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是3周岁的小孩,有的宝宝十分大方,有的宝宝却是畏畏缩缩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宝宝的行为习惯受到父母的感染。宝妈宝爸们不良行为习惯,警惕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最终影响宝宝的未来发展。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小志今年4周岁了,在幼儿园很少小伙伴。小志十分孤独,小志妈妈十分担心宝宝性格变得孤僻,患上社交恐惧症。小志妈妈便和老师交流,老师坦言,“小志原本有很多小伙伴,但因为小志经常时不时的捉弄,打闹其他小朋友,所以大家对他的意见比较大。”此时,小志妈妈很是纳闷,小志平常在家很安静,从来不喜欢动手。但是小志爸爸脾气不好,只要小志做错事情,就喜欢打小志。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文华里教授提出,宝宝三周岁左右,对外界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模仿性。父母是宝宝最为认同和信任的人物之一,其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性格的形成。

因此,家长的不良行为必须及时改正,否则将成为孩子未来成长道路上绊脚石。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家长这5种言行“污染”孩子,宝妈宝爸们应当及时改正。

1、暴力行为

很多宝妈宝爸们在宝宝犯错误时,脾气一上来,控制不住自己就喜欢用暴力制止宝宝,这种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宝宝在面对困难时,采用同样的方式,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长期暴力也会导致宝宝心理扭曲,过分自卑和胆小,不利于完整人格的塑造。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2、总说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邻居花花已经会弹钢琴二重奏了。”“隔壁老王儿子已经会背唐诗宋词五百首了。”这些话语一直环绕在孩子们的耳边。“别人家的小孩”一直是很多宝宝成长过程中所痛恨的人。经常说宝宝不如其他小孩的父母,非常喜欢攀比。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华南师范大学认知和神经科学研究所李俊教授提出,“盲目攀比只会打击宝宝们的信心,孩子们的成长更需要来自心理上的自我肯定,而父母的激励是原动力,缺乏自信的宝宝,长大后很容易变得碌碌无为。”

因此,宝妈宝爸们最好不要过度采用攀比法激励宝宝前进,更应该关注宝宝自身,引导宝宝去寻找不足之处,给宝宝提供有效的改正建议,实打实协助宝宝不断进步,而不是进行心理加压。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3、希望孩子的朋友们都是“好学生”

很多家长都要求宝宝,只能和学习成绩好的宝宝进行玩耍,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就完全拒绝。这样的做法没有科学性。学习成绩好的宝宝品德并不一定优秀,成绩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少优点,应当让宝宝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学会去鉴别和选择,不应当随意地扼杀友情。其次,只和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的孩子一起相处,宝宝到处受到压制,不容易进步。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4、说话不算数

很多宝妈爸爸喜欢给宝宝许下一些承诺,但是市场没有兑现,这些小细节会成为宝宝失信行为的导火索。长大后的宝宝很可能难以信守承诺,甚至不喜欢反省自身。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5、宝妈宝爸太过喜欢看电视,玩手机

不少年轻宝妈宝爸们,白天工作十分忙碌,便很喜欢在晚上玩手机休息。三周岁到六周岁的宝宝,对父母陪伴的依赖感最强,长时间玩手机和看电视的行为,忽略了宝宝的感受,不仅容易造成宝宝情感缺失,缺乏安全感,也容易导致宝宝染上“电视瘾”“手机瘾”。建议宝妈宝爸们在夜间,选择一些一家人都可以看的电视节目,益智类节目,给宝宝更多高质量陪伴,同时扩宽宝宝的视野。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家长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宝宝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树立正向榜样能够为宝宝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于父母言行影响宝宝,大家还有哪些看法吗?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最后我推荐给各位父母两套,帮助孩子树立好品格,养成好习惯的绘本,《阳光宝贝大卡好性格故事》《陪你长大行为习惯养成》父母千万别错过!

家长这5种“言行”,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宝妈应当及时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