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大多是年輕時沒做好幾件事,父母不能忽視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應該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每天照顧他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如果孩子比較調皮的話,家長還要和他“鬥智鬥勇”。既然養孩子如此不容易,家長肯定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孝順自己,那麼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哪些特徵呢?

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大多是年輕時沒做好幾件事,父母不能忽視

1.父母以身作則

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有的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啟發。

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處,日夜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模仿性最強,而這時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們認為父母的一切言談舉止都是最標準、最美好的,對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有強烈的模仿慾望:父母的走路說話、待人接物、歡樂與痛苦等,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努力去模仿,無論好壞都照單全收。這種影響是在無意識中產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所以想要孩子孝順,自己必須要以身作則,自己先孝敬父母。

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大多是年輕時沒做好幾件事,父母不能忽視

2、教孩子不吃獨食

我們中國的父母就是太偉大了,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孩子。我們可以藏一點愛,讓孩子有表達孝心的機會。我家門口有家雞蛋灌餅特別好吃,且分量倍兒足。弟弟之前老吃不完剩下半個。我跟他說以後拿刀切半個,把另外的半個分給爸爸或者媽媽。我媽說:“我不餓,你吃吧。”不過他倒是很乖,每次都切半個而不是剩半個。如果孩子想要給你東西,就欣然地接受他的孝心吧。

孝心體現在一些細節上,父母平時不要忘記讓孩子注意這些細節,要多給孩子一些表達孝心的機會。父母通過對孩子孝心細節的培養,讓孩子漸漸地明白孝的真諦。

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大多是年輕時沒做好幾件事,父母不能忽視

3、讓孩子幫父母做事

讓孩子幫父母做事,告訴孩子父母此生都需要他們的幫助。人活著,最大的意義就是被需要!父母對子女,這不需要,那不需要,在孩子那裡會是什麼感覺?他們會想:難道我是個廢人嗎?我就經常讓我的兒子參與我的工作,生活,乃至成長。

4、多誇獎孩子

多賞識孩子好的行為,讓孩子滿足希望被肯定的積極需求。比如對孩子經常為家裡做事、知道關心長輩,從不頂撞長輩等。

5、學會換位思考

說到換位思考,其實可以讓他親自感受。比如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或者出差有什麼辛苦的事可以告訴孩子。孝心的養成也需要孩子能夠從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關心和體貼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也就是在培養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的能力,從而學會對父母負責,踐行自己應盡的孝道,讓父母也能在孩子的關愛下生活。

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大多是年輕時沒做好幾件事,父母不能忽視

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大投入。以上是培養孩子孝心的五大妙招,父母做得越多,孩子長大後越孝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