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生錢”的操作你懂嗎?六大理財的定律,讓你實現財富自由

人到中年,手上有了一定積蓄,就迎來了投資理財這個重要的門檻。

還在靠著死工資過日子?為了每月能領到的固定份額,許多人不敢請假,不敢生病,甚至不敢生二胎,陷入貧窮和庸碌的惡性循環,實現財務自由彷彿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錢生錢”的操作你懂嗎?六大理財的定律,讓你實現財富自由

很多人說我沒有錢理財,更不要說投資了,風險太大,如果賠光了積蓄怎麼辦?得不償失啊。

不要誤會,小編不是讓你去購買一堆理財產品,也不會誇大投資理財的收益,畢竟通過理財一夜暴富的人太少了,他們的成功幾乎不可複製。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投資理財的六條定律,適用於之前沒有接觸過理財但想要理財的讀者們。

如果你正在理財也沒有關係,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找到新的角度,來更理智、更清晰地進行自己的理財規劃。

1、墨菲定律


“錢生錢”的操作你懂嗎?六大理財的定律,讓你實現財富自由


看到第一條也許你就急了,墨菲定律跟理財有什麼關係?

墨菲定律跟理財的確沒有關係,之所以放在第一條,是想告訴讀者們,在進行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有一個好心態。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那麼不管這種可能性多小,它都有可能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的基本定義。

要進行投資理財,零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它一般適用於當廣告詞來吸引客戶。

如果害怕風險,那就不要邁出這一步,一旦你邁出了這一步,就要時刻謹記墨菲定律:風險是有的,我要提前給自己打好預防針

做最壞的打算,準備好及時止損的對策,不要看到一隻股票跌了就大呼小叫抱頭痛哭,沉著冷靜地應對,把損失降到最低,才是明智的做法。

記住墨菲定律,它將是你理財之路上強大的心理後盾。

2、4321定律

接下來進入正題,4321定律是人們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總結出來的一般化規則,適用於收入中等偏上的、有投資理財能力的家庭。

4321定律建議——

將40%的家庭收入用來買房或者其他目的的投資(如股票);

30%的家庭收入用於日常生活開支;

20%的家庭收入存進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10%的家庭收入用來買保險。

按照4321定律來分配家庭收入是經過多次驗證後,比較科學的分配規律。

在滿足家庭日常支出的同時,能夠通過投資理財進行保值和增值,而且也有保險來進行保障,把風險降到最低。

不過讀者們也可以根據家庭收入情況來進行調整,將4321定律作為參考。

3、三一定律

這裡要說的可不是西服著裝規範的那個三一定律,而是資深房奴們通過自身經驗總結出來的——借貸規律

如果你不用還房貸車貸,也沒有其他負債情況的話,恭喜你,可以跳過這一條。

三一定律的定義就是:每月的房貸/還債金額不能超過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

如果超出了這個份額,一旦碰到需要緊急用錢的情況,就容易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

所以我們應該理性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合理借貸,這是保證家庭財產狀況穩定的重要前提。

4、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是關於家庭保險投資的一個定律,也就是——記住兩個10。

--保險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

--家庭的保險費支出總和佔家庭年收入的10%為宜。

保險是一個家庭的基本保障,也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個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購買保險的重要性。

理財專家建議,如果一個家庭的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投保費用不能超過1萬。

這是最科學的投保方法,能讓你花最少的錢,得到足夠多的保障。

5、80定律

80定律是與年齡掛鉤的一個定律,所謂“年齡越大,膽子越小”,老年人的抗風險能力也相對比較差。

因為一旦虧損,可能就是自己大半輩子的積蓄,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生活上,都承受不起這個風險。

所以80定律給出了一個公式,各位可以算一算:

股票投資在財產中的比例=(80-你的年齡)X 1%


“錢生錢”的操作你懂嗎?六大理財的定律,讓你實現財富自由


但是——相信善於思考的讀者已經發現了,越年輕就要投資越多?這不合理吧。

所以80定律在理財界一直是存在爭議的,畢竟年齡只是影響因素之一,還是要綜合自身財產狀況來進行評估,因此80定律在這裡僅作參考。

6、72定律

72定律又稱72法則,是一種金融法則。

通俗地來說,就是以不拿回利息、靠利滾利的方式進行投資理財,那麼你投入的本金翻一倍所需要的時間,可以通過下面這個公式算出來:

所需時間(年)=72÷年收益率(%)

舉個例子,如果你購買了一個理財產品,它的年收益率是12%,而你的本金是10萬元,那麼用72÷12=6,只要你不拿回利息,那麼6年之後你的本金就能翻倍成20萬。

類似於滾雪球,時間越長,收益率越高,那你滾的雪球就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年收益率越高,翻倍時間越短,但相應的風險也會增大。

所以進行投資理財時,我們不能只看這個數字,還要考慮多方面的情況,

不瞭解的產品,不要輕易購買。理財不在於賺多少錢,而在於通過理財,你能讓生活更有保障,生活得更好,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普通的工薪族同樣可以理財。理財就像過日子,要學會精打細算,我從很早就開始學習理財,一直到現在,我都保持著這種良好習慣,我目前每天理財的收入都在1000以上,去年全年更是超過了40多萬,如果你熱愛理財,喜歡交流理財心得,可以直接加我dsk5233

“錢生錢”的操作你懂嗎?六大理財的定律,讓你實現財富自由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10年前,其次是現在。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有規劃有保障的生活,這樣在風險來臨時,不至於陷入無所可依的窘迫境地。

從現在開始投資理財吧,投資理財的意義,就是讓現在的你,賺錢給未來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