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考了,是应该用老师给的复习资料还是自己总结?

朱秀媚


首先,请十分重视老师的作用,包括老师给的资料。老师给的资料在宏观把控、选题、题量、难度系数等的布局上都在尽可能对接中考,他们是在“博览群书(课本与众多辅导书)”、“题海(众多真题与模拟题)沉浮”后,才二次创作了适合班级学情、当地考情的复习资料。所以,学懂弄通每一份资料,相当于学好弄通了许多份资料,备考效率、学习质量都非常高。

所以,备考中请首先学好、用好、消化好老师给的资料,这些资料相当于你的“第二课本”,一定要重视,并切实发挥好它的作用和价值。

第二,个人学习情况不一样,要针对自己的学习薄弱环节自己“开小灶”。

在自己选题与补习中,也要多多听听老师们的建议。一是防止“自我做主”中“跑偏”,与考试大纲相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那样自己的学习效果就大大打了折扣;二是提高补习效率,我们很容易就事论事“哪里不会点哪里”,实际上有可能是它的“上游知识点”或者“系列知识点”都没有学懂弄通,自己分析自己学习有可能效率低,借助老师的帮助与开导很容易在查缺补漏、弱项提升方面事半功倍。

第三,老师资料与自己总结实际上都不能舍弃,都不可偏废。学好、用好、掌握好老师的资料,是在提高自己备考的质量和效益。自己针对自己薄弱环节的有益补充,是在补知识上的短板,是必须环节。建议在这个环节仍然要重视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这也是在提高自我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备考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务必在老师的引导指导下,提高自我学习的效果,一个是要“快”,一个是要“好”。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蚂蚁典点


快中考了是用老师给的复习资料还是自己总结呢?

  • 到六月十一号中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作为准考生应该如何用好复习材料呢?是用老师给的还是自己总结的呢?
  • 现在书店里的中考复习资料琳琅满目,每一科的老师都是会精选一两本复习资料推荐给学生用。以我的经验,毕业班的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资料,都是这个学校教同一学科的老师共同研究决定的。一定是精选的,一定是比较适合绝大多数人使用的复习资料。所以,教师上课会讲解资料上选出来的题,布置作业也会是复习资料上的。这种情况下你最好还是要跟随老师的教学进度。因为教师都会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时间表,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的帮助你完成学业,迎接中考。
  • 在使用好老师推荐的复习资料的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总结出每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知识缺陷点,或者自己认为的中考重点知识。能自己这样总结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学生,这样做实际上已经把老师教的内容消化了,已经在大脑里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同学参加中考一定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
  • 所以,用老师下发的复习资料和自己总结复习,这两者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要你正确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节奏,一定取得好的成绩。

小宝奶奶


中考快到了,当然用老师的复习资料,是经过仔细加工并且有代表性的资料。理由如下:

1、老师经验丰富,善于总结,千挑万选的例题、习题、模拟题都能与当前学习阶段紧相扣。

2、临考阶段,学生时间贵如金。中考最后近百十天,学习成效再也不能靠拼时间了,宝贵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做就做经典例题,做就做代表性的模拟题。

3、学习是团队学习。你跟班跟老师学习,不懂的可与班上同学交流,可与老师探讨。

4、参考答案是害人精。很多同学为什么说自己不跟老师自己可以总结,与平时喜欢用参考答案有关,但是它真的不靠普,它只是帮你快速完成了任务,但是里面隐藏的各人知识盲区给抹杀掉了,而很多懒同学也忽视了,直到下一次考试再后悔。一般老师给的资料,不会在完成作业之前

提供答案,所以学生很清楚哪里行哪里不会。

大考之前不糊涂,跟着老师干劲足!





数字张


我的观点:快中考了,应该用老师总结的资料,毕竟老师经验丰富,对中考的发展趋势、题型变化、重难点把握的都比较准,有的时候不是仅仅靠努力就可以,更关键的是努力的方向,方向错了,做的都是无用功。但也要把老师的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勤于思考,吃透每个知识点,发现不理解的及时找老师同学帮助,弄通弄懂弄熟,对自己易错的,易忘的反复复习巩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努力吧!




东哥qhd


肯定是老师的为主。老师肯定比学生要懂得多,你自己总结的只是自己的薄弱点,但是不一定是考点!老师总结的要比学生的更有实际意义也就是更加具备考点!让学生快速的学到中考的重点!

最好的方法是对比一下,把自己的薄弱点找出来一一解答,逐个攻破!才能更好的学习发挥!



正味说


利用好你老师给你的资料,自己归纳总结出考点和题型来。

学校老师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考前复习都没有专门去归纳某一个知识点会怎么考、主要题型有几类、对应的快速解题方法是什么。很多毕业班的孩子和我反应的是学校复习太快,老师一般是课前把复习资料发下来让大家回去把知识点填一下,题目做完。课上一般也是快速过一遍知识点,题目会挑着讲。这种方法一般是比较优秀的孩子跟得上,差生几乎和没有复习差不多。所以不要太指望上课复习,需要结合课上的内容自己多练多总结。

做练习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应付,而是应该认真去分析每一个题目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如果是相同知识点要分析它有几种题型?每一个题型解题方法是什么?外面补习机构老师都是这样通过大量练习去归纳出考点和对应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去补习后会觉得补习老师比自己学校老师讲的好,成绩提的快。

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讲题,同一个题目或者一个知识点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所以当你给同学讲解的时候就会想各种方法归纳,提炼出适合别人理解的表述。千万不要认为你们是竞争对手,教会了同学同时也是提升了自己。



随心随性农家翁


老师及其复习资料主要起引导作用,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将知识变成自己的,通过汇总整理成符合自己逻辑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所以,个人建议自己总结。

距离中考,满打满算还有3个月的时间,时间比较紧,所以更要精细安排。

虽然受疫情影响,并没有在校上课,相信大部分学校也早已通过网课形式进入一轮复习阶段,特别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更是停课不停学。而且,还要更加分秒必争,努力学习。

这个阶段正好是将重新回顾全部初中知识,所以,借助这个时间段,充分利用好老师的资料,结合自身的情况尽快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在复习中,将知识分为基础、易错和提高三部分。

首先,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容易,同时也是我们得分的基础,所以需要巩固并辅之以练习,保证手到擒来,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基础知识切记不可粗心大意,就像毛主席所说,“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基础知识便是如此。

其次,易错点部分整体属于中等偏下难度,但由于不了解出题人意图(即题目所考内容)、知识点把握不熟悉或粗心大意等原因容易失分,这部分多参考老师的意见,增加相关经验,也要多做多练易错类型题目,提高区分辨别陷阱的能力。同时需要精准把握题目意思,结合叙述和问题定位知识点并列出,做题时多考虑一点,比如用法区分、分类讨论等。

最后,也就是提高部分,这一部分重在总结思路,归纳方法,寻找破题点。可以寻找相关题型,牢记模型公式等,进行直接套用。但这一部分注重平时多积累,临近考试抱佛脚其实效果并不大。

综上所述,以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为主题,借助老师资料引导充实自身,提高自己,并且要相信自己,进而突破自己,相信题主一定可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不慌不忙,心之所向!加油!


WFAW


应该用老师的复习资料,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中考的老师大多有多年教学经验,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是一个中学生能比的。2.自己总结会存在主观因素,认为自己复习的题都是重点十有八九会出缺乏知识点复习的全面性。3.借鉴别人的经验、知识总结比自己闭门造车更好。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中考学习上要靠自己,但是更要相信你的老师因为他们是巨人。


梁大骑摩托


我建议你用老师给的复习资料,你在此基础上补充笔记。

1.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认真选择后再推荐给学生。

大部分老师都是敬岗爱业,师德高尚。上级领导也会用考试成绩做为很重要指标考核老师。老师情感上希望学生考好,不会为了订阅资料回扣多,选择那一本资料。会选择口碑好,实效性强的资料,甚至自己整理资料。

老师又丰富学识基础和教学经验,提供资料有价值。

建议整理错题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薄弱知识点环节,针对自己实际情况,整理出来,反复练习。如卖油翁一样,多次练习,直到掌握。

不知道你们学校用什么系统改卷,像7天网,智学网,都会针对每一个考生每一场考试整理出来错题分析,提供相应练习。不过要花钱购买。(绝无做广告的嫌疑,因为我儿子就是这样学习)

站在巨人肩上可以看得更远,老师就是用自己力量托起明天太阳。


夏莲老师


一: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复习总结

1:老师/他人的复习总结:会让你对知识结构,或者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减少自己的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向,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

2:自己的学习总结:学习路径漫长,枯燥;但是比较有价值,毕竟是属于自己总结出来的,更利于自身理解记忆,相对来讲,这样的学习效果更有价值。

二:时间充裕应该如何选择:

两者并用:先自己去整理复习笔记,在整理途中有哪里不明白的,以老师的复习总结作为参考。

三: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选择:

以老师的复习笔记为主,最关键要先了解,再背会它;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是不适应的,所以一定要背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