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成“剛需”方便麵巨頭加班加點保供應

“抗疫”期成“剛需”方便麵巨頭加班加點保供應

“抗疫”期成“剛需”方便麵巨頭加班加點保供應

“科學復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勇於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上市公司是疫情防控戰、經濟保衛戰的主力軍。2月10日起,上市公司開始逐步復工復產。疫情之中,做好做足防護措施,周密部署復工計劃是企業的責任與使命。對每一家企業而言,與訂單賽跑,與市場競爭,也是一場必須打贏的保衛戰。南都記者從企業復工情況、面臨挑戰、轉型規劃、業績影響等多個維度,通過走訪調研,帶你直擊一線戰況。

具備應急屬性的方便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火了”,相關企業也在疫情中加班加點生產。

日前南都記者採訪獲悉,為保障方便麵的供應,康師傅、統一兩大方便麵生產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提前復工,保障生產。其中康師傅在廣東江門的工廠更是在1月28日提前復工,保障方便麵的供應。

南都記者從多渠道錄得數據發現,新冠肺炎疫情中方便麵銷售可謂“火爆”,尤其在線上渠道銷量數倍增長。南都記者還發現,部分涉及方便麵生產的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有所上升,疫情帶動的方便麵銷售,或在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務數據有所體現。

疫情期間方便麵線上銷量增數倍

據南都記者瞭解,作為有應急屬性的方便麵,在此前市民居家防疫期間銷售火爆。其中南都記者還留意到,全國部分線下商超更出現被“掃貨一空”的情況。不過在此前的農曆新年中,南都記者走訪了廣州海珠區華潤萬家、沃爾瑪及百佳、永輝等終端發現,方便麵供應還是較為充足,並未出現脫銷情況。

而從線上渠道數據來看,2月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0%。其中“方便麵”一詞搜索量大增200多倍。在京東平臺,從除夕到初九,售出了1500萬包方便麵。

蘇寧方面,該公司相關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最新數據,2月3日至3月2日,方便速食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60.6%,最受歡迎的前三類產品分別是方便麵、方便粉絲以及速食火鍋。其中,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237.2%,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大頭部品牌牢牢佔據品牌銷量榜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非油炸方便麵’搜索量猛增566.7%,其中40%搜索者為80後,27%為90後。顯然,在80後90後眼中,懶也要懶得更健康。”上述負責人笑言。

康師傅集團:江門工廠1月28日復工

“廣東江門康師傅工廠已於1月28日提前復工,全力為廣東省的應急食品供應做好後勤支持。目前,華南區員工到崗已達約八成。但方便麵還是供不應求。”這是南都記者從康師傅集團瞭解到的復工復產情況。

作為國內方便麵龍頭之一,在疫情期間康師傅集團響應監管部門“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號召,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生產,位於全國各地的方便麵工廠都在春節期間全力復工復產。

康師傅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截至目前,康師傅東北、華北東、華北西、西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工廠都已陸續投入生產。例如天津頂益工廠1月28日就已復工,並在天津市商務局、工信局、發改委等多個政府單位的協調支持下,陸續恢復產能。廣東江門康師傅工廠也於1月28日提前復工,全力為廣東省的應急食品供應做好後勤支持。重慶工廠是康師傅西南地區最大的制面工廠,目前康師傅重慶工廠產能也正在逐步恢復。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積極加速復工復產,與經銷商、零售商一起保障市場供應。我們在全國各地,無論線上線下都在盡最大努力保證能夠提供充足的產品以供消費者挑選。”上述康師傅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另據記者瞭解,康師傅旗下飲料業務也已於2月10日復產。

而在捐助情況方面,康師傅集團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截至3月4日,康師傅集團已向26個省285個市640家醫療單位免費送去了抗疫後勤保障物資。

統一企業:抽調人力為供應商填補缺口

同樣的,保障方便麵供應的還有另一家巨頭統一企業。在針對方便麵熱銷和近期市民的“剛性”需求,統一企業亦“聞風而動”,尤其是針對復工復產方面,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早在疫情之初公司方面已留意到,部分銷售點出現了產品脫銷的情況,“1月下旬,我們在通過申請及檢查後,有部分(方便麵)工廠已經提前復工,直至2月中旬,公司旗下工廠已經全部復工復產”。

當然,方便麵是否能順利生產,還取決於上游原料供應商的運作情況。據南都記者瞭解,在疫情初期,統一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曾遭遇無法復工、缺人生產及缺少材料等情況。對此,統一企業1月22日就向各原材料供應商發佈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指南,提醒供應商提前儲備相關物資及原材料。與此同時,該公司為幫助供應商復工,各家生產子公司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併為配套供應商提供協助復工的證明函件,合計提供證明函件3066份,同時還解決了某些重點供應商的物流問題。

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為了確保供應商資金充足,公司還為合計7家資金週轉困難的包材供應商提供免息資金支持。我們還抽調人力,直接幫助供應商填補人力缺口。在多項保障措施下,目前疫情初期遭遇的供應難已經緩解。”

據南都記者瞭解,除了對上游方面著力解決生產難等問題。統一企業在下游方面也有相關措施,上述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考慮到疫情期間人們因交通受限出行不便的困境,以及“非常時期少接觸”的原則,統一企業主動推出了社區無接觸購物,目前“無人售賣便民服務點”的服務小區,全國累計已經超過了300個。

另外在捐助方面,目前統一企業向包括湖北在內的防疫一線累計捐贈的產品折價已超過了2000萬元,其中在1月28日和2月3日分別向武漢和湖北捐助3000箱自熱食品及100萬元現金。

關注

疫情下迎來風口 未來能否持續增長?

從包括康師傅、統一在內的部分方便麵企業復工復產,以及部分渠道和終端銷售火爆情況可以看出,在疫情下方便麵迎來了爆發的“風口”。

實際上,方便麵市場從去年開始已有一定程度的回暖。那麼,今年第一季度對方便麵需求激增,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帶來哪些影響?南都記者亦致函向統一企業方面問詢對於一季報影響問題,但該公司向南都記者表示,因香港聯交所要求及疫情特殊情況等,暫不便披露今年一季度具體銷售情況。

不過,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其一季度財務數據也可作參考。例如有方便麵產品管線的克明面業,該公司近期發佈的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一季度業績較去年同期預計漲40%至80%,原因是“掛麵主食類產品及高毛利產品在新冠疫情中銷量增加”。

實際上,本次疫情所帶來的方便麵銷量激增。業界對其未來走向亦持有不同態度。看空方認為,方便麵此次熱銷是突發事件導致,恐難以持續,方便麵未來仍將保持低迷狀態;而看多方則指出,本次疫情是中國方便麵市場重新進行教育的機會,在疫情需求高峰後仍可維持增長。

“其實從方便麵在近幾年的消費走勢來看,由於外賣等方面的衝擊,倒逼生產端對產品的原料、包裝、食材和營養方面進行升級,並且對業績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未來是否成長,仍需看生產企業如何迎合消費者需求,對產品進行升級。”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南都記者,未來方便麵如何在外賣市場激增的情況下獲得市場認可,仍需從性價比、安全性及便利性等考量。

對於未來戰略方面,康師傅集團相關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一方面,針對消費升級繼續加大產品創新的力度,挖掘新型消費場景,結合高性價比產品、中高端產品等多樣化產品線,在滿足大眾消費需求的同時,吸引中產消費群體;另一方面,今後也將繼續加強和優化線上渠道以及全流程追溯系統,提高鋪貨與供應能力。

策劃:謝豔霞

採寫:南都記者 馬建忠 貝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