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怎么办?

三农时讯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虽然国家鼓励农民朋友将土地流转,以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但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土地流转是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违背这一原则而去强行流转农民的土地。结合题主提问我认为不是很合逻辑,既然都是农民自愿流转的,那么农民在流转之前就应该预见到土地流转的后果,任何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哪怕是有一天想要收回土地,也得按照合同约定来,你要觉得流转后,没有土地无法生存,你也可以完全拒绝流转。

对于土地流转,在现实生活中并非适用于各地,它主要适用于土地成片、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表现在一些平原地区、适用发展规模农业地区以及城市郊区,而偏远地区的土地除了农民自己耕种,实际上是没有人愿意来流转的,甚至你送给别人种,别人也还得考虑,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土地都荒着却没人愿意来承包。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哪怕土地流转也并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时代的发展结合种地不挣钱,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和城市工人一样,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在于城市。至于流转出去,无非也是每年能够收到那几百块钱的流转费用而已。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农民对土地已经没有那么依赖。


Power泡儿


十亩地流转30年,流转费用50万,每年每亩1666元;然后十亩地每年再领取20000元,每亩每年收入2000元;两项合计每亩每年3666元,小麦玉米产量共计2000斤,平均单价每斤1.83元,还得加上实际种粮的成本每亩地保守的计算1200元吧,每斤0.6元,每斤直接成本1.83+0.6=2.43元,这还没算流转方的利润!目前的市场价是每斤约1.1元吧,这就是差距!不知是不是该这么算,别告诉我全种经济作物,粮食需求最大,是必需品,种粮食的面积我理解是最大的吧!再说流转费用的问题,一次性支付的还可以,农民可以规划,但是每年支付那两万很难保证吧,因为有些地方前几年的还行,按时支付了,今年到现在快下一个年度了,还没支付今年的,有办法吗?再有五六十岁的农民在家种地有问题吗?还是农民不在六十五岁退休之限?五六十岁可以领退休金了?可以不干了?再说了看到大面积抛荒之说,了解过真实原因吗?我知道的一部分是因为流转方资金链断了,每年的钱都支付不了,又拿什么种地呢,不荒才怪呢!自己的地就是不能荒着,才有五六十岁的人在种地的!一介草民,人和地都是国家的,听话照做!


规划时代


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怎么办?土地流转应该说是一种大趋势,但目前来说不适合大范围推行。特别是南方山区。而我家,正好属于丘陵地区。

首先,土地流转后农民怎么办?

或许很多人认为,土地流转有补贴。那么有多少补贴呢?就按800元/亩来算,像我家,约5亩地,也就4000元/年。40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能花多久?

而农村老人只有少量的退休金,不种地,又找不到活干,还能做什么呢?

现如今的农村家庭,很多都面对着巨大的压力,父母养老,子女教育,有些甚至还有每个月的房贷。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年轻人有这个心,想让父母安心养老,也很难做到。实际上父母能安心吗?根本不可能。

这样的话,老人家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种点地,种些粮食果蔬,一来解决自己的口粮,二来换点钱来贴补家用。

如果土地流转出去,不种地没收入,还什么都要花钱购买,靠那点微薄的养老金和流转费用,根本无法生存。所以说,土地流转不太符合当前的实际。



其次,流转土地,谁来接手?

流转土地,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把土地给到有想法有实力的人手上耕种。然而,再有想法和实力的人接手,他们也是以赚钱为目的。不赚钱他们流转土地做什么?

正因为如此,土地流转适合平原地区实行,而对于南方山区,只能是有选择的实行。因为南方山区地块不平,大小不一,不适合大型机械作业,靠人工的话成本太高。所以,就算愿意流转出去,也不一定有人愿意要。



总的来说,土地流转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也可能是一种大趋势,但并不适合大范围实行,主要是受地形的限制。因为不管土地流转给谁,都是以赚钱为目的,没钱赚就没人愿意流转。


打工仔的农村生活


土地流转后,应该来说,农户的年收入只会提高,不会减少,所以无需有任何的担心。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已普遍被群众所认可并接受。

1、农村现在务农的以老年人为主,60岁左右是从事务农的主力军。正所谓“70年代的不愿意种地,80年代的不会种地,90年代的不知道地在哪里”,即便是再顽固的老人,也知道自己种不了几天了,后人们不愿意种,土地只有流转了。

2、传统农业收益低下。以我所在的地方为例,除了种植蔬菜,亩产收益可以外,传统的像小麦、油菜、黄豆等基本上能每亩收入个300元就不错了。水稻收益稍微高点,但农户种植水稻是以满足自己供给为主。所以传统种地不赚钱。

3、铺垫这么多,回到主题,农户流转出土地后,收入只会更高。一是流转土地能解放农村劳动力。对于肯做事,能吃苦的人来说,在外面做点事,有时候一个月的务工收入轻轻松松就能超过全年的农田收益。二是土地流转后,农户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且租金收入与种植收入基本相当。在有些地方,租金甚至会高出自己种田的收入。比如我们地区,前几年种植莲藕收益高,水田流转价格最高到了1200元一亩,还要一次交几年的钱。不用自己种地,还能获得同样的收益,这绝对不是梦话。三是土地大规模流转后,会产生大量日清日结的计量工需求。有的还会把确保优先务工写进流转合同中,把田流转给老板,自己领取租金。反过头来,老板请自己做事,自己再领取一份工资。四是在流转土地过程中,投资方为了尽快拿到土地,基本上都会在经济方面做一些妥协。比如原先的粮食补贴,按国家规定应该是谁种补贴给谁,但目前都还是投资方作为让步给了农户。

简单总结,土地流转后,农户会获得以下几项收入:土地租金+外出务工收入+土地零工收入+粮食补贴等,有点如果是以土地入股,还会有分红。


基层三农人


土地流转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有些地区已经实践了好几年,有一套规范而成熟的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在还在提这样的疑问,可能是对土地流转知识不了解、不熟悉导致的,所以在回答这个提问之前,先来简单的介绍下土地流转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在我国土地公制的前提下,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只流转附属于土地之上的相关权利。

土地流转的原则

(一)依法、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三)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或者资质;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土地流转并不等于失去土地

土地流转,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归村集体,农户仍享有土地的承包权,而且土地流转是有期限的,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也就是说,土地流转期限到了之后,农户仍可以继续承包耕种土地,并不是说把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就永远的失去了土地,这一点顾虑要打消。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点土地流转方面的知识,现在来回答“土地流转之后农民怎么办?”的问题。

首先,农户在土地流转之前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土地流转的原则之一是“依法、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

根据这一原则,农户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前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就是,自己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如何?如果自己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离开了土地不能生存、生活的话,那么就不适合土地流转。

如果自己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离开了土地就不能生存、生活的话,在不考虑这些实际问题而把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再来问“我把土地流转出去了怎么办?”显然是自己不对自己负责造成的。所以在土地流转之前,就要想好自己的后路问题,没有想好后路就不要做。

其次,农业只是第一产业,还有二、三产业。农业只是第一产业,从事农业可以解决温饱,也可以让自己衣食无忧,但是这些并不是仅仅只有从事农业能够实现,从事第二产业的工业、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同样能实现。

如果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之后,把自己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之后,二、三产业有的是岗位等着我们去从事,也许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你之前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收入更丰厚。谁说农民只能种地,不能干别的工作呢?


农村一山货


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怎么办?

我是肖为华,我给大家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土地流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集中流转,另一种是分散流转,流转的方式各有不同,流转的价位也不一样,我给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咱说一说集中流转。集中流转是经过这片土地全体农民同意,集中的将这片土地流转出去,这种集中成片的流转方式有一个优越性,就是流转的价更高,因为集中成片,好操作,好管理。人们都愿意集中流转,集中流转所做的合同正规,有公证,条款清析透明,一般双方没有太大的经济纠纷。

分散流转的就不如集体流转的价位高了,在同一片土地上,有的人不往外流转,人家自己种,你像有劳力的人不流转,有的就不行了,家里没劳力,老的老小的小,年轻人在外打工,没人种,就得流转,这样的地不好流转,地少,大量流转土地的人不要这样的地,没办法就得流转给在家种地的人。这样,流转的价位就比集中流转的低很多。

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都是不能种地的和根本就不种地的那群人,如果是孤寡老人的土地流转出去了,他们有国家的兜底保障,生活没问题,要么是低保,要么是五保。另外那些流转土地的是在外打工的,他们打工比种地挣的钱多,把土地流转出去还有一比小收入,咋也比撂荒强。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就这两种,他们的生活是没问题的,生活的都很好,不是有的人说的那样。


肖为华


我是一农民,并不去想以后几年或是几十年的事情,有些事情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左右得了的,今年快过去了,想想明年吧,面对土地种粮食那点收入放在城里吃一顿饭钱都不够。只有选择打工抛荒土地,如果流转出去,至少有三大利好,一个是土地没被荒芜,二个是流转有一定补偿,再一个就是你可以安心打工挣钱,不用去考虑禾苗庄稼长势收获,等等辛苦劳作的事情,就今年大旱之年中南地区,尤其是山区,大树都干死了,还谈什么收入,在人均土地不足两亩地的情况下,流转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你在两亩地上绝对不会发家致富,种不出黄金来,如果人均土地较多的话,可以不流转,专门从事种植亩收入虽少,面积大积少成多,虽发不了财,但生活无忧。


星辰42665


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土地流转,对在外能打工的是件好事,双重收入,没有后顾之优。对于出不去的,(条件限制)或者上了岁数打工没有地方要的,是坏消息。虽说流转自愿。流转出去,租金少,用于日常开支,是杯水车薪。不流转,邻居流转出去的。你在种地会带来诸多不变。最好是调换地块。双赢双利。土地不荒芜,农民有地种,有收入。



JAZ强


现在的农村再也不是以往的农村了,农民大多都是选择外出务工,或就近城市就业,部分地区的土地都出现了闲置的现象。因而国家也有相关政策规定,对连续荒废3年以上的土地,村集体就有权进行回收,并切可以重新再分配。因此,对于目前不愿选择在农村种地的农民,就可以选择把土地进行流转。

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了“三权分置”的相关土地政策,保证农村农民的土地在流转中,能够有政策的保驾护航,那么现在土地流转的价格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什么标准呢?流转一亩地多少钱?

首先是流转形式的区别。目前国家对农业的土地流转形式是以鼓励大规模的整体流转,这也是为有利于进行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模式的多方面考虑。并且国家会对于土地流转的种植大户给予补助,并予以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倾向。当然了,这些都是需要有流转合同的。一般对外流转的土地因地域不同,大致是800至1000元每亩,如果是同村流转,大约仅在300-500元每亩地。

再者是要参考土地的流转类型。在当前的土地的流转过程当中,因土地类型不相同其流转价格也不尽相同。一般的情况下,水田地的流转价格要高于旱田地的流转价格,但相差也不会有多大悬殊。这主要因素还是要依据田地上农作物的产量来进行决定,一般水田的流转价格基本也是在1000元左右每亩,但普通旱田流转的价格也仅有600-800元每亩。

其次还要看地理位置在哪里。这类情况大家势必都知道一些,大城市郊区的土地要比远郊区县农村的土地流转价格要高,这也是地理位置靠近城市的优势,也是因为其在交通上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就是发展空间大与远郊偏僻农村的原因,因而像这样类型的土地,流转价格大多在1500-2000元每亩。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土地还有因流转的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土地流转的时间越久,相应土地的流转价格也就越高,这也是当前土地的价值在不断提高的原因,未来的土地流转价格会不会还有变动,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MinleeHM


个人觉得土地流转后农民日子过得比以前要好一点,说说我们家这边的情况,福建商会来我们这,流转一千亩土地,进行整理,农民在里面干活,大工一天120元,小工80。每年还有田亩租金,整理好的大棚田,你也可以返租,和商会签合同种菜,反而比以前收入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