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萬億的新基建如何劃重點?

近日來,領導層關於經濟發展會議已經定調,強調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與過去傳統的鋼鐵機械等有著明顯的不同,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新基建更注重“新”,擁有更多富有科技內涵的產業,代表著中國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

央視報導了新基建的範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這7個範圍裡,有3個是"吃電不吐骨頭"的電老虎,5G、新能源充電樁和大數據中心。

5G的電耗是4G的12倍左右,通過AI精準調控據說可以下降一半。2018年僅僅中移動的電費就交了200多億,全國400萬的基站同時落地,電費有可能會到2000多億,近4000多億度電了。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用電量也是非常大的。深圳一個大站,按照20臺60kw的槍,一年將近100多萬度電,如果新能源充電鋪開,用電量保守增加個1-2萬億度電。

除了3個電老虎,剩下的幾個用電量稍微小一點,但也都需要靠大量電力支撐,7萬億度的全社會用電量翻翻輕輕鬆鬆,所以特高壓的建設就成為了新基建之一了。

沿著這幾條新基建的線再往下拓展,後面的投資機會方向就會明確很多了。例如,銅是特高壓建設當中用量最大的基本金屬,而且在新能源汽車上佔比也很大。新基建的過程中,銅的需求應該會大幅增加。

在5G時代來臨的今天,遠程協同辦公已經能夠覆蓋大部分行業。全面滿足醫院遠程會診及問診、教育在線學習授課、政府遠程應急指揮、企業遠程協作辦公等需求。大帶寬,低時延,萬物聯是今後網絡社會的發展方向。在這一趨勢基礎上,極大的提高了時效性,極大的縮小了地域限制,極大的充實了物聯網的屬性,萬物皆在網已是不爭的事實。


動輒萬億的新基建如何劃重點?


通過調查,對待遠程辦公的方式新一代年輕工作者是持樂觀態度的,這更符合他們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嚮往自由,追求高效,體現自我。遠程辦公也是個不錯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