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选择张飞对阵马超,如果换成赵云,马超的胜算如何?

高立钦


“张飞大战马儿”称马超为马儿,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对于这一情节应该都不会陌生,两人作为当时的一流的猛将,大战两百回合未分胜负,最后是诸葛亮巧用计谋将马超收服为刘备所用,这才是刘备的真实目的。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武将单挑,有的时候会出现临阵斩将,有的时候会有一方败逃。再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的,那就是双方势均力敌,最终的结果以平局收尾。其中马超单挑许褚,马超大战张翼德,关羽大战庞德,关羽大战黄忠都是《三国演义》中比较著名的单挑。很多人会问,赵云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和一流武将单挑过呢?在对阵马超的时候,相比而言刘备为什么会让张飞和马超挑灯夜战呢?


当初刘备为何偏偏派出张飞去和马超对战呢?如果换成赵云的话,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首先咱们来说刘备和诸葛亮为啥偏偏选中了张飞?

论武功 张飞是逊于关羽的,论心思的缜密又是比不上赵云的,马超的性格和张飞是最接近的,都属于交横跋扈类型的,张飞容易激动蛮干招惹是非,都有利于把决斗看做一种比赛,对于一心想着收服马超的刘备来说正是他所想要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备当时手里没有其他猛将可用,像赵云和吴懿等一种干将都被派出去招抚了,而张飞则是正好赶回来。遇到马超这样的猛将,自然要派出一个高手,那张飞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其次,就是军情紧急,因为当时两军对垒,马超士气旺盛,如果不能灭一灭他的威风,那么接下来的仗就很难打,所以必要要派去张飞杀一杀敌人的锐气。如果非要不远千里把关羽、赵云他们调回来的话,时间太久,不利于军心稳定。

赵云的性格上是比较正直的,没有张飞那样的匪劲,张飞和马超都有着费横跋扈的匪劲,只有他们两个才愿意斗个200回合才觉得有意思。也不可能直接将对方干于马下。这正是刘备和孔明需要的,要出派赵云,以赵云的性格会和马超真打,最后是两败俱伤,是刘备不想看到的,所以对一心想收服马超的刘备来说,没有人比张飞合适。


弘宗起名


张飞和马超在葭萌关下大战二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挑灯再战,也没有分出胜负。如果刘备派出的是赵云,与马超的大战结局如何?赵云打不过马超。下面依据演义,结合自己的见解,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其一,赵云没有和超一流武将对战经验,可能败于马超之手。

众所周知,赵云是三国时期,斩杀敌将最多,经历战斗最多,被群殴全身而退次数最多的战将。他创造了多项战场记录,可是赵云并没有多少和名将交战记录,含金量不高。他斩杀的敌将大多是无名之辈,如赵云斩杀的曲义、裴元绍、高览、夏侯恩、淳于导将。

而张飞曾多次挑战第一猛将吕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以命搏命,尤其是最后一次,吕布先让高顺出战,消耗张飞体力,然后亲自出战,后来曹操大军杀奔而来,吕布退走。吕布竟然不敢和张飞交战,派出高顺出战。张飞是唯一一个令温侯吕布头疼之人。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布大怒,正待攻城,忽听背后喊声大起,一队人马来到,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正斗间,阵外喊声复起,曹操亲统大军冲杀前来。吕布料难抵敌,引军东走。”

马超曾与曹操手下“虎痴”许褚大战数百回合,这时还是裸衣状态的许褚,是超常发挥的许褚。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这是其余大将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赵云替换张飞,大战马超,不一定能取得张飞的战绩,可能败于马超之手。

其二,赵云与张飞相比,沉稳有余,凶猛不足。两军阵前,主将单挑,靠的是大将的勇猛及气势。如关羽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都是气势上先胜一筹,再借助刀急马快,自然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张飞曾喝断长坂坡大桥,将曹营夏侯杰吓的当场口吐白沫,绝气而亡,曹军自相践踏,伤亡惨重。这时的张飞,气场十足,犹如凶神恶煞,一人一骑,堪比十万曹军。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

而赵云沉稳有余,气势不足,总之,他不如张飞和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气势。因此,赵云单挑,不一定是马超的对手。

其三,赵云善于群战,不善于单挑。赵云最耀眼的战绩莫过于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单人匹马救出甘夫人及小主人阿斗。这是赵云的成名之战,连曹操都爱惜其才,不忍乱箭射杀。在长坂坡之类的乱战之中,赵云能够活下来,并顺利将阿斗带出。赵云机动灵活,善于在千军万马之中奔袭,利用敌军之间的缝隙,杀出一条血路。然而,他却不善于单挑,尤其是两军阵前的单挑。纵观演义,两军阵前,赵云单挑记录很少,这恰恰说明了他不善于和敌将单挑。

“万人敌”张飞善于和敌将单挑,如张飞和马超单挑,两人从午后,一直打到晚上,战斗二百余回合。两人杀得兴起,虽然夜色降临,也没有停战的意思,张飞大叫:“,我捉不到你,誓死不回!”,马超也回应道:“我胜不了你,也不回营寨。”两人都有不胜利,誓不罢休的精神,夜色降临,点燃数千火把,张飞和马超又大战二十余回合。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飞性起,问玄德换了坐下马,抢出阵来,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超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两军呐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两将又向阵前鏖战。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

总结:赵云和张飞相比,有气场不足、凶猛不足、不善于两军主将单挑这三个缺点。而马超是三国后期仅次于吕布的大将,被曹操赞为“不减吕布当年之勇”。想要战平马超,蜀汉首选是战绩斐然的关公,可惜他远在荆州,分身乏术,次选是同样“万人敌”的张飞。诸葛亮和刘备也深知这点,因此,并没有派出魏延、吴懿。此时,赵云外出公干,即使在葭萌关,诸葛亮也不会让其出战。

因此,如果赵云代替张飞,和马超交战,有很大概率失败。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魁哥说历史


原因很简单,因为赵云在外未归,只有张飞可战马超。

至于赵马谁强谁弱,那我们来看一下双方的战绩。

马超战绩大家都比较熟悉,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潼关之战,先九合败于禁又二十合败张郃再数合斩李通,之后追击曹操时五十合杀的曹洪刀法散乱,气力不如,虽然曹洪成了马超的污点,但该污点并不严重,且曹洪有拼命之疑。

再看其他战绩,首先是战许褚,打的超一流的许褚裸衣弃刀,还是让曹操先恐有失派兵支援。再看战五虎之一张飞,张飞被诸葛亮一激,气势上处于优势,马超远来疲惫,竟让张飞脱头盔与马超酣战,如此仍然让刘备几次率先鸣金,想来马超即使只是和张飞打成平手也是相对轻松一些的。



文中描述马超的评价: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 英勇无敌。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人称为神威天将军,在北伐前不幸病故如折蜀之一臂。

赵云,毫无疑问的三国冲阵第一人,现在不少评价都偏向在长坂坡时,是曹操留手的结果,我认为不然。早在曹操下令前赵云就冲阵斩杀数人,且混战时军队命令难以快速完整传达,前期的曹军肯定是有射箭的,又兼赵云怀阿斗不利,所以此役含金量是很高的。



况且这也不是赵云水平最高的一役, 在汉水时,赵云只两枪刺死慕容烈、焦炳,且吓得徐晃、张郃不敢迎敌,纵观全书描述冲阵使用“入无人之境”二次的无双之人只赵云一人。全书唯一的枪法描述也出自于此,“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但子龙单挑战绩却似乎被演义安排的奇妙些。 赵云一直都是超一流以下的噩梦,抗住一枪的往一流这边站,抗不住的在二流那边呆着,当然高览算是特例——被一枪刺死的一流。也因为高览,赵云的斩将战绩也很好看,在大战一夜后又杀入敌阵再一枪刺死高览,因原文无措手不及字样,所以视为正常击杀。

文中赵云的描述与评价: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后世称为常胜将军,于第一次北伐后病死,至此汉室再难兴起。

而马超与赵云最直接的对比就是张郃,马超在潼关二十合击败张郃,而赵云则是在三十合击败张郃,面对死战的张郃,张飞五十合尚未取胜。

从明面上对张郃是马超更具优势,实则不然,潼关之战,马超是报父仇心切,再加曹操兵败,张郃实际处于单挑的不利位置。

而汝南之战,刘备兵败,赵云为保刘备与许褚大战三十回合,再面对于禁,李典的夹攻全身而退。并在奔波了一夜后寻到刘备且冲阵一枪刺死高览。而之后与带了三千兵马的张郃一战,三十合击败张郃。所以从对张郃来说,赵云更胜一筹。

赵马皆是超一流武将,想分出胜负也至少三百回合以后,我的观点是赵云胜算稍大。


爱生活和爱电影


众所周知,张飞、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都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马超攻取葭萌关时,在刘备阵前叫战,刘备让张飞出战马超。

那么,刘备为何选择张飞对战马超呢?如果换成赵云,马超的胜算又如何呢?下面我将根据演义的相关记载,分析如下。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备为何选择张飞对战马超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张飞勇猛无比,有万夫不当之勇。

张飞,是三国一等一的名将,他追随刘备后,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很多人,一提起张飞的名字,都要吓得魂飞魄散。曹操的谋士程昱和郭嘉,说张飞是“万人之敌”;刘晔说张飞勇冠三军;\t周瑜则说张飞是“熊虎之将”。由此可见,张飞的勇猛,是为人公认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张飞的评价也是极高:“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第二,马超武艺高强,非常人能敌,关羽又远在荆州。

诸葛亮是非常佩服马超的,他甚至认为只有关羽能够战胜马超。只不过张飞很不服气,他认为诸葛亮是小瞧了他,还说自己曾经据水断桥,吓退曹操一百万大军,何惧马超一匹夫!诸葛亮却认为曹操退军,是因为害怕有埋伏,没有试探虚实,否则他张飞怎能幸免于难?而马超之勇,是无人不知的,他曾经杀得曹操割袍断发,几乎丧命,连关羽恐怕都不能战胜他。由此可见,马超之勇了。当时除了张飞敢去迎战,还没有谁敢去呢。

第三,张飞立功心切,刘备不得不许。

刘备是很怕张飞会出事的,只不过迫于张飞性格暴躁,只能应允。张、马出战前,刘备还感慨道:别人说马超勇猛,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张飞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想立即跟马超对战。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换赵云出战马超,马超胜算如何呢?

我认为马超还是必败无疑。

大家都知道,张飞跟马超对战,是略占上风的。他们一开始,对战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刘备看到后,再次感叹道:马超真是虎将!随后就鸣金收兵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曰:“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后来张飞再次出战马超,双方又大战一百余回合。刘备又怕张飞有个三长两短,再次鸣金收兵。

之后两人挑灯夜战,谁也不肯服输。张飞:“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马超应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没想到这次,双方战到二十余回合,马超就略显下风,还逃跑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

马超连张飞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赢赵云呢?

赵云,被誉为“常胜将军”,他在长坂坡之役的表现,真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赵云于乱军中,接连斩杀淳于导、夏侯恩等将,后来又杀死了马延、张顗(yǐ)、焦触、张南等四位将军,杀出重围。曹洪看得都惊呆了,让赵云留下姓名,并把此事告诉了曹操。曹操一听,感叹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然后下令:只许捉活的,不能伤害他。

赵云能让曹操如此佩服和青睐,可想而知,他有多厉害了。赵云的表现,也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显然赵云之勇在张飞之上,马超若跟他对战,肯定会败得更快。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侃三国,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马五关张飞,你说谁厉害?先看人,再看马,在看兵器,在看精气神儿。

马超人称锦马超,帅气逼人,勇冠三军,曾经让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认为马超只有吕布可比,认为马超市吕布重生,特别能打,当然谋略有些低,两人有相似之处。

赵云更牛,常胜将军,号称天下无敌。吕布,赵云没有交过手,但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半斤八两,两位没见过面,交过手,的确可惜了。

但曹操真喜欢赵云,一场长坂坡,立下了赵云一生威名。长坂坡七入七出,不要说杀敌,自己跑两趟试试?可见赵云的韧劲和猛劲,应该是三国第一。

为什么把吕布放在了第一呢?其实那是三英战吕布,为吕布立下的赫赫战场。其实他们都差不多,因为马上交战不和地面交战一样,是要跑开的,马必须好,吕布是赤兔马,真是天下第一的好马。如果三英一起同时打吕布,一个回合拿下了。

所以真正打出来的威名,应该是赵云,马超,张飞,关羽等人,吕布确实和他们都是一样的。所以赵云和马超应该是打平手,但是单打独斗打持久战,应该是赵云赢。赵云的韧劲,在三国第一应该没有人来反对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张飞大战马超”这一情节应该都不会陌生,两人作为当世一流的猛将,大战两百回合未分胜负,而最后诸葛亮用计谋将马超收服,两人也就再没有了一决高下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偏偏派出张飞去和马超对战呢?如果换成赵云的话,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首先咱们来说一下为啥偏偏选中了张飞?

要知道,张飞的武功是略逊于关羽的,而心思的缜密又是比不上赵云的,更何况张飞还容易激动蛮干招惹是非,这对于一心想要收服马超的刘备来说是不利的,那他为何还是派出了张飞,而没有选择关于他们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刘备手里没有其他人可用,像赵云和吴懿等一种干将都被派出去招抚了,而张飞则是正好赶回来,清闲得很。既然要跟马超这样的猛将对决,自然要派出一个高手,那张飞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其次,就是军情紧急,因为当时两军对垒,马超士气旺盛,如果不能灭一灭他的威风,那么接下来的仗就很难打,所以必要要派去张飞杀一杀敌人的锐气。

如果非要不远千里把关羽、赵云他们调回来的话,时间太久,不利于军心稳定。

另外从其他人来看,都不适合担任这一任务,且先看关羽,他是出了名的心高气傲,对于自己的武功更是自诩为第一名将,所以如果让他遇到马超这样的猛将,难免会为了面子大开杀戒,最后只能搞到两败俱伤。而赵云,则被诸葛亮留作后用,那就是等到将马超收服以后,进一步震慑他,让他更加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这一连串的原因综合下来,张飞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如果换成是赵云和马超对决的话,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纵观整个三国演义,马超和赵云都没有直接交手,自然也就不会有谁强谁弱这一说,但咱们不妨间接地来比较一下。

首先赵云和马超两人都曾和曹操手下大将张郃、许褚交过手,当初在对战张郃时,赵云是用了三十回合将其打败,而马超则是仅仅用了二十回合。

这样看上去好像是马超略胜一筹,但是必须要注意,在赵云和张郃大战之前,他为了保护刘备杀出重围,已经力战多时,体能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反观马超,则是刚刚露面,精神和体力都相当的充沛,所以是要比赵云占据优势的。

说完了张郃,再来看许褚,作为曹操手下数得着的猛将,许褚的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当年在穰山之战时,赵云和许褚两度交手,一共打了二百多回合,始终未分胜负。

因为赵云忙着护送刘备撤退,所以不敢恋战,这场对决也因此无果而终,那马超呢?两人曾经在阵前大战两百多回合,同样没有分出胜负,还留下了“许褚赤膊战马超”的经典一幕。

这样来看,赵云和马超两人都能够轻松地击败张郃,也都能和许褚打个平手,所以这两个人的战斗力水平应该是相差无几的。因此,如果当地在葭萌关前和马超大战的不是张飞而是赵云,两人恐怕也是要大战两百回合不分胜负的。

不过赵云也有不同于张飞的地方,那就是他更加冷静沉稳,善于使用计谋,这一点是张飞所比不上的。所以如果换成赵云的话,恐怕不会像张飞那样一味蛮干,和马超拼个你死我活,更有可能会出其不意搞偷袭。

总而言之,赵云会把击败马超军为第一目的,而不是以一己之力打败马超,这样看来的话,我们反倒应该庆幸是张飞不是赵云,否则还有可能错过这一场精彩的对决呢!


猫眼观史


刘备选择张飞对阵马超而不是赵云, 这个我认为是: 马超在潼关一战,早已名闻天下, 况且又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张飞地位要高于赵云,相于对赵云来说,刘备也更是信任张飞, 张飞胜出或跟马超打成平手,都会大大提升张飞的威望。 刘备能称得上一代枭雄,当然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刘备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让赵云对阵马超, 张飞必会不依不饶,张飞还会觉得自己在刘备的眼中武艺不如赵云,以张飞的性格,必然会造成几个人的关系不和睦。

赵云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刘备的安全, 通常来讲,负责领导安全的武将如非必要一般不能过于张扬和逞强。刘备是清楚张飞和赵云两个人的性格, 最终会选择让张飞对阵马超,必定是经过一番衡量后才决定的。

但假如是换成赵云对阵马超,马超的胜算会是如何?

我认为赵云如果能在一百回合内以技巧和速度可以胜出,则是赵云胜。 若是两人交战超过一百回合,只能是双方打成平手。

赵云和马超两人的武艺相当,这个可以从两人均跟张郃交过手看出来。 赵云有过三十合败张郃的记录,马超也有二十合败张郃的记录,但这个不能认为是马超略胜赵云。 赵云跟张郃交手是在保护刘备撤退的时候不敢恋战是且战且退; 马超跟张郃交手是起兵报仇雪恨自然是奋起神威。

那为什么说赵云如果能在一百回合内以技巧和速度可以胜出,则是赵云胜。 若是两人交战超过一百回合,只能是双方打成平手呢?

这是因为赵云的武艺是技巧+速度型,必杀技是暴雨梨花枪法,“嗖嗖嗖 ”几秒钟就刺出几十枪,这个就是为什么一回合能秒杀河北名将高览原因。赵云的枪法是刁钻灵活、诡谲莫测,像徐晃、许褚等使用大兵器的力量型大将一般不愿跟赵云交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像高览一样。

但马超绝不可能会像高览一样,马超是超一流武将,马超的武艺跟张郃、高览这些准一流武将不是同一档次, 马超是武艺+技术+力量+应变型, 所以赵云在一百回合内以技巧取胜马超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微的,两人的兵器都是用枪,体力消耗也是差不多, 两人的年纪和体能差不多,两人都有超一流的应变能力。

因此,如果换成赵云对阵马超,两个人的胜算都是差不多,即是说两人正常比试不出意外的话是打成平手的居多。

原创作品,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生活360x


《三国演义》刘备为什么选择张飞对阵马超而不是赵云?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在刘备集团中,张飞的地位在赵云之上!



为什么张飞地位在赵云之上就要选择张飞呢?

我们得看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马超为曹操所败投降汉中的张鲁,而张鲁对马超并不信任并派遣马超攻打刘备。而正在攻打刘璋的刘备何其精明,自然是知道马超的处境,又素知马超的勇武,因而想收服马超为己所用。

不过想要降伏马超并非易事,虽然此时的马超已然落魄,不再是潼关那个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锦马超。但马超毕竟武力超群,而且家世显赫,身上挂着的正儿八经汉朝官职和爵位更在刘备之上。



刘备既然有意要收服马超,既要让马超心甘情愿 ,也不能让马超太过难堪。

所以,刘备派去对战马超之人,武力值自然是要不输于马超的,否则难以让马超臣服。当时刘备手下能立刻派上用场而且武力值与马超相当之人有三个个:张飞、赵云、黄忠。

这三个人中黄忠可以首先排除,因为黄忠此时刚刚降伏李严,加上年纪又大了还没有恢复过来。

接下来就只剩下张飞和赵云了。在武力值方面张飞、赵云、马超都是在伯仲之间的,但是相比于赵云,张飞在刘备集团的地位更高。张飞和关羽可是跟随刘备一起创业的两个元老,地位比之军师诸葛亮亦不遑多让。这样说吧,在刘备集团的武将当中,关羽第一,张飞第二这是没说的。

当关羽镇守荆州时,张飞就是刘备集团的武将之首。刘备派遣张飞迎战马超,真可谓是给足了马超的面子,让马超觉得刘备还是非常重视他的,顿时心里就舒服了。

赵云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为一个几乎完美之人,而且在某些戏曲中更是以刘关张赵并称为四兄弟,但是显然赵云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不关张。

关张二人是创业的元老,于微末之中跟随刘备,哪怕刘备多次寄人篱下亦始终不离不弃,而赵云属于中途加入创业团队,相较而言还是略逊。

另外还有一点,马超勇,张飞猛,两人都是力量型选手,但是赵云看起来属于偏技巧型的选手。张飞对马超,力量型选手的碰撞,还是比较有看头的!


小镇月明


如果是赵云对战马超,那么在百回合后能够取胜。因为涉及到武力讨论,那么散仙就以小说三国演义来讨论。

马超武力略胜张飞

说起马超武力略胜张飞,可能有些人有不同意见,不过依据原著的观点来看,确实是马超略胜张飞。

先来看原著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一、玄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遂选五百骑,跟着张飞,冲下关来。马超见张飞军到……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曰:“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两将各回。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

从上面这段描写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马超杀来时,刘备说要先避其锐气,在两人未交手前,刘备认为张飞可能弱于马超。

2、到了午后,马超阵上人马皆倦,此处是马超叫骂一个上午比较疲惫了,战力有所下降;而张飞却坐在城墙上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看着马超骂人,战力充沛。

3、张飞满体力对战体力大幅下降的马超,结果两人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

4、刘备担心张飞有失,所以鸣金收兵,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张飞已略微劣势。

二、再看原著,孔明的观点也可以作为参照。

孔明曰:“今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可胜。”飞曰:“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孔明曰:“既尔肯写文书,便为先锋。请主公亲自去一遭,留亮守绵竹。待子龙来,却作商议。”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1、诸葛亮认为,关羽可能战不过马超,张飞就更不行了。

2、诸葛亮认为,要战胜马超,只有赵云可以。

综上所述,马超略胜张飞。

赵云VS马超

由于两人没有直接交手,只能由第三人做参照物去比较。这个参照物是许褚

1、马超对许褚

再看原著,在许褚裸衣战马超一回中:

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从操场恐许褚有失可以看出,在战场上,经过两百多回单挑后,许褚已略占下风,可见许褚略弱于马超。

2、赵云对许褚

许褚与赵云有过一战,由于许褚一心想立战功,与赵云交手两个回合,被赵云一枪杆打到后背,趴在马上逃跑了,从此之后就没敢去惹赵云,长坂坡大战时许褚就在曹操身边,面对赵云就保持沉默了,而赵云被曹操众将和军队围攻,两三个回合打跑了张郃,把徐晃打吐血了。

综上所述,赵云>马超。


散仙读史


刘备派张飞对阵马超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历史上是没有张飞战马超的,全是老罗为三国演义增添精彩而虚构出来的。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为蜀国的五虎上将,武力设定都是比较接近的,所以按照三国演义来说赵云和马超也是同一档次。但是在历史上赵云和马超地位可是不平等的,马超实力胜于赵云。


马超战绩远胜赵云

马超在三国时期是著名的枭雄,马超带领的西凉骑兵英勇善战,而且都善使长枪,战斗力非常强大,曾经杀的曹操丢盔弃甲的,若不是曹操离间马超和韩遂,曹操是很难战胜马超的。三国时期同样有一位猛将也曾几次大败曹操,那就是吕布,论战绩来说的话马超之勇可以和吕布匹敌,而赵云不过是刘备的一位保镖罢了,自然无法和马超媲美。

很多人认为赵云是常胜将军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中赵云的许多战绩都是虚构出来的。在正史上赵云虽然也是一名猛将,但是和名将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在战绩方面赵云远不如马超!


马超地位高于赵云

汉中之战以后刘备封了四位上将军,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注意了,历史上蜀国是没有五虎上将的,而是“四虎上将”。赵云跟了刘备一辈子也没有被封为上将军,而马超跟了刘备没多久刘备封为上将军,可见马超能力远胜赵云。

而且汉中之战胜利之后马超带领蜀汉群臣劝刘备称王,所以刘备称王最大的功臣就是马超了。马超真的是文武双全,是蜀汉不可多得的人才!


马超统兵不输张飞,更不输赵云

刘备和刘璋大战了三年都没有分出胜负,虽然刘备明显比刘璋厉害一点,但是刘备也始终吃不掉刘璋。这是刘备带的将军就有张飞,赵云等将军。但是马超的投靠让刘璋十日内开城投降,所以马超的能力并不是张飞和赵云所能比的,马超是真材实料的猛将。

有意思的是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关羽曾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能力,并想和马超比试。诸葛亮为了稳住关羽,就写信告诉关羽马超和张飞实力相当,远不如关羽,关羽看见非常高兴。但是马超曾经杀的曹操大军狼狈不堪,关羽何时败过曹操呢?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和赵云实力相当,但在正史当中马超在军事方面远胜赵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