会造成儿女之间的猜疑和不团结。

儒家文化历来崇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既是社会经验的总结,也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特级在线


认同,就是父母的责任,举例子啊,我爸妈活着时候,常说,你们几个,要团结,等我们家有姐妹嫁人了,回家我爸说,恁几个,坐到一起,不准议论婆家的事,也不能因为钱吵架,因为钱吵架人家会说小气,我的邻居,父母天天和他们的孩子说,一辈不管两辈人,后来各自占山为王,互相憎恶,不团结,见面就吵架,


志在我


不认同,不过我家五子妹,由于年龄相差悬殊加上我们几乎是在托儿所长大,所以我们家的亲情很淡薄。我的大哥大姐很聪明而且很有天赋,只不过生不逢时,如今已经步入老年生活。至今我还是很怕见我的大哥大姐,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