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說實話,當武漢被報道出現幾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時,我並沒有太在意。

但是,當我在洋溢在春節臨近的喜氣洋洋時,手機上卻一連出現5條關於疫情的報告。

我驚歎於這種病毒感染人數之多,傳播之迅速。只簡簡單單的幾天,就從原來的幾例擴展到幾百例,並造成了死亡案例。

一開始,網上沸沸揚揚地謠傳這種病毒是“非典”死灰復燃。但是,漸漸官方開始闢謠申明此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而且,專家推測該病毒可能真正不斷變異增強!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病毒為什麼會如此可怕?那是因為我們目前對病毒基本無計可施。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自此之後,陸續有各種抗生素被研發出來。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細菌之所以能被殺滅,是因為細菌也有著細胞結構。人們可以根據細菌和正常人體細胞之間的差異,特異性作用於細菌,而正常細胞而不受影響。就比如,細菌擁有著細胞壁,人們在研發抗生素時,就選擇特異性的方法讓藥物作用這些細胞壁成分。這樣細菌就會因此無法正常存活,最終被消滅。

但是,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因為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細胞生物。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病毒由其遺傳物質(RNA或DNA)外圍裹上一層蛋白外衣組成。

因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自然它無法像細胞生物那樣親力親為。

它們完全過起了“寄生”的日子。

在找不到宿主細胞之前,它們就蟄伏,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的絕大多數個體都會死亡。

但是,一旦找到宿主細胞,它們就開始“瘋狂”榨取!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細菌的增殖方式,是以其細胞結構一分為二進行的複製增殖。

細菌們往往會用它粗糙的細胞壁吸附在組織細胞上,隨後以局部細胞組織的營養為基礎,在細菌體內複製DNA。

最後,拉長細胞壁,細胞膜內陷一分為二變成兩個。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但是,病毒的增殖就和所有細胞結構的有點不同了。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自然沒有細胞的各種精細結構,所以無法直接利用外界的物質進行復制和增殖。

但是,病毒很聰明,它自己沒有細胞的增殖工具,但是細胞有啊!

所以,它的複製方式,是跑到細胞內部,利用細胞內在的結構“工廠”,為其服務,最終完成增殖。

病毒首先吸附在細胞上,然後以自帶的獨特細胞膜蛋白,開啟細胞大門,進入到細胞體內。

在細胞體內之後,它們的外表蛋白會被細胞內的蛋白降解酶所溶解,然後病毒的核物質就遊離出來了。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病毒的核遺傳物質,一般都是RNA,但是也有DNA的。

而細胞的核遺傳物質都是DNA。細胞核是細胞的總司令部,時刻在知道細胞進行生命活動。

但是,病毒的核遺傳物質被細胞內的溶解酶被釋放後,就會有率先進入細胞的細胞核,取得司令部的指揮權。

最後,指導細胞不斷地生成病毒增殖所需要的病毒子代RNA或DNA、蛋白質等。

如此,子代病毒就在細胞內不斷被組裝。

等到子代病毒“大軍”到了一定規模時,它們就會讓該細胞自行破裂。

於是,病毒大軍是猶如餓狼下山,源源不斷地去感染新的宿主細胞。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我們試想,如果人體沒有足夠的應對機制,那麼病毒這群傢伙將在人體組織裡為所欲為,直到每一寸組織裡都包含它的子子孫孫。

但是,幸運地是,人體有免疫細胞。這是一群獨特的細胞,它們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就是來應對細菌、病毒等感染的情況。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比如B細胞,它就會分泌一種叫做抗體的蛋白。這種蛋白的表面擁有著特異化的結構,就好像鉸鏈一樣,將病毒等相互間連接在一起。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而失去流動性的病毒,就只能眼睜睜地被人體的清道夫——吞噬細胞,一口吃掉,並徹底溶解掉。

如此,免疫系統就達到了消滅或阻止病毒的擴散。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雖然,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消滅絕大多數病毒。但是,免疫系統是一套學習系統。當人體感染新的病毒時,免疫系統並不能立馬識別它。需要一個過程。

但是,就在這個短短的一個時間段裡,病毒們就可能複製出難以想象的數量。

於是,當免疫系統和病毒的戰爭來臨時,可有很劇烈的症狀反應。

人體會高燒、會大汗淋漓、會頭暈、會流涕等等。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很多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取勝,但是,也有免疫系統會輸的時候。

這樣悲劇就產生了。

為什麼病毒會如此可怕?這是因為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我們根本就無法辨認哪些細胞是潛在被感染的細胞,哪些是正常的細胞。

所以,我們就無法真正及早的控制病毒的增殖。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根本沒有特效的手段(藥物)來對付病毒,只能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於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

但是,這種方法在對待像武漢疫情的新冠狀病毒,我們就有點捉急了。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此外,這次疫情發生被專家認為可能與“吃野味”有關。在此非常有必要再次向大家科普:野味並不健康,很難說是有特殊營養和功效。

倒是很多病毒、寄生蟲往往與野生動物有關。

這是,因為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是十分複雜的,這些環境或惡劣,或潮溼、或病菌眾生。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而野生動物們往往是“飢不擇食”,吃的東西,或病毒多,或腐爛。它們可能身上有寄生蟲,或者生活在下水道,抑或曾經在某條被汙染的河裡呆過。

我們無法知道它們到底經歷了什麼,但是,在小販的嘴裡,這些“珍稀”“美味”肯定是來自某個非常“乾淨”“有保障”的地方。

所以,出於安全考慮,我們還是儘可能吃人工養殖的家畜,這些不僅健康有保障,營養上也並不差。


科普:病毒為什麼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