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親王以前可是很高產的,小說是一部接著一部,從最初的腦洞大開《破案:孔雀東南飛》到《三國機密》、《風起隴西》再到《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不得不佩服他的寫作速度和奇思妙想。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三國機密

也曾有幸聽過一次親王講寫作的講座,期間有一個想法一直記到今天,他說他的很多故事,都是中西結合起來的,有時候把中國的故事放到西方,如此有了《歐羅巴英雄記》(講修士們如何練武功的),有時候把西方的故事放到中國,這樣的碰撞,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就是這麼個有想法的人,突然間沉寂了一年,才出了一本聽上去與之前的書大相徑庭的書——《顯微鏡下的大明》。

原來,親王這次是徹底的掉入故紙堆兒裡了。


1.我們所習慣的大歷史觀

一直以來,我們讀歷史,都是王侯將相的歷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去翻一翻《史記》、《漢書》,哪一部不是秦皇漢武的本紀,想要給自己找個傳,你怎麼也得是個侯爵吧。否則,你的名字可能也只是在書上寥寥的幾個字而已。想要名垂青史——太難了。

先人給我們留下的素材如此,那我們的影視作品就更不必說了,也必然是大人物的事情。像是二月河的帝王系列《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無一不是以帝王的視角在介紹一段歷史。去年,光是有關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的電視劇,就扎堆有兩部。是啊,無名小輩的事情誰願意談呢,誰願意看呢?

只有大人物才能影響歷史的進程,小人物請靠邊站?


2.打開顯微鏡以後

其實,芸芸眾生,才是歷史的推動者,他們往往是被忽略了的。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在歷史學界,有這樣一本書,一直暢銷至今,這就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黃先生在本書中,提出了他的的“大歷史觀”,就是通過這一年的事情,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年,反映出明朝走向滅亡的根源。這已經是從細微處著手了,不管這些細微之處還是在——首輔申行時、將軍戚繼光、大清官海瑞身上。

當然,《萬曆十五年》是出自於歷史學家之手,畢竟,是專業的水準。

馬伯庸此書則更加細微,他講的是小民的故事。他書中的故事基本上沒經過京城。

比如,絲絹案中苛捐雜稅發生在江南一帶,由此產生的衝突,原本以為只是一道數學難題,可能是有人在賬本中做了手腳,沒想到遷出了明代賦稅的問題。而且這段爭鬥歷時長久。

龍脈之爭,看似就是鄉里鄉間的風水問題,可又遷出了讀書和生活的問題,有的人眼裡只有讀書當官這一條路,損了龍脈,自然就是阻擋了他的運氣和前程;而靠挖“灰土”為生的百姓,可管不了許多,這山如果不挖,他們就沒有生計,就活不下去。

最喜歡的是最後一篇《正統年間的四條冤魂》那個小小的故事,有些平頭百姓就這樣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聲不響,不言不語。看了無辜的人還是死了,再也回不來了,這句,煞在結尾,不免有些感傷,以前的史書是從來沒有關注過他們的,但現在有了。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就像我們看了《長安十二時辰》,我們喜歡的是什麼,除了英雄張小敬,大仙燈,還有眉清目秀的李必,我們喜歡的是剃頭髮的阿爹和女兒的故事,是許鶴子在花車上唱歌時扔上去的一朵朵花,是火晶柿子和羊肉湯,那才是長安,離我們最近的長安。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高曉松的《曉說》有一期,請來了哈佛大學的明史教授。他的書《被統治的藝術》,也是根據中國一些家族的家譜中的資料而成書的。西方歷史學家擅長以小見大,故事先行,可讀性強,有趣。這一點倒是和馬伯庸的《顯微鏡下的大明》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的明朝種田文

我們習慣了看帝王將相的歷史,卻還沒習慣看升斗小民種田。廟堂之高終不是太親切,江湖之遠也許才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