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什么要禁止中医?

鲁文泰济


题主好,不仅在民国时期,在医学史之上一共有三次禁止。第一次是因为俞樾的妻子因病去世之后,他对自己请来的中医不能让她妻子药到病除而生气,所以第一次提出禁止中医药,写了《弃药论》。最后两个禁令是因为已经有学生从美国和日本留学归来,把西医文化带进中国。在目前的环境之下,个别江湖郎中治病的死亡率与外国人西医的生存率进行了比较,很多人选择了西医。所以有禁止的理由和土壤。那我告诉你哪三条禁令。

1879,清末俞樾先生第一次提出废除它。俞樾认为,中医学的一切理论都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辅以一些重要的脏腑经络学说,这是一件非常荒谬和愚蠢的事情。俞樾的倡议立即得到了晚清众多学者的响应。例如,著名学者严复认为,“其立案依据是捏造,而不是实际测量”。也就是说,当时的学者对中医的质疑基本上是从对中国古代“玄学、巫术”或“迷信”的质疑入手的。梁启超狠狠地批评中医:“学术界的耻辱,无足轻重!”

1912年,北洋政府第二次颁布了《仁济贵州教育制度》,将中医药排除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我们国家的医学没有科学依据,我决心今后废除中医药,”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会议第三次作出“逐步废除中医40年”的决定,这是第三次。

但其实纵观全局,反对中医并不是针对整个中医。而是针对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不科学、不负责任的医学方法。就像当时巫师的医生画了一张符纸烧完,让你喝下去治疗。反对应该是反对的这些。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在上面留言。


有李行天下


有人说中医是中国的国粹,特别是现在走在大街上能看到很多的国医馆和中医养生馆。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三次禁止中医。就算是到如今,我国的中医也还是遭到了世界上顶尖医学院们的鄙视,他们根本就不承认中医的地位。


那为什么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会遇到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呢?这就要和他的对手西医对比来说明了。

一、相比西医,中医的诊断方法显得并不怎么科学。

打个简单比方,如果一个人感冒了,去看西医,西医首先会去给你查体温,然后再根据你的具体症状让你去查血或者其他项目,最后再依据你的众多检查结果来确定你的病症属于哪一种,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确诊了感冒种类再给你开对应的药。


如果是看中医呢,中医会让你先伸出胳膊来,给你号脉,接着让你伸出舌头,看看舌苔颜色,再分析你的其他症状,接着就开始开药了,你要问你具体是风热风寒那还好,但是你要区别你是不是病毒性感冒,那就没辙了。

二、相比西医,中医给人治病的药显得稀里糊涂。

还是用感冒这个事例来说明,西医会根据患者到底是风寒、风热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给患者开不同的药。比如,患者确实是病毒性感冒,那么西医开的药就会是针对该病毒的,并且我们很容易在网上查到该药物是如何抑制并清除病毒的。总之,整个治疗过程无懈可击,让人感觉就很“科学”。


可如果是中医呢,你会发现不管是哪种感冒,药物基本上都是那老几样。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有个同学大学学的中医,我问他,为什么甘草能止咳呢,他说那是祖辈传下来了,他也不知道,后来我也去网上查了下,网友们也说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所以然来。

总之,中医给人感觉很不靠谱,特别是我们这几代,从小就只相信科学的人,中医实在是没有办法令我们信服。

三、中医是建立在阴阳及五行之上的,西医是建立在大量科学研究之上的。


西医的研究,每一步都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可是中医的基础阴阳和五行,就显得晦涩难懂多了。两相对比之下,中医就显得极不靠谱了。

四、我始终相信真正的中医确实是我的国粹,但是,中医界鱼龙混杂,江湖骗子多也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些江湖骗子使得中医越来越不被人们信赖。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医确实是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因为我确实曾经被中医治好过某些疾病,但很显然我更相信西医,因为那些检查单让我相信西医更有科学依据。


史海钩沉


因为以汪精卫和褚民谊为首的国民党等人对中医素有恶感,认为中医只讲阴阳五行,不重人体解剖,在科学上毫无根据。

1929年2月27日,褚民谊主持中央卫生会议。会上医师公会会长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称“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

由于中医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难以一下子禁绝,会上通过了“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规定有现之中医,由卫生部实行登记,除了年满50岁而且行医20年以上者,其他人都必须接受补充教育,不准诊治传染病,还禁止登报介绍中医及开设中医学校等等。

扩展资料

一、国民党废止中医案经过:

1928年(民国17年),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汪企张首次提出废止中医案,未获通过。

1929年(民国18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由西医出身之卫生部次长刘瑞恒主持,参加者有中央执行委员褚民谊、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余云岫、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南京卫生局长胡定安等14人,均为西医界代表,且多主张废止中医。

中央卫生会议最后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该议案规定了废止中医之三条原则:“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这一提案除了“一个‘医学外行’次长和一两个参事抱怀疑态度外,其余是满场一致通过”。随后,该提案写入2月25日的会议记录。

二、国民党废止中医案:

通过与废止中医势力论战,中医药界更加认清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存在的不足,为了谋求自身之生存,不得不开始对中医理论进行革新和改良,不得不接受中医科学化主张,自觉地进行中医科学化尝试,加强了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促进了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发展。

同时也促使人们对中医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公允的评价,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理解和支持。而中医界谋自身科学化的同时,西医界也注重研究中医药,以发明中医新理,提高中国近代医学的水准。20世纪30年代之“科学中医化”运动,不仅仅是中医界单方面努力之结果,也与西医界之推动密切相关。


A视频剪


欢迎走进文史工作坊!

首先申明一点,民国时期中医并没有完全被禁止,可以说是在艰难中前行。

民国之前,由于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医疗传教使得近代的医学发生分流,医学呈现中医和西医二脉,西方医术中以种痘、解剖、注射等医术最令国人惊叹,西医因其疗效在民国肇始即为国人接受和认可。

民国对中医的禁止最早开始于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社会倡导民主和科学,中医因为带有很强的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因素被那些积极倡导赛先生的人极力抨击,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医,但是因为批判中医就可以显示自己的科学,所以中医成了许多民国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对象。

民国的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医都是持一种保守,甚至是一种限制的态度。1912年北京政府就没有将中医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中,而南京国民政府也曾多次颁发取缔中医学校的法令。

恽铁樵画像

但是民国的中医学家们并没有积极服从这种限制,恽铁樵、杨则民、陆士谔、时逸等一批医者积极吸纳西医中的有益成分,比如体温测量,X光射线拍摄等,结合中医的特点,推动了中医的发展。


文史工作坊


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开始了西方长达几十年的意识形态的输出,然而随着对西方的更加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其中争论最大就是中、西医之争,这场争锋从1913年开始爆发,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明确把中医纳入到大学课程里,这场持续几十年的中、西医之争才有了结果。

在1913袁世凯漏将中医纳入到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引发中医界人士的不满,之后自发组织请愿前往北洋政府,然而却遭到拒绝,这是中、西医之间矛盾开始爆发的一个起点。

而之后的1916年,余岩从日本学医归来,回国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院委员会委员,然后他写了《灵素商兑》把《黄帝内经》尤其是中医批的体无完肤,这直接引爆了中、西医之间的矛盾。

而且在1928年,汪企张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了要废除中医的提议,这项决议很快遭到了大量的抵制,最终并没有通过。

西医要打压、禁止中医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认为中医的传统技法不够科学。

比如,一个人生病以后,根据西医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可以确诊所得病症,然后再开药治疗,西医有这一套充分的理论体系。而中医就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即便是确诊后也就是按照医书抓药,至于为什么是用这个药,那也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验之道,并没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支持。


这个历史很正


我是老泰迪,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导语: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枝花”,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但曾在列强入侵后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劫难,史称“1929年中医废止案”,在回答为何禁止中医前我们先看29年废止案的过程。

1929中医废止案-中西医斗争

西方列强入侵后,西医逐渐传入中国,西医在开始的时候并没什么影响力,但是医界逐渐出现“西医一片倒”的情况,什么意思?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医界大佬公开支持西医,西医逐渐落地生根,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临床诊断学开始影响中国人对于“医”的认知。


医界一部分人开始对中医进行质疑,认为中医是古老的封建迷信,他们认为中医已经落后于时代了。1925年中医界请求将国粹“中医”纳入学校作为一门学习的学科,但西医认为中西是落后的“医疗”,西医是先进的“医疗”,于是直接否定了这种要求,从此中西医矛盾开始激化。

行政性打击中医

1929年2月,卫生部召开第一次关于“废止中医”的会议,余岩提出“不准办学,不准学中医,让老旧的中医自然消亡,后继无人”,以此来遏制中医的根本性发展,但卫生部考虑到这条决议太过于“狠毒”,于是又经过了讨论,最终决定了较为缓和的方案,其方案如下:

“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

这便是1929年利用行政之便打压“中医”的手段。

很快这一决议便激怒了中医界,各地中医界代表人物在报纸上刊登新闻公开指责西医利用行政手段废除中医的“卑鄙”,各大报社看此事易发酵,于是争相刊登,一时间社会各界舆论纷纷。

中医请愿

中医专家认为中医的疗效绝不在西医之下,于是于3月21日带着一批请愿团从上海到达南京向国民党各级请愿,而南京国民政府才刚刚统一全国,自然是不想惹恼民间,于是卫生部部长迫于舆论的压力公开向大家说:“只要我在任,中医就不可能废除。”不久,请愿团收到政府批示:“撤消一切禁锢中医法令。”

这场关乎中医生死的事件最终以“保存中医”结束。

民国废除中医的理由:

1. 余岩给出的废除理由:余岩就是前面提到的“激进化废除”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医不科学,并不能用较为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医。

2. 西医刚刚落地东方,想要生根只能打击中医,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件事和“利益”挂钩。

3. 西方势力进入中国,“西学东渐”导致人们盲从西方事物,盲目跟从改革派。

结语:

1929年中医看似是胜利了,但是请愿结束后依旧遭受到了社会某些人的歧视,甚至根本性的远离中医,而作为国宝的中医至1929年起不得已,只能向科学举步维艰得进军。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老泰迪讲历史】


参考:

https://baike.so.com/doc/10000206-10348018.html

《废止中医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老泰迪讲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国人的疾病,延续中华民族的生存及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然而,晚清以降,西医以及以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为代表的西方医学强势进入中国,中西医之间的巨大差异清晰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初来乍到时西医自然处于劣势,但很快便发展成为西医强中医弱的一边倒,最后又演变成中医(最后被定名为旧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

有争论,哪怕有点意气用事都不可怕,因为真诚的讨论是会促进中医当然也包括西医的发展。但问题是这一争论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学术范围,背后始终暗含着巨大的利益争夺。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试图动用公权力来武断地给争论下个结论,希望以此将中医赶出市场。

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与会成员共14人,除个别医事领域的行政官员之外,均为当时国内医界名流,如褚民谊、颜福庆、武连德等。

议案规定了废止中医之三条原则:“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旧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付志航


禁中医不是从民国开始,但是,民国时期禁中医最给力。

民国时期,坚决废止中医,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对北洋政府政策的继承和延续。

早在1879年,清末国学泰斗俞樾,首次明确建议废除中医。俞樾认为中医理论建立在阴阳五行之上,辅以一些肺腑经络学说,非常荒谬且愚昧。

到了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并将中医排除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表示:“吾国医毫无科学概要根据、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

北伐成功,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继承了此前北洋政府的中医政策,中央卫生会议做出“以四十年为期,逐步废除中医”决定,这便是第三次废除“中医”,而且还是以国家政策的行政手段废止中医的。

这是现代科学认知与传统认知较量的结果。

1954年刘少奇在卫生部司局长座谈会中提议恢复中医,这才让大陆的中医有了现在的发展。

保留保护中医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当时来讲,也许有必要。但从长远来看,这个决定正确与否,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

将来,会有个正确认识的。


三月森林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国人的疾病,延续中华民族的生存及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然而,晚清以降,西医以及以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为代表的西方医学强势进入中国,中西医之间的巨大差异清晰地展现在国人面前。初来乍到时西医自然处于劣势,但很快便发展成为西医强中医弱的一边倒,最后又演变成中医(最后被定名为旧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与会成员共14人,除个别医事领域的行政官员之外,均为当时国内医界名流,如褚民谊、颜福庆、武连德等。会议讨论了由西医余岩提交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核心观点为:中医所秉持的阴阳五行

经络等学说皆为穿凿附会,凭空杜撰,缺乏实验科学依据;中医临床所使用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与“巫术”及“迷信”类同;中医所使用的药物缺乏科学检验,不足凭信;作为个体的中医在调查死因、勘定病类及预防疾病等公共卫生领域无所作为,结论是“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上,卫生行政事业一日不能进展。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不可不采取断然措施。”

建议办法是: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以上、在国内营业20年以上者,得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等。此项特种营业执照有效期为15年,期满即不能使用;禁止登报介绍旧医;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余的

提案

获得了通过,正式定名为《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并被写入当年2月25日的会议记录。或许是考虑到余的提案过于激进,会议最后通过之废止中医案中采取的办法则明显和缓了许多。

议案规定了废止中医之三条原则:“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旧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该消息由上海《新闻报》率先公之于众,立即遭到了以陈存仁、张赞臣等为代表的上海中医界的强烈反对,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当年3月17日全国医药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共有15个省131个团体的262名代表出席会议。同日,上海市内的各中药铺停业半天反对废止中医药决议案,并惩戒提案人余岩。

会议决议以3月17日作为中医药界大团结纪念日。3月23日,中医药代表团又专程赴南京就卫生会议废止中医案向国民党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政府

和卫生部请愿。在中医药界的压力下,卫生部次长胡毓威被迫公开表态:“本部正在提倡,使中医药有进步,”并承诺对废止中医药之提案,认为不能行之现今中国。决议案不了了之。

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通过《中医条例》,中医药的生存问题从法律上最终得以解决。

对于中医是否科学,以及中西医谁优谁劣之类的问题笔者无力裁断,但笔者反对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一些做法:即在政治正确口号的鼓动下,不顾公私之界限动辄以国家的强力对一些社会习俗或民间生活方式武断进行干预,达到所谓的社会变革之目的。


七言聊历史


“我们为什么反对中医”,这种思想其实更加相当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这里再要提及一点的便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废除了汉方医学(中医),而例如拒绝中医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依旧将针灸和按摩纳入了自己国家的医疗体系。发达国家的一些医疗协会经过医学案例证明针灸治疗和按摩的效果比传统治疗要好,但是仅仅相当于安慰治疗。

他们之所以加入了这两项“中医”,却拒绝了“国药”,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实验证明针灸和普通按摩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副作用,而不是像“国药”那样几乎“是药八分毒(如果毒死人算十分的话)”,二是虽然你花了大把的钱仅仅得到的是一个安慰治疗的效果,可以说一点性价比都没有,但是仅仅是如此,他们依旧愿意将其纳入自己的医疗体系。

这表明当今世界对于医疗的要求其实非常非常低,它不会管医疗是不是如同商品一样具有“性价比”这个数据,只要你有效果,哪怕非常的微不足道,然后并没有耽误病情,越医越过分的事发生,大家便都可以接受。

所以当我们“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意识到这件事情,而不是盲目的做“键盘侠”,中医想要继续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必须摒弃原先的理论,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赚钱为本。我们反对的是以中医为代表的旧式医学,我们支持的是近代医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