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可以停吃一段时间吗?

sgill-理


在门诊上,常常会遇到一些高血压患者找到张大夫问,能不能停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其实这种问题的背后,常常是患者近期血压稳定或者偏低,于是患者对于是否继续服用降压药就有了疑问。今天张大夫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说归说,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停服降压药的。当然对于少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生活方式改善良好的患者来说,如果口服降压药期间,血压不但稳定,而且偏低了,是可以考虑逐渐减药,并缓慢在严格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停用降压药的。但是,再说一遍,这种情况是少数,而且多是年轻高血压患者有这种机会,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不多见。

总体说来,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停服降压药是不合适的行为,同时也有可能直接导致灾难性后果,所以一般不推荐自行停药。即使需要停药,张大夫也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不要自行停药。


张之瀛大夫


当然可以停!

但不是医生说了算,是血压说了算!

有两个吃降压药停药的病例,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

病例1:苏阿姨,56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50/90,平时吃着沙坦类降压药,平时血压控制在120/70左右,但是每年到了夏天血压就会下降到100-110/60-70,这时候医生让她停药,停药后血压在120/70左右。并嘱咐苏阿姨监测血压,一般情况下,天气暖和的时候,苏阿姨的血压相对偏低,这时候就可以停用降压药,但天气变冷后,随着血压升高,依然要继续吃降压药。

病例2:夏大爷,61岁,高血压最高170/100,吃了降压药后血压130/80,可是后来不知道听谁说,降压药伤肝伤肾,想着自己血压还行,基本正常,于是就私自把降压药停了,觉得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可是降压药停了,得测量血压呀。夏大爷也不测血压,结果有一天突发脑出血,当时到医院血压180/100,这就是吃了降压药私自停药的结果。

这2个病例告诉我们,降压药可以停用,但不是停了都有好结果,有人没事,有人致命。

降压药可以停一段时间吗?

王医生说了,是血压说了算,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吃着降压药血压平稳的话,那就不能停药,因为我们吃了降压药,血压才会恢复正常。而且目前长效的降压药,最长维持降压药也只不过24小时左右,所以我们现在的建议是每天坚持服用降压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血压平稳。

但也并不是绝对不能停,对于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或因为天气原因导致的血压越来越低,那么就可以逐渐减药,根据血压甚至可以停药,但前提是必须监测血压。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服用降压药+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唯二方法。


至于能不能停一段时间,那必须根据血压定,如果血压逐渐逼近100/60,那么可以逐渐减药,甚至可以停药!


心血管王医生


要想控制住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是不必可少的一步,但是很多人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又有点害怕,害怕有依赖性,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大家看完上述的介绍以后,就会豁然开朗。

降压药一直吃会不会有依赖性?

不少人都觉得,如果长期吃降压药,会产生药物依赖,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然后就自己私自减少药物,甚至停止使用药物,没想到最后却带来了更加不良的后果。

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之所以需要长期服药降压药,是因为暂时无法根治高血压,所以只能先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所以是病依赖药,而不是身体对药产生了依赖性,大家可以放心。

降压药一直吃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降压药如果长期服用,确实可能会导致血管变脆变薄,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还会加大对肝肾功能的负担。但是,如果你不遵从医嘱按时服药降压药,带来的危害比按时服药降压药带来的危害要大的多。而且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降压药都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只要你规范使用,问题是不大的。

降压药是必须长期服用吗?

降压药能不能停,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才能决定。比如像那些病程比较短,症状比较轻的高血压患者,要是血管没有出现结构性改变,经过药物治疗,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状态后,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降压药的服用剂量,甚至是停止服用降压药。还有就是有的患者血压呈“季节性”,比如在冬天的时候,需要服用降压药,但是到了夏天,血压控制稳定后也可以阶段性停药。

所以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想要停药,必须先咨询相关医生。但是大家需要记住的一件事就是,服用降压药虽然是治疗高血压最为主要的方法,但是想要更好的治疗高血压,还要重视非药物治疗,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富贵病,与饮食结构、体重超标、嗜好烟酒、活动比较少等因素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即使停用降压药也要定期监测,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少饮酒、饮食营养均衡、规律运动锻炼、控制体重等,这样多方面配合才可以。

总结:希望停药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停止服用降压药的危害大于吃降压药的危害,那么,就得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不是一味的停用降压药,这样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参考文献:

《不得不防的家庭用药四大陷阱》,工会博览,A View of Labour Unions,2018年23期.


39名医在线


我一直呼吁所谓的高血压患者,不要长期服用降压药。降压药只能作为血压过高无法控制时采用的极端手段而已,绝不能作为长期服用的药物。



为什么不能长期服用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下高血压。所谓的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很多高血压人士不痛不痒,精力充沛,活蹦乱跳,没有任何不适。所以对于不影响正常活动没有感觉到痛苦和不适的,其实是不属于疾病的。高血压为何会高呢,是因为血液流动受阻,导致血液无法到达最上部,即脑部。所以人体自身会自动调节血压,让血压升高从而保证脑部供血正常。如果没有这个自动调节,那脑部供血不足就直接脑梗中风了。所以高血压的表象是血压升高,其实这个升高是为了救你的命,是为了让你大脑正常运转的。

而降压药是什么呢,降压药是通过扩充血管或者利尿等手段,让你的血压无法升高。表象是血压降下来了,可问题是脑部供血不足了,长期服药后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失灵,会默认脑部供血不足也是正常指令,不需要自救,那你离脑梗中风猝死也就不远了。

其实高血压真正的症结在哪呢,一方面是血液粘稠血液瘀堵等问题,一方面是颈部僵硬导致血管变窄,最常见的是颈椎问题。所以想要解决高血压,要从根源解决,一是活血化瘀,二是颈椎治疗,这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至于经常教导你的终身服用降压药,呵呵,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穿袜子掉色,就要你切掉脚趾头一样。至于你愿意接受哪个观点,愿意如何治疗,那是你的自由。我只是不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脑梗中风的漩涡。有资源的朋友可以统计下,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中风猝死的概率有多少,不服药的高血压中风猝死的概率又是多少,欢迎分享真实数据。


大象爱养生


您好,我是王药师,很高兴为您解答。一般来说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即使血压正常了,也不建议停药。因为长期服药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和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等靶向器官的损害。在服药期间,即使血压正常了也不能停药。因为长期规律服药会使身体内存在一定的血药浓度,待药物完全代谢后,血压往往会继续升高。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或减量服药呢?

首先,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引起高血压的疾病治好了,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等,血压也会随之正常,可以尝试减少药物剂量,直到彻底停药。

其次,如果您是轻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已经稳定下来,可以减量或停药。


再次,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逐渐下降至正常,或脑血管狭窄,血压下降后头昏症状不明显时,可以不再继续服用降压药。

另外,有些高血压朋友存在这种情况,即冬季血压和夏季血压差别较大。冬季的时候不吃药血压控制不住,但是夏季的时候服用药物会使血压过度降低,引起低血压等问题。这种情况需要根据血压控制程度,选择减量或停药。


总之,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并定期测量血压。即使存在可以停药或减量的情况,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作主张。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一般来说,当降压药维持在最小剂量时血压仍在持续降低就可考虑停药。因为血压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血压也不利于健康,会影响身体器官中血液的灌注造成功能障碍。另外如果发生了心梗、贫血、肺栓塞等引起血压降低的疾病时,也需要停药。

高血压是一个持续进展的慢性疾病,也有部分患者的高血压是由其它疾病或超重、吸烟、情绪紧张等造成的。通过治疗相关疾病、戒烟、减肥以及消除不良情绪后如果血压回归到正常水平,可考虑停服降压药。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因衰老、动脉粥样硬化、遗传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高血压很难逆转,一般只能依靠长期服药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停药并非一下子就不吃了,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减量过程。对于正常服药的患者,当血压达到标准范围后仍在下降时,可将降压药减半服用,然后观察一到两周。如果血压继续下降,就再次减半,再观察1~2周。当降压药降至正常剂量的四分之一时如果血压仍保持在正常范围,接近100/60毫米汞柱,可尝试停药。关于降压药的停服及相关注意事项,详细介绍如下:

服用降压药不是“药物依赖”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用药大多都是长期的,除非是有明确原因造成的高血压,如肾血管狭窄等。原发性高血压不可能治愈,必须要终身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可能。这并不是药物依赖,而是因为高血压这种慢性病的特点就是要求坚持长期治疗。

夏季可以停服降压药吗?

在炎热的夏季,一些高血压患者经常会自行减药甚至停药,这很可能会出现危险。进入夏季后气压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人体皮下血管扩张,血压与冬季相比也会有所下降。另外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也会减少,从而会影响心肌血液的供应。高温天气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会增大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虽然夏季存在血压下降的情况,但也有夜间血压升高的现象,如果高血压患者随意减药或停止服药,可能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大。比如,温度升高后出汗量增加、血流量减少、血液的黏滞度增加,这都可诱发冠心病。因此,进入夏季后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变化,除了出现明显的低血压反应以及相关症状,如头晕、嗜睡外,一般不建议减药或停药。如果确实需要减少用药量,也应在严格检测血压的前提下遵医嘱减少用药量。

体检要停服降压药

降压药中的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呋塞米、依他尼酸等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会使血液中的钾离子含量明显下降。所以会对血液中的电解质,尤其是钾、钠的化验结果产生影响。由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不能随意停服药物,所以遵医嘱建议可在体检抽血留尿完成后服用的,最好在留取标本后马上补服。

服用降压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高血压患者坚持长期用药能控制病情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其它风险,而这些风险主要与用药不当有关,只需多加注意就能有效避免。很多人都是在夜间睡眠时血压下降,清晨醒来时血压快速升高,在早6:00~10:00血压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很多人会达到一天内的最高值,甚至会比夜间高出40~50毫米汞柱。

清晨高血压是导致猝死、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重要“元凶”,发病高峰期都在睡醒后的4~6小时内。所以降压药应在晨起后尽快服用,并注意观察身体症状,同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有些人看到症状好转后会擅自停药,这会导致血压上升,并伴发心悸、出汗、头痛、失眠、易激惹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叫做“停药综合征”。

虽然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在停服后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但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如果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剂量以及方法不合适,会导致血压骤然下降,甚至出现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头晕以及短暂意识丧失等,这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发生危险。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后不要随意增加用药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也不要猛然进行姿势变换,以免造成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怎么选?

1)对于老年低肾素、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多选用利尿剂或长效钙通道阻滞药;伴有心力衰竭以及肾病(如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ll受体阻滞剂(ARB);对于伴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2)老年性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患者多伴有血容量增多,容易诱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可选用利尿剂,一般不用β受体阻滞剂。

3)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升高时,可选用钙通道阻滞药、A C E I及利尿剂;4)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伴有潜在心功能不全,可选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和比较温和的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同时注意钾离子的补充;顽固性高血压可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药、A C E I和利尿剂;5)青年高血压伴有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增加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网传持续吃同一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要定期更换,果真如此吗?专家表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没有耐药性,有的人服药后效果不好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气温、药物及食物等,另外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在治疗高血压时如果出现疗效不好的情况,一般不是耐药性造成的。降压药无需定期更换,因为更换药物可能会造成血压的波动,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jianxing2000


这要看情况,部分患者是可以的。

最近随着天气转暖,很多患者的血压出现偏低的情况,因此门诊多了许多患者来调整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减量,甚至停用一段时间。

徐医生碰到一位患者,血压只有90/60,感头昏、全身没劲儿,却一直不敢停用降压药物,因为这位高血压患者觉得,降压药物吃了就要吃一辈子,不能随便停药。

一年四季当中,血压也是不断变化的,一般秋冬偏高而夏天偏低。原因包括:夏季高温,人体出汗增加,体表水分蒸发得也较多,也就是体内液体量减少;出汗不单纯丢失水分,也会导致人体的盐分丢失,而盐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伴随着夏季的高温,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也相应的下降了。

这种季节性血压波动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是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幅度超过自身调节范围,就会出现血压偏低。出现头昏、乏力、精神差等不适,甚至晕倒。

一般来讲,夏季血压控制正常的患者降压药的剂量就不要变了,只有血压偏低的患者才需要减量。而减药也是有学问的,如原来吃多种药物的可以减一种,原来一种药物吃两片的可以改为1片半或者1片,原来1片的可以改为半片。尤其服用多片降压药物的患者,千万不要一下子都停了,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类药,否则容易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和血压大幅度波动。

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在医生指导下平和缓慢地降压,不可过于心急,一下子把血压降得过快过低。重症低血压并伴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必须接受积极治疗。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王先生今年40岁,一年前开始吃降压药,最近他找到我说发现他的血压正常了,是不是降压药可以减量或者不需要再吃了呢?



每年到了夏天,有王先生这种困惑的高血压患者都有很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夏季血压为什么会降低呢?

  

高血压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在大部分四季分明的地方都非常明显。冬季气温较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就会导致血压升高。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血压会有所下降。此外,夏天出汗较多,大量水分、盐分通过皮肤毛孔排泄出去,血管容量就会下降,也会造成血压降低。由于老年人的血压对温度比较敏感,老年人的血压下降会稍微多一些。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在空调房里会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呢?在夏季,空调带给了我们相对舒适的环境。但是空调房里的温度和冬季比较依然是较高的,并不会造成血压的升高。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王先生一样,每到夏天有些高血压患者会发现居高不下的血压变正常了,有些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在夏天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所以,一些常吃降压药的老患者就开始自作主张自己减量或减药,甚至停药了。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有些患者虽然一直在吃降压药,却没有监测记录血压情况的习惯,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否达标。如果只是凭感觉或者跟风减量或者停掉了降压药,是很危险的。所以在这里,还是强调一下家庭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从冬天到夏天,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会下降得很明显,一般就下降几个毫米汞柱而已。所以,对大部分患者来说,是没有必要减量或停用的。

如果您自身血压没有控制好,或者您的血压控制得刚好达标(比如医院测量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家里测量血压在135/85mmHg以下,勉强达到这个水平),没有减量和停药的指征。有些临界的高血压患者,冬天小剂量服用降压药,夏天不服药也能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这种情况也是没必要减量或停药的。

什么情况符合减量或停药指征呢?

如果您在日常监测血压达标的情况下,在夏季出现了血压偏低,同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等症状,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尝试减量。如果减量之后血压仍比较低,可以再考虑停药。比如,原来是吃一种降压药,可以先减半粒,根据血压情况可以再减到1/4粒。如果降压药用到最低剂量,血压还是比较低,就可以考虑停药。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血压不需要控制得太低。如果低于120/70mmHg,即使没有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也可以考虑减药。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压的危害比高血压危害更大。低血压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老年人对低血压的耐受性更弱,更容易甚至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减量或停药需谨慎

有些患者问是不是根据自己的血压情况,自己可以随意把其中一种降压药减量或者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降压药减量或者停用问题涉及到患者服用药物的种类及剂型、患者自身合并的疾病、等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举例来说明:

从降压药的种类上来说,并不是随意减量或者停用哪种降压药都可以,比如比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通常用于合并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梗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有较强的用药指征。如果随意减量或停用一方面会引起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对患者合并疾病的长期预后是很不利的。

从降压药的剂型来说,在需要减量的时候,有些降压药并不是想掰开就可以掰开,比如硝苯地平缓(控)释片是缓控释剂型,是通过药片外面的缓释层来实现的(如单层膜溶蚀系统,渗透泵系统),掰开破坏了缓释层就没有缓控释效果了。通常这类药每天服用一次,可以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的效果,掰开后服药几个小时后降压效果就没有了,那么之后的十几个小时血压就会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这对血压的稳定是很不利的。

从高血压患者合并某些疾病来说,减量或者停掉某种降压药是有所侧重的。比如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所服用降压药中的一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首选,有肾脏保护作用。那么需要减量或停用的时候,就不建议先从这种药开始减量或停用。

对于大众来说,大部分人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降压药到底要怎么减量或停药,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或专科临床药师。

减药有诀窍

在减药的时候,有些患者自己发明了隔一天或两天服用一次降压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这种做法会导致血压的波动,不利于血药浓度的稳定,每天服用小剂量的方法更好。

在每一次减少药量之后,要规律监测血压,观察1周左右,看看是否会回升到比较合适的水平;如果1周之后血压仍然偏低,则可以继续减量。如果不进行监测,快速地大量减药,则可能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

夏季血压不降反升?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影响到情绪及睡眠也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下,建议开空调降温,保证睡眠安稳。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因某些应激因素引起情绪激动,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发生脑卒中等急性事件。

此外,血容量减少会导致的血液黏滞度升高,也有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多见于老年人。夏天出汗较多,需要补充好水分,避免身体脱水。

(由“问药师”团队寇威药师供稿)


问药师


不可以。

高血压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发病时应该明确是哪种,越是年轻时发现,降压药效果不明显,越有必要排除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有多种,有的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有的需要服用一些降压药,和原发性的治疗不同。

而如果确定是原发是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规律口服常规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等。勿相信保健品或中药等耽误治疗。

控制好血压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可讳疾忌医,随意停用降压药。

还要家中自备血压计,坚持每天或每周3-5次测量血压。一般晨起即刻安静状态测量较为准确。有的人容易下午血压高,可以同时测量下午血压。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对糖尿病


降压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血压长期稳定控制必不可少。一般而言,降压药物一经服用,应坚持规律服药,不应吃吃停停,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严重时甚至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当然,世事无绝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高血压患者,有时也可以停用降压药物,但必须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

降压药物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地平家族,如硝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普萘洛尔等)、利尿剂(氢氯噻嗪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家族,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家族,如缬沙坦等)。我们常用的降压药物药效持续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十小时不等,但最长也不超过一天,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为持续性升高,所以必须每天服用,方能稳定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新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青年人,情绪波动大等),如血压水平不高,且无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而将血压水平控制达标,则可暂时停用降压药物。而一些由明确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的患者,在积极改善治疗基础病后,血压常可恢复正常,也可停药。同时对于一些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血压常常会降低,甚至出现低血压,这时候就必须停药。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才能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应注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和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肾等组织器官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