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哪些行业坚持要求使用现金,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竹茂思考


现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真得动脑筋好好想一想。毕竟,现在使用现金的地方太少了,还要求必须使用现金的,就更少了。

我现在每个星期去周边地区赶集,想买些新鲜的肉菜,各种农产品,水产品,水果,就连摆摊的农民都支持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如果在他们的摊位前没有发现扫码的牌子,这也不要紧,让他们把手机拿出来,就可以付款了。

仔细回忆了一下整个大集,发现也有不用现金的地方。就是一个有残疾的要饭的人。他是需要给现金。人家也不多要,就说姐姐给我一块钱吧。谁要是有零钱,就给点儿了。毕竟人家的需求明确,只要一块钱,而且确实有残疾,我想他肯定是有手机的,但是考虑到给钱人的感受,是不太方便让扫码支付。

其它我知道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必须使用现金,因为咱到现在也没有问过人家是不是只要现金,所以不能乱说。

比如,我去加油,因为在车上不爱下来,所以经常给现金,省事。如果需要扫码支付的话,就需要进到加油站里面去办理,不方便。索性在加油的时候,直接现金奉上。

以前人们在形容谁有钱的时候,会说“钱包鼓鼓地”,现在这种情形并不准确了。钱包大家都一样比较薄了,但是谁有钱没钱,真是不在于钱包的薄厚了。

看银行卡的余额,而银行卡在表面上却都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用目测钱包薄厚的方法来预估一个有钱没钱是不靠谱了。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目前有以下几个地方仍然坚持现金,当然并非全部,应该只是局部的地方。

两桶油

我是真真正正的被两桶油给气到过,记得当时刚买车不久,我并不知道有的中石化或者中石油的网点不收现金,有次晚上,汽车要没油了,我在路边随便进的一个网点加油了,加油后,结果说必须现金,支付宝、微信以及银行卡刷卡都不接受,因为不是在城市里,是在那种一条公路边,孤零零的一个加油站,两头都没什么居民区或者商业区的,所以没地方换没现金。我问油站是否可以兑换,结果说不行,他们收的现金要上缴,个人身上也没有,我要把身份证各类卡压给他们然后开车去找地方取钱,也不同意,最后在加油站里等了半个小时,终于有来加油的人,身上又有足够现金可以兑换给我才走的人,所以部分地区的两桶油是只接受现金的(难以理解)。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也是一个奇葩,同一个地级市里,几十个高速出口,理论上而言,应该都是统一接受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统一不接受才是。但是我们这里的高速就很奇葩,其中三分之一的支持,另外三分之二的只收现金,所以现在每次要上高速,特别是跨市的,我都必须带现金才敢上,毕竟本市常走的几个,哪些支持哪些不支持还大致清楚,跨市的基本都是盲区。

个别景点

去年去成都出差,刚好就在杜甫草堂旁边,中午的间隙跟朋友顺遍去逛逛,因为习惯了用支付宝和微信,我的钱包现在基本都没放现金的,然后到了杜甫草堂后就尴尬了,别人只接受现金,不接受手机支付也不接受刷卡,倒是可以网上买票,再去自助取票,但是要提前一个小时才能使用。还好杜甫草堂对面不远就有银行的自助ATM机子,然后取款顺利进入。其实不仅杜甫草堂,我们本地也有不少旅游景点仅支持现金收款,这点我也一直搞不懂为什么。

总结

其实是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或者银行卡支付,明明比现金快捷方便,而且避免假币以及丢失的情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部分地方仍然雷打不动的坚持使用现金。


鲤行者


坐标某十八线小县城,自从支付宝微信支付流行起来之后,

出门基本上就已经养成了不带现金的习惯。

但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就尴尬了。

其实,菜市场大部分卖菜的摊位都是有支付宝微信收款的。

因为都是做生意的菜贩子。

但我那次买菜的对象是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

她是自己种的青菜和小葱。

一般这些常有的应季菜,我还是习惯于买这些像是老奶奶自己种的。

但老人年纪大了,是真的没有支付宝和微信啊,甚至可能连手机都没有的。

好吧,那次实在是无奈,我就在买肉的摊位上给人家多扫了10块钱,

后来,让卖家给了我现金,又去找奶奶买菜。


这之后,再去菜市场买菜,

自己就记住了,看一下兜里有没有零钱。

以备不时之需。

免得尴尬。


老徐说事999


我是西安的,我来吐槽一下

1、11月份去半坡遗址博物馆参观,门票,讲解费,甚至包括在里面买食物和水,景区一切收费的项目到去年为止,只收现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2、18年去澳洲留学前做了个公证,公证费也只能收现金

3、办理身份证(包括补办),不能用微信,支付宝,只收现金


伪王毛


目前不支持微信支付宝的,还有部分地区的公交车,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司机说用带ic卡的银行卡可以,我测试不能用,然后就只能用人民币了,我身上没有零钱,本来是一块钱的那个车费,我只能把10元头进去,司机说我可以在门口再问上车的要,我只坐了三站,这几站上车用零钱的少,钱就白白放进去了。

再就是医院挂号窗口,比较人民币,几毛钱的一个挂号证,你必须花钱买,哪个卡好像是1元钱,也是人民币购买。

非要人民币不可的,现在很少了,现在连要饭的都有二维码了,卖菜的,都用二维码。

对了,还有个别地区性质的收费站,也必须用人民币,其他不行,部分地区的高速收费口也只能用人民币。

现在停车费也可以用二维码了,实在是方便。


会跑业务的名片


我们小区物业就只收现金,缴费的时候,他说只收现金,我就拿起手机跟他们说!我最近在成都两年都没有用过现金了,为了你们非要单独去取现金?然后她们就扯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说什么不方便各种理由!最后她们(前台服务员)实在觉得好像没有什么道理只收现金,就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个人微信让我手机付款给到她,她自己拿现金入帐!不用想大家都知道为什么!网络透明一些,现金收入不易查账,公司收入缴税都在偷税呗!各种不透明现象!


小猪三弟


如今移动支付在我国可以说是遍布了每一个角落,就连菜市场卖菜的大爷,大多数都支持移动支付,因为移动支付真的太方便了,不仅让老板们省去了找零钱的烦恼,也让消费者避免了出门忘记带钱的尴尬。不过,即便如此,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坚持使用现金,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情况。

说说笔者遇到的几个比较尴尬的时刻吧。一次是外地的一个超市购物,把车停在了地下停车场,去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用支付宝支付没有受到任何的困扰,顺利支付成功。而就在地下停车场准备把车开回家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当车开到了收费亭,收费人员表示只支持现金,而没有带现金的我就尴尬了,最后不得不向周围的车主借了现金才顺利出了停车场。

还有一次是高速收费站,目前有一部分高速收费站已经开通了移动支付的功能,但多数收费站还是不支持的。笔者又一次开车回老家,原本选择的路线重点收费站原本是支持扫码支付的,由于开错了方向,结果尴尬了,最后到了一个计划外的收费站,结果等了好久,才解决问题。

除了笔者提到的两种情况,你还遇到过坚持要求使用现金,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行业吗?


嘉禾聊房


2019年正月初三,坐标成都。

既然到了成都,怎么也得去成都的旅游文化景点转一转吧。远了的先不急着去,咱就先去市区的青羊宫武侯祠罢…大过年的,烧烧香,许许愿,祈祷全家平安健康吧。



停好车后,全家三口就带着手机直奔青羊宫而来——老婆嫌麻烦,没带包,我是害怕钱包被偷,所以放车里了,心想反正包里没多少钱而且停车场有值勤人员,也不咋担心…



轮到买票时,傻眼了,人家只收现金!微信支付宝一律行不通——俺急中生智,求助附近的一对情侣,通过微信转账换取了三十块现金(门票一人十块,如果换多了又担心别人误会我是骗子套钱的)。

进了青羊宫,逛了一圈人也有点累了,刚好里面有茶馆,得勒,喝杯茶,休息一会吧。

到收费处交茶钱,茶水倒是不贵,最贵的才12块钱一杯,但收费阿姨表示只收现金——而且告诉我,道场里面所有服务收费都只能是现金支付——甚至包括小卖部……唉,只能故计从施,向一个东北口音的大哥换了一百大洋…

下一站去的武侯祠,已经有了经验的我,赶紧把钱包带上,果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这里还是行不通。



我以为移动支付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想当然的认为任何场合都可以用移动支付。怎么到了这里就行不通了?

估计是人家就是为了保留传统文化,而不愿意引入高科技的支付方式。

所以,大家以后需要到佛教或者是道教的道场去旅游,建议最好还是带上现金。


当代包不同


我这里是上海,来说说我遇上的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地方吧!都是自己近期遇上的!

1、车辆检测站:这月刚去把车做了年检,付费的时候我环顾了下四周,看到有一个支付宝的二维码,于是就问能不能手机支付,收费员的回答是,最好使用现金支付,听了这个我也不多和他废话,直接拿了现金付费。

显然检测站对于移动支付还是未习惯,虽然放了支付宝但并不太乐意用户使用这个来付费,至于微信二维码我是没看见。检测站本质上也就是一家普通公司,按理应该不至于这么落后,不支持这类新鲜事物,况且这里还是一线城市,不知道其他地区的车辆检测站什么个情况。

不过这家检测站相比去年已经进步了,至少支持了支付宝,去年还一个都不支持。

2:部分加油站:此外,再说一个就是加油站,我知道部分地区的加油站其实是支持移动支付的,但就我目前常去的加油站来说,并不全面支持移动支付。家附近一个中石化的加油站近期才刚刚开始支持微信支付,为此是特意竖了块牌子表示欢迎使用微信支付,但仍未提供对支付宝的支持。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两家竞争的关系,存在排他等协议。

3:部分小区停车收费:进出过很多小区,发现能支持移动支付的不是很多,基本上还是给现金为主,当然也有部分放了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以我的观察,是放微信支付的较多。另外,我自己住的小区是两个都不支持!就个人习惯而言,进出小区付停车费倒是喜欢给现金,因为手机经常用作导航用,拿下来挺麻烦,不如给零钱。

最后看到有其他答主回答说高速路口、医院等等地方也有不支持移动支付的,其实这两块领域已经有很多支持了移动支付,不光是支持微信、支付宝,也包括银联的云闪付。但是我国毕竟是个大国,各个地区发展也不均衡,部分地区不支持移动支付也是可以理解。



Lscssh科技官


看到这个问题,哥们直接抖个机灵:公司食堂!

充值只接受现金且每次充值不低于100元,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移动支付~

至于为啥不接受移动支付,哥们觉得是管理食堂的人少,而且年龄大了点。

食堂只有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年龄六十上下,女的四十左右,一开始以为这两位是父女关系,后来才知道是两口子。

嗯……像极了《饮食男女》里的老朱和锦莲。

哥们第一次去食堂办卡的时候,兴冲冲的掏出手机,准备先充100块钱的吃着,“锦莲”说只收现金,如果没带的话,先吃饭,记账,回头把钱带来,直接扣除这顿饭的花费。

然后,哥们接过从“老朱”手里递过来的餐盘,看着“锦莲”拿了支圆珠笔,数了数餐盘里的菜,在挂在墙上的小本本上写写画画,说:一共5块5,先记上,下次带钱过来~

是的,在“老朱”和“锦莲”的食堂里吃一餐,三菜一汤两个馒头或者一份米饭,菜基本上就是两荤一素,时不时的还加个鸡腿或者炖个瓦块鱼什么的,每顿饭只需要5-8块,超过十块都很少~

哥们问过同事外边吃一餐最起码十几块,这食堂为啥这么便宜,

同事讲,这个食堂是公司的房子,公司提供水电燃气,“老朱”和“锦莲”只是买菜做饭,收的钱基本上就是个成本价……

讲真,在现在这种大街上买个肉夹馍都能扫码支付的年代,公司食堂只收现金,哥们依然是不嫌麻烦,每次都是美滋滋在银行取了钱再去充卡,不为别的,食堂嘛,一来干净,二来便宜~至于只收现金,这种小事情,忽略不计了~

最后,题外话,推荐没看过《饮食男女》的筒子们,去看一哈~哥们高中看的这部电影,对里面情节内容神转折,惊为天人~膜拜李安大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