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黑色星期一

美股


首先,我們在討論美股大跌的情況下需要先了解為什麼美股近十年來一直處於牛市。說實話,這次的美股牛市有個綽號,“最被憎惡的牛市”。為什麼呢?因為不管是從PE比例還是美國本身的環境來說,美股一直處於虛高。大家覺得不以為然,或者是我太低估美國了嗎?請看下圖:


見證歷史!黑色星期一


可以看出,從09年到19年這十年裡,美國GDP增長了將近一倍,但是美股總市值卻翻了整整四倍!換個方法說,根據“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論,一個合理公平的股市市值是GDP的80%,而按照今天美國的GDP這等於說美股市值只值170萬億,暴跌之前的一半!


見證歷史!黑色星期一

那好了,究竟是什麼讓美股如此逆勢而行?我自己總結了三大要素:


  1. 美國養老金的買!買!買!模式- 由於美國給國民養老金定的規矩,大部分養老金基金裡的大部分現金都進入了美國債券以及股市。最近幾年,由於美國國債的異常低收益,出於每年需要達到8%左右的增長以兌付政府對於養老的承諾,越來越多養老金開始進入股市。這龐大的資金量也直接抬高了股市價值。
  2. 美國公司的騷操作- 近幾年如果仔細觀察美國上市公司的一些策略的話,不難發現一個主題是美國各大公司都在玩命似得回購自家股票。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管理層的利益。現在美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主要的決策人都是職業管理者,而不是真正的公司所有者。而決定這些職業管理者的薪水和獎金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股價的高低。於是一波騷操作來了- 上市公司們通過債券市場借債融資,然後用這些錢再去回購自己的股票、甚至,他們可以拿出這些被哄抬的股票去金融機構進行抵押,再次套錢。同時,很多高管也會看準時機在自己能夠交易的那一段時間積極出售自己被配與的股票。於是高管們實現了雙豐收-一邊通過KPI達標而拿到做夢都不敢想的高額獎金,一方面還能把自己手裡高估的股票直接賣給公司;至於公司以後會怎麼樣,他們已經不在乎了,
    畢竟、他們也不是公司真正的主人。
  3. 歐日資本的大浪潮- 其實這一點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在歐日銀行實行的負利率的折磨下,美國變成了一個吸引力巨大的蓄金池,相比在自己國家內還是美國更舒服 。同時,美國的川普對於資本和稅收政策的寬容態度也讓資本對其青睞有加,也正因為美國近幾年來的政策,美國國內的市場環境也明顯好於歐日,雖然這也不過是一場比慘的遊戲。當這三種因素結合在一起,美元,美股以及美國債券就會一起被抬得越來越高。


嗯,那現在我們分析出了股市上漲的原因,這次暴跌的因素也就更加明朗了。有些比較睿智的觀點已經指出,疫情並不是這次暴跌的主要因素,更多是一個導火索,而美股的連年虛高本身才是灰犀牛。本作者也贊同該觀點,但是我在這裡分析的更加具體一點。按照我們之前說的,首先從美國的大型投資機構(例如養老金)來說,由於這幾年的被動投資模式大火,很多資金都慢慢的進入了不同類型的ETF。而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因為這些ETF打著分散投資的名頭,但如果仔細查詢的話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大多數持有的股票都集中在頭部的那幾個。不僅如此,很多自稱分散資產類型投資的ETF,你仔細研究一下他們的持有資產,會發現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比如三分之一投房地產基金,三分之一投房產開發商股票,三分之一投建築商股票(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粗暴的例子)。


而這些被動型基金(Passive ETF)在過度集中之外還有一個雪上加霜的問題-他們只認死道理。也就是說這些基金從一開始就設定了一系列規則,比如波動超過一定數值必須減少持有,跌價超過一定數值必須減少持有。這些規則一旦定下來沒有人能夠去改變它,而在平時這些規則似乎也沒有問題,但是一旦當某些沒有被預測的突發事件發生,這就很容易催發大型踩踏。舉個例子,本來或許市場只跌3%,但由於跌的太突然導致了一部分被動基金觸發了他們內部規定的波動率條約,於是他們的計算程序自動的開啟光速賣出模式,而這一行為本身又讓股市再一次下跌,有可能這次一下滑到-5%,而這又再一次產生連鎖反應,觸發了另一些基金的下跌紅線,於是又一波賣出開始。。。


另一方面,公司高層實行的高價回購策略也直接擴大了美股股價的泡沫。這虛高的價格也給大跌營造了更大的下落空間。如果這遇到了公司之前把高估的股票進行了抵押融資。。。那這就更加慘烈了。而最近由於桑德斯在選舉期間的幾場大勝,也直接讓投資者們對於美國的未來商業環境產生了懷疑。如何看出這一點?看看最近歐元和日元對比美元的突然走強就知一二了。而在投資者們開始撤出美元的市場同時,當然意味著他們也開始拋售一些美元資產,比如說美股。


最後,這次疫情的恐慌雖然最大的因素還是媒體的渲染,但是事到如今對於全球的經濟創傷已經不可避免。諷刺的是,如果不是當初疫情在中國大規模爆發,讓西方媒體乘機一擁而上想把中國從內部整垮,現在的西方政府不至於如此狼狽。但是正所謂種其果、得其因,西方媒體對於這次疫情的過度宣傳已經迫使他們的政府在選舉年裡不得不採取極端的手段來抵抗疫情以避免國內的民眾憤怒,而我們反觀2009年的“美國流感”就可以知道西方政府平時對於大型疫情的理想處理方式-無所作為,該死就死。但當機構們看到意大利封城之後,他們突然明白了西方政府這次有可能執行類似中國的極端手段,而這自然意味著要為今年第一季以及第二季的經濟創傷做出前所未有的預估


在這裡也略微說一下某陰謀論,有人說這次大跌的一大原因是達里奧做空美股,這純屬無稽之談。這位大佬確實購買了大量三月到期的認沽期權,

也就是說他重金押注今年美股、歐股三月會暴跌,所以這次的暴跌的確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也直接讓他一戰(再)封神,但是這些期權是他在幾個月前就購買的,介於購買時間和期權的特性,他這行為對股市走勢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順帶提一下,這位大神一直堅持看好中國,從幾十年前起一直如此)。


那好了,現在我們把股市暴跌的原因捋清了,那這次的暴跌對於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會產生哪些影響呢?一個比較不被公開討論的後果是這次美國央行再次加大Repo的力度-從原來的每晚$100 billion 提升到每晚$150 billion 。這次央行的過激行為其實也是造成市場恐慌的原因之一-當時央行直接下調0.5%的基礎利率之後市場不漲反跌。但是短期來看,在央行強力手段的作用下,美股在一兩週的大波動後會開始慢慢持穩,甚至反彈一波。不過從長期來看,央行正在慢慢地把自己逼近一個死衚衕-正所謂進去容易出來難。


石油

現在來談一下石油。這次石油的暴跌有兩大因素。第一點其實從一月底開始就存在了-疫情導致的中國封城。這樣的後果直接導致了石油需求量的暴跌,因為大家都不開車了,工廠也不運營了(作者本人也把一月初建倉的石油多頭在二月初平了)。這直接導致了石油的連續陰跌,一直跌到$41美元左右。


第二因素就在三月6號的OPEC+會議,之前各大分析師都認為OPEC+將宣佈集體減產以應對疫情的爆發。結果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發生了-俄羅斯不幹了。這也直接導致了隔天沙特打響了價格戰的第一槍-沙特宣佈將在增產的同時一口氣降價$4-8美元。這晴天霹靂直接導致了週一石油交易的閃崩。


雖然這次動靜最大的是沙特,但其實真正的導火索是俄羅斯出乎意外的反叛。那為什麼俄羅斯會無視疫情對油價的影響而繼續增產呢?本作者在這裡獻上自己的推論-俄羅斯目前在中東的代理人敘利亞遭到土耳其的嚴厲打擊,而土耳其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美國從2月開始在背後全面支持-不管是發言還是提供軍事武器。


如果俄羅斯不減反增的話,油價在疫情的背景下會持續陰跌,很有可能達到$33-35之間。而這將會直接迫使大量美國本土的頁石油公司陸續倒閉。這裡簡單科普一下,全球石油生產成本最低的是沙特,而頁石油的生產成本較高- 想達到不虧本運營狀態的話需要油價維持在$48-54美元。不僅頁石油公司如此,美國的能源巨頭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如高盛研究部門顯示。


見證歷史!黑色星期一

普京的這個舉動無疑是在直逼美國的根本之一。但是俄羅斯這個舉動還有另一層好處-那就是直接給他現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送了一份人情。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在這一波暴跌行情下可以大量採購並儲蓄石油,以備不時之需。這在現在的世界大動盪的背景下是一大利好。雖然有些人會指出目前中國需求量不多,且常規存儲倉庫也已滿倉,但是其實石油是永遠買不夠的。


為什麼石油永遠買不夠呢?因為石油是現代社會的脊樑。打個比方,大米小麥作為農業社會(人力)的糧食是社會運轉的基礎,而石油作為作為現代工業社會(機械)的糧食就是現代社會運轉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現代軍用設備沒有石油就等於一堆廢鐵。最後,石油可以永遠儲存,不會過期。

所以從長遠來看現在石油正處於一個絕佳的建倉期。不管是短期內日益惡化的中東局勢,還是更長期的大型石油公司被迫消減費用而引起的產期產量不足,石油的上升空間值得大家看好。


最後

本來只是想簡短的寫一點,卻不知不覺地寫了這麼多。

最後在文章的結尾上兩張圖:

見證歷史!黑色星期一


見證歷史!黑色星期一

其實世界從來沒有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機。


如果說有哪一個國家從08年之後真正變得更好了,那答案只有一個-中國。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中國08年的四萬億直接被投放到了基建上。這次長達十二年的經歷給所有的人都上了重要的一課-政府印刷多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這些多印出來的錢究竟是進入了實體經濟還是在一個虛擬的系統裡空轉- 這才是最根本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