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耐股份:啟動1.6億元回購計劃,高復工率緩衝疫情衝擊

3月6日晚間,濮耐股份(002225.SZ)發佈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用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據悉,本次回購總金額為0.8億元-1.6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5.96元/股,可回購股數佔總股本比例為1.30%-2.60%,回購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

此前,3月3日午間,濮耐股份就發佈公告稱,收到公司董事長劉百寬提議公司儘快啟動股份回購程序的《提議函》,公司二級市場股價午後拉漲逾3%,可見市場對公司提議回購行為認可度較高。此次公告啟動回購程序,是基於公司對自身經營發展的信心和對本身價值的認可,並希望進一步健全長效激勵機制,增強投資者信心,助力公司的長遠發展。

選擇回購,終止收購

3月6日晚間,與啟動回購公告同時發佈的還有《關於終止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的議案》,這表明濮耐股份以現金+股權方式,收購國亮特耐6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暫告一段落。

濮耐股份稱,鑑於本次交易涉及的標的資產審計、評估基準日為2019年6月30日,財務數據六個月有效期已到期,根據本次交易的進展情況,標的公司財務數據需履行加審程序,評估基準日亦作相應調整。因近期全國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公司及各中介機構的盡職調查及審計、評估工作產生較大影響,公司與交易對方未能就加審安排及相應方案調整達成一致意見,經審慎研究,公司與交易對方友好協商,雙方決定終止籌劃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

其實,稍熟悉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的投資人就知道,細則第二十條規定,上市公司在回購期間不得發行股份募集資金,但依照有關規定發行優先股的除外。這意味著,在回購和收購資產並配套募資之間,濮耐股份選擇了前者。

為什麼選擇回購,自然是基於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除此以外,公司近年來二級市場表現跟實際經營狀況差別較大,二級市場股價並沒有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按照2019年公司業績快報口徑統計,2015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27.94億元增長為41.3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32%,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從0.85億元增長為2.5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1.22%;而從整體的股價表現來看,公司自2015年6月後,股價持續走低,截至2020年3月6日收盤價為4.22元,較2015年牛市股價高點13.31元來看,確實處於較低位置。

此外,值得市場關注的是,濮耐股份此前公告稱,收購國亮特耐60%股權,初步預計交易金額4億-5億元,擬採用“75%股權+25%現金”的方式進行支付,現金對價部分優先使用配套募集資金支付,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支付,配套募資是否成功並不影響收購的進行。這意味著,在不考慮配套募資的情況下,公司將為此次交易支付1億-1.25億元的現金對價,對比此次回購總金額0.8億-1.6億元,可見濮耐股份自身的資金相對充裕。

高復工率疊加基建投資加速,緩衝疫情衝擊

疫情之下,企業開復工情況也是市場比較關注的問題,“我們從2月16日開始就陸續復工了,截至3月6日,公司整體復工率接近90%,而鋼鐵事業部復工率更高。”濮耐股份董秘彭豔鳴表示,“鋼鐵事業部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較大,2019年中報接近85%,高復工率將緩衝疫情對公司業績的衝擊。”

耐火材料是屬於消耗性材料,主要應用於鋼鐵、水泥、有色等下游行業,以鋼鐵為最大,是基建投資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中間體。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在疫情衝擊下,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在6%-10%之間。短期內,疫情導致復工推遲,一季度或對基建投資增長造成供給衝擊。但後續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供給衝擊將逐步減弱,而且基建投資屬於外生的經濟增長手段,為完成經濟翻番目標和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後續基建投資將會發力。

面對疫情,作為國內耐火材料龍頭企業,濮耐股份伸出了援助之手。2月3日公司及各分子公司擬向轄區政府捐贈人民幣240萬元,用於抗擊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全國人民攜手共渡難關。此次捐贈符合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捐贈資金來源於公司自有資金,對公司當期及未來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亦不會損害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

(CIS)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