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回火灶效果怎么样?具体应该怎么样做?

老周说三农


回火灶又叫柴火炉,意思就是少柴火的,农村到处都是不要的木头树枝,农民为了方便省钱就自己盘的炉子,回火灶为什么会回火因为炉子是椭圆的,分两层,上面是烧柴火,中间有个篦子,是分离柴火烧剩下的灰的,下面一层是存炉灰的,后面有个小孔是走烟的,因为火大它就往回走,回火灶特点就是火大,另外我觉得炒出的菜也好吃。不过就是容易把锅熏黑,烟大。呛的很。





张坤坤


农村的回火灶在我家乡都叫做省柴灶,这种柴火灶是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历行节药、反对浪费”那个年代大力推广的一种产物。它经过广大农村人多年实践,至今仍然有很多农村家庭还在用着。所以,省柴灶确实达到了柴火用得少,煮饭快、煮出来的米饭也比较香、可口的效果。

我记得省柴灶的做法应该有用风箱式的、双排式或单排式这几种。其中风箱式的省柴灶比较少见,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到学校边的打铁王那里找一些剪出来的小铁丝做飞镖、不太规则的小铁珠装驼螺底的时候,发现他家是用风箱式的省柴灶。这种省柴灶的做法对我还真的说不出子丑寅卯的细节。

我家现在用的省柴灶是由大灶、中灶、小灶组成的单排灶。大灶没有炉桥(有的地方叫做炉篦),只有灶口与排烟口的桶式灶,它不属于省柴灶,现在主要用来烧草、晒干的瓜蔓、玉米杆等杂七杂八的可燃物。中灶与小灶才是省柴灶。在此,我就以我家的省柴灶来说一下省柴灶的砌法。

1、单排灶的宽度一般是二尺五上下,高度是十 一块红砖,也就是七十公分左右;

2、在确定省柴灶的地面上确定灶底的位置,灶圈的大小是以锅沿下去四五公分的圆圈大小(放锅头在灶面时,锅头的边沿要高出灶台),灶底中心要与锅头中心在同一个圆心的直线上;

3、确定好中心点,在中心点往后方的位置移出一块竖立红砖的宽度做排烟管道、掏灰口,淘灰口最好开两个,一个在侧面,另外一个掏灰口在烟通与排烟管道的交接处(灶台后面,这个掏灰口要比侧面的小一些),掏灰口一般都是用活动砖头堵塞住;

4、测量出中心点往灶门方向前移差不多7厘米上下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安装炉桥的地方,一般是以锅头中心刚好对准炉桥的五分之三的位置为好。

5、从地面砌上五块砖的高度做灶座,记得在灶口的位置留出13--14厘米宽的空间做灶口(下层是收集草灰的,上层是烧柴用灶膛)。有的人是砌四块砖的高度;

6、第六块砖要将灶口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灶门(有的是第五块砖),下层则是收集草灰的地方;要记得放炉桥哟。

7、第七、八块砖是灶口的高度(有的是第六、七块砖),第九块砖(有的是第八块砖)须盖过灶口;

请注意,砌完第六块砖,在砌第七、八块砖的时候要留出掏灰管道(灶座是四块地,则是第六、七块砖)

8、中灶(放锅头,主要是用来煮菜)的回火槽很重要,在用黄泥、稻草段混合起来(我家是用黄泥)做回火槽的时候,要做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模样,高度以不碰到锅底为宜,回火槽的形状是:下面是平底,上面与下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也就是回火槽前后要有一个差不多是5厘米的坡度(小灶是用锑锅煮饭,没有回火槽火)

9、灶膛排烟口的位置有讲究,放得在低了,烟气会从灶口涌出。一般要比灶口高一块砖为好,也就是在砌第九、十(有的是第八、九块砖)块砖的时候,在灶膛后方留出一个是半块砖侧面大小的长方形孔洞做排烟口;接着砌好第十 一块砖。也要记得砌烟通哟。

10、砌最后一层红砖的时候,个人建议灶口这向地砖与下砖最好不要垂直(我家是垂直的,时常有水流到灶口),上砖超出下砖3--5公分,灶面上的水才就不会流进灶口。

11、砌完砖,省柴的粗坏可以说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接着就是套锅沿这个细节。用较硬朗的黄泥糊在放锅头的圆圈周围,放上铁锅,用手慢慢的压实灶圈上的黄泥来调整锅头与炉桥之间的高度;锅底距离炉桥的高度以9--10厘米为好。

最后,如何对省柴灶进行一番装饰,可以用水泥抹面,也可以贴瓷砖,这就由自己做决定了。


荔浦青山


看到“回火灶”这个名字,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回火灶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在很多离开农村多年的人心里,回火灶已经成了一种最非常美好的回忆了。其实回火灶在农村里几乎是家家必备,有很多在农村新建房的人家,甚至单独会建一个回火灶的厨房,虽然说平时也不怎么使用,但是一到了需要的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因为农村有农村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很多时候还是离不开烧柴火的回火灶。至于这种灶的效果如何、怎么样建造,我在这里跟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回火灶跟其他普通灶有什么不一样?具体效果如何?

回火灶和普通灶的区别。农村的回火灶有别于其他普通的柴火灶,着重就在于回火这两个字。一般的土灶在柴火燃烧过程中,只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燃烧过程,火焰呈一个自然散发的状态,大部分的火焰和热能通过灶膛的空隙直接消失,所以普通的土灶柴火燃烧不充分,而且热能也不能充分利用,导致效果比较差。

回火灶却不是这样,之所以称作为回火灶,就是因为烟囱和灶膛内部不同的结构,不但能够让空气形成完全的对流,而且柴火燃烧的火焰在被烟囱抽出去的过程中,因为灶膛的结构完全不同,引导着火焰在灶膛中进行不间断的回旋。这样不但能够让燃烧不充分的烟气重新燃烧,产生更充分的热能,而且能减少燃烧产生的烟气排放,所以这种灶又有人叫做无烟灶。

回火灶的效果。回火灶的效果确实很难说清楚,因为不同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回火灶的成功率。本人见过很多农村的回火灶,有些使用起来依然是浓烟滚滚,但有的使用起来却非常轻松,不但容易生火,而且燃烧非常充分几乎没有什么烟排出。所以只能说制作成功的回火灶效果非常完美,无论是从使用感受还是节约柴火方面,都是普通土灶没办法可以比较的。

二,农村回火灶的各种规格尺寸和制作方法。

农村回火灶的建造方法虽然说不是很复杂,但是真的要用文字来表述清楚的话,本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能尽力而为吧。因为早就答应了很多朋友,要介绍一下回火灶具体的制作方法,在这里我分几步来彻底解剖一下农村多孔回火灶的构造吧。

1,多孔回火灶包括一些什么样的不同部件?

多孔回火灶其实是针对于很多单孔回火灶而言,用本人老家的说法是一个大型灶、一个中型灶、然后还有一个平常煮饭炒菜用的小型灶。小型的灶台上又同时有两个或者三个孔,炒菜煮饭的同时其他孔可以顺便用来热水或者热饭菜。所以农村的多孔回火灶就包括了三个主灶、两个附带孔和一个烟囱。


2,农村回火灶的烟囱具体做法。

回火灶烟囱的材料。回火灶的烟囱一般是用红砖砌成,也有极少数的会使用铁管或者是陶管,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必须保证烟囱的内空在17~22厘米的范围之内。无论是太小或者太大都会影响回火灶的使用效果,这其中的原理在这里我就不再啰嗦,大家只需要记住这个大致范围就可以了。

回火灶烟囱的高度。回火灶烟囱的高度在实际建造中有非常大的区别,见过最短的烟囱大概在1.8~2.5米的高度,最高的是超过两层楼大概是8米的高度(很多人说太高效果不好,但是本人发现8米高度的比本人6米高度的效果更加好),所以回火灶烟囱的理想高度应该在3~8米之间。(附图是红砖砌的烟囱)


3,农村多孔回火灶灶台和烟囱的统一布局安排。

农村的多孔回火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所有不同规格的几个灶都是共用一个烟囱,但是每一个不同规格的灶台又需要一个独立的烟道,而所有的烟道又不能分散布局,那样会占用很大的地方。所以通常的布局是烟囱紧靠大锅灶台,然后依次是中锅灶和小锅灶,烟道的位置布局是小灶烟道处于最底位置,中锅灶的烟道处于小灶烟道的上方,大锅灶跟其他的两个烟道没有联系,直接连通进烟囱。具体布局如下图。


4,农村回火灶各种型号的尺寸和实际做法。

1,多孔回火灶总体布局尺寸。多孔回火灶经过仔细的组合,三个灶孔相互结合的模式,整体的占地尺寸是宽度以大灶台为标准是1.1米,长度从烟囱到小灶台是2.4米,大锅灶和中锅灶高度是0.6米,小锅灶高度是0.45米。在中锅灶和小锅灶位置还可以做成直线围成一个独立区域,用来保存草木灰。

2,大型灶台的具体做法和规格尺寸。大锅灶台的尺寸根据各地用锅大小的习惯要求会有所不同,本人所在的农村,大锅灶的灶膛直径是0.8米,做成之后的灶台是1.1米*1.1米,高度是0.6米,这是整体的尺寸,接下来说一下灶膛内部各部分构造和尺寸。

水平各部件尺寸。因为没有立体图片或者视屏说明,所以在这里我分两部分来介绍,先来介绍一下水平位的各尺寸规格。首先0.8米直径的灶膛就是0.8米,然后周围收缩7厘米宽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回火通道,回火通道再收缩就是回火墙,回火墙下宽上尖的形状,宽度是27厘米,最里面就是炉桥内膛直径45厘米,炉桥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同样的大小或者稍小都可以。

垂直高度尺寸。接下来再介绍一下垂直方向的各部件高度。首先总体高度是60厘米,回火通道底部到顶端的高度是20厘米,回火墙顶到顶端的高度是13厘米,最后就是炉桥到顶端的高度是40厘米,最后是烟道口的规格是18*18厘米。然后填柴门洞掏灰门洞的尺寸都是18*20厘米,这两个门中间就是一砖6厘米之隔,这就是农村大锅灶的总体各部件的具体尺寸。

3,农村中锅灶台的各部件尺寸和具体做法。中锅灶的大小尺寸还是得说明一下,因为各地习惯用锅的直径不同,这个大小也是会有一些差别,在这里还是以本人农村老家的规格为例来做具体介绍。本人这边农村的中锅炉膛直径是60厘米,做成功之后的灶台是80*80厘米,因为考虑到要提高烟道,所以高度跟大锅灶一样是60厘米高。这里灶台大小需要提醒一下,为了方便在灶台上摆放一下用具,可以把整体的尺寸适当调整。

农村中锅灶台的水平各部件尺寸。因为没有立体图和视频说明,为了表述清楚,在这里还是分成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来分别介绍。中型灶台的炉膛直径是60厘米,回火通道的宽度是6厘米,炉桥内膛的直径是30厘米,然后剩下中间位置就是回火墙的宽度。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炉桥内膛直径本来已经不大,所以基本上是全部安装了炉桥加。

农村中型灶台的垂直高度尺寸。前面已经说明了中型灶台的高度是60厘米,回火通道的底部到顶端的高度是18厘米,炉桥到顶端的高度是35厘米,回火墙顶到顶端的高度是14厘米,炉桥底下照例是停留和掏取炉灰的空间。同时中型灶台的烟道口规格是15*15厘米,填柴门洞尺寸和大型灶台一样是18*20厘米,一砖一下就是掏灰门洞。


4,农村小型多孔灶台的尺寸和具体做法。这种小型灶台的多孔做法根据实际需要,有三孔和两孔两种,除了多一个灶口可以烧水或者热饭菜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就以稍微比较复杂的三孔来做介绍吧。这里的小型灶台整体尺寸是60*110厘米,这个110厘米主要是为了整体统一,铺灶高度是45厘米,主灶高度是40厘米。

小型灶台主灶各部件尺寸。小型灶台的主灶(柴火燃烧的灶)一般直径是40厘米,但是在这个灶台的膛沿嵌入了一个特质的钢圈,可以随意的通过增减钢圈数来调整灶膛直径,用以配合各种不同口径的锅,在农村来说这个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一般的农村家里几乎都有大小不同直径的各类锅,烧水、炒菜、煮饭。

农村小型灶台主灶水平和垂直尺寸。水平尺寸的最大直径是40厘米,回火通道的宽度是4厘米,内膛尺寸是23厘米,剩下的中间就是回火墙宽度。垂直高度总共是37公分,回火通道底到顶端是17厘米,回火墙顶到顶端是10厘米。这里跟其他不同的是只是做了一个炉桥的形状,但是没有安装炉桥架。烟道的尺寸是8*15厘米,后面有几个孔就留几个烟道。填柴门洞和掏灰门洞合而为一,尺寸是25*30厘米。



5,农村回火灶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通常来说农村在建造回火灶的时候不会只是一个单灶台,而是像图片中一样由各种规格组合而成,所以我们在开始之前就必须有一个全盘的安排,从放大脚开始就应该计划好没到一个高度必须要做哪一个型号的哪一个部件。而且在开始之前就必须准备好各种附加材料,比如说炉桥架和调整直径的钢圈以及各种规格的锅。

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在到了做灶膛高度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使用锅的直径来确定灶膛直径,一般灶膛直径比锅的直径小3厘米,最后收口的时候把锅摆上去,然后周围用砂浆完全密封,在砂浆未干之前旋转一下大锅,方便最后取出。



6,农村回火灶建造过程中两个小技巧分享。

1,放大脚的时候,在人经常活动的一侧,把外部尺寸比预计尺寸缩小5厘米,砌到两皮砖的高度之后,上面的砖重新外飘5厘米达到预订的尺寸。这样的做法以后灶台使用过程中避免踢脚的最好办法。具体做法如下图。

2,在刚刚开始起脚的时候,烟囱靠外围的第一块砖先空起来半块板的孔洞,这个孔洞是等烟囱全部完工之后清理落地灰之用。灶台全部工程完工,这个孔洞用黄泥砂浆密封,日后清理烟囱里的烟尘灰,可以把这个孔洞打开从这里清理。



总结,农村的回火灶不但有使用干净方便的优点,而且还能使柴火燃烧充分达到节省柴火的目的。回火灶的建造虽然说起来好像觉得比较难,但是只要掌握了各部件的具体尺寸,实际操作并不是很难。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农村使用锅的口径不同,所以各种型号的灶台尺寸在实际施工中要做适当的调整。(找了一个很久没使用过的灶台,拍的图片不是很清楚)


农民也优雅


你说的是农村的土灶吧!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做饭方式到现在依然普遍存在,肯定是有很多优势的啊!

第一、成本低,不用烧气,不用费电,不用买煤,烧柴火秸秆就可以。

第二、用这种土灶做饭香!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第三、用土灶还可以烧炕,东北那边很多都是用这个代替暖气,我从小就这么过来的,效果特别好!

第四、土灶用大锅,一次性做的菜量饭量大,农村大锅菜什么的很实用!

第五、现在城里人好多喜欢老家当,喜欢回忆里的那种气氛,所以很多地方都流行起了锅台院之类的饭店!

土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只要量好锅的尺寸就可以了,上边开口大,下边留下放柴火的灶坑,下边可以插几根钢筋或者铁丝可以在上边放柴火,然后留个烟筒。原料也可以用很多种,可以用砖砌,可以用水泥或者黄泥连着锅一起盘扣着盘出来。





合欢宗宗主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灶台,在不少的七零八零后的印象中,是非常记忆深刻的,因为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即使城市住平房也很多,因为当时的楼房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有平房就有灶台。

烧柴的灶台做的饭比起插电,煤气做的饭要好吃很多哦,灶台还可以炖菜,煮火锅、煮各种各样的食物,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我们东北地区的一锅炖了,一口大铁锅,锅中间放着各种食物,东北乱炖,小鸡炖榛蘑,铁锅炖鱼,不管炖啥,一般锅边都贴着馒头花卷大饼子之类的食物,和菜一起煮食,会吸收菜独特的香味,而且底下贴着锅的那一边会结锅巴。还有大铁锅里煮着土豆玉米,上面蒸着酱焖子.......所以说对于农东北人来说,一口灶台可以变化出千姿百态的饮食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灶台退出了城市的历史舞台,但是农村大灶台家家都有。今天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灶台的做法,提供图大家可供参考。

1.确定建造位置,开排烟道,砌烟囱。地面划线确定位置,墙壁划线确定高度。在墙壁开挖排烟孔道。在屋外砌烟囱。

2.普通砖砌灶体,包含灶门排灰口,灶膛。使用耐火砖砌灶膛,灶体与灶膛之间用碎砂石填充。

3.灶膛灶面保温耐火施工。填充保温材料,将灶膛内使用的碎砂石和砖砂进行保护,用锅在灶膛上方压实耐火泥,耐火泥抹平整形。

4.温水口锅口施工。锅在保温材料和耐火泥施工前已安置好。锅与耐火泥接触位置用钢筋包围确保锅口牢固。用砂浆抹平灶面一般为78cm高度。

5.贴瓷砖进行装修,安装灶门烟道挡板。完成后需要等待十五天再使用。


食在一夫


回火灶,效果不错,烧出来的饭菜很香!也是一种温暖。农村柴火灶是指针对农村广泛利用柴草、秸秆进行直接燃烧的状况,利用燃烧学和热力学的原理,进行科学设计而建造或者制造出的适用于农村炊事、取暖等生活领域的用能设备。顾名思义,它是相对于农村传统的旧式炉、灶、炕而言的。省柴灶优化了灶膛、锅壁与灶膛之间相对距离与吊火高度、烟道和通风等的设计,并增设保温措施和余热利用装置,以达到热效率20%以上的要求。不仅改革了内部结构,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而且卫生、方便、安全。

一、省柴灶的类型

我国农村,各地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和经济条件,有许多种类型的省柴灶。省柴灶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

按照建造方式,可分为手工砌筑灶和商品化灶;商品化一般带热水,有水箱、烟管。

按通风助燃方式,可分为自拉风灶和强制通风灶(带风箱或风机)。

按烟囱和灶门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拉风灶(即烟囱口和灶门在同侧)(和后拉风灶即烟囱口和灶门在对侧)。

按锅的数目,分为单、双、多锅灶。

按燃料的不同,分为硬柴灶和软柴灶。

二、省柴节煤灶的技术要点

农村省柴节煤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是具有优良的炊事功能,二是排入室内的污染物最少,三是要能够适应多种嫩料并且省柴节煤,四是结构适应使用习惯,美观、卫生和安全,五是北方寒冷地区应有余热为室内空间加热,六是投资少而结构耐久。

1.技术路线(工艺流程)

为了提高柴灶的热效率,尽量减少热损失,以便达到省柴、省时的目的,就必须弄清楚燃料在柴灶内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热量的具体去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根据柴灶的结构和特点,柴灶的热损失主要有排烟热损失、化学及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灰渣带走的热损失以及灶体、锅体的蓄热等。

从灶型的结构方面来看,老式柴灶结构不合理,燃烧不完全,保温性能差,热损失大,所以热效率低。其主要缺点是: “两大”(灶门大,灶膛大)、“两无”(无烟囱,无灶箅)、“一高” (吊火高,一般在30厘米左右)。而省柴灶与老式柴灶相比,具备了“两小”(灶门和灶膛较小)、“两有”(有灶箅和烟囱)、 “一低”(吊火较低)的优点(图6—1),结构比较合理,有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能得到较充分的燃烧。由于设置了保温层,增加了拦火圈,延长了高温烟气流在灶膛里的回旋路程和时间,从而使热损失减少,热效率提高,既省柴又省时间,并且安全卫生,使用方便。根据全国各地的测试与调查,省柴灶一般比老式柴灶省柴l/3~l/2,节约时间1/4—1/3.从热力学原理来看,省柴灶基本达到了节能的三个条件:一是能将燃料充分燃烧,使燃料中的化学能比较完全地转化为热能。二是传热保温效果好,使有效利用的热值较大,散热的热值较小。三是余热能较好利用,尽可能减少排烟余热和其他热损失。这就是省柴灶能够节能的重要原因。

2.主要技术环节及要点

(1)各部件和设备的特点。省柴灶基本结构包括灶体灶膛、进风道、灶箅、烟囱等。

(2)技术的主要性能参数。根据我国各地农村的生活习惯和烹饪方法,省柴灶一般应具备以下性能特点:

一是点火容易起火快。为了提高水或食物的温度,例如烧开水或食物加工过程中的加热,要求点火容易、起火快、省时、省工。

二是持续加热效能高并温度可调。炊事过程中,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持续加温一段时间,且温度可调。例如蒸、煮、炸食物时,三者所不同的仅在于维持的温度不一样,用油炸需要的温度要比蒸煮时的高。

三是安全卫生和保温性能好。直接利用辐射热和传导热加工食物,例如烤、烙、炒食物时,需要柴灶灶口不冒烟,灶膛保温,余热可利用。

四是热效率高。一般省柴灶的热效率要在25%以上,而新建的省柴灶则要求热效率要高于30%,并能适应当地基本生活用能要求。

三、省柴节煤灶的结构

省柴灶构造图

①烟囱位 发烟囱最好设置在房脊,并高出房脊0.5米以上。

②增加炉箅 为使燃烧桨薪、煤炭所需空气的供给方式适宜,减少进人灶门的空气,增加透过柴薪层的空气,提高灶膛沮度,一般炉箅 位置如图8-1所示。

为了增加进风面积、较易清除灰渣和防止未嫩尽柴草及煤落人灰室,一般采用如图8-2所示炉箅的结构形式。并适当缩小灶门,以免过多的冷空气进人灶膛。

四、燃烧室的设计

一是要确定好形状。燃烧室的形状主要有柱状、锅底形、月牙形和弧形。柱状结构最简单,而弧形燃烧性能最好,可根据当地使用习惯选择确定。

二是确定燃烧室容积。上口直径一般取锅上直径的60%-70%,燃烧室高度应根据当地用户对热负荷的要求和使用习惯正确设计。高度过小,每次添柴草少,使用不便,同时也会因燃烧室容积过小而使柴草燃烧不完全;高度过大,则火力分散,灶膛温度过低,影响燃烧和传热。

三是增加拦火。拦火具有使烟气流动阻力和烟囱抽力相匹配,避免挥发成分在不完全燃烧情况下被抽走,引导烟气回绕锅底围较长时间,使燃烧和传热时间充分的作用。拦火即控制锅底和燃烧室上沿间形成的间隙,促使较多的烟气从灶门处较大的间隙进人回烟道,然后再迁回锅底进人烟口的方法。

总之,节能炉具、省柴节煤灶设计要同时具有好烧、供热强度充足、省柴节煤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五、推广省柴灶需要注意的事项

推广省柴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正确进行省柴灶的外部施工:

第一步是砌灶体。灶体主要起保温和承担锅台重量的作用。灶体内径大小可以这样确定:即用燃烧室的内径加上燃烧室结构的双边厚度,再加上保温层厚度,三项之和就是灶体的内径尺寸。灶体外表应做得整齐、面平,以利于粉刷。

第二步是砌灶门。灶门的作用是添加燃料和观察燃烧情况,其位置应低于出烟口3~4厘米,若高于出烟口,就会出现燎烟现象。一般农村的灶门高12厘米、宽14厘米,烧草的灶门可大一些,烧煤的灶门可小一些。为了防止热能从灶门散失掉,灶门上应安装活动的带有观察孔的挡板。

第三步是砌灶台。通常把灶台突出灶身4—8厘米,做成一种滴水边,既方便使用,又美化了灶形。砌灶台时还要注意内口留出3~4厘米,以便做锅边。

第四步是抹锅边。锅边是紧贴和托起铁锅的结构,常用硬泥或混合泥做成。一般大锅的锅边厚度为25—30厘米,抹锅边为20—25厘米,小锅、特小锅15~20厘米。抹锅边时,应边抹边用锅试,力求抹严、不跑气;锅沿超出灶面的高度要控制在3厘米以内,以便增大锅的受热面积。

第五步是砌烟囱。烟囱具有一定的抽力,可以保证燃烧室内进入充足的空气,并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到大气中。户用炉灶的烟囱高度在3米左右,出口内径为12~18厘米。在烟囱的适当位置上要设置闸板,以控制调节烟囱的抽风量,在烟囱的基部要留掏灰孔。如果采用预制结构烟囱,内径不得小于16厘米。一般情况下,烟囱应高出屋脊0.5米。

第六步是粉刷。粉刷要在炉灶测试合格以后进行,一般灶台面、出烟口等部位最好使用l:3的水泥砂浆粉刷。灶台面如贴瓷砖,一般应在灶的各种性能达到技术要求且灶体阴干后进行。

【省柴(煤)灶的内部施工】 灶的内部施工各步骤往往相伴进行,这里主要是为了叙述方便将它们分开。

(1)砌进风道:风道的高度和宽度都可取锅径的1/4,纵深与炉箅里端平齐。其底部大多砌成斜坡式的,以增强引风效果。进风道应砌得坚固耐用,内壁平滑无缝,以减少进风阻力。

(2)安装炉箅:安装炉箅前,先在进风道上量出锅底中心线,以此为基础确定炉箅的偏移量和倾斜度。后拉风灶的炉箅安装位置是以锅脐为中心,炉箅总长的1/5~1/3朝向烟囱,4/5~2/3背向烟囱,炉箅的安装角度从外向里倾斜12°。前拉风灶的炉箅可以平放。烧柴草的炉箅要横放于灶膛,这样可以减少柴草的不完全燃烧损失。烧煤灶的炉箅可顺放,以便于清除灰渣。

(3)填加保温材料:炉箅放置好之后,就可在周围填加配制好的保温材料,边加边捣实。材料一般选用草木灰、锯末、煤灰等,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渣棉和珍珠岩等。

(4)抹制燃烧室:燃烧室是指围着炉箅上方到拦火圈之间的空间,宽120~140毫米,高60~80毫米,其上口内缘与锅底之间留出50~60毫米的间隙。砌筑燃烧室除可用珍珠岩等商品材料外,一般宜用红砖、蓝瓦、混合泥等。应将燃烧室的底面制作与炉箅安装结合起来,否则施工麻烦。

(5)砌拦火圈:拦火圈是燃烧室上部和锅壁之间的部位。其作用是调整火焰和烟气的流动方向,合理控制流速,以提高热效率。拦火圈的施工在砌好灶体,抹制好燃烧室,充填保温层到燃烧室上端,并将填科压实抹平之后进行。拦火圈可用黏土掺麻头或头发等材料制作。如煤灰50%、黄泥25%、水泥5%、头发或麻头20%,加食盐水少许混合。将拌合好的硬泥抹成锅底或台阶形初坯,其厚度不得少于4~5厘米。把铁锅放上去用力压一压,并旋转几下,然后取出铁锅,对初坯进行修整。拦火圈与锅底的间隙要严格控制。在靠出烟口方向留0.5~1厘米,然后向两侧逐渐将间隙加大,到出烟口对面为2~4厘米。

(6)砌回烟道和出烟口:回烟道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高温烟气在锅底周围回旋的路程和时间。回烟道有两种:一种是明烟道,即在拦火圈外壁与灶体内壁间砌成深3~4厘米、宽5~8厘米的烟道:另一种叫暗烟道,砌在灶膛外面与灶体之间,深12厘米,宽13~14厘米。出烟口面积大于或等于炉箅有效通风面积。经验尺寸是:宽等于或稍大于灶门的宽度,高约等于或略大于灶门宽度的一半。出烟口应位于灶膛的最高处,其上沿低于锅台面3~4厘米。

农村用的三联牛尾节能炉具灶详解

这是广东花县推广的省柴灶(附图5-2)。其特点是:

①一灶三联,充分利用热能,在同一时间内可以煮饭、烧开水、煮猪饲料。

②节省柴草。头锅煮33斤猪饲料,二锅烧15斤开水,尾锅可煮2.5斤米饭,全熟耗草3至4斤,时间15至20分钟。如单烧开水,每斤水耗草5至7钱。

节能炉具附图说明:

(1)运火道宽8厘米。(2)炉排靠炉门口方向偏离锅底中心线5厘米,炉排长26厘米,宽20厘米,用截成一半的红砖三条,每条相距2-3厘米。(3)风槽高30-x40厘米,宽18^-20厘米,长60-65厘米。(4)灶口高12-x14厘米,宽16厘米。(5)烟囱高8~4米,管径15厘米。(6)吊火高度:头锅15厘米,二锅5厘米,尾锅4厘米。(7)过火口的高和宽:头锅至二锅,·高15厘米,宽22厘米,二锅至尾锅,高15厘米,宽18厘米,尾锅至出烟b,高8厘米,宽15厘米。(8)锅头口径:头锅为56厘米铁锅,二锅为26厘米铝锅,尾锅为22厘米铝锅。


感悟5678


农村的回火灶好用省柴,而且不出烟,方便好用!农村现在大多都是修的回火灶。


人在他乡vlog


回火灶的效果是很不错的,不过我们这边都免费改了,天然气取暖,电取暖。回火灶都拆掉了,不让用了。污染空气……


鲁西北旗阳


回火灶很好啊,炒菜很香而且农村有红白喜事儿啊那些用回火灶炒菜煮饭最适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