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 , 中國封建統治者口中的“佛郎機”、“紅毛番”指的是什麼?

聽龍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都知道佛郎機炮,這是一種葡萄牙人傳來的西方輕型艦炮。

其實,弗朗機是大明對於葡萄牙人的稱呼。

中國早期接觸的外國商人,主要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

當時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把西歐人稱為法蘭克人(Faranj),明朝也用同樣的稱呼,叫做弗朗機。

大家都知道,法蘭克人只是公元六世紀左右征服法蘭西的日爾曼部落名稱,並非代表整個歐洲。


但古代的名字就是如此,比如俄語把中國叫做契丹,阿塞拜疆語把中國叫做秦,都是同一回事。最早你聽到什麼,就是什麼。

關於袋鼠的英文名“kangaroo”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故事。

而這一切其實只是一場誤會,探險家約瑟夫·班克斯的第一次航海旅行時,他抵達努力河(即現時庫克鎮港口)岸邊。在靠岸修理船艦的七個禮拜其間,他意外地發現到一種古靈精怪的動物,便去詢問當地澳洲土著,但是由於語言不通將土著回答“不知道”“kangaroo”當做“袋鼠”的英文名稱,就一直使用。

但事實上,經語言學家John B. Haviland 研究,當地稱呼袋鼠即為“ganguro”,其意義並非“不知道”。



葡萄牙人在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乘船到廣州。當時明朝不知道這是什麼民族,就沿用波斯人的稱呼,把他們叫做弗朗機。

紅毛番則是大明對於荷蘭人的稱呼。

這是因為,明朝人認為荷蘭人的頭髮和鬍鬚都是紅色。

實際上,也差不多。

荷蘭人中有大約百分之五,是一種橘紅色、橘色或者銅色頭髮。

不過,這也不是荷蘭人的特例,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也是如此。

為什麼把荷蘭人叫做紅毛番或者紅毛鬼,而不叫佛郎機呢?

主要是荷蘭人幾乎一到中國,就和葡萄牙人為敵,雙方甚至多次開戰。

大明自然知道紅毛鬼和佛郎機不是一個國家,就要分別稱呼了。


薩沙


這個問題很有趣,一粒沙來回答。

先說佛郎機

公元1514年,就是明朝最愛玩的正德皇帝那會兒,葡萄牙人來到廣東沿海,明朝人稱他們為“佛郎機”,這一稱呼是伊斯蘭教徒傳過來的,因為印度斯坦語將葡萄牙稱為Farangi,音譯就是佛郎機。後來還將他們的大炮稱為佛郎機炮。

公元1571年,隆慶皇帝(死於女色)在位,西班牙人也來了,先是侵佔了呂宋(就是今天的菲律賓),還想侵略中國。兩國人種一樣,地理位置也在一起,都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明朝人傻傻分不清楚,也把西班長稱為佛郎機。

到了清朝,法蘭西也來東方發財了,清人也將之稱為佛郎機,反正他們都長得差不多。

再說紅毛番

明清所說的紅毛番,通常是指荷蘭人,但也指法國人,並不絕對。在明清人的眼裡,凡是長著紅頭髮的外國人都可以叫做“紅毛番”,這是種帶有貶意的稱呼,一個“番”字,盡顯天國上朝的民族自豪感!

這意思就是,天圓地方,我們在中間,除我們之外的所有人都是未開化的“番人”“夷人”!

清朝暫且不說,先說明朝,的確有資格驕傲!

1、明朝一共經歷了十六個皇帝,傳國276年。哪怕後期不行了,但綜合來看,是繼漢朝、唐朝之後中原大地上最富裕文明的政權,是歷史長鏈上的黃金時期!

同時也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老朱家的祖訓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可不是說說而已,明朝皇帝們是真的做到了!

李自成打進京城時,末代皇帝崇禎煤山上吊,百官殉國!而他的前輩們,雖然各有各的奇葩愛好,但在國事上,還真沒有開過玩笑!

2、漢朝時還有外戚專權,唐朝時各地節度使就是當地土霸王,宋朝每年要向遼國上貢買個太平,而在明朝,這些事兒統統沒有!強盛如漢唐,還需要公主們遠離國土去和親,大明沒有!

3、戰力如何呢?這麼說吧,對外戰爭基本都是勝利的!

  • 戚繼光橫掃倭寇,東南海域從此太平!
  •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就想向外發展,他先打下了朝鮮,然後發展到山東一帶,然後就被李如松打回去了,日本海軍幾乎全軍覆沒,豐臣秀吉氣死了!請注意,這不是形容詞,他是真的被氣死了!
  • 周邊小國如朝鮮什麼的,只有抱大腿的份。
  • 到了明朝末年,內憂外患之下,綜合國力已經不行了,但還是把來侵略的葡萄牙、英國、荷蘭給打了回去!大概是從那時起,這些國家就盯上了這塊富饒的土地。

總之,雖然明末存在各種問題,但工業已經萌芽,若是就此發展下去,明朝有可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再次成為世界強國!可惜老天不給機會,小冰河時期到來,出現了極端寒冷天氣!天災之下就有人禍,明朝因此而滅亡。

但就是到了比較孱弱的清朝末年,哪怕軍事國力已經落後很多,人們也是看不起“佛郎機”、“紅毛番”之流的,內心深處依然有著幾千年留下的驕傲!


【我是一粒沙,如果覺得我的觀點有道理,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同時也歡迎不同的觀點!】


縹緲峰下一粒沙


明朝稱呼的佛郎機夷是指葡萄牙人,葡萄人15世紀有一種鷹炮,可以連發,叫做弗朗機炮。由於其射程和精密度,比咱們的紅衣大炮相差甚遠。

在16世紀初啊,很多歐洲人跟隨大航海時代,湧向太平洋地區,有的為了掠奪,有的為了傳教。葡萄牙人最先來到中國,國人一看,貓睛鷹嘴,捲髮赤須!長相古怪,稱他們為弗朗機夷。

而紅毛番則是指荷蘭人,在《明史.外國列傳》中就有一段“和蘭,地近弗朗機,又名紅毛番。”


擒王


從 15 世紀末開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紛紛繞過非洲、南美,湧 向亞洲太平洋地區。1517 年,葡萄牙人最先來到中國,中國人根據阿拉伯人 對歐洲人的稱呼而將這些“長身高鼻、貓睛鷹嘴、捲髮赤須”的陌生人稱作 “佛郎機”,從 1601 年起,荷蘭人多次來到中國,當時中國人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於是就根據他們“毛髮皆赤”的體質特徵而將他們稱為“紅毛番”。“紅毛番”有時又作“紅毛夷”,簡稱“紅番”、“紅夷”。

荷蘭部隊穿著紅色軍服,浩浩蕩蕩的來到華夏後,我們認為他們長相古怪,為人野蠻,所以稱為紅夷。所以紅毛番話顧名思義應該是荷蘭人。


阿宇233711556


我們讀《清史稿·邦交志》“法蘭西志”:法蘭西,一名佛郎機,在歐羅巴之西。清順治四年來廣東互市,廣東總督佟養甲疏言:佛郎機國人寓居濠境澳門,與粵商互市,乃禁深入省會。現在看來佛郎機其實應該是葡萄牙。

紅毛番是明朝人對荷蘭人的稱呼,因為他們鬚髮皆赤,所以稱之為紅毛,也稱之紅毛夷。


散人愛歷史


歡迎來看王勇論道。

明清之際,無論是晚明政府,還是山海關之外的滿清勢力,對西方國家都缺乏瞭解。晚明實行的“海禁”政策,導致與西方的接觸減少,而滿清偏居於東北一隅,自然與西方沒有過多接觸。那麼對於西方的人和事,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感官,直接稱呼。


中國封建統治者們,因為不瞭解西方,還鬧出了不少笑話。清朝的道光皇帝還詢問過:英吉利是什麼樣的國家,是否與大清有陸路相通。清朝的中晚期都如此閉塞,那麼明清之際的統治者,對西方的瞭解就更少了。



首先說說“佛郎機”。佛郎機是一種從西洋傳過來的大炮,它性能優越,能連續開火,彈出像火蛇一樣,是一款速射炮。佛郎機來自於西方,而明清之際的統治者們,根本沒法分清歐洲人分別屬於那個國家,只能根據發音來稱呼。由於稱西方來的人為佛郎機人,那麼他們傳過來的大炮就順便稱為佛郎機炮。佛郎機一詞,最初源自於伊斯蘭教徒對歐洲人的稱呼﹐同時他們也稱西方的基督教徒為佛郎機。中國人稱葡萄牙等西方人為佛郎機,也有可能是從東南亞的伊斯蘭教徒口中傳過來的。

再說說“紅毛番”。紅毛番從字面上瞭解,就是長著紅毛的蠻夷。明清之際荷蘭人來到中國沿海,還霸佔了寶島臺灣,直到後面民族英雄鄭成功才收回。那時的中國人,對荷蘭人接觸頗多,而荷蘭人中赤發的比例有點高,所以便根據外在形象稱這些人為紅毛番。再加上當時的荷蘭軍隊穿著紅色制服,非常古怪,更是坐實了紅毛番這一稱呼。這些紅毛番所攜帶的威力強大的火炮,也順便被稱為紅夷大炮。這種火炮晚明勢力,滿清勢力都很喜歡,因為威力強大,攻城特厲害。



因為中國的統治者對西方不瞭解,而出現了佛郎機這樣搞笑的稱呼,或者紅毛番這種鄙視的稱呼。這種不瞭解,也是由於封建統治者故步自封,在自己的封建城堡裡自娛自樂。正是因為故步自封,導致了中國慢慢落後於西方,直到鴉片戰爭才驚醒。


王勇論道


從 15 世紀末開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紛紛繞過非洲、南美,湧 向亞洲太平洋地區。1517 年,葡萄牙人最先來到中國,中國人根據阿拉伯人 對歐洲人的稱呼而將這些“長身高鼻、貓睛鷹嘴、捲髮赤須”的陌生人稱作 “佛郎機”,從 1601 年起,荷蘭人多次來到中國,當時中國人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於是就根據他們“毛髮皆赤”的體質特徵而將他們稱為“紅毛番”。“紅毛番”有時又作“紅毛夷”,簡稱“紅番”、“紅夷”。

荷蘭部隊穿著紅色軍服,浩浩蕩蕩的來到華夏後,我們認為他們長相古怪,為人野蠻,所以稱為紅夷。所以紅毛番話顧名思義應該是荷蘭


歷史不留名


明時稱荷蘭人為紅毛番。《明史·外國列傳》:和蘭,又名紅毛番,地近佛郎機。

清朝時也稱英國人為紅毛番。清謝清高《海錄》卷下:英吉利國即紅毛番,在佛朗機西南對海。

至於佛郎機,指葡萄牙。


歷史重讀記


佛郎機是葡萄牙,紅毛番是荷蘭人。(好像是這樣。)


真誠地看著你


明朝時稱葡萄牙為佛郎機,稱荷蘭人為紅毛番。清朝稱英國人為紅毛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