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養區是不是無論大小戶都得禁養?

用戶1386741684842


一、哪些區域將被劃為畜禽“禁養區”呢?

1、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衝區;

2、城市和城鎮中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地區;

3、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域;

4、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

二、禁養區是不是無論大小戶都得禁養?

是的,禁養區的禁養是按地理區域分的,不是按大小戶分的。首先你要確認你問的對象是不是回答的靠譜,要問當地政府部門才可能得到確切的答案。


農家營


——禁養區並不全面禁止養殖,重點禁止的是規模化、專業化的養殖,養殖當量極少的普通農戶仍可養殖。

這幾天筆者所在地正在驗收禁養區的養殖設施拆除工作,作為三農工作者的一員,筆者既專項進行了請教,也實地查看了禁養區內普通農戶實際養殖的情況,特作上述答覆。

一、從實地查看的情況來看,禁養區內農戶養殖畜禽幾乎不受影響。

筆者所在地有幾個村都因有重要河流穿境而過,被劃定這禁養區。但筆者時常下村、入戶到群眾家去,發現群眾該養雞養雞,該養鴨養鴨,該養豬養豬,農家小院內仍時常可見雞鴨,總之是禁養區農戶仍如常養殖畜禽。不少機關幹部仍可時常可到禁養區內的農戶買雞鴨蛋及雞鴨,去年禁養區的拆遷戶所養的豬被機關食堂購買的也不少。

二、從動物疫情防控的情況來看,禁養區內仍有養殖的畜禽。

筆者所在地幾個劃定為禁養區的村,每年仍要按時開展動物疫情的春防、秋防,農戶養殖的雞鴨豬牛羊逐一要打預防針。去年底的豬病防治,幾個劃定為禁養區的村也要開展宣傳和防控工作。從動物疫情的春防、秋防及專項疾病防控來看,禁養區內仍養殖有畜禽。

三、從養殖當量的控制來看,禁養區內仍可適度養殖畜禽。

對於規模化、專業化養殖的認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養殖當量,即統計時的畜禽存欄量。筆者這裡政策規定,禁養區內養殖當量在10頭豬以內的,可以繼續養殖,而一般農戶很難達到這個養殖當量。養豬的有5頭左右的算多的了,養雞鴨50來只也算多的了(30只雞或鴨才相當於1頭豬),所以禁養區內的一般農戶仍是可以養殖的,只要不超過規定的數量即可。

至於提問中所說小的養殖場未關閉,有可能就是養殖當量在當地允許的範圍之內(各地的控制指標可能不一致),不屬於關閉的對象;至於規模大的養殖場未關閉,涉及的情況可能比較複雜,有可能是已改造完成的循環化項目(不會出現汙染問題),有可能涉及要補貼的關閉費用較高,一時暫未籌集到所需的補貼資金,當然也有可能暫還未找到搬遷的新址或新址正在建設中,需建好新址後才能搬遷(筆者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欲感受“三農微耕機”犁開土地的更多鄉土氣息,敬請關注@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衷心感謝閱讀和點贊。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禁養區是近幾年為了改善環境而劃分的區域,也就是在。這個區域內是不準有任何養豬場出現的,無論大小養殖戶全部禁養,與禁養區相對應的是適養區和限養區,適養區就是這一塊地方只要養殖戶或養殖場環保達標那就允許飼養,而限養區是指環保達標的前提下允許一部分養殖戶飼養,由政府限定養殖量。


但是具體位置,哪裡屬於限養區,哪裡屬於禁養區,哪裡屬於適養區則由當地環保部門進行限定,並沒有統一標準。只是有一些粗略的要求:

1、養殖場選址要距離水源保護地3000米以上,養殖場不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和破壞,保護好生態環境。

2、養殖場應遠離村莊、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還要遠離主要公路、鐵路,要求距離不少於1000米,距離屠宰場、畜禽產品加工廠、垃圾處理場等3000米,遠離化工等易產生汙染物的企業,而且避免選址在其下風口。



至於題主所說的,劃定禁養區但是又有養殖場存在,理論上這種事情是不會存在的,若是存在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已經通知限期拆除,但是因為還沒有到期限,或者規模偏大,清除時間比較久而出現大時間差。散養戶可能家裡養一兩頭肥豬,這種的糞汙都被作為農家肥使用了並不會汙染環境,個別存在問題也不大。



果然悠


只要你的養殖廠在禁養區,無論大小都是部可以養殖的。根據國家政策規定拆除、搬遷的。


國家規定的禁養區都是那些地方如下:


1、居民居住區和醫療科研等人口密集區域

2、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區

3、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遊區

4、居民飲水的水源地

5、政府規定的其他禁養區。(註解:這個每個地方不一樣,具體諮詢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畜牧局、環保局。)


相應政策如下:

國家對在已經在禁養區的養殖廠,都有相應的拆遷補貼款。具體多少,也是分地區補貼的。不知道提問的朋友家住何處,然後諮詢當地相關部門,如政府辦公室、環保局、畜牧局等部門。北京懷柔關閉一個養殖場獎勵10萬。如果你遇到了自己的養殖場在禁養區需要拆遷,就趕緊諮詢一下具體的實行政策,積極配合相關部門。


抵抗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都是為了大家生活環境更好。只是搬遷一個新的養殖場,不是不叫養殖。


起點農業


近年環保成了高壓線,各地紛紛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對於禁養區,有人認為就是無畜禽區,這是錯誤的理解,根據相關規定,禁養區禁的是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

至於規模化養殖場的標準是什麼,國家沒有做統一規定,權限下放到省。以廣東為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是指常年生豬出欄量500頭以上、奶牛存欄量100頭以上、肉牛出欄量100頭以上、蛋雞存欄量10000只以上、肉雞出欄量50000只以上的畜禽養殖場。浙江省的標準就有所不同,生豬存欄200頭以上就算規模化養殖場,其他畜禽存欄數量按照省畜禽養殖業汙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換算比例折算。可以看出浙江的標準要比廣東更嚴格。

然而,現代化養殖不上規模就難以盈利,不管是禁養區、限養區,還是在適養區,零星散養都是極少。從這個維度講,禁養區在禁止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以後,實際效果上基本等於凍結了商業化養豬。

至於題主所說情況,你可以到本地環保或者畜牧主管部門瞭解清楚當地的禁養區範圍,我們認為禁養區明目張膽存在規模化養豬場,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畜牧大集網


所謂禁養區就是在劃定的區域內禁止搞一切養殖,不弄大小養戶一律禁止養殖。養殖區域包含有禁養區同非禁養區和限養區的區別。摘要如下。

“禁養區,是指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等規定,在指定範圍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搞畜禽養殖。”

“限養區,是指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等規定,限定畜禽養殖數量,禁止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

“適養區,是指禁養區和限養區以外的區域。”在適養區內養殖,都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承建設施需經有關部門驗收,評估達標後,方可養殖。

根據你的描述,如果是在劃定禁養區前修建的養殖場,也應一律停止養殖,根據當地的畜禽補償標準進行合理補償,限期遷出禁養區。

謝謝。




耕耘者一布衣


農戶養殖幾千年啦,禁養讓豬肉3O多元


用戶7536825042834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開發旅遊就是矛盾的


用戶9804990747884


為了改善農村環境,2018年國家提出了環保制度,對部分區域實行禁養、拆除等。而未被禁養或拆除的地方就算要養,也許滿足條件才可,那禁養區可以建生態養殖場嗎?對規模大小有什麼要求?

1、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內,是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建設規模化養殖或者養殖小區。至於這個規模是多少,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標準,所以只能建議你去查詢本省文件,從而弄清楚規模養殖的標準是什麼。

2、禁養區不等於無畜禽區。按照政策精神,對於規模以下的養殖戶來說,不是要禁止他們從事養殖,而是要指導他們做好汙染防治工作。遺憾的是,在具體工作中,少數地區存在一刀切現象,把禁養區當成無畜禽區來執行,這樣的行為需要糾偏。

總之,在搞好環保的前提下,禁養區是可以養殖的,但要符合本省設定的要求。不過答主建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以不在禁養區從事養殖業為佳。

至於規模要求,按照相關政策的要求是禁養區只禁止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而不是禁止所有的養殖場,更不是無畜禽區,至於具體的規模是多少,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所以,如果你的生態養殖場規模沒有達到本省要求的規模,理論上是可以在禁養區存在的。但答主不建議你在禁養區搞生態養殖,會有潛在風險,因為現在各地很重視環保,基層的執行力度往往從嚴。

總之,如果要搞養殖業,哪怕是生態養殖,也要重視環保,同時要熟悉掌握政策精神,這會有利於為自己創造好的生存環境。


眾禾祥子


做好養殖糞汙處理,就可以在飼養區放心搞養殖了,我司專業養殖糞汙處理設備可以一次處理200立方動物糞汙,無需乾溼分離。單噸處理費用50塊錢成本,智能化操作,無需其他附屬設施,15天左右一批次,處理後的有機肥半成品可市場化銷售,符合國家有機肥標準,利潤可觀,有意向聯繫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