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上世紀60年代, 毛澤東從戰略全局考慮,有意聯手美國製衡蘇聯。毛澤東巧妙開展了“乒乓外交”以“小球轉動大球”,向美國人搖動了橄欖枝,但美國人呆若木雞,楞是沒明白中方的意圖。最後經巴基斯坦等國領導人傳遞信息,美國人才恍然大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兩次,敲開了中美關係的大門。

美國人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傲嬌的很,總覺得他們是世界警察,一切規則由他們制定,想咋的就咋的,霸道慣了。可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可不慣著他們這個臭毛病。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來中國訪問,中美雙方前後有6次“掰手腕”,毛主席親自出手6次“K.O”對手,把美國人的傲嬌褲衩給扒了個溜光。

第一回,美國人碰到了軟釘子,最後自欺欺人滿足了自己的“面子”。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基辛格先來打前站,為尼克松鋪路。美國人說美國總統從來沒有到未建交的國家訪問,來中國訪問得有中國政府邀請的公告,美方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毛主席樂了,我暗示你希望你來,但沒有主動邀請你來,是你自己主動要來的,這是國家尊嚴問題。但還是要給美國總統一個臺階下,周恩來和尼克松反覆商談後,毛主席同意發了一份《公告》,宣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

中央電臺播出這樣一則《公告》:“獲悉,尼克松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這就是向全世界表明,“尼克松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有了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出邀請的。“你要來,我才邀請”。這是向世界表明尼克松來訪,美國方面是主動的,上趕著來的。

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第二回合,來中國按照中國的原則辦,這不商量。

美國發生過總統遇刺案,所以總統的安全尤為重要。美國總統到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乘坐自己帶過去的專機、專車,不使用被訪問國的交通工具。當美國人提出這個要求後,毛主席讓中方代表告訴美國人,中國是主權國家,凡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訪,在中國境內必須坐中國的飛機、中國的汽車,這是中國主權,不用討論。在中國,安全問題自然有中國政府負責,這個你美國不要操心。這個不商量,否則你就別來。

美方爭了也是白爭,中方不予理會,最後美方不得不不作讓步,乖乖聽從中方安排,乘坐中國提供的專機和轎車。當時我國沒有尖端的大型噴氣式飛機,我們用伊爾-18和紅旗防彈轎車圓滿完成了任務。負責安保的也是中國方面的警衛人員而不是美方安保人員。

中美兩國未建交,尼克松的來訪不是國事訪問,只安排了檢閱三軍儀仗隊這一項。尼克松車隊經過北京街道和天安門廣場,沒有群眾歡迎,沒有獻花,他就像空氣一般存在。

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第三回合,毛主席導演讓美國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美國總統出訪那是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他的活動每天要通過衛星傳遞到美國,隨時進行廣播電視的現場轉播。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電視轉播能力。為此,美國廣播電視技術人員要來北京、上海建立衛星地面轉播站。中方表示支持,但堅持不能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美國的轉播站。這又是主權問題,不能討論。

最後,美方只能妥協由中國建地面轉播站。中國也沒有轉播設備,這個還需要買。當時只有美國和日本兩國能生產這個設備。美國的設備要比日本的價格高。毛主席說,去美國買。美國人本來對中國不同意由他們建轉播站懷恨在心,這時候你自投羅網,那就是你自找的。美國人認為報復機會來了,於是設備價格來了個驢打滾翻了幾番。中方人員根本沒想到美國人會這樣做,他們焦急中把這個信息彙報給周總理,總理通過外交斡旋說了這件事,但美國人聳聳肩膀,壞壞一笑。

毛主席知道這件事後說,不要劃價。美國人要多少就給他多少。我們是大國,有的是銀子。基站建好後,按照國際慣例美國人租用這個轉播站,美國人讓中方報價租賃費。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看到這裡都會會心一笑了,你說該要做少費用。毛主席說了,基站建設和買設備都是給美國人用的,花了多少錢租金就多少,中國人不掙錢。你不接受中方的條件,結果就是轉播總統的工作泡湯。美國人這時哭已經沒用了,死的心都有了。

美國運來的大型電視轉播車到了中國,中方要美方交接。美國人怒氣衝衝地揚言中國司機駕駛不了。中國司機當場登車熟練駕駛,美方臉又綠了。

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第四回合,尼克松還沒見到毛主席本人,就被打的徹頭徹尾失敗了。

尼克松總統到達北京後,周總理中午招待他用餐後,尼克松回到賓館要洗澡休息。脫了衣服之際,基辛格急匆匆來敲門了,對他說,毛澤東主席要立即會見你。尼克松火了,這是休息時間,我是美國總統,他怎麼能對我發號施令?尼克松氣壞了,嘟嘟囔囔發火。基辛格讓他冷靜點,對他說了一句:毛澤東主席說見誰就見誰,這個是他的規則。你可以不見,但我不保證你此行還能否見到他。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尼克松放棄此次見毛澤東的機會,就再沒有機會見毛澤東了。那他此行就宣佈失敗,他沒法向美國人交代,他可不敢冒這個險。於是乖乖地穿衣服,還問基辛格他的襯衣和領帶是否般配。

第五回合,美國總統當了毛主席的小學生。

尼克松見到毛主席後,上來就誇誇其談,大講要與中國聯合影響世界。毛主席大手一揮,對他說:“這些小事,你和周總理去談。我只和你談哲學。”尼克松問了毛主席最擅長的是什麼,毛主席回答說“為人民服務。”尼克松聽了怎麼也想不到,一個東方大國的主席在晚年還時刻記掛著百姓,心中想著是為人民服務,這不能不令人敬佩。

尼克松接下來就是認真傾聽,做好筆記,他稀裡糊塗中被毛主席牽著鼻子談了70分鐘的哲學。他什麼也沒聽懂。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我在毛澤東面前就像一個小學生,毛主席就像一個嚴厲的先生,把我從裡到外看個透。”在回國的飛機上,尼克松拿出和毛澤東交談時做的筆記,這時候仔細琢磨,才發現,毛澤東說的話基本上就是《中美聯合公告》上每一條款前面核心的話。他切身感知到了毛澤東對這個世界的掌控,他徹底折服。

尼克松由衷地說了一句,“毛主席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偉人,無論人們對他有什麼樣的看法,誰也否認不了他是一位戰鬥到最後一息的戰士。”

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第六回合,主權問題沒得商量,美國打掉牙咽在自己肚子裡。

尼克松訪華一定要有一個結果,那就是雙方都看重的《中美聯合公告》。周恩來帶領中方和美方進行了多輪唇槍舌戰,在《聯合公告》就要出生的最後關頭,基辛格對中國副外長喬冠華說,美方眾議院不同意公告內容,認為美方吃虧了,提出一百多個修改意見。喬冠華趕緊向周恩來彙報。周恩來一聽也很緊張,他也定不了。於是,連夜撥通紅色直通電話給毛主席。當時已經深夜一點多了,毛澤東接了周恩來的電話,對他說:“鑑於尼克松是第一個來中國的美國總統,我們可以適當照顧他一下,但是臺灣問題上一個字都不能動。”周恩來說,“那樣,美國人可能就不會在公告上簽字了。”毛澤東停頓了片刻,說:“恩來,不要擔心,美國人比我們更需要這份公告。”毛澤東最後又嚴厲地加上一句話:“任何要修改臺灣部分的企圖,都會影響明天發表公報的可能性。”

當週恩來把毛澤東的意見對美方說了,中方底線不能碰,告訴美方看著辦吧。美國人啞火了,虛張聲勢,四處放火沒用了。他們就是想在臺灣問題上攪混水,臺灣問題不讓修改,那別的地方本來就是煙霧彈,更沒意義,最後不得不灰頭土臉打掉牙咽在自己肚子裡。

尼克松在離開中國臨行時對周恩來說:“這些天,我們改變了世界。”當毛主席聽到尼克松這一句話後,哈哈一笑,說:“他怎麼不說是世界改變了他呢?說到底,還是世界改變了美國,而不是美國改變了世界!”

毛主席6次出手“K.O”對手,尤其是第3回合叫人大呼精彩、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