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油遺韻

梅花油遺韻

圖/文 雲鶴在野

梅花油遺韻


說起臘梅花,就要想起以前在臘月時節,家母每年都要製作臘梅花油的情景。


大寒時節,上海的花園或者郊野農村的地頭,臘梅都會傲霜盛開,期間,走過花樹,總會沾染上一身依稀的花香,仔細聞嗅,卻又不知花氣粘附在那片衣襟上,很有意思的季節。


這時候,家母就會帶攜我們幾個兒女去觀賞臘梅花。她略帶著廣東口音地說“哪,呢個系素心梅啦。(呶,這個是素心梅。)”“哪,格個系磬口梅,又叫檀香梅啦。(呶,那個是磬口梅,又叫做檀香梅。)”


觀賞結束後,家母往往會找到在竹籬笆圍牆裡的臘梅花樹主人家,商量買一兩支梅花枝帶回家。


臘梅花帶回家裡後,家母就吩咐我找一隻大口且深一些的玻璃瓶子,注入清水,再用剪刀將花枝的底部修理一下,插入透徹晶瑩的瓶子裡。這樣的日子裡,滿室生香,不經意時,它的香氣是清新悠長的;靠近它時,卻是如有似無,淡淡的,不是那種花氣襲人的濃郁氣息。


每當插栽折枝臘梅的時候,我們上學的兄弟姐妹都知道,這就是過年的氣味,年味漸濃,寒假也就臨近了,趕快抓緊時機複習功課,考試成績優異,在新年頭裡,會得到母親獎勵的大紅利市。


臘梅花插栽了一段日子,花瓣就要枯萎了。這時候,母親就要悉心地將花瓣收集起來,用一塊白紗布包裹好。收集到將至廣口瓶大半瓶的時候,母親就要自制臘梅花油了。


先是將收集的花瓣用屋簷下融化的雪水輕輕漂洗一下,用乾毛巾細細吸取表面的水珠,放入瓶中,再熬熟大半瓶花生油,待熟油涼透後,倒入花瓣中,把瓶口紮實了。放在日常的家庭藥箱裡備用。


據家母說,這是廣東老家的習俗,臘梅花油對燙傷、炙傷以及刀口傷都有療效。所以,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被熱氣、熱水燙傷、炙傷,母親就會急忙翻出那瓶在三九寒冬製作的臘梅花油,輕輕塗抹在兒女的傷口上。雖然,塗抹後,我們還是會感到炙熱的疼痛,但是,看著家母忙碌地翻找臘梅花油的身影,心裡感受到親人的撫慰,傷痛也漸漸平和了。


所以,現在我看到街角或者小區綠地裡那些怒放盛開的臘梅花時,就會又想起家母帶領著我們幾個兒女郊遊賞梅,插花清供,燈下製作臘梅花油的年景···彷彿氤氳香氣自遙遠的地方在浮動飄逸,依然那麼的清新、香沁、悠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