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离一个月,你习惯了吗?现在让你去上班你能适应吗?

不会装睡的猪


我觉得这不是适不适应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事情!很简单 要生存,除非家里有矿,吃喝不愁,成年人也总不能还要靠父母养自己!

所以工作是唯一出路,上班也好 自己干点事也行,工作不仅可以充实生活,也能吃饱穿暖!


北方姑娘吖


这次春节放假是我有史以来放的最长一次假期,在家里前十几天的时候感觉很开心,明天就是吃睡躺,玩手机,而且疫情的时候也不能出去串门,并且村子里也已经开始封路了,都不能出去了,最近每天就是早上吃饱,然后不怎么饿,又开始吃中午饭,中午饭还没有还没有消化,又开始吃晚饭,每天都是这么过的。

因为我是一本程序员,然后就开始在家里远程办公,明天早上起来就吃过饭,以后就开始拿着我的电脑敲起了我的代码,我们在家里就已经开始上班了,所以

疫情结束以后继续上班,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每天就是正常的上班下班,然后带着口罩,其实可平时上班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就是带这个口罩很不舒服





小毛驴爱剪辑


隔离的日子,一开始是那种放假的状态,睡到自然醒,刷刷手机、两餐饭、看看电视,一下一整天都过去了,毫无时间观,整个人也晕乎乎的;从到预计的上班时间起(正月初八),我开始有意识的调整,每天看书、维护和家长的关系,坚持和学生互动,到现在每天线上开会,总结复盘,生活开始规律起来,状态倍儿好,所以我好希望疫情快点散去,开学吧~我肯定能很好的适应的。

最后送给宅家的你:适当放松自己没问题,但长期的自律你必须得坚持,人呢,往往都是在懒散中迷失自己。加油


紫竹林的事


就女生来说还是比较习惯,对于坐了两个月子的我这都小意思。

但是心里还是会忐忑,怕这么久没上班对于一些技能、事情生疏了。

毕竟现在还在慢慢复工的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安全,我减少了坐公共交通去上班。找了小路骑电动车上班下班,感觉很便捷,就是遇到下雨比较麻烦。

到了单位大家也没以前那么愉快的打招呼,隔了老远喊了一声,关系好的走近点说几句就赶紧分开,生怕领导看见训斥我们站得太近。

然后客户量锐减,真的害怕这样的冷清。好希望忙一点再忙一点,让一切回到年前的热闹中去吧。


洛依菁扬


我是幼儿教师,虽然以前上班的时候偶尔会有倦怠感,但这个长假让我感到焦虑,从没试过那么想上班,想念我的孩子们。由于休息了这么久,作息时间不规律了,可能刚刚上班那个星期会感觉比较辛苦难适应,不过我想应该很快就能适应,希望能尽快见到大二班的孩子们,老师想你们了。


2020燕子宝妈


你好!我是钟自强,很高兴能为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助到你

我个人认为隔离一个月,隔离后去上班只是一时间不习惯,但是上班几天慢慢也会习惯的

其实在我们在疫情中我们每都隔离一个了,这样的隔离谁都不会习惯,但是国家需要我们隔离,所以我们必须要习惯。

大家其实也差不多一样隔离一个多月,其实一个多月的隔离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这一个多月的隔离谁都一样的苦,因为这隔离大家都是不分白天与黑夜的日子,生活一切也乱了习惯。

隔离过后去上班真的一点也不习惯,因为长时间的隔离,一时间真的难习惯,但是生活需要我们习惯,所以只能慢慢的习惯




钟自强


通勤是无数社畜的噩梦,为了赶上上班打卡时间,他们在早晨七点睁开惺忪的眼睛,迅速拾掇好自己,然后奔向能把人挤到身体浮空的公交或地铁车厢。

如果可以选择,大家都想要挣得多,又离家近的工作。挣得多有点难,但离家近这次是真的实现了。

由于疫情,根据在线办公平台钉钉发布的数据,春节返工后的第一天,全国有近两亿人在家办公。居家办公,是无数社畜向往的办公方式,但是真正地体验过一次后,才知道躺着挣钱有多难。

疫情期间,互联网行业居家办公最多

居家办公其实不是新概念,它也可以叫做SOHO模式,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头一个字母的缩写。“SOHO”本来是日本提出的住宅概念,到后面演变成了一种工作方式,指的就是在家远程办公。

2017年,世界劳工组织曾经对欧盟28国进行过一项调查,远程办公的员工有17%。在中国,云办公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没想到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这个话题突然火了起来。[1][2]

如果让你可以在家就能工作,你愿不愿意?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春节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显示,有51.2%的员工希望在疫情防控期间能被允许在家远程办公。

实际上,虽然被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但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中国很多企业也尝试让员工在家云办公。

根据智联招聘,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大多数企业还是让员工回公司办公,但有17.8%的企业在复工后还是会让员工采取在家办公的方式。

不同行业在家办公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例如,只需要一台笔记本就能随时工作的互联网行业员工远程办公的比例就要高很多。

国内调研公司零点有数检测覆盖31个省市区,就疫情对就业和工作方式的影响做了调查,完成有效样本4850个。结果显示,在远程办公的受访中,互联网、金融、文化传媒等行业远程办公比例在80%以上。

农林牧渔/制造业、餐饮、旅游/住宿以及贸易/外贸/商超/零售这些行业的远程办公办公比例就相对较低。

想要在家办公也得看工作的属性,有些工种在家办公就可以,但有些工种想在家办公也不太可能。例如,制造业的大部分生产岗位,离开了车间根本无法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像餐饮服务业、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他们都离不开经营空间。

居家办公,是种什么状态

居家办公,想起来很美滋滋。早晨起床,先从容地给自己准备精美的早餐,再煮一杯咖啡,边喝边开始工作,累了撸撸猫,困了就睡睡觉。

毕竟,居家云办公可是省去了好长一段通勤时间,随时随地就能办公,在时间安排上也有更大的自主权。

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数据菌发现,有很多人会在微博上记录他们的居家工作日常,我们爬取了微博上阅读和讨论量都比较高的几个话题,并进行了词频分析。

可以看到,记录工作相关的词语出现次数最多,统计后有1943次,其次是记录时间的词语和跟生活相关的词语,都超过了1000次。

在家办公,不意味着就不用打卡,线上打卡甚至还有定位也少不了。该做的事没有少做,每天都是各种会议,平时一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的,线上沟通可能要至少半个小时。

此外,还得时时刻刻都得盯着手机、电脑,十分钟没回复消息就要被质疑是不是在摸鱼。

从2月12开始,每天都是各种会议,从工作会议到培训会议,平均每天三小时以上,进了无数个群

没有了通勤时间,也意味着把通勤时间置换成了上班时间,以前是996,在家工作就直接成007了。

本来雄心壮志买了一堆菜准备下厨,却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做饭刷锅,吃饭只能随便应付,方便面加速冻水饺才是日常,每天更是加班加到怀疑人生……

正常上班还有个上下班时间 在家办公就是只有上班点 没有下班点 周末照常工作 还不算加班 今天是我加班的第三个周六

在家办公,就意味着工作和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家里的干扰因素太多了,爸妈每隔一小时就推门送吃的,孩子又在周围吵闹。在家办公很难平衡生活和工作,家庭和工作的界限更加模糊了。

就算自己家里安静了,楼上的邻居可不一定消停,拉椅子的声音可以从上午八九点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再掺杂一些家长的怒吼和孩子的蹦蹦跳跳,在家办公的自己,都要神经衰弱了。

在家办公实属不易,上午打工作语音电话,进行到一半,侄女过来要背古诗让我打卡,电话那头的同事一岁的儿子醒了要去招呼,另一位运营姐姐的快两岁的女儿突然闯进来要妈妈喝水。折腾来折腾去,到了中午该给讨债鬼做饭了又什么时候开学

但是,也有人比较幸运,还没被工作榨干成小咸鱼,还能有自己的空闲时间收拾收拾屋子。

居家隔离14天,云办公,每天早上8:30打卡,每天中午快速给自己做个午饭(默默的嘲笑万能配菜:胡萝卜、小番茄,以及万年不变的面条?),下班之后的空闲时间可以收拾屋子,组装化妆盒、书架;默默的感叹,如果没有通勤损耗每天可以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从状态或感受类的词频中也可以看出,有人认为在家里办公很自由,但是也有不少人抱怨在家办公后很难,更累、更忙,出现了焦虑的情绪,感叹“比办公更痛苦的是在家办公”。

居家办公,效率是最大的问题

在家办公是好是坏呢?从上面的词频结果中很难看到一个统一的答案。数读菌将爬取的相关微博进行除重处理,并进行情感分析,试图从微博中透露的情绪上看看大家对于居家办公的总体的态度。

如果这条微博的文字情感值大于0.5时,表示情感极性偏向积极,小于0.5时,情感极性则偏向消极,情感值越偏向两边,说明情绪越偏激。

从结果上可以看出,对于居家办公,大家呈现出极端的特点。总体上看,情绪消极和积极的微博条数差别不是很大。情感值大于0.5的条数是1232,小于0.5的条数是1170。细分来看,情感值在中立、比较消极、比较积极这三个区间分布也都比较均匀。

但是,在十分消极和十分积极的这两个情绪较偏激的区间,数量最多,远超过其他区间。

也就是说,对于居家办公,大家要么很喜欢,要么很讨厌。对于居家办公,争议一直都有。对于居家办公能否带来更好的效益,在研究上也难有统一。

就这次疫情期间大家在家办公的情况而言,根据零点有数的调研,远程办公的受访者中,有83.1%表示遇到过问题。

想要在家躺着挣钱哪有那么简单,工作效率会是你最大的问题,三分之一的远程办公者都表示在家工作效率太低。

居家办公的方式去除了家庭和生活的物理空间,父母、伴侣、孩子都可能会给你造成影响。如果床在办公桌旁边,还总想着累了就躺一躺,结果一趟就是一两个小时。碰上习惯拖延的,没有公司的约束就更糟了。

家里网络不好、远程办公系统不够成熟也是远程办公会遇到的问题,很多人还要和家里那台使用了好几年时不时系统就卡了的电脑斗智斗勇。

很多人都有体会,在家里工作,感觉每天的工作时间更长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调查,居家办公更容易让工作侵占休息时间。

经常在家办公的员工一年当中在空余时间处理工作事务的次数是去公司上班的员工的六倍。要注意的是,这种工作和个人生活的重叠可能会给人带来高水平的压力。[1]

疫情当前,大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复工了,但公司的人口密度也有要求,许多人还是得在家办公。要想提高效率其实也没那么难,请首先远离床、远离沙发、远离一切可以躺着的地方。


影空yk


很适应,平时就比较宅,对我没太大影响。现在不出门还能节省口罩不出去添乱。



用户1745664998366


在家一个月,其实还可以吧。如果让我现在去上班,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去上班,但是心稍稍的会有点浮躁。因为一是担忧,怕还会有传染的。二是毕竟放松了这么长时间,然后心里马上就要一上班,也会有一些不适应,比较散漫,收不住心。在家这一段时间呢,也没有放下手里的学习工作,也一直是在学习工作,也为以后开学开工做一个铺垫。


欣欣欣欣新L


我还好,适应挺快的,感觉自己是一棵野草,放哪里都能存活,说的好听一点就是,适应能力还不错。
在家呆了一个多月,感觉自己挺焦虑的,面对生活的压力,所以说一上班,马上投入到工作中,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稳定一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108056d464c457682316da5f7c6e85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