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牛车时喊的“得得”、“咧咧”、“吼!吼!”“稍!稍!”各是什么含义?有懂的没?

年念念年


各地的用牛的喊声是不同的,但无外乎是向左,向右,后退,停,拐弯,之类。这与训练小牛时的口令有关系,一个地区的训练小牛的口令是统一的。至少在一个乡的用牛口令应该是一样的,或许略有一点不同。

我们这里训练小牛定于农历“二月初二”,俗话二月二,龙抬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定在这一天。我们这里训练小牛,方言叫”开窖”。训练小牛叫“窖牛”。生产队窖牛是请专门的用牛手,也就是通常的老用牛的。窖小牛,一般至少四个人,少了不行。

将小牛的角用棍棒固定住,两个人,一边一个。将牛轭架在小牛的脖颈处,然后一个人牵着牛,一个人在小牛后边扶着犁梢,让小牛在人的指挥下耕地。窖,训练小牛(从来没有干过活的小牛)。我们这儿地少,水田多。牛干活是要下水田犁田的,但训练(窖)小牛肯定是先要在旱地进行。训练好了才下水田犁田。

没干过活小牛,训练它犁田地,让它听懂人的口令,这是要有一个训练过程。这种小牛没训练前,一点也不听话,不听人的指挥口令。又有力气,这就是为什么要先固定住小牛的角,由两个劳力人工强行牵引它。让它听从后面扶犁用牛手的口令,听从指挥,向左,向右,后退,停,等。

训练小牛很吃苦的,也很累,训练小牛要好多天。连续训练几天,有的小牛训练后,即可以下田地干活,犁田犁地了。有的小牛没有训练好,还得"复炉重新训练"。向左,qie啦。向右,pie啦。后退,suo。停,wa啊。在春耕季节,远远可以听到,qie啦.. pie啦.. wa啊.. 的喊牛的口令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麻又种田。潮爷在农村十几年,农活样样干过,对喊牛的口令声,当然是很熟悉的记忆了。


笨笨潮爷1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讲个笑话,我的姑父是个人民教师,虽然经常侍弄牲畜,但是不会说操作牲畜的语言也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得驾” “喔“ “呺” “吁”等口号,每到需要的时候,就直接对牲畜说“向前走、向后走、停住”的人类的语言,逗得我们大笑!

本人曾经在农村里呆过二十多年,在这期间做过不少的农活,也驾过车,侍弄过牲畜。赶牛车、马车、驴车的时候,需要驾车人给这些牲畜一个信号,让它们明白该怎么行动,比如向前、向后、停住等,但是这些牲畜是听不懂人的语言的,于是长期从事农活的人就琢磨出一套人和牲畜都能听懂的语言,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得驾” “喔“ “呺” “吁” “稍”,分别就是“快点走” “向左走” “向右走” “停住” “后退”的意思。

由于方言的关系,各地区的说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大概应该是差不多的。欢迎大家留言,关注和讨论。


探索者369


我在东北赶过马车,

是三匹马的,

赶马车和开汽车一样,

要向左转,向右转,

前进,停止。

这四个口令。

开汽车是人操作,

赶马车是人喊马听,

驾,就是前进,

与,就是停止前进,

咗咗咗,就是向左转,

呦呦呦,就是向右转。

掌握方向的是左边的哨子马,

我一喊咗,它就带着往左,

我一喊呦,它就带着往右。

前进,后退是辕马的事。

哪个马不听命令,

我的就鞭子的伺候。


我说你听你说我听


小时候我爷爷就是赶马车的,用我爷爷的话说那时候赶小马车的,就像现在的小车司机给企业里拉一些东西的时候拉点儿什么,总会蹭到一些什么。所以说作为爷爷的那个职务,我们一家人吃的喝的到年的时候都是很丰盛的,所以说对爷爷赶马车的事情,我到现在还记得许多生活的乐趣。

所以说,至于在赶马车或者牛车的时候说的"得得"就是让牛车或者马车加油向前跑的意思。"咧咧"的意思,就是告诉马或者牛前面或者是后面来车了,咱们向路边靠一靠。"吼吼⺀意思就是要听话的意思。"稍稍⺀就是向后退的意思。


伊春美食美客


我小时候,我我有个邻居他是生产队里驾驭牲口的耕田人,常常见到他与牲口勾通:“得得、咧咧、吼吼、稍稍”。其含义应该是:“得得”是告诉牲口它这样做得对:“咧咧”是告诉牲口自己站错位了,给相邻的牲口让位置;“吼吼”是告诉牲口主人生气;“稍稍”是告诉牲口把脚往上抬一抬。


展素真


我在农村呆了五十多年,赶过驴车,吆牛、驴、马耕过田地,我是泰安肥城西南乡的,也可能由于地方方言的不同,喊牲口(我们那里把驾车、耕地的牛、马、驴叫牲口),语言不太一样,欢迎网友交流。

我们那里赶牲口一般不外乎这几个音,“得、驾、哈、咿、喔、稍”、"吁”。让驴前行,用“得(音dei);让牛前行,用"哈";让马前行,用"驾",共用这几种牲口合犋耕地时,用这几种音交叉喊来指挥,牲口也很聪明,一个走都走,它们都能听懂。一般牵牲口,人在它左边牲口在人的右边。牵引它们的绳索绕在牲口的左耳上,向里拽是"咿”表示左转弯;向外引是"喔"表示右转弯,口诀是里咿外喔。让牲口停下来,喊"吁"。套车、耕地有时需要它们后退,就喊"稍、稍、再稍”。聪明的牲口半季活,就能被人们使的得心应手,这是我在农村干农活使牲口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也让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孩子们有所了解。


鄣遂古道


我是农村人,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赶过车、梨过地,但是驾驭马牛的口令还是懂得的。

在我们辽东地区驾驭马的口令是这样的,走是驾、停是吁、倒是稍、往里是喔喔、往外是啊啊。驾驭牛的口令走是驾、停是吁、倒是稍、往里是咧咧、往外是哒哒。

各地有各地的驾驭口令,就比如我现在所在的山西朔州,喊停的口令是卷起舌头嘟嘟,我就想我们那地方的牲口肯定听不懂这样的口令[我想静静]

驾驭马牛驴的口令就是让它们形成条件反射,日子久了他们就会领会人们的意图。

有人曾经给我说过一个笑话;说是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穷就养了一头瘦驴,春耕的时候一头驴拉不动梨啊!没办法只能父亲和驴拉梨,没成年的儿子扶梨,父亲和驴拉梨儿子不能喊驾啊,只能说爹走吧!等这驴长大了自己能拉梨了喊驾它听不明白了,扶梨的人只能喊爹走吧!这驴才走[捂脸]





遥望那一片蓝天


在六七十年代牛车在农村大量使用,连牛带车这么一套农用工具价格也不是太便宜的,那个时候应该在两千元左右,相当于现在卖一辆拖拉机了,非常的不容易,使用起来也是格外地爱惜。特别赶车的人,虽然手里拿个鞭子或木棍儿,但是对牛是舍不得打的,只是做个样子,好让牛听话,主要是靠一些口令指挥牛的行动。

牛车启动的口令是:"哒,哒!”这相当于现在开车挂一档了,如果速度太慢,牛不使劲,需要加大马力,就喊:"得,得!”牛车没有方向盘,需要拐弯怎么办呢?别忘了牛有牛鼻圈呀,牛鼻圈上栓着一根长长的缰绳,用力一拽,牛就知道拐弯了。"稍,稍!”是倒车的意思,如果牛踩了东西,可以用鞭杆或木棍儿敲打牛蹄子,喊着:"抬,抬!”牛就知道抬蹄子了。



当然,现在牛车在农村很少见到了,年轻人也不知道该怎么使用了,这些用来指挥牛的口令也失去了意义再也难以听到了。


乡村多彩


你问的这个问题,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只会开着车前进、靠左、靠右、倒车、仃车,只有我们老人回答了。赶牛车,鞭子往前一甩,大声喊“得,得”,就是让牲口拉车往前走,也就是司机掛上前进档,一踩油门往前开。鞭子往外甩,喊着“咧,咧”,让牲口靠右拉,右拐弯。赶车人喊“吼!吼!”,是告诉牲口不要拉了,仃下。赶车人喊“哨!哨!”,是让牲口往后倒。我说的对吗?因为各地方言不同,喊牲口的叫法不一样,大家讨论吧。


风云1239846619


牛属于大牲畜,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畜力是代替人力干农活唯一选择。

经过几千年的驯化,牛成了庄稼人最忠实可靠的朋友,牠可以帮助人耕地、拉车、打场等。

在驯化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与牛交流的特殊语言,使牛能听得懂人在让他干什么。这些"牛语"无非是一些简单的吆喝声,比如:"达"是走的意思,"驾"是快走,"与"是向左,"我"是向右,"哕嘞"是停,"潲"是后退等等。这样的"牛语"也有"方言",比如有的地方"嘚”是前进,"与"是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