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乾貨!做外貿的你必須知道出口到各國需要的各種認證!收藏


外貿乾貨!做外貿的你必須知道出口到各國需要的各種認證!收藏

***請點擊上方紅色的“關注”我們,您的關注,是我們努力的動力!謝謝!***

1、CE:標誌是一種安全認證標誌,被視為製造商打開並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CE代表歐洲統一(CONFORMITE EUROPEENNE)。凡是貼有“CE”標誌的產品就可在歐盟各成員國內銷售,無須符合每個成員國的要求,從而實現了商品在歐盟成員國範圍內的自由流通。

2、ROHS:ROHS是《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的英文縮寫。RoHS一共列出六種有害物質,包括: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歐盟在2006年7月1日開始實施RoHS,使用或含有重金屬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等阻燃劑的電氣電子產品都不允許進入歐盟市場。ROHS針對所有生產過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種有害物質的電氣電子產品,主要包括:

白家電,如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吸塵器,熱水器等,黑家電,如音頻、視頻產品,DVD,CD,電視接收機,IT產品,數碼產品,通信產品等;電動工具,電動電子玩具,醫療電氣設備.


Remark:客人問有沒有rohs時要問他是要成品rohs還是原材料rohs,有些工廠是做不到成品rohs的,含rohs價格一般比普通的產品貴10%-20%左右。

3、UL:UL是英文保險商試驗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簡寫。UL安全試驗所是美國最有權威的,也是界上從事安全試驗和鑑定的較大的民間機構。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的、為公共安全做試驗的專業機構。它採用科學的測試方法來研究確定各種材料、裝置、產品、設備、建築等對生命、財產有無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確定、編寫、發行相應的標準和有助於減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財產受到損失的資料,同時開展實情調研業務。

總之,它主要從事產品的安全認證和經營安全證明業務,其最終目的是為市場得到具有相當安全水準的商品,為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得到保證作出貢獻。就產品安全認證作為消除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有效手段而言,UL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Remark:不強制要UL才能進入美國

4、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

FDA 是美國政府在健康與人類服務部 (DHHS) 和公共衛生部 (PHS) 中設立的執行機構之一。FDA 的職責是確保美國本國生產或進口的食品、化妝品、藥物、生物製劑、醫療設備和放射產品的安全。“9・11”事件後,美國國內人士認為,有必要切實提高食品供應方面的安全。美國國會在去年6月通過了《2002年公共健康安全及生物恐怖主義的預防及對策法案》後,撥款5億美元授權FDA制定實施該法案的具體規則。該法規規定,FDA將給每個登記申請者分配一個專用登記號碼,外國機構對美國出口的食品,在到達美國港口前24小時,必須事先向美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通報,否則將被拒絕入境,並在入境港口予以扣留。


Remark:FDA 只是要註冊登記,不是要認證書.

外貿乾貨!做外貿的你必須知道出口到各國需要的各種認證!收藏

5、FCC: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於 1934 年由COMMUNICATIONACT 建立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直接對國會負責。 FCC 通過控制無線電廣播、電視、電信、衛星和電纜來協調國內和國際的通信。涉及美國 50 多個州、哥倫比亞以及美國所屬地區,為確保與生命財產有關的無線電和電線通信產品的安全性, FCC 的工程技術部( Offic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負責委員會的技術支持,同時負責設備認可方面的事務。許多無線電應用產品、通訊產品和數字產品要進入美國市場,都要求 FCC 的認可。

FCC 委員會調查和研究產品安全性的各個階段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同時 FCC 也包括無線電裝置、航空器的檢測等等。聯邦通訊委員會 ( FCC ) ---- 管理進口和使用無線電頻率裝置,包括電腦、傳真機、電子裝置、無線電接收和傳輸設備、無線電遙控玩具、電話、個人電腦以及其他可能傷害人身安全的產品。這些產品如果想出口到美國,必須通過由政府授權的實驗室根據 FCC 技術標準來進行的檢測和批准。進口商和海關代理人要申報每個無線電頻率裝置符合 FCC 標準,即 FCC 許可證。

6、CCC:根據中國入世承諾和體現國民待遇的原則,國家對強制性產品認證使用統一的標誌。新的國家強制性認證標誌名稱為“中國強制認證”,英文名稱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為“CCC”。中國強制認證標誌實施以後,將逐步取代原來實行的“長城”標誌和“CCIB”標誌。

7、CSA:是加拿大標準協會(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簡稱它成立於1919年,是加拿大首家專為制定工業標準的非盈利性機構。在北美市場上銷售的電子、電器等產品都需要取得安全方面的認證。目前CSA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認證機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安全認證機構之一。它能對機械、建材、電器、電腦設備、辦公設備、環保、醫療防火安全、運動及娛樂等方面的所有類型的產品提供安全認證。CSA已為遍佈全球的數千廠商提供了認證服務,每年均有上億個附有CSA標誌的產品在北美市場銷售

8、DIN:德國標準化學會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DIN是德國的標準化主管機關,作為全國性標準化機構參加國際和區域的非政府性標準化機構。

DIN於1951年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由DIN和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VDE)聯合組成的德國電工委員會(DKE)代表德國參加國際電工委員會。DIN還是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歐洲電工標準

9、BSI:英國標準學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英國標準學會(BSI)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國性標準化機構,它不受政府控制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BSI制定和修訂英國標準,並促進其貫徹執行。

10、GB: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內市場和國際貿易都得到迅速發展。我國的許多出口企業,由於不瞭解各國認證制度的要求,許多出口產品無法打進國際市場,價格也遠遠低於所在國經過認證的同類產品。因此,這些企業每年不得不花費十分珍貴的外匯,申請外國認證和由外國檢驗機構出具檢驗報告。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國家逐步推行國際通行的認證制度。1991年5月7日國務院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條例》,國家技術監督局也發佈一些貫徹《條例》的規章,保證認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在1954年成立後,一直為取得國際間的相互認可而努力,以便為電工產品出口服務,

1991年6月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被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安全認證組織(iEcEE)管理委員會(Mc)接受為認可和頒發CB證書的國家認證機構。下屬的9個檢測站接受為CB試驗室(認證機構試驗室),所有有關電氣產品,只要企業取得了委員會出具的cB證書和測試報告,IECEE一ccB體系內的30個成員國將予以認可,基本上免去再送樣到進口國測試,這樣既省費用又省時地獲得該國的認證合格證書,對出口產品極為有利。

11、EMC:隨著電氣電子技術的發展,家用電器產品日益普及和電子化,廣播電視、郵電通訊和計算機網絡的日益發達,電磁環境日益複雜和惡化,使得電氣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EMC電磁干擾EMI與電磁抗EMS)問題也受到各國政府和生產企業的日益重視。電子、電器產品的電磁兼容性(EMC)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質量指標,它不僅關係到產品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而且還可能影響到其他設備和系統的正常工作,關係到電磁環境的保護問題。歐共體政府規定,從1996年1月1起,所有電氣電子產品必須通過EMC認證,加貼CE標誌後才能在歐共體市場上銷售。此舉在世界上引起廣泛影響,各國政府紛紛採取措施,對電氣電子產品的RMC性能實行強制性管理。國際上比較有影響的,例如歐盟89/336/EEC

12、PSE:是日本JET(Japan Electrical Safety & Environment)針對符合日本安全規定的電子電器產品所給予的認證標章。 根據日本的DENTORL法(電器裝置和材料控制法)規定,498種產品進入日本市場必須通過安全認證。

13、GS:GS標誌是德國勞工部授權TUV、VDE等機構頒發的安全認證標誌。GS標誌是被歐洲廣大顧客接受的安全標誌。通常GS認證產品銷售單價更高而且更加暢銷

14、ISO: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標準化專門機構,它在國際標準化中占主導地位。ISO制定國際標準。ISO的主要活動是制定國際標準,協調世界範圍內的標準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國和技術委員會進行情報交流,以及與其他國際性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

15、HACCP:是“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的英文縮寫,即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被認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風味品質的最好、最有效的管理體系。

國家標準GB/T15091-1994《食品工業基本術語》對HACCP的定義為:生產(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種控制手段;對原料、關鍵生產工序及影響產品安全的人為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監控程序和監控標準,採取規範的糾正措施。國際標準CAC/RCP-1《食品衛生通則1997修訂3版》對HACCP的定義為:鑑別、評價和控制對食品安全至關重要的危害的一種體系。

16、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縮寫,中文的意思是“良好生產操作規範”,是一種特別注重在生產過程實施對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

簡要的說,GMP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合理的生產過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嚴格的檢測系統,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符合法規要求。GMP所規定的內容,是食品加工企業必須達到的最基本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