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能查出什麼病?

自立124


尿常規和血常規,糞便常規俗稱三大常規,臨床化驗的三大件,是比較基礎,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檢驗。

那什麼是尿常規?我們到醫院看病,為什麼要驗尿常規?什麼情況下要驗呢?尿常規能驗出什麼疾病?今天小編就嘗試解讀一下。

什麼是尿常規?

直接上圖了,看下面這張圖,尿常規就是尿液要檢測的一些項目的組合。通常包括醫生所說的幹化學檢查部分和尿沉渣兩個部分。幹化學部分包括,尿酸鹼度,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酮體,尿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這些參數。尿沉渣主要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細菌等。



尿幹化學項目能檢出什麼病?

尿幹化學部分比較重要的項目像尿蛋白是急慢性腎炎,腎結石,藥物引起的腎損害的指標。尿蛋白陽性,可能跟這些疾病相關。尿糖和糖尿病相關。尿膽紅素與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及溶血性黃疸有關。尿酸鹼度與呼吸性鹼中毒,代謝性鹼中毒等有關。尿比重,升高與糖尿病,腹瀉脫水等有關,降低與尿崩症,腎衰有關。

尿沉渣項目能檢出什麼病?

尿沉渣是尿液離心後,留下來的有形成分,包括白細胞,紅細胞,結晶,管型等。

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提示泌尿系統感染,包括腎炎,結石,膀胱炎,尿道炎,泌尿道感染,泌尿系腫瘤等。尿中出現較多紅細胞可能跟泌尿系感染,結石,腎小管腎炎,創傷等有關。管型增多可能跟泌尿系感染,腎病急性期相關。

這裡解釋一下,什麼是泌尿系統呢?泌尿系統是由腎臟,膀胱,輸尿管及尿道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體內代謝的不能再利用的或者有害物質。


醫患家


尿常規,我們這裡叫“尿常規加尿沉渣”,是三大常規檢查之一。這個檢查項目目前的價格是38元。



尿常規檢查方便、快捷,也算是在所有的檢查裡面比較便宜的。

由於尿的生成和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以及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所以,尿液的異常主要反映的是以腎為核心的泌尿系統的問題。

除了腎及泌尿系統疾病之外,尿液常規在診斷其他疾病方面,也有很重要的意義,主要是因為尿常規能反映新陳代謝的狀態。



腎病和蛋白尿

正常人的尿液中,偶爾有少量的蛋白,但常規尿檢查蛋白一般為陰性。

如果尿蛋白顯示為一個加號(“+”)以上的陽性,往往是某些腎病的重要表現,需要進一步的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以及其他檢查,來明確蛋白尿的原因。

發現蛋白尿,要和其他因素導致的“假”蛋白尿相鑑別。

比如,由劇烈運動導致的功能性蛋白尿,或者尿液中混入生殖系統排洩物導致的“蛋白尿”等情況。

明確的蛋白尿,可能是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疾病的第一發現。



肝病和尿膽紅素

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尿膽原和尿膽紅素陽性,提示肝膽可能有問題,多為膽紅素代謝的問題,這些指標是黃疸性疾病的重要鑑別診斷依據。

嚴重的肝功能損害的時候,往往除了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外,還有尿膽原和尿膽紅素同時陽性。因為正常人血中結合膽紅素不高,肝嚴重損害時,血中結合膽紅素升高可通過腎小球濾過使尿中膽紅素呈陽性。



尿路感染和尿白細胞

尿常規檢查報告單最常出現的一個陽性,就是尿白細胞。正常人尿檢,白細胞不超過5個。

  • 如果出現大量的白細胞,則要考慮尿路感染的可能。

對於一些女性,影響尿白細胞的因素是比較多的,比如酵母菌、滴蟲等成分也會導致白細胞增高,這屬於假陽性。

因此,不能僅僅通過從尿白細胞陽性,就斷定有尿路感染,需要結合亞硝酸鹽和尿培養的結果來確定。



腎結石和血尿

正常人的尿液偶爾會有紅細胞,但不會超過3個,如果出現較多的紅細胞,這可能是腎臟、尿路出血。

結石可能是最常見的因素。

一些全身性的血液循環疾病,導致的血液循環障礙,也可以引起血尿。

發現血尿以後,尤其對於女性來說,要排除月經血的汙染。

血尿確定後,需要進一步的結合臨床表現、尿蛋白和影像學檢查等來綜合分析判斷。



糖尿病和尿酮體

人在飢餓,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糖代謝發生障礙障礙、脂肪分解增加,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時候,產生的酮體速度,要大於組織的利用速度,就會出現酮尿。

  • 也就是尿酮體陽性。

尿酮體陽性和糖尿病、妊娠、營養不良和一些慢性疾病有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是一個重要的診斷提示。

人在嚴重腹瀉和嘔吐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尿酮體陽性,補液和飲食以後,這種表現會逐漸的消失。

總之,尿液檢查的異常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上面的這些項目,還包括顏色、比重、pH值等等指標,在判斷某些疾病的時間,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您好,尿常規是屬於比較基本的檢查,不管是體檢,還是入院或者手術前的常規檢查,都需要進行尿常規檢查。而且尿常規檢查很便宜,基本就是20、30塊錢。很多人就會問,這麼便宜的檢查,到底能查出些什麼問題呢?有沒有必要檢查呢?

這是一張尿常規檢查的報告單,讓我們來看看這裡面的主要檢查項目:

尿蛋白(蛋白質)

這是小便常規裡比較重要的檢查項目,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腎臟的疾病。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功能不全等都可能會導致尿蛋白陽性,同時,高血壓、糖尿病、紅斑狼瘡等疾病繼發的腎臟損傷也可能造成尿蛋白陽性。

當然,還有一些生理性的情況,比如劇烈運動、高蛋白飲食、長時間站立等也可能造成尿蛋白,還有女性的白帶汙染也可能會使小便中出現尿蛋白,但這種尿蛋白往往都是一過性的。所以當出現尿蛋白最好複查小便常規或者持續監測,同時還有結合其他項目來明確是否為腎臟疾病所導致的。

尿潛血(紅細胞)

當小便中有血的時候,小便常規就可能會出現尿潛血陽性,或者紅細胞陽性。這種情況可能由於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甚至泌尿系惡性腫瘤所導致。除了這些病理情況,當女性來月經的時候或者月經前後檢查,也可能會導致小便中尿潛血陽性。所以女性檢查小便常規,最好避開月經前三天和後三天。

尿白細胞

尿白細胞最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當尿白細胞陽性時,首先考慮存在尿路感染的可能。但是小便常規有的時候也可能會由於汙染,使尿液中出現少量白細胞,尤其是女性,如果在留尿的時候不小心混有了白帶,小便常規中就可能顯示尿白細胞陽性,甚至還會出現尿蛋白陽性。這種情況我們還需要結合患者是否有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症狀,來綜合判斷。

除了上面這些比較主要的項目,在糖尿病患者,我們還需要看尿糖、尿酮體等情況;而在腎炎的患者,管型如果出現陽性,可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尿常規檢查只是一個比較基礎的檢查項目,當這個檢查中一些項目出現異常,我們就應該考慮是否有疾病的存在。但不能單純依靠尿常規檢查就明確診斷,很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夠確診。


郭醫生小課堂


血、尿、便三大常規是住院的必查項目,無論是哪個科的疾病,先要查這三項,今天咱們就來說說三大常規中的——尿常規,通過尿常規可以看出什麼疾病。


先來說一下尿常規檢查的注意事項

一般要求晨尿,就是早晨起床後第一次排尿,並且取中段尿,這樣儘可能的減少其他因素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除此之外,女性在生理期是不建議做尿常規檢查的,因為這個時期容易在尿液中出現紅細胞,影響結果的判斷。

尿液檢查中需要觀察和檢測哪些項目?

尿常規中的顏色、清晰度、酸鹼度這些只是提供一個健康狀況的初步判斷,如果這些異常,那有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並不能代表具體的疾病。

尿膽原、膽紅素代表黃疸的存在,多見於肝膽疾病,如肝炎、膽囊炎、肝硬化等;尿蛋白陽性、尿比重異常多見於腎臟相關的疾病,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性病等;尿糖異常,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最近糖攝入過多。

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以及一些細菌等,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是不含有這些物質的,如果超過正常範圍,就代表疾病,紅細胞代表有一些出血的疾病或泌尿繫結石,如果伴隨有長期無痛血尿,還要排除泌尿系腫瘤等;白細胞代表有炎症反應的存在,如膀胱炎、腎炎等;細菌則代表相應的細菌感染。


張浩醫生


尿是血液經過腎臟過濾後形成的最終的代謝廢物。因此,尿可以反映人體的代謝情況,以及各個系統的功能狀態如何。尿液檢查,通常是用來協助診斷,而不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一、對於泌尿系統疾病


如圖所示,是一張尿常規的檢查報告單。各個醫院的尿常規檢查項目可能稍微有些區別。從這張檢查中可以看出哪些問題?


1.假設3和4項陽性,則提示存在泌尿系感染,再結合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就可以確診。

2.假設出現血尿,則提示可能有結石,泌尿系統結核、腫瘤的可能。

3.尿比重升高提示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尿比重下降,提示慢性腎衰、尿崩症、腎小管間質性疾病。

4.第5項尿蛋白如果陽性。則要看具體尿蛋白的多少,有可能是正常的蛋白尿,幾天後就消失了。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可以是腎臟的毛病,比如腎病綜合徵、急性腎炎、間質性腎炎、腎小管酸中毒。也可能是其他系統的疾病,比如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病。

5.比如第15項,各種管型尿的出現,也是提示不同的疾病,臘樣管型提示嚴重的腎小管變性壞死;脂肪管型提示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細菌管型提示感染性疾病。

二、對於其他系統疾病的提示作用

1.如圖所示,尿葡萄糖陽性,提示該患者可能有糖尿病。

2.檢測尿澱粉酶升高,則提示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3.患者出現黃疸時,檢測尿膽原和尿膽紅素,有助於鑑別什麼類型的黃疸。


4.檢測尿液酸鹼度,有助於判斷患者以肉食為主還是素食為主,肉食者尿液偏酸,素食者偏鹼性。尿液偏酸還可見於酸中毒、高熱、痛風患者。尿液偏鹼性見於鹼中毒,膀胱炎、腎小管酸中毒。

三、通過檢查尿液,來安全用藥

有些藥物可能對腎功能有影響,但有時候又必須要用,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檢測尿液來檢測用藥的安全性。比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多黏菌素等。

尿液檢查,可以查出來的東西太多了,作用也很大,上面只是列舉了一部分,能力有限,只能想到這些。


石佛山下小醫生


尿常規檢查一般有哪些指標呢?

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白細胞、酮體、亞硝酸鹽、尿膽原、膽紅素、蛋白質、葡萄糖、尿比重、尿紅細胞、隱血、PH、維C、尿沉渣鏡檢等。



尿常規能查出什麼病呢?

尿常規檢查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腎病類、糖尿病類、泌尿感染類以及其他疾病類。

  1. 腎病類:酸鹼度(pH)、比重(SG)、隱血或紅細胞(BLD、ERY)、蛋白質(PRO)和顏色(COL)。正常參考值分別為:4.6~8.0、1.005~1.030,陽性、陰性,淡黃色至深黃色。這些指標的改變可能提示有腎功能損害。
  2. 糖尿病類指標:酸鹼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體(KET)。這些指標的檢測有助於診斷相關併發症和機體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損害,如是否出現酮血癥等。正常情況下,尿糖和酮體為陰性。

  3. 泌尿感染類指標:白細胞(WBC)、隱血或紅細胞、亞硝酸鹽(NIT)、顏色和濁度(TUR)。當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時,尿中往往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尿液顏色或濁度也發生改變,亞硝酸鹽有時也會為陽性。化學檢測尿白細胞和隱血或紅細胞只起過篩作用,臨床診斷以鏡檢結果為準。
  4. 其他疾病類指標:主要是酸鹼度、比重、膽紅素(BIL)、尿膽原(URO)、顏色及其他指標。膽紅素和尿膽原兩項指標反映肝臟代謝血紅素的能力和數量。正常情況下,尿膽紅素為陰性,尿膽原為弱陽性。以上指標增高時,往往提示黃疸,尿液顏色呈黃綠色。

總結:許多醫院尿常規的指標不僅僅這十幾項,大部分都和腎功能、泌尿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肝功能有關係。當大家查出異常時一定要找到相關科室進一步檢查。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尿常規化驗單中包含了很多指標,每個指標不同,反映的疾病也是不同的。其中包括了尿蛋白(PRO),尿葡萄糖(GLU)、尿膽紅素、尿酮體(KET)、尿沉渣鏡檢、尿膽原(URO)、尿酸鹼度(PH)等。

1、尿蛋白(PRO)

正常情況:陰性。

不正常情況:增高:各種腎炎、泌尿系統感染、腎結石、全身性疾患累及腎臟,藥物引起的腎損害等。

2、尿比重(SG)

正常: 1.009-1.035

不正常情況: 增高:糖尿病、急性腎炎、腹瀉、嘔吐、發熱等;降低:尿崩症、飲水過多、腎功能衰竭晚期、使用利尿劑等。

3、尿沉渣鏡檢

正常情況:白細胞<5/HP;紅細胞<3/HP;上皮細胞0~少量/HP;管型O/HP或偶見透明管型。

不正常情況:白細胞增多: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泌尿繫結核、泌尿系腫瘤等。

紅細胞增多:泌尿繫結石、腎小管腎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

管型增多:紅細胞管型:腎臟病變急性期爭;白細胞管型:化膿性感染等。

4、尿酸鹼度(PH)

正常情況:4-8。

不正常情況:增高,呼吸性鹼中毒、某些代謝性鹼中毒;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低鉀性代謝性鹼中毒等。

5、尿酮體:

正常情況:陰性。

不正常情況:陽性則可能是糖尿病、飢餓、脫水、發熱等。

6、尿葡萄糖:

正常情況:陰性。

不正常情況: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肝臟疾病等。

尿隱血陰性正常,如果是陽性也要結合尿紅細胞鏡檢等綜合判斷。




求醫養生科普


尿常規和血常規,大便常規合稱為臨床的三大常規,不管你到哪個醫院住院,三大常規是必查項目!

一來因為三大常規可以發現很多很多的問題,而檢查本身又方便實惠,可謂"物美價廉"。

二來因為這是病歷管理要求,凡是住院的病人都要求查三大常規,否則病歷就不符合要求。

回到題目,為什麼尿常規這麼重要,尿常規能查出什麼病?

我們按尿常規的檢查內容一個一個來介紹。

一, 一般性狀檢查:如圖中所示的顏色,透明度,PH值,比重。 正常人的新鮮尿液顏色是清澈透明的,而病理性尿液外觀改變有以下一些常見的情況:

  1. 血尿,顧名思義尿液呈血色,常見於泌尿系統炎症,結石,腫瘤,外傷,也可見於血友病。
  2. 膿尿和菌尿,尿裡有大量膿細胞炎性滲出物或者細菌的時候,尿就會呈白色渾濁或者雲霧狀。可見於腎盂腎炎,膀胱炎等。
  3. 乳糜尿,尿裡面混有淋巴液而像牛奶一樣。這個可見於絲蟲病和腎周圍的淋巴管堵塞。


正常尿液PH值約6.5,單位介於4.5到8.0之間,不同實驗室不同方法稍有差異。

  1. PH高見於鹼中毒,尿瀦留,膀胱炎等。
  2. PH低見於酸中毒,高熱,痛風,服用酸性藥物如維生素C。 正常尿比重為1.015到1.025。比重增高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而比重低見於水喝的很多,慢性腎衰竭等等。

二,化學檢測。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體,尿膽紅素,尿膽原。

  1. 尿蛋白:正常人尿裡面是沒有尿蛋白的,但也有特例。比如,劇烈運動,緊張,寒冷,炎熱等情況下會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生理性蛋白尿。這種都是一過性的,無需擔心。但如果是病理性蛋白尿就要小心了!比如腎小球,腎小管性損傷都會出現蛋白尿;腎組織被破壞出現組織性蛋白尿;血漿中低分子量蛋白質增多而致溢出性蛋白尿。


  2. 尿糖:正常人尿中可以有少許葡萄糖,但太多就是異常了。最常見的尿糖增高就是糖尿病了!胰島素缺乏使得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大大減少,超過了腎臟的"糖閾",因此就要出現糖尿。此外,甲亢,庫欣病等也會導致尿糖增高。
  3. 尿酮體: 尿酮體是體內脂肪的帶著產物,我們知道如果體內糖的代謝出問題,脂肪代謝就會增高,但脂肪代謝會產生酮體,所以會有尿酮體增高。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尿酮體增高常見於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嚴重的時候合併的酮症酸中毒!另外,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長期飢餓也會出現尿酮體增高。
  4. 尿膽紅素和尿膽原: 我們知道膽紅素是在肝臟代謝的,如果肝臟出問題了,一些結合的膽紅素溶於水,部分就會從尿排出,稱之為尿膽紅素;一些排入腸道後轉化為尿膽原,小部分經尿液排出。所以,這兩個指標可以反應一些肝臟的疾病,比如急性黃疸性肝炎,膽囊淤積性肝炎,溶血性黃疸。

三,鏡下檢查,比如鏡檢白細胞,紅細胞。這是尿液經過離心後的沉澱物再進行的成分鑑定。

  1. 鏡檢如果有大量白細胞,見於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尿道炎。
  2. 鏡檢尿紅細胞如果是大於80%是多形的多半是腎小球出問題了,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多形細胞少於50%見於腎結石,泌尿系統腫瘤等。

以上,我們簡單的瞭解了一下尿常規的一些內容以及出現異常可能和哪些疾病相關。但,這些只是最最基礎的,最最常見的。尿常規內容豐富,"反應能力強大",特別對於懷疑有泌尿系統疾病的(尿液的形成和排除就在這個系統裡),尿常規是必查項目!


醫學小偵探


你好,尿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做患者尿常規檢查,有利於醫生髮現腎臟疾病的一般診斷方法。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洩量大體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

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

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症、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症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今日導讀:尿常規能查出什麼病?

大家好,我是一名檢驗科醫生,很高興能用我的專業知識來回答這個問題。尿常規檢查這一個項目,無論是平時我們的健康體檢還是泌尿系統出現問題時,都會做一個尿常規檢查,因為通過簡單的尿常規檢查就可以瞭解我們人體的腎臟以及泌尿系統方面是不是存在問題,而且其檢查的費用比較低廉,人們也樂於接受。



那麼這個簡單的尿常規檢查到底可以查出什麼疾病呢?

我們知道尿液是人體的排洩物之一,原尿經過腎臟的濃縮稀釋功能之後就變成可排洩的尿液,尿液裡面含有人體的一些代謝產物,如果腎臟出現問題,那麼尿液中的某些代謝產物的含量就會不一樣,這樣通過尿液中的代謝產物含量就可以分析腎臟是否出現問題;另外,尿液從腎臟中排出後就會經過輸尿管,之後再進入膀胱,最後經過尿道排出體外,如果在這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麼也可以從尿液中體現出來,例如尿路感染、尿道結石損傷等,尿液中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在尿常規化驗單中的10多項檢查項目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項目的結果來進行一些疾病的初步篩查,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尿常規檢查中的一些常見疾病:



1、糖尿病。當人患有糖尿病時,尿液中的糖含量就會超過糖閾值,腎臟就不能將尿液中的糖完成吸收,那樣尿液中糖就會超過正常值,甚至尿糖的值達到陽性的4+、3+。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那麼尿酮體也會出現陽性的結果。當然,不能單靠一個尿糖陽性就可以判斷是糖尿病,引起尿糖陽性的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一次性攝入高糖的食物或者甲亢等也會引起尿糖陽性。我們還應該結合一些臨床症狀已經血糖的水平才能最終判斷是否是糖尿病。

2、腎臟疾病,如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徵等。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尿常規檢查中是否有尿蛋白陽性、白細胞陽性等,如果出現尿蛋白陽性、白細胞陽性,就說明腎臟的濾過功能出現問題,導致一些蛋白出現在尿液中,如果腎臟合併有炎症等病因,也會導致尿液中出現白細胞,從而檢查出白細胞陽性。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生理性蛋白尿的情況,這些也是需要去排除的,所以也不是一檢查出蛋白尿就說明腎臟出現了問題。

3、泌尿系統感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如果人體有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那麼就會出現膿白色尿,因為有細菌感染,尿液裡含有很多的細菌,使尿液的顏色呈現渾濁狀態。我們在顯微鏡的高配鏡下就會發現很多白細胞,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一堆一堆的白細胞,整個視野都是白細胞。

4、結石、腫瘤、泌尿道創傷等疾病。當尿常規檢查中出現血尿,隱血試驗為陽性時,那就說明尿液中含有許多紅細胞,這可能是由於結石、腫瘤、泌尿道創傷、炎症等引起的。我們還可以通過尿三杯的試驗來了解到底是哪裡出血損傷,如果三杯尿都是血尿的話,那就說明病變在膀胱或者膀胱以上部位;如果第三杯是血尿,那就說明病變在膀胱底或者後尿道;如果第一杯是血尿,那就說明病變在前尿道。當然,也有一些生理性的學了,這也是要區分開的,比如受到月經血的汙染等。

5、黃疸。當身體出現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等疾病時,尿常規檢查中的膽紅素、尿膽原就會出現陽性的結果。比如膽紅素為陽性時,一般都是肝細胞性黃疸或者膽汁淤積性黃疸引起;尿膽原陽性時,一般都是溶血性黃疸引起的,這些都是可以看出肝臟是否出現問題。



結語

以上這些常見的疾病都是可以通過尿常規檢查來初步篩查,具體診斷還需要結合一些具體的臨床症狀以及其他的一些實驗室檢查才能最終判斷是什麼疾病。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記得幫我點贊、評論、轉發!那就是對我創作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