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火神山的一天

谢世涛

2020年1月24日,武汉,大年三十的清晨,天还未亮。我推开窗,凛冽的寒意夹杂着绵密的雨滴扑面而来,街上空无一人,原本喧嚣热闹的城市仿佛在此刻被按下了暂停键,整个世界都寂静无声。我把帽子套在头上,踏出家门,和客户一起赶往二十多公里外的火神山。


这是我第一次春节留守,我想,它应该只是我以后若干个节假日值班中,平凡的一天。


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2017年,我毕业后进入华为,结束为期半年的培训后,在2018年初,湖北代表处成为我职场生活的第一站。我来到了武汉,负责武汉移动客户的交付支持工作。为了离客户近一点,我特意在汉口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区里租了房子,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和客户在一起,对他们的站点进行网络优化。


节前部门排班,我重点负责除夕前后武汉移动客户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域的网络保障。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一个人在外过除夕,原本打算大年初二值完班后就飞回三亚老家,陪爸爸妈妈过年。


但1月23日凌晨2点的封城通知,把所有的计划都打乱了。


封城令虽然来得突然,但之前并非毫无征兆。从1月初开始,武汉的新闻就已经报道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而最开始说的“病毒发源地”,就是离我租房地不到一公里的华南海鲜市场。要说心里不怕是不可能的,我本来就在“暴风眼中的暴风眼”,又看到武汉竟然直接下达了史无前例的封城令,知道这场疫情必然十分严重,于是赶紧退掉了回家的机票,再看了一眼空空的冰箱,立刻外卖下单了10斤速冻水饺,并给外卖留言:请帮忙要速冻的,不要煮。


凌晨4点,外卖送到了。那一刻我真的特别感谢外卖小哥,是他们昼夜不息的忙碌,让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得到了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封城后,仍然有很多外卖员奔波在路上。那个时候我就想,谁说这个城市“休克”了呢?明明还有这么多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早上8点多,我和部门前辈刘是保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去了客户办公室值守。但随着十点封城的到来,保障的重点区域很快从机场、火车站转到武汉的三甲医院和病人比较集中的隔离点。就诊人员和病患快速增加,武汉移动基站负荷不断升高,“医院的负荷高了,同覆盖区域利用率、用户数均衡一下。”前辈看着指标对我说道。


我立即查看拓扑关系,采取一系列操作完成了任务。


“小谢啊,在特殊时期,对特殊地点特殊用户的感知,更需要保障。”前辈眯着眼睛陷入回忆,“我还记得SARS那年,我正在读大学,当时手机还不普及,想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都要排很久的队。那时能听到亲人的声音,无论怎样都会觉得心安许多。”


“现在武汉已经封城了,城里和外界绝不能断了联系。医院里受苦的病人和前线的医生护士,谁都想和家里报个平安说个话,通信这一环就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务必保障疫区网络的连接。”


看着前辈藏在眼镜后面那坚定的眼神,我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分量。那一刻,春节不能回家的遗憾也一下子消散了。我给自己打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障好网络,就是作为普通通信人的我给武汉加油的最好方式。


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傍晚近6点,临下班前客户告诉我们后续在家远程值守就行,我收拾好电脑回宿舍。因公共交通停摆,我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回家。回去的路上,等红绿灯时,我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妈,我回不去了,武汉这边蛮严重的。”


当时我想,如果没有封城令,我应该也不会回去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携带病毒,自己年轻还能扛,但爸爸妈妈的身体本就不太好,我万一回家把病毒带给他们那就太糟糕了。


可就像我对他们的担心,妈妈也很担心我。我时常会有些小感冒,她怕我生病,在电话里反复询问叮嘱,我连忙安慰:“妈妈放心,此时此刻我是健康的,我会做好防护的。”


“那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电话那头,我听出妈妈的声音有点哭腔了。


“估计得等到清明或者五一假期吧。”话音刚落,妈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鼻子酸酸的我,也差点哭了,赶紧转移话题叮嘱妈妈:“没事啊,健康就是最好的,你和爸爸在家也不要出门,戴好口罩。”


把手机揣进口袋,我在夜色中看了一眼这座我生活了两年的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有热情好客的人民,有满大街吆喝叫卖的小吃,是个烟火气非常浓的城市。可此时此刻,平日里车水马龙的路上,已经空空荡荡,只偶尔有戴着口罩的个别行人匆忙走过。寒风吹进脖子,有些冷,我赶紧裹紧棉袄,脚板下意识踩得更快了。


深夜,我拨出了两通电话


回到家,我赶紧整理了一下物资库存,未来不知道要一个人在宿舍里“闭关”多久,得备好干粮啊。直到晚上十点半,我接到了代表处NPO(网规网优负责人)李然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政府要建火神山医院,客户需要我们去现场保障网络开通,明天你去一趟吧?客户早上6点去接你。”


我握着电话,停顿了几秒后,说了声“好。”临近春节,部门很多同事都已经回老家过年了,留在武汉的没几个人,所以,我责无旁贷。


挂掉电话,我快速盘算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明天要规划好火神山的网络怎么建,我主要做现网保障,对网络规划涉及不多,先得做好准备。于是我赶紧打电话求助在甘肃老家的网规同事郭博文,我俩同年进公司,年龄相仿。聊了20分钟左右,博文指导我,先得拿到医院的设计图纸,确认医院层高,勘测现网的站点情况,和客户确认现网设备有哪些,还有哪些可用设备、天线的型号和规格等,这样才能综合考虑什么地方可以加站或扩容。


这通电话让我对火神山的工作内容暂时放下心来,但一想到,在疫情的高峰期还要去施工现场,我的心又提了起来。说实话,心里是有些慌的。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我又打了一个电话,打给了我在广州读医的高中同学,问他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心理建设。


同学正在医院值班,他鼓励我:“我也是怕的,但我是医生呀,和当兵就要上战场是一个道理,我们不上谁上。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为了那些在病痛中希望被救助的人,为了今后能更好地生活,我辈应该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你要出门就戴好口罩,穿出去的衣服鞋子回来就洗了。相信我,不要怕,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就没问题的!”这话初听有些夸张,还有些热血,但不得不承认,管用。


我知道,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会害怕病毒,会恐惧死亡,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火神山医院要在十天内建成,需要水、电、通信、工建等各方的全力配合。这不仅仅是在和时间赛跑,更是和生命赛跑。作为通信工程师,我的责任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保障网络通畅。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早上6点,我拿出1月初就买好的N95口罩,等着客户开车来接我。


那时天刚蒙蒙亮,还下着小雨,只有5℃左右的武汉,空气中都透着凛冽的寒意。客户的两个主管、一个维护工程师,加上我,一行四人驱车赶往二十多公里外的蔡甸区知音湖大道武汉职工疗养院,那里也是火神山医院选址所在。


一个来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火神山医院。医院还没开始场平,停满了各种后来被网友称为“小蓝”、“小黄”的挖掘机和工建材料,工地上挤满了很多单位的工作人员。上午九点左右,客户有几位高层领导也来到了现场,和我们一起查看现场环境。因为对现场基站和网络覆盖还不太熟悉,我开始勘测网络,并和客户逐一沟通站址选择,要不要加站,4G是否要扩容,是否有5G需求、远程会诊需求等,以匹配正确的方案。


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当时在武汉移动客户这边,公司只有我一人在现场,全程和客户以及负责铁塔、电力的同仁对接需求。我发了一张火神山现场照片到代表处的Welink大群里,简单说了下现场情况。刚发出去,群里立刻跳出很多为武汉加油、为公司加油、为我加油的消息,不到一分钟,电话就响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院方是否有远程医疗需求或者视频监控需求?我们可以先送设备过去。我们想尽早为抗疫尽一份力。”


“客户有防护服、口罩、消毒液吗?我们可以送过去。”


“Welink可供医院免费试用,说明书已经发送,可以安排技术人员对口支持下客户。”


“现场人多,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因为要和客户、院方、政府部门对接沟通,很多电话我都来不及接,但这一刻,我深深意识到,尽管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现场,但我从来不是孤身一人,我的背后是一群人在共同战斗,是公司集结了强大的资源和力量,在支撑着我们每一个小兵的作战。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什么是“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什么是一个通信人的责任和使命。


当天,我在整个工地来来回回走了几个小时,将了解到的所有信息汇总分析,火神山医院病房将由集装箱组装而成,集装箱最多2层高,相比建塔站成本高、时间长,楼顶站可以很快建成。而且疗养院的楼顶高度可行,可以覆盖火神山的网络。客户最终同意了我提出的建楼顶站的方案,并在周围再选了2个塔站作为备选。


这一切做完已经是下午一点多,接着我和客户、政府部门一起开会讨论了如何建好网络的技术细节,确定了开通5G网络、扩容4G的一系列方案。


回到家已是下午四点多,我才有时间坐下来一一回复电话,并向领导和团队汇报了火神山网络建设的进展。晚上,我将开通站点的所有数据工作提前完成,就等基站建好我们再去开通了。


但是,很遗憾,我没有等到去现场开通站点,因为第二天我就开始发烧。我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了主管,从那天开始,代表处代表亓震、交付副代表郑黎勉、主管晋云根每天给我打电话确认我的身体情况,公司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关怀,要我及时求助。尽管三天之后体温恢复正常,也无其他疑似症状,但为了不影响他人,我选择了一个人居家隔离,远程办公,跟进客户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的4G站点方案。而我的同事和合作伙伴一起在1月25日完成了5G基站的开通和调测,以及4G网络的扩容调优,全部采用最高网络容量配置;企业业务的同事则在2月3日,赶在火神山医院收治病人前,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监控系统和园区的交付,一起保障医院能开展高速数据上网、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业务。至今,华为人一直坚守在岗,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编者注:1月25-28日,运营商督导屈奔、屈亮在火神山医院交付武汉移动5G直播


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编者注:2月2日,运营商PMO胡敏在火神山支持央视频&湖北电信VR慢直播项目


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编者注:2月9日,运营商NATD廖世杰在火神山医院调试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华为90后选择了冲上去——火神山的一天

编者注:2月9日凌晨,运营商C&SI谈知亮在火神山医院内安装调测京汉视频会议设备

我一直自诩是“佛系奋斗者”,不是学霸,平常也不是团队中特别冒尖儿的那个人,但是当疫情袭来,我是通信人,我在武汉,我责无旁贷。我更知道,不只是我所在的部门,不只是在湖北,整个公司都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努力,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


来华为的两年多,我很快乐,很幸运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他们一起奋斗、一起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共同作战的感觉真的很棒。我又想起了当时心怀忐忑时,学医的同学给我灌的“鸡汤”——“为了今后能更好地生活,我辈应该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是啊,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我在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勇敢地发光发热,在每一次“奋不顾身”中,获得拼搏的快乐和成长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