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火神山的一天

謝世濤

2020年1月24日,武漢,大年三十的清晨,天還未亮。我推開窗,凜冽的寒意夾雜著綿密的雨滴撲面而來,街上空無一人,原本喧囂熱鬧的城市彷彿在此刻被按下了暫停鍵,整個世界都寂靜無聲。我把帽子套在頭上,踏出家門,和客戶一起趕往二十多公里外的火神山。


這是我第一次春節留守,我想,它應該只是我以後若干個節假日值班中,平凡的一天。


今年春節不回家了


2017年,我畢業後進入華為,結束為期半年的培訓後,在2018年初,湖北代表處成為我職場生活的第一站。我來到了武漢,負責武漢移動客戶的交付支持工作。為了離客戶近一點,我特意在漢口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小區裡租了房子,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和客戶在一起,對他們的站點進行網絡優化。


節前部門排班,我重點負責除夕前後武漢移動客戶在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區域的網絡保障。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一個人在外過除夕,原本打算大年初二值完班後就飛回三亞老家,陪爸爸媽媽過年。


但1月23日凌晨2點的封城通知,把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


封城令雖然來得突然,但之前並非毫無徵兆。從1月初開始,武漢的新聞就已經報道多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而最開始說的“病毒發源地”,就是離我租房地不到一公里的華南海鮮市場。要說心裡不怕是不可能的,我本來就在“暴風眼中的暴風眼”,又看到武漢竟然直接下達了史無前例的封城令,知道這場疫情必然十分嚴重,於是趕緊退掉了回家的機票,再看了一眼空空的冰箱,立刻外賣下單了10斤速凍水餃,並給外賣留言:請幫忙要速凍的,不要煮。


凌晨4點,外賣送到了。那一刻我真的特別感謝外賣小哥,是他們晝夜不息的忙碌,讓很多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得到了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封城後,仍然有很多外賣員奔波在路上。那個時候我就想,誰說這個城市“休克”了呢?明明還有這麼多人,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早上8點多,我和部門前輩劉是保還是像往常一樣,早早去了客戶辦公室值守。但隨著十點封城的到來,保障的重點區域很快從機場、火車站轉到武漢的三甲醫院和病人比較集中的隔離點。就診人員和病患快速增加,武漢移動基站負荷不斷升高,“醫院的負荷高了,同覆蓋區域利用率、用戶數均衡一下。”前輩看著指標對我說道。


我立即查看拓撲關係,採取一系列操作完成了任務。


“小謝啊,在特殊時期,對特殊地點特殊用戶的感知,更需要保障。”前輩眯著眼睛陷入回憶,“我還記得SARS那年,我正在讀大學,當時手機還不普及,想給家裡打電話報個平安都要排很久的隊。那時能聽到親人的聲音,無論怎樣都會覺得心安許多。”


“現在武漢已經封城了,城裡和外界絕不能斷了聯繫。醫院裡受苦的病人和前線的醫生護士,誰都想和家裡報個平安說個話,通信這一環就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堅守自己的責任,務必保障疫區網絡的連接。”


看著前輩藏在眼鏡後面那堅定的眼神,我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分量。那一刻,春節不能回家的遺憾也一下子消散了。我給自己打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障好網絡,就是作為普通通信人的我給武漢加油的最好方式。


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傍晚近6點,臨下班前客戶告訴我們後續在家遠程值守就行,我收拾好電腦回宿舍。因公共交通停擺,我找了一輛共享單車騎回家。回去的路上,等紅綠燈時,我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媽,我回不去了,武漢這邊蠻嚴重的。”


當時我想,如果沒有封城令,我應該也不會回去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攜帶病毒,自己年輕還能扛,但爸爸媽媽的身體本就不太好,我萬一回家把病毒帶給他們那就太糟糕了。


可就像我對他們的擔心,媽媽也很擔心我。我時常會有些小感冒,她怕我生病,在電話裡反覆詢問叮囑,我連忙安慰:“媽媽放心,此時此刻我是健康的,我會做好防護的。”


“那你什麼時候能回來?”電話那頭,我聽出媽媽的聲音有點哭腔了。


“估計得等到清明或者五一假期吧。”話音剛落,媽媽“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鼻子酸酸的我,也差點哭了,趕緊轉移話題叮囑媽媽:“沒事啊,健康就是最好的,你和爸爸在家也不要出門,戴好口罩。”


把手機揣進口袋,我在夜色中看了一眼這座我生活了兩年的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有熱情好客的人民,有滿大街吆喝叫賣的小吃,是個煙火氣非常濃的城市。可此時此刻,平日裡車水馬龍的路上,已經空空蕩蕩,只偶爾有戴著口罩的個別行人匆忙走過。寒風吹進脖子,有些冷,我趕緊裹緊棉襖,腳板下意識踩得更快了。


深夜,我撥出了兩通電話


回到家,我趕緊整理了一下物資庫存,未來不知道要一個人在宿舍裡“閉關”多久,得備好乾糧啊。直到晚上十點半,我接到了代表處NPO(網規網優負責人)李然從老家打來的電話:“政府要建火神山醫院,客戶需要我們去現場保障網絡開通,明天你去一趟吧?客戶早上6點去接你。”


我握著電話,停頓了幾秒後,說了聲“好。”臨近春節,部門很多同事都已經回老家過年了,留在武漢的沒幾個人,所以,我責無旁貸。


掛掉電話,我快速盤算了一下接下來的工作,明天要規劃好火神山的網絡怎麼建,我主要做現網保障,對網絡規劃涉及不多,先得做好準備。於是我趕緊打電話求助在甘肅老家的網規同事郭博文,我倆同年進公司,年齡相仿。聊了20分鐘左右,博文指導我,先得拿到醫院的設計圖紙,確認醫院層高,勘測現網的站點情況,和客戶確認現網設備有哪些,還有哪些可用設備、天線的型號和規格等,這樣才能綜合考慮什麼地方可以加站或擴容。


這通電話讓我對火神山的工作內容暫時放下心來,但一想到,在疫情的高峰期還要去施工現場,我的心又提了起來。說實話,心裡是有些慌的。已經是夜裡十一點多,我又打了一個電話,打給了我在廣州讀醫的高中同學,問他這種情況下我該怎麼做心理建設。


同學正在醫院值班,他鼓勵我:“我也是怕的,但我是醫生呀,和當兵就要上戰場是一個道理,我們不上誰上。現在已經是生死存亡之際,為了那些在病痛中希望被救助的人,為了今後能更好地生活,我輩應該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你要出門就戴好口罩,穿出去的衣服鞋子回來就洗了。相信我,不要怕,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就沒問題的!”這話初聽有些誇張,還有些熱血,但不得不承認,管用。


我知道,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會害怕病毒,會恐懼死亡,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醫護人員衝在最前線,火神山醫院要在十天內建成,需要水、電、通信、工建等各方的全力配合。這不僅僅是在和時間賽跑,更是和生命賽跑。作為通信工程師,我的責任就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保障網絡通暢。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早上6點,我拿出1月初就買好的N95口罩,等著客戶開車來接我。


那時天剛矇矇亮,還下著小雨,只有5℃左右的武漢,空氣中都透著凜冽的寒意。客戶的兩個主管、一個維護工程師,加上我,一行四人驅車趕往二十多公里外的蔡甸區知音湖大道武漢職工療養院,那裡也是火神山醫院選址所在。


一個來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火神山醫院。醫院還沒開始場平,停滿了各種後來被網友稱為“小藍”、“小黃”的挖掘機和工建材料,工地上擠滿了很多單位的工作人員。上午九點左右,客戶有幾位高層領導也來到了現場,和我們一起查看現場環境。因為對現場基站和網絡覆蓋還不太熟悉,我開始勘測網絡,並和客戶逐一溝通站址選擇,要不要加站,4G是否要擴容,是否有5G需求、遠程會診需求等,以匹配正確的方案。


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當時在武漢移動客戶這邊,公司只有我一人在現場,全程和客戶以及負責鐵塔、電力的同仁對接需求。我發了一張火神山現場照片到代表處的Welink大群裡,簡單說了下現場情況。剛發出去,群裡立刻跳出很多為武漢加油、為公司加油、為我加油的消息,不到一分鐘,電話就響了,領導和同事們的電話一個接一個:


“院方是否有遠程醫療需求或者視頻監控需求?我們可以先送設備過去。我們想盡早為抗疫盡一份力。”


“客戶有防護服、口罩、消毒液嗎?我們可以送過去。”


“Welink可供醫院免費試用,說明書已經發送,可以安排技術人員對口支持下客戶。”


“現場人多,注意安全,做好防護。”


因為要和客戶、院方、政府部門對接溝通,很多電話我都來不及接,但這一刻,我深深意識到,儘管當時只有我一個人在現場,但我從來不是孤身一人,我的背後是一群人在共同戰鬥,是公司集結了強大的資源和力量,在支撐著我們每一個小兵的作戰。那一刻,我真切體會到,什麼是“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什麼是一個通信人的責任和使命。


當天,我在整個工地來來回回走了幾個小時,將瞭解到的所有信息彙總分析,火神山醫院病房將由集裝箱組裝而成,集裝箱最多2層高,相比建塔站成本高、時間長,樓頂站可以很快建成。而且療養院的樓頂高度可行,可以覆蓋火神山的網絡。客戶最終同意了我提出的建樓頂站的方案,並在周圍再選了2個塔站作為備選。


這一切做完已經是下午一點多,接著我和客戶、政府部門一起開會討論瞭如何建好網絡的技術細節,確定了開通5G網絡、擴容4G的一系列方案。


回到家已是下午四點多,我才有時間坐下來一一回覆電話,並向領導和團隊彙報了火神山網絡建設的進展。晚上,我將開通站點的所有數據工作提前完成,就等基站建好我們再去開通了。


但是,很遺憾,我沒有等到去現場開通站點,因為第二天我就開始發燒。我第一時間將情況報告給了主管,從那天開始,代表處代表亓震、交付副代表鄭黎勉、主管晉雲根每天給我打電話確認我的身體情況,公司也給予了我很大的關懷,要我及時求助。儘管三天之後體溫恢復正常,也無其他疑似症狀,但為了不影響他人,我選擇了一個人居家隔離,遠程辦公,跟進客戶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的4G站點方案。而我的同事和合作夥伴一起在1月25日完成了5G基站的開通和調測,以及4G網絡的擴容調優,全部採用最高網絡容量配置;企業業務的同事則在2月3日,趕在火神山醫院收治病人前,完成了視頻會議系統、監控系統和園區的交付,一起保障醫院能開展高速數據上網、數據採集、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業務。至今,華為人一直堅守在崗,保障網絡的穩定運行。


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編者注:1月25-28日,運營商督導屈奔、屈亮在火神山醫院交付武漢移動5G直播


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編者注:2月2日,運營商PMO胡敏在火神山支持央視頻&湖北電信VR慢直播項目


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編者注:2月9日,運營商NATD廖世傑在火神山醫院調試移動視頻監控系統


華為90後選擇了衝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編者注:2月9日凌晨,運營商C&SI談知亮在火神山醫院內安裝調測京漢視頻會議設備

我一直自詡是“佛系奮鬥者”,不是學霸,平常也不是團隊中特別冒尖兒的那個人,但是當疫情襲來,我是通信人,我在武漢,我責無旁貸。我更知道,不只是我所在的部門,不只是在湖北,整個公司都在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努力,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對客戶的承諾。


來華為的兩年多,我很快樂,很幸運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事,和他們一起奮鬥、一起為了達成某個目標而共同作戰的感覺真的很棒。我又想起了當時心懷忐忑時,學醫的同學給我灌的“雞湯”——“為了今後能更好地生活,我輩應該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是啊,這個時代是屬於我們的,我在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勇敢地發光發熱,在每一次“奮不顧身”中,獲得拼搏的快樂和成長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