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议高级教师每周比低职者多上一节课或专教差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你怎么看?

百姓茶馆话人生


哇哦,如果这个政策能执行的话,那就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流。我个人觉得,肯定能激励教师👩‍🏫。

1.此举体现了能者能劳。

高级职称去教差班。如果能改变、提升,这对于学生有利。即使不能改变什么,也让低级职称的教师看到高级职称老师的担当和作为。激励人心!

2.此举体现了能者多劳。

高级职称一周多几节课,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也给低级职称的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鼓舞士气!

3.体现了多劳多得。

高级职称教师,不管是在工资收入还是学校绩效考核上,都有优势。如果能通过多上课,教差班来体现职称之间的区别,低级职称的教师肯定愿意接受。也许,教师对职称的痛与恨也会随之降低了。平息民愤!

在利益面前,人的本性就会体现出来。曾读过《官场现形记》一书,我想,如果此举能够实施,到时,肯定能让高级职称的假高级,伪高级现形。

哈哈,谁提的这么有意思的想法。点赞!希望能够实施!


大路口人


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和想法,我想说大多数的高级教师都是自己一年一年踏实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评上的,我1990年毕业,到2001年才评上一级教师,到2009年评上高级。自己毕业就教高考班,连续两年全县五所高中都第二名,后来生物会考,自己一个人教六个班,全校那时候就我一个生物教师,会考过关率我都是全县第一,可什么荣誉都没有得过,2002年教高考毕业班还是班主任,我班的学生那年全部考上大学,一同教的老师大都得到荣誉,我什么都没有,因为我要被调走了。到新学校一直教高考毕业班,成绩突出,但我获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公开课、优质课、说课大赛奖励等,当然因为成绩好也得到政府嘉奖等等,我想说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经很高了,作为教师我们努力做好自己,没必要再相互比较,你年轻感觉做的多,得到的少,谁没年轻过?你终有年老的一天,你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不要说的多,做的少,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别等自己老的那天后悔!


趣学老妈


首先你得明白教师的高级职称是怎么来的啊!你以为是靠教学质量得来的么?单纯!教师的高级职称是靠写论文写出来的!这样的高级教师教学水平未必一定比普通老师高!但题主的提议我完全认同,毕竟这是高级老师,属于“人才”得重视!


教师职称越高代表教学水平越高?

昨天我刚回答了一个关于教师职称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教师职称是怎么来的。如果评教学实力和老师的能力,我想现行的很多高级教师都不如普通老师!因为教师的职称是通过写论文得来的!换句话说跟他们的教学质量基本没有关系!

所以,我见过太多高级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本没法跟一个小老师比!但人家头衔高,工资高,你能怎么办!不得不说这是对很多有实力老师极其不公平的!一个老师的职称居然不用教学水平说话,这不是天大的讽刺么?就好比,一个厨师的等级根本不看你炒菜水平,看谁更会耕地!这种教师评级制度是对务实型老师最大的伤害!


让高级老师多上一节课,专教差班,我举双手同意

之所以同意题主的这个假设,有以下三点原因:

  1. 让高级教师的真正实力发挥出来,别滥竽充数!

  2. 既然是高级教师就得有高级教师的姿态,既然是人才就应该重用!

  3. 用带差班级证明高级教师确实比普通教师更牛!

我认为这是让高级教师的教学水平能直接得到体现的很好的体验!会写论文就可以拿到高级职称,拿到高工资,拿到很多其他老师不容易拿到的荣誉,那么就该让这个高级体现出来!而不是干的比普通老师少,挣得比普通老师多,这对普通老师公平么?


综上:至少我觉得现行的教师评职称的方式是很不合理的!会伤害很多老牌务实型的教师利益,一个教师就应该用教学水平说话,而不是靠什么写论文评职称。

这就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PS教学简单哥


个人认为这样做不好。1高级教师和其他没有本质的区别,如笔者,主要是工作年限长,教学经历丰富,因为工作年限长,中间有过几次光荣的教学成绩(当然也有走麦城的时候,评职称时就掐了别播),中间写了几篇论文,中间研究过课题,然后就是高级教师了。与其他老师没啥区别。象我这样的高级教师,面对学困生也是觉得棘手,我教慢班,成绩也不会超过快班的。2评为高级,工作年限确实长,年龄大了,你发现与学生的距离就远了,不如年轻老师的亲和力,多上课可以,没问题,效果未必就多好。3高级老师总把工作揽给自己,不给年轻老师机会也不好,应给年轻老师搭台子,指路子,吹号子。如我辈,经常对青年教师指手画脚,貌似专家,指导公开课,指导完成课题,给年轻老师多创造获得业绩的机会。当然俺也不服老,自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实际上,我的工作量和年轻老师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没有比他们多。朋友,你那情况怎么样?😀

我是中学教育微课堂,教育资源共分享。



中学教育微课堂


年轻教师有活力其一,年轻教师比年老教师熟练信息教学其二,年轻教师比较听从校长的意见其三,年轻教师有上升空间(有可能升为领导,俗称宁欺胡须公莫欺鼻涕虫)其四,校长就算欺负老教师,老教师也无可奈何,老教师不被重视,根本就没有施展的平台(或者年老体迈,或者没有年轻人那么口甜舌滑,校长前校长后),我也年轻过,校长信任我,让我教初三毕业班课程,结果呢,我与同伴的教学成绩年年都在全县的前三名,现在呢,居然落聘了,何解


手机用户6694810175


我教学4○岁,自认为只要本人勤学善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我又是地区级教学统考中获得第一,发一片优秀教学教育奖状,至今还保留着。感觉我并不是一个无能的教师,无尚光荣白誉清高,在教学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几乎每年都是学校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4O载由于多种原因,退休了仍没评上高级职称。我的学生,学生的学生都评上了高级,我没评上,大家评这问题出在那里。我已退休,国家给我养老金,虽然没多少钱,生活比农村中同龄朋友钱还是够了,为了下一代,国家教师职称评聘确实要改一一改,因为这关系国家兴旺发达,国富民强的头等大事。至于教师上课,我认为只要你是教师,工作安排要服从领导,谁都可以教好斑,也可以教差班,不要争你教好斑,我教差班,只要是金子在哪都会闪闪发光。只是个人见解,不对之处请大家谅解!


用户6526795266669


“老郎中,少先生”,郎中越来越厉害,老师则不一定,这也是高级教师让很多年轻老师愤愤不平的地方:凭什么他带的成绩不如我好,凭什么他带的班不如我多,他发钱却比我多?凭什么领导让他带好班而让我带孬班,我带好班不见得比他差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有道理,其实是心态失衡的表现。

一、职称评定中的问题,并不能否定高级教师的能力!

不可否认,职称评定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你所在学校不公平,不代表所有学校都不公平,据我观察,越是成绩好的学校,职称评定越合理,教育生态越科学,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做到公平,才能激发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出成绩。

攻击高级教师没有能力的,有的是职称的受害者,有的则是典型的愤青,人家讲公开课,参加讲课比赛,身心受到很大摧残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躲在后面说人家是表演,拿了成绩也没什么了不起;人家代毕业班,夜以继日地工作,出了成绩,评奖评优,你说他是领导照顾;人家晋级职称了,你没晋上,你攻击人家是“走后门”,甚至用非常恶毒的语言(比如给领导献身)去攻击自己的同事,用心非及其险恶。

二、职称是能力,也是贡献力,是综合荣誉。

高级教师都是学校代课水平最好的?我想这在任何一个学校都不敢保证,先不说他评上高级教师之前的水平如何,就是现在让他和一个年轻教师一起来代课,他也未必能更优秀,让高级教师带差班,他就能带好吗?

我觉着没有任何一个高级教师敢下这个“军令状”,这是因为学生的成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家长的水平和态度、老师的能力、精力、态度甚至颜值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中,高级教师绝大多数都不占优势,如果再让高级教师带差班,那就更难出成绩了。

所以,高级教师带好班,也许会带的很好,但是带差班,他也无能为力,这没有什么丢人的。

对于高级教师,少带一些课的问题,实际上是也对高级教师的一个照顾。高级教师也都是年轻时拼出来的,那个时候,他们也许经历过你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和付出。以我们学校的老师为例,那些高级教师都曾经经历过一周上20多节课的时代,那个时候周末是不能休息的,都要排上课,有的老师一天甚至上七八节课,而现在,有些年轻教师带12节课,高级教师带8节课,就开始攀比了。

高级教师得到适当照顾,不是他们能力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现在他们精力下降了,适当照顾也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非得让他们多上一节课?

三、高级教师更应该起到“传帮带”作用。

高级教师不代课,确实也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很多高级教师一旦聘上,就马上脱离一线教师的岗位,这其实也是教育的一个损失。

我觉着作为高级教师,上课多少无所谓,但是起到“传帮带”作用,才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我刚工作时,参加讲课比赛,都要请老教师反复指导,他们有很多的教学经验,见多识广,也许拼成绩拼不过你,但是指导年轻教师方面,却是绰绰有余,没经过一次这样的指导,个人都能明显感觉自己的提升,这就是经验的力量。

所以,我觉着高级教师既然不愿多上课,不如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比如建立“导师团”,让这些高级教师固定多听年轻教师的课,促进年级教师的成长;再比如年轻教师命题,让这些高级教师把关,可以防止训练走偏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比让他们多上一节课,让他们去带差班,要有效的多,你觉着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笔者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样一来是不是高级职称的人就要多上课,低职称的少上课,高级职称的专门教差班,谁让你职称比我高。如此一说,你是专家,那里就要多干事,谁叫你是专家。

首先高级职称的教师也是从低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换位思考一下,人都有老的时候,都从年轻过来的。每位高级职称教师年轻时也勇挑重担,犹如革命岗位上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放。不可能一开始就倚老卖老,挑肥拣瘦的,那样在学校也混不下去。高级职称的老师大多数也是一线教师,他们平时的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如果一开始工作就吊儿郎当,不务正业,我想高职很难评上的,即使有机会让你评,你也拿不出材料来,难道空手套白狼不成?高级职称教师他们年轻时已经付出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干嘛还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呢?



其次高级职称教师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听从学校的安排。班有班纪,校有校规。现在学校基本上采取双向聘任制,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选择班主任。作为授课教师不是你想上哪个班就哪个班,你想上哪个学科就上哪个学科,基本上双方达成共识,才接受任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学校出面调解安排。另外现在实行绩效考核,教师的工作量跟绩效工资挂钩,多劳多得。不然等到发绩效工资时,你会说凭啥我的工资没有别人多,这时你该知道不是职称的高低,是你能力的高低,是你接受课时任务的多少。

最后作为高级职称教师也不能以高职自居,实际中不少高级职称教师还不如年轻教师,教学态度工作热情无法与青年教师比,你就是安排任务给他,学校还不放心,更何况安排差班让他们带,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校也是一个大家庭,每位老师本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各尽其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构建和谐校园。(自己的几点体会,如觉得不错请你点个赞或评论,谢谢!)


江南烟雨220667845


非常赞同,这是改革的号角,是教育希望所在,是顺应民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忠实践行,高级多干,中级少干,低级更少干,其乐融融焉!


用户8180697562389


你这是要把这样职称的老师给逼疯?哪个告诉你高级教师成就差生的,会成就差班的?

要不就是在评审职称的时候,他可能抢了你的名额对不对?

能够评上高级教师的,可能也可以算作半个专家了,专家是不感兴趣具体事务的,很少能够亲临第一线的,特别是面对面教育学生了。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的话,我们所有的专家教授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都应该去教最差的班,我们人口整体素质不能提高,就是因为存在这种比较差的学生,那么有他们存在来把他们教好好,我觉得整个人口就容易提到了,那多好啊。

所以肯定不行的。能评上高级职称只能说明他们在写论文或者参与一些活动,有支教经历或者上一些公开课,特别是公开课都是经过长时间打磨的一节课,那个不具有代表性,也不代表他有教学能力有多强,只是一种表演课而已。这些老师当中大部分平时也不在教学第一线。因为高级职称的话名额比较少,在一线能够评上这些职称的老师比较少,所以他们并一定不具备把差生教好的经验,或者那个能力。当然这个事不是绝对哈,如果他们有那个能力的话,我觉得学校应该可以这样安排,毕竟让差生变优,这个才是最大的能力!

虽然我对结果不抱希望,但是我觉得领导们可以再去考虑一下,安排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