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起来!我将‘精忠报国’刺入你皮肤了,你当日夜牢记。念君奋力把胡酋退,念亲及早把捷书寄。"

这是来自康熙年间《如是观传奇》里的一段话,讲述了抗金大英雄岳飞的传奇人生。而这一段更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岳母刺字片段。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已经在华夏大地上流传许久,多少人启蒙时就曾读到过这个故事,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像岳飞一样的大英雄。幼时初读这个故事,思维有些跳脱。在感慨岳飞的英雄气概之时,也被肉体刺字吓个不轻。直到长大以后慢慢知道了有刺青这回事,看过了网上的那些大花臂、大纹龙的,自己才渐渐释怀。

话本里"精忠报国"的故事带了些神话的味道,此间的种种事迹多少都掺了点假,糅合了些艺术的成分。历史上,岳飞出身农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村二代,岳飞的母亲自然也不会有高到哪里去的文化水平。一个古代农村妇女,能不能够识字不好说,就算是识字,她也不是专业级别的工匠,将"盡忠報國"这四个繁体字刺在背上,稍有不慎,那可就是血肉模糊,一片狼藉。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这样带有技术性,有难度等级的任务,稍加推敲也能够判断出来不是岳母所能为的。那这四个大字到底是谁刻下的呢?

《宋史》里说:"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岳飞在被秦侩构陷之时,为示自己的衷心,袒露自己的后背,上面就有"尽忠报国"四字。(在古代尽忠尽孝是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臣子只能用尽忠尽孝来要求、勉励自己,但是不能用精忠来夸耀自己。后世因为《精忠记》、《精忠全传》等小说戏曲的流行,才使得后人把"精忠"和"尽忠"两者混为一谈,岳飞背后的刺字也从"尽忠报国"变成"精忠报国")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但是包括宋史在内的诸多关于岳飞的官方记载都有岳飞背后有刺字的描述,但是是谁所为,记载的都是含糊其辞,言语闪烁。这就给了艺术创作者们巨大的空间,在经过一代一代的加工之下,出现了好几个版本。

比如有说是请工匠刺的,还有称是他的下属张宪帮忙给刺上去的。等到清朝,“岳母刺字”这个版本一出来,就迅速地受到大家的欢迎认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取代其它版本。虽然流传版本不可靠,但是从正史以及这些后世加工里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刺字这件事情对于岳飞来说肯定是自愿的,而且这几个字,极有可能是他早早地就为自己选好了的。

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刺青吗?现在的刺青作为一种文化在大众之间也是广为流行的,甚至从网上流传的图片上也能看到不少明星身上也都有纹身刺青。而岳飞背后的"尽忠报国"这几个大字也是和刺青文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刺青最开始在我国只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图腾崇拜、等级的差异、氏族关系等等原因使得刺青在这些民族当中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而占据中华主体的汉族社会当中,除了用来给罪犯实施的黥刑之外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一直到了唐代,突然就在汉族社会当中刮起了一股"刺青热"。我们深挖唐代的社会状况,也可以多少理解这一变化的出现。

唐代科举制的出现,一举打破以往的士庶天隔的门阀政治,代之而起的是庶族的大批上位,加上城市的繁荣发展,这些在政治上种种反传统的出现,派生而出的诸如刺青等反对传统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非主流文化现象。此外,作为一个开放的王朝,民族大融合在这一时期也迎来了一次高潮。长安城中的胡姬,胡旋舞,带有异族血统的皇室王族,而刺青更是重要表现。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这异族而来的东西,纹在自己的身上,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那得是怎样的回头率。越是特别,引人注目,就越是能够满足自己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所以那时候的长安街头,那些"不事家业"的"街肆少年"们对于这个刺青可谓是趋之若鹜,就是在官府的严厉打击之下,一个个也是争相模仿。

还有佛教在唐朝盛行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外来的佛陀在大唐的土壤上深根发芽,安了家。作为当时的主流教派之一,手底下自然是少不了一众教徒的拥戴。而在这其中更是有痴迷佛陀,为它疯癫为它痴狂的狂热教徒。为了表示自己的崇拜和热爱,烧顶灼臂,刺血写经都是记载有发生过的事情。对于这些教徒来说,只有这些举动才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对佛祖深深的爱。种种社会背景促成了刺青文化在这一时期的集中爆发。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唐代末年,朝廷式微。自己手下的小兄弟们都不再安分,藩镇割据局面越演越烈,四十年太平天子早已是过去式,现在进行式的大规模动荡愈发明晰。军队势力对于每一个割据力量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招兵买马,准备粮草都是节度使头头们的重中之重。大规模士兵的扩招,乃至强征,封建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使得在军队当中士兵们的厌战心理愈发凸显,大批士兵出逃,军队战斗力受此影响直线下降。

为了振奋军队,阻止大批士兵的出逃。唐末的一位大军阀朱温想出来一个办法。制定出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 谓之"拔队斩"的严明军纪。结果士兵逃跑的口子不但没有补住,反而是越漏越大。士卒"多亡逸,不敢归"。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一计不成再来一计,朱温眼看着士兵逃走者越来越多,下令只要是军队里的士兵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脸上刻字,记上自己所在的军队称号。在各个关口严加盘查,缉拿逃跑之人。

一旦逃跑,脸上那"明晃晃"的记号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被引爆要了自己的命。就算是有的士兵能够披荆斩棘,历经九九八十一后侥幸逃跑,到了别的地方,乡里乡亲邻里街坊的一看到这记号也都不敢收留。只此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根治其祸。

这样的做法即使被后代的不少人诟病,可是招架不住这方法太管用,在朱温之后的不少统治者都沿用了这一做法,在士兵的脸上,甚至是身上刺青,做上独有的标记。所谓的"花臂"士兵就是这活生生的例子。

到了宋代军队当中的刺青就比较复杂了。

对于禁军而言,不光要有军籍而且面部还要求有刺青,"黥面隶军"是所有的在籍士兵的基本工作。北宋名将狄青,最开始是士兵出身,所以脸上也被刺了字。因为骁勇善战很快被提升为军官,并且还一步一步地上升成了掌管全国军政的枢密使。当时朝中有许多人劝狄青把脸上的刺字去掉,这样不但脸看起来变得好看了,而且也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士兵出身了。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就因为这个事儿,还惊动了皇帝宋仁宗。宋仁宗特意召见狄青,告诉他这个脸上的刺字去掉也是可以的,谁料皇帝发话狄青也是不听。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皇帝,要把自己脸上的刺字留下来给自己的下属们看,激励他们做出赫赫战功。一时之间传为一段美谈佳话。

和政府管制的禁军相对照的是地方上的乡勇,他们一般会选择在手背上刺字,即"涅手背"。还有一类在边境的少数民族的蕃户,当他们被编制成为乡勇的时候,除了手背上的刺字,还要再在左耳前刺上"蕃兵"二字以示区分。

除了士兵们刺青的必须标配之外,还有的就是我们敬爱的岳飞等英雄们了,两宋时候的很多爱国将领们,为了表明自己热爱国家,坚决抗击外敌,保卫河山的坚定理想信念,精心选好的字样,择一个黄道吉日,在自己身上留下神圣忠坚的字样。

岳飞背后的"尽忠报国"就是岳飞自己对金人的无声抗击,对国家的热血深情。除了岳飞,还有很多将领也刺了字,这其中最值得说的就是宋初名将呼延赞。不光是自己,动员全家人和自己一起刺字明志,全家人都刺字以示抗敌之志。自己刺上"赤心杀贼",妻子和孩子乃至女仆都一并刺上,而家中所有的孩子都要刺上"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字样。

岳飞后背刺字并非“精忠报国”,也不是岳母所刺,解锁古人刺青史

军队里的刺青在宋代出现了新的创新和完善,而军队外的刺青也在宋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宋代政府对于民间刺青不再用行政力量管控,政府的大撒手让民间的刺青文化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刺青的队伍当中。刺青者频频在历史当中露相,每逢重要节日都能够成为他们展示表演的舞台,而在平日里的恶霸闹剧中也是能博得一席之位。更有人披发文身,粉墨登场,登上戏台开场大戏。从这儿也能够可看出来在宋朝的时候刺青已经较为普遍的得到了社会认同,对于刺青也不再像前朝带有如此大的排斥。

一直以为在国外盛行,在中国前些年还是非主流的代名词的刺身。可是当走向历史的纵深处时才发现,原来看似是"洋玩意儿"的背后却是一颗红彤彤的中国心。岳飞这些大英雄们的刺身,更是为刺青蒙上了一层更为绚烂的色彩。

当你再看到刺身的时候,或许会想到千年前有这么一群人,意气风发,朝气昂扬。面对祖国河山,他们立下至死的誓言。带着那些刺入肌理的印记,驰骋沙场,拼死战至最后一刻。

这些痕迹,无关情爱,无关风花雪月。不是为了纪念那个忘不掉的前任,纪念那些已然过去再也回不去的岁月。他们身上的刺身承载的是千千万万的国民,是守护江河故土的绝对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