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一问:“嘿!你倒是说话呀?你咋不吱声了。”

再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

终于来了一句:“你不懂我。说了你也不懂。”

???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我们当中的99%的人都曾因为难以沟通的问题,产生很多对生活、爱情、原生家庭、职场等的困扰。


自己或是他人的沉默(拒绝沟通),总会不自觉地给脆弱的关系压上最后一根稻草。这会让人抓狂。


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最近,我的朋友梦溪很痛苦,总是跑来哭诉她“七年之痒”的爱情故事。


没有狗血剧情,没有惊天动地,就是两人的感情在一件件“小事”中逐渐瓦解。比如男朋友总是不洗袜子,回家之后打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也没有心情布置家里的花花草草,过节也懒得送对方礼物……


最后,梦溪向男朋友大秦提出了分手。大秦想挽留这段感情,说:“我爱你,我们一起走过了7 年,不想和你分手。”


梦溪郑重地问他:“那你想不想和我过一辈子呢?”大秦却沉默了。无言,也是一种回答。


结局,大家肯定都猜到了:梦溪坚定地选择了分手。


我问梦溪:对方态度不也挺恳切的嘛,你为啥还是坚持分手。梦溪回答:他的沉默代表了一切。我觉得我永远不知道他的内心,无法走进他的世界。游戏、打球、喝酒,哪一样都看着比我更重要。他可以和这些过一辈子,而不是我。


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还记得曾经刷遍全网的那篇《北大毕业的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 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 年》吗?


当时网上热议不断,言论也是分化两极。一方面,有些网友很有共鸣,理解并鼓励支持王猛,同时翻出自己童年的“黑暗历史”和“苦痛遭遇”,一起向父母们发出声讨。


另外一方面,也有些网友批评王猛不知感恩,认为他把责任推给父母,是不成熟和不理智的表现。


相比这样极端的案例,我们和父母、子女的关系或许没有这么夸张。但“逢年过节家里吵架“的事情,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是有经历过的。


在中国,节日是一家团聚的时刻,也是家庭矛盾容易显露的时候。这时候,如何能过一个开开心心的节日,就得看家里的每个成员的“本领“了。


相比起吵架,更多家庭选择了“闭嘴“,大家沉默地吃完饭,各自散去。


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琳琳,人很可爱,私下里也很活泼,爱思考爱创意。但是我慢慢发现一个状况:只要身边的人超过三个,她就立刻停止参与讨论,只是默默地听别人说话。


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她:为啥开会的时候,你总是不发言呢?你的方案做得很好呀。


她很无奈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人一多,自己就变成“社交透明人“了,没办法开口。


在职场或者是公开场合,像琳琳这样的人其实有一大把。


他们特别容易被忽视,就算工作很努力,但是很容易被误解为不积极努力、不主动作为、不合群。更有甚者会当炮灰, 甚至被炒鱿鱼。


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上面三个故事,看起来问题都很难解决。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改变的方式也很老生常谈——沟通。


“七年之痒的爱情故事”看似是被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磨灭了情感,其实是在情感交流中缺少足够深入的“自我暴露”,才致使亲密的对方转身离开。


原生家庭的痛苦,其实很大原因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维差异导致沟通鸿沟。父母的爱,经常表达有误。儿女的爱,也经常词不达意。


“社交透明人”的困境,也是因为不懂沟通。从而面对社交,发觉自己总是无法参与、无存在感、无价值感。人在这里,却与现实世界真实分离。


但如何沟通呢?

沟通是门艺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学习。


王明姬老师在《用得上的心理学》中写到:“心理资本是一股储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永不衰竭的力量。”


亲密关系中90%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决


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学会用心理学沟通,解决亲密关系90%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