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們寫的詩,這10首最出名


怨詩

漢·班婕妤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班婕妤,西漢扶風安陵人。班況女。賢才通辯。成帝即位初,選入後宮,始為少使,俄而大幸,為婕妤。及成帝見趙飛燕而悅之,班婕妤失寵。鴻嘉三年為趙飛燕所譖,恐久將被害,求供養太后於長信宮。作賦自傷,辭極哀婉。成帝死,婕妤充奉園陵,卒。

古代才女們寫的詩,這10首最出名

胡笳十八拍(節選)

魏晉·蔡文姬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

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

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

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

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蔡琰,東漢陳留圉人,字文姬,一作昭姬。蔡邕女。博學有才辯,妙於音律。初嫁衛仲道,夫死無子。獻帝興平二年,中原戰亂,為南匈奴所獲,歸左賢王,生二子,在南匈奴十二年。曹操素與邕善,以金璧贖回。再嫁屯田都尉董祀。奉命憶補其父散佚典籍,文無遺漏。作《悲憤詩》,相傳《胡笳十八拍》亦為所作。


泰山吟

魏晉·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謝道韞,東晉陳郡陽夏人。謝奕女,王凝之妻。夙慧。值天雪,叔謝安問何所似,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安帝隆安三年,孫恩起兵攻會稽,殺凝之。道韞寡居。風韻高邁,敘致清雅。太守劉柳聞名,與其談議,頗為歎服。善屬文,所著詩賦誄頌並傳於世。


擬客從遠方來詩

南北朝·鮑令暉

客從遠方來,贈我漆鳴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別離音。

終身執此調,歲寒不改心。

願作陽春曲,宮商長相尋。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鮑令暉,南朝宋東海人。鮑照妹。有才思,工詩賦,善擬古,風格清巧。著《香茗賦集》。


送友人

唐·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薛濤,唐長安人,字洪度。幼隨父入蜀,淪為樂妓。工詩,韋皋鎮蜀,召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創制松花小箋,人稱薛濤箋。

古代才女們寫的詩,這10首最出名


贈鄰女

唐·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魚玄機,唐長安人,字幼微,一字蕙蘭。好讀書,尤工韻調,情致繁縟。懿宗鹹通中及笄,為補闕李億侍妾。夫人妒不能容,遂遣隸西京咸宜觀,為女道士。與李郢同巷,居止接近,詩簡往返。復與溫庭筠交遊,有相寄篇什。後以笞殺女僮綠翹事下獄,為京兆尹溫璋所殺。有集。


八至

唐·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李冶,唐吳興人,字季蘭。女冠。工詩,劉長卿稱為女中詩豪。有詩集。


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李清照,宋齊州章丘人,號易安居士。李格非女,趙明誠妻。工詩文,以詞擅名。與明誠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之收藏研究。金人據中原,避亂南方。明誠病卒,流離江湖間,境遇孤苦。高宗紹興二年,再適張汝舟,旋離異。晚年整理完成明誠所著《金石錄》。詞作為南宋婉約派宗主,語言清麗,善白描。論詞強調協律、典雅,反對以詩為詞。有《易安居士集》,已佚。後人輯有《漱玉集》。今輯本有《李清照集》。


早秋偶筆

宋·朱淑真

肅肅涼風至,悽然景驟清。

雨餘殘暑退,日落晚涼生。

鷹隼雙睛轉,梧桐一葉驚。

試聽松竹裡,萬籟起秋聲。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朱淑真,宋杭州錢塘人,一說海寧人。世居桃村,自稱幽棲居士。出身仕宦之家,善讀書。相傳嫁為市井民妻,抑鬱以終。工書善畫,所作詩詞多憂傷哀怨之篇。後人輯有《斷腸集》、《斷腸詞》。

古代才女們寫的詩,這10首最出名


對酒

近代·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彙編》:秋瑾,原名閨瑾,字璿卿,又字競雄;號旦吾,又號鑑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著男裝。自費留學日本,積極參加反對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創辦《中國女報》,宣傳革命。後回紹興組織光復會,1907年與徐錫麟分頭準備皖浙兩省起義,事發後被捕,六月六日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後人輯有《秋瑾集》。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