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戰鬥機導彈,旁邊的尖頭圓身是放油的還是大炸彈啊?

洋蔥防務觀察


那是戰機的外掛副油箱,當戰隊進入戰區或緊急關頭,回先投掉外掛油箱,這樣能使戰機在和敵機作戰時減少被敵機擊中引爆的危險,還可以使戰機或得更好的機動能力。


十字橡葉


因提問者的描述渾亂不清所導致雙方所看的參照物不同!如果提問者把詳細的截圖標出來相信也就不會有此誤會,洋蔥所說的是圖下這個,從提問者的“導彈旁,尖頭圓身”的角度出發也是最符合的,很顯然無論是從體積還是掛載點位置來說肯定不是副油箱,部分回答者也是審題未明確就直接向翼根掛載點的副油箱開了火……讓提問者具體標出所詢問的具體,這事也就非常明瞭了!再一個天下這麼多人,不可能人人都認可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事實在也沒必要爭個高低,把自己想說的說了具體人家認不認可無所謂了其實,好了我還是想想明天這磚怎麼搬吧😂😂



悟天—小志


這個問題的本身我認為還是該網友評論的不清晰,造成的一種誤解。

從圖中看出,殲-10C翼下從外到內分別掛載的是PL-10近距格鬥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副油箱。機腹也掛載了一個副油箱,在進氣道下掛載了瞄準吊艙,因此可以推斷出,殲-10C是在執行遠程奔襲轟炸任務,副油箱支持遠程奔襲,激光制導炸彈+吊艙的搭配,是為了轟炸任務,而PL-10近距格鬥彈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自衛用的。

該網友問了一句“每個戰鬥機導彈,旁邊的尖頭圓身是放油的還是大炸彈啊”。通過比較發現該網友的描述並不清晰,圖中的副油箱與激光制導炸彈都符合該網友“尖頭圓身”的描述,所以說條主“洋蔥防務觀察”回答的激光制導炸彈與網友回答的副油箱本身都沒有錯,只是相互之間所參照的對象不同,最後才引起的爭吵。


軍菌醬


大哥,那明顯是戰鬥機的副油箱!!

副油箱是指掛在機身或機翼下面的中間粗、兩頭尖呈流線型的燃油箱!可以增加戰機的航程和滯空時間,這種油箱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減少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而且,這種副油箱是可以拋棄的,在遭遇敵機需要進行格鬥的時候,需要拋掉以增加戰機的靈敏性,而且戰機在飛行過程中先使用的就是副油箱中的油料!

除了這種傳統的油箱之外,還有一種設計更先進,容積更大的保形油箱!它不會明顯改變戰機的氣動外形,緊緊貼著機體安置的副油箱,一般是安置在機身和機翼的連接處,或者機身背部!最常見的就是F-16上的保形油箱,就是下圖中機身上鼓起的兩個大包,給人滿滿的科幻感,臃腫卻不失靈活!但不能拋棄!

你問題描述中殲10明顯掛載了3個副油箱,就是你描述的“戰鬥機導彈旁邊尖頭圓身”的物體!殲10曾經設計實驗國類似F-16的保形油箱,但出於某些原因最終是放棄了

(圖片來源自網絡)


冬雨AK


副油箱,為了增加航程,在進入戰鬥前,標誌性動作就是拋掉副油箱,就像咱們打架前擼胳膊挽袖子。


裝機帝


話說……

就沒有高清版麼?

應該是精確制導炸彈,機身下還掛著觀瞄吊艙。

圖片太模糊了,頭條就沒有高清圖片麼?




筆不意馳


戰鬥機機翼下面掛著的有幾種

第一種是導彈 導彈有分為幾種空空導彈 空地導彈 對海的 還有遠程 中程 近程 反輻射導彈,反正有很多種 也會掛載電子吊倉主要是壓制對方的通訊

第2個會掛載副油箱,形狀類似於導彈 但是比較大 你說的可能就是副油箱 也有可能是電子吊倉 也有改進型戰機會把油箱改到機背部 一般是固定的


超子的生活


尖頭圓身的?那是為了降低風阻,而設計的低阻力結構,最多的是掛載副油箱,另外,外掛電子戰吊艙,紅外/激光瞄準外掛吊艙,都是你說的尖頭圓身,還有一些大型遠程空基巡航導彈,也是這個形狀,比如歐洲的暴風陰影巡航導彈,還有子母彈,各種彈藥撒佈器等等,都採用的尖頭圓身的保形結構


萬年老亞瑟


戰鬥機除了可以掛載空對空、空對地、空對艦常規導彈,還可以掛載集束炸彈、普通航空炸彈、燃燒彈、反裝甲金屬射流彈、反輻射巡航導彈、對地或對艦巡航激光紅外製導導彈、雲爆彈、鑽地彈、石墨彈、貧鈾彈、火箭彈、金屬箔條(紅外誘餌干擾彈)、電子吊倉、反艦反潛魚雷、副油箱等外掛物,可能你指的是它們中的一種吧!


李曉剛334


副油箱,為了增加航程,在進入戰鬥前,標誌性動作就是拋掉副油箱,就像咱們打架前擼胳膊挽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