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推行“項目警官”制度 民警進駐企業當起“參謀長”

衡陽推行“項目警官”制度 民警進駐企業當起“參謀長”

華聲在線3月11日訊 疫情期間,企業如何復工復產?今年2月中旬以來,衡陽公安啟動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工作,以“一項目一方案”的操作思路破解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難題。

公安隊伍進駐企業“點對點”幫扶,問實情、訪員工、解難題,通過開展“保姆式”服務,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這就是衡陽公安在全省率先推行的“項目警官”制度。

衡陽已派出

457名“項目警官”

連日來,雷祿山都會大清早準時趕到轄區的榮誠鞋廠,與相關負責人交談、走進生產車間實地查看,瞭解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雷祿山是衡陽常寧市公安局宜陽派出所城北社區民警,榮誠鞋廠是常寧市宜陽街道一家大型臺資企業,也是雷祿山對接的“一畝三分地”。

如今復工復產之後,榮誠鞋廠在崗員工達到了1380餘人。 “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不能麻痺大意、不能有僥倖心理。”作為該企業的“項目警官”,雷祿山熟知企業家底。鞋廠基本情況如何、存在什麼困難,雷祿山就幫助分析原因,做好研判,提出意見,當好企業“參謀”。

雷祿山只是衡陽公安派出的“項目警官”中的一個縮影。截至3月6日,衡陽市已派出457名“項目警官”,走訪565家企業,為企業解難題148個、辦實事78餘件。

2月12日凌晨,一輛滿載口罩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的貨車在一輛警車的引領下,穿過重重卡點,在高速上駛入衡山。疫情期間,衡山本土企業力達康醫療器械公司加班加點生產口罩,為了提高產能,該公司負責人劉玉媛通過多方聯繫,從河南省新鄉市某公司採購到口罩生產線和物資。

可如何順利運回物資成了難題。衡山縣公安局派駐企業的“項目警官”陳雄獲悉情況後,立即報告該局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部經研究後,派出警力駕駛警車全程協助,開闢“綠色通道”,將物資安全運達,為該公司產能效益日增長80000只口罩。

既是“警小二”

也是“參謀長”

“‘項目警官’要管的事紛繁複雜,他們既是幫助企業測量體溫、人員排查的‘警小二’,也是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的‘參謀長’。”衡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正是他們事無鉅細的工作,助推了企業復工潮激起澎湃浪花。

疫情之下,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助推企業、項目精準復工復產,衡陽公安以主動警務為著力點,“項目警官”應運而生,成為一種創新警務模式。

“通過‘項目警官’制度,我們把警務工作貫穿到項目建設過程中,做到項目建設到哪裡,警務工作就跟進到哪裡。”衡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要讓企業“護起來”,而且要讓企業“活起來”。不僅使公安民警知道“怎麼做”,還必須“做得好”,讓“項目警官”制度成為助推經濟發展持久動力。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