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得高分?先分析下新時期高考作文的實質

通過對新時期高考作文題縱向的分析以及國內外高考作文題橫向的比較,可以發現,現有高考作文考試是文章考量而非寫作能力考量,用以衡量的標準是文章學標準(如主題,結構,語言等文章學要素)而非寫作能力要素(即面對著具體表達需要考察考生的構思能力,行文能力和自我修改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新時期高考作文的實質是在考察學生的文章能力,而不是寫作能力。這樣,只要是從文章學角度看是“好文章”的作文就能得到好評價。

當然文章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是相互聯繫的。寫作能力,至少應當包括對問題的認識能力,整合自己思想的能力,對寫作任務的自我認識能力,選取最佳寫作策略的能力,構思行文跟寫作動機保持一致的能力,語言能力,自我判斷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最終都將從文章反映出來;沒有文章,寫作能力就無從反映。另一方面,不管什麼樣的文章,實際上,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寫作能力狀況,我們可以通過文章進行寫作分析(這種分析和現在的作文評價方式完全不同。它是對文章進行動態分析,即從文章形態還原作者的寫作過程),對作者的能力狀況作出判斷。

而對比國外的高考作文模式,無論美國法國還是新加坡,他們都要求學生去思考,並且設置命題去考察他們的思考能力,從作文中去考察和評價學生的思考和對思考的表達能力。我國的高考作文,無論是命題還是評價標準,都是著眼於文章品質,甚至不管學生是否真的思考過、思考得怎麼樣,重要看上去漂亮就好。不同的關注點,決定著命題方式的不同,評價內容和標準的不同,最後也決定了考生寫作方式(包括作文內容來源)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