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其實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相當廣泛,並且實際指導意義也很強。


我通過閱讀學習,總結了一些日常會有的小知識和小技巧,麻雀雖小,但相信還是能對你有所幫助。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01.賦能記憶效應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出現在高一政治課本上的“遺忘曲線”。


它原名叫“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規律。

人的記憶的能力生理上是十分驚人的,它可以存貯1X10 15比特(byte,字節)的信息,理論上可以將全世界圖書館的所有圖書信息記住,但我們通常只發掘了不到10%。

因為有些人只關注即時記憶,卻忽視了記憶中的最大問題--記憶牢固度,這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記憶遺忘的規律。


其實艾賓浩斯之後又通過實驗,繪製了另一條曲線。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大體趨勢近似,但我們發現,你記憶的具體對象不同時,記憶效果也不相同。


我們的大腦,最容易記住那些有意義的東西,最快遺忘的是沒有意義的東西。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就像每位自媒體人辛苦碼字,期待的是讀者有效的回應和反饋。如果沒有讀者給他足夠動力,那他碼幾天也就堅持不了了。


所以我會自我暗示:寫推文每天碼字,是逼迫我關注近期時事政治,查閱分析與話題相關的資料文獻,還能增加個人知識儲備和文化魅力,說不定還能有少量流量變現,畢竟窮是原罪。


這樣就有動力,而且學習內容的留存率很高。


02.自我羊群效應


大部分人看到應該第一想到的是,“羊群效應”

大概描述就是: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判斷某件事物的好壞,從而決定是否仿效行為。


比如我們會根據餐廳門口是否有人排隊等位來判斷這個餐廳的食物是否美味,而不是基於自己獨立的研究判斷來做出決策。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相比於羊群效應,“自我羊群效應”則隱蔽得多,因為它基於自己先前的行為體驗而判斷某事物好或不好,而且這種判斷比羊群效應更難被自己覺察,但它的影響同樣不小。


羊群效應的弊大於利,自我羊群效應則是利弊參半

比如我們去星巴克,如果你第一次去嘗試給你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和體驗,那麼下一次你再經過星巴克,你就會基於上一次的體驗,作出是否第二次消費的決策。於是乎,你就會有更多次的消費。


另外,隨著你消費次數增加,你也會不斷升級在星巴克的消費,每一次的消費或多或少都是在這種自我循環中得到強化和鞏固,最終形成在星巴克消費的牢固習慣,即使有其他性價比更高的咖啡館,你也很難去選擇,從而成為星巴克的死忠粉。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證明了商家為什麼如此重視新顧客的體驗,給予各種的免費和大幅優惠。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但另一角度分析,“自我羊群效應”同樣也可能會使你陷入思維怪圈。

比如你因為某件事對某人有了一個自我思維裡的印象;那在之後跟他的接觸交流中,你會不自覺由上一次的印象來去匹配他下一次的行為動向,從而對他人產生偏執和不客觀的評價。


因此,“自我羊群效應”是一把雙刃劍,這也就提醒我們,要慎重的對某件事下定義或做出決定。

如果我們真正瞭解“自我羊群效應”的原理,從中加以利用或迴避,並深入分析自我的每一次選擇和決定,是否理智和合理化,那我們的思維就能更進一個層面。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03.逆向合理化效應


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認知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會產生強烈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

人需要給自己找個理由來調節這種情緒,讓自己能夠接受,認為這一切都是合理的,這就是逆向合理化。


人是個極其自我合理化的機器,我們潛意識中, 其實認為自我價值觀永遠是正確的。

因此,你用好“逆向合理化”,就可以極大的提高自我適應能力,在各個環境和交際關係中游刃有餘。


如果任由它肆意侵佔你的主觀思維,去影響你的主觀判斷;久而久之,那你很容易陷入自我的思維怪圈,最終變為一個極其排他,油鹽不進、固執己見的山頂洞人。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04.出醜效應

又叫仰巴腳效應和犯錯誤效應。


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太過完美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最討人喜歡的人物是精明而帶有小缺點的人。


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如果過度去宣揚自我的優點優勢,甚至過度誇大自己在某個方面的能力和成就,塑造過於完美的人設,是不是也難以被他人所接受呢?

小編覺得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謙遜謙卑的態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給予別人適當的提攜幫助,在別人擅長的領域大度的承認缺點和不足,


和諧互助共同進步,才是更容易讓別人接受的相處之道。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05.皮格馬利翁效應


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換句話說,就是當一個人獲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的時候,就會努力去提高自己,去適應大家對他的期望。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信心,增大自我價值去符合大家對他的期待,從而得到別人的連續性支持和讚賞。


在這個過程中,你有沒發現,你同樣也變得更優秀了。

古話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和成功的機會。在一個積極努力,正向進取的環境,會更好的提升你變優秀的可能。


如果你的環境常在拖累打壓,甚至逼迫你墮落;即便關係再鐵,也一定要儘早脫離這個圈子。

這些生活上的心理學小常識,你一定用得著


哦對了,你們的點贊評論,就是小編的“皮格馬利翁”效應,這麼說,你們應該懂了吧?


哈哈哈,今天就聊這些。


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