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痰火耳鸣案——健脾清胆和胃,平肝安神

张某,女,45岁,2013年2月17日就诊。

主诉: 耳鸣4月余。患者在2012年10月由工作紧张而见上症,以左耳为主,曾在某大型综合医院进行听力测试,示左侧听力下降,治疗效果欠佳。转求中医治疗。

刻诊:耳鸣,难以入睡,心烦多梦,睡眠不足时耳鸣加重。纳馨,偶泛酸,大便1日1~2次,成形,小便可。行经乳房胀痛,小腹有下坠感,量中色正,有血块,时有经间期出血。望其舌体胖大,质淡红,舌尖红,苔薄欠润、苔根部白厚腻。诊其两脉细弦尺沉。

肝郁脾虚痰火耳鸣案——健脾清胆和胃,平肝安神

辨证:肝郁脾虚,痰火上扰。

治法:健脾清胆和胃,佐以平肝安神。

二诊:调理7日后,耳鸣时减,睡眠转安, 梦已减少,心烦已轻;但泛酸频作,食后胃胀,空腹时胃脘痛,二便调。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中晦暗、苔根部白厚腻,诊其滑沉细小数。

二诊治法:以运脾和胃,疏肝通络为法。

三诊: 调理14日后,耳鸣消,眠安梦少,心烦已轻;泛酸减,食后不胃胀,空腹胃脘不痛。时值经期,行经乳房已不胀痛,小腹坠感消失,量中色正,无血块,经间期不出血,二便调;望其舌质淡红苔薄,诊其滑细小弦。

肝郁脾虚痰火耳鸣案——健脾清胆和胃,平肝安神

按:耳鸣之证,病因病机复杂,或因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或情志失调,脾胃湿热,风热外乘而然。临证应审证求因,分途施治,方能收效。

本案乃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脾胃失运,聚成痰热,郁而化火,痰火上升,壅塞清窍,以致耳鸣。《古今医统·耳证门》云:“痰火郁结,壅塞而成聋。”路志正辨证施治,初以健脾清胆和胃,平肝复聪治之,以冀脾胃健运,清升浊降,胆宁胃和,痰火得清则耳窍自聪。后以运脾和胃,疏肝通络为主,旨在肝气得疏,肝火得清,脾胃调和,络脉畅达,则诸证自除。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