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加上現如今推崇健康養生的大背景下,大多數人對於疾病可謂“談虎色變”。一旦遇到身體的不適,便會立刻托熟人或者去醫院找醫生諮詢,更有甚者通過上網查詢便給自己下了“診斷”等等。這樣不僅自己整天人心惶惶,更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任。今天我們就介紹一個常常被人們誤解的疾病----髖關節痛。

在生活中,尤其是老年人時常會感到大腿根部疼痛,許多人便會認為是患了可怕的“股骨頭壞死”,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事實上,人們俗稱的“胯股痛”或者“大腿根部痛”,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髖關節痛”,表現為髖關節或關節周圍的疼痛不適。然而,請注意,並不是說髖部疼痛就一定是股骨頭壞死!

哪些原因引起的髖關節痛?

引起髖痛的病因很多,以下幾個最為常見:

“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1. 肌肉肌腱拉傷: 多有急性外傷病史或劇烈運動,局部滲出導致腫脹、壓痛、瘀斑,通過B超或MRI可以明確診斷。

2. 髖關節骨關節炎: 常見於中老年人,由於透明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軟化等引起,多累及雙側。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活動不靈活,主要病因有年齡增大、長期不合理姿勢和運動、創傷及藥物等。

3.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該病屬於先天性發育性疾病,女性常見。多累及雙側。早期症狀不明顯,成年

4. 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 常見於青少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受累,HLA-B27 大多陽性。

5. 類風溼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女性,累及雙側。

6. 暫時性骨質疏鬆症: 可見於中青年,常一側發病,無明顯誘因的髖關節暫時疼痛。

7. 腰椎間盤突出:多見於長期重體力活動者,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神經根,導致腰部、臀部、髖關節等部位的疼痛。

8.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任何影響股骨頭局部血運的因素如股骨頸骨折、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酗酒等,造成骨細胞死亡 ,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引起股骨頭塌陷和功能障礙的疾病稱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主要表現為以腹股溝和臀部、大腿部位為主的髖關節痛 , 髓關節內旋活動受限。

9. 骨組織或軟組織腫瘤。

所以,讀到這裡,我們一定要知道,髖部疼痛並不一定是股骨頭壞死!不要擅自在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給自己下診斷,甚至進行服藥或其他治療。

那麼,下面我們稍微介紹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股骨頭壞死。

哪些人易發生股骨頭壞死?

“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1.皮質類固醇激素大量使用(>2000 mg) 的患者或短期內衝擊治療者;

2.長期酗酒;

3.髖部創傷史;

4.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

5.血液系統疾病如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

6.減壓環境工作者,如潛水員

7.高脂高凝低纖溶患者


出現哪些症狀時我們應警惕股骨頭壞死?

“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1.疼痛:鈍痛、針刺樣痛,活動後加重,大腿內側 、臀後側和膝內側或者是腹股溝區。

2.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髖關節屈伸不利不能久站、下蹲困難、鴨步。

3.跛行:多為間歇性跛行。

4.外展、外旋或內旋活動受限,患肢會縮短,肌肉呈萎縮狀態。


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呢?


“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1. 要適度運動,避免高負荷、高強度的運動。

2.積極治療外傷等因素導致的髖關節部位的骨折,可以儘早恢復股骨頭的血供,促進修復。

3.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肥胖症、痛風、骨質疏鬆等基礎疾病。

4.儘量避免長期或大劑量攝入糖皮質激素

5.避免酗酒

“胯骨痛”=股骨頭壞死?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應辯證的看待“胯骨痛”。“胯骨痛”並不等於“股骨頭壞死”,出現髖部的疼痛不必過於緊張,但也不能放鬆警惕,持續性的疼痛或異常情況,應儘快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早期專業的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