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隨州擂鼓墩戰國大墓,“曾侯乙”有多少女子和寶貝陪葬?

桃膠姑娘


擂鼓墩戰國大墓也稱曾侯乙墓,位於湖北隨州市曾都區,該墓出土了迄今為止保存最完好,數量最多,音質最好的青銅編鐘,被譽為“國之瑰寶”。此外墓中還出土了包括鹿角立鶴,聯禁銅壺,雲紋金盞等各類陪葬品共計15404件。除墓主人重達7000公斤的主棺外還發現彩繪陪棺23具,陪葬者均為13-25歲的女性。

▲曾侯乙編鐘

1978年2月,武漢空軍某部雷達修理所因擴建廠房,在隨縣擂鼓墩東團坡一帶開山炸石,拓展地基。前來視察的廠長鄭國賢發現被炸開的紅砂岩上出現一片褐色的土層,懷疑地下可能存在古墓,令施工隊停止作業,併火速上報文物管理部門。不久後,時任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兼考古隊長的譚維四連同兩名技術人員抵達隨縣,開始對現場進行初步勘探。

▲曾侯乙墓發掘現場

勘探結果表明,地下確實有一座古墓葬,墓坑東西長21米,南北寬6.58米,總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還要大6倍。墓坑上層已遭到嚴重破壞,且有地下水溢出,在墓坑中部偏北的位置上發現了一個約0.5平方米的盜洞,種種跡象表明這處古墓已經無法原封保護,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文物,急需進行搶救性發掘。但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古墓很可能被盜,不再具有發掘價值,譚維四力排眾議,以勘探小組的名義向上級提出發掘申請,得到了湖北省委和國家文物局的批准。

▲墓室結構

1978年5月11日,發掘工作正式開始,墓坑表層填土被清理後,發現了47塊巨型石板,石板下為厚度達2.5米的夯土層,隨後是密封性極好的青膏泥。青膏泥下是一層厚厚的,重達6萬公斤的木炭層。木炭被清理後,墓室上層的槨板暴露在人們眼前。揭開槨板發現,墓室已經被地下水淹沒,上面漂浮著幾具棺木。考古隊用起重機將漂浮棺木逐一吊出,揭開棺蓋發現是女性遺骸,年齡在13-25歲之間,專家認定這些是替墓主人殉葬的歌姬。

▲清理漂浮棺木

隨著水位的下降,墓室的輪廓終於顯現出來。這是一處多邊形豎穴木槨墓,墓室按方位分東、中、西、北四室。面積最大的東室放置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分內棺外槨),重達7000公斤,結合主棺旁的一件刻有“曾侯乙之寢戈”銘文的戈,專家斷定墓主人就是戰國時期的曾國諸侯,名“乙”,因此稱之為“曾侯乙”。中室放置隨葬的禮器和樂器,曾侯乙編鐘就放置於此;西室放置殉葬人彩繪棺木13具,加上此前漂浮的棺木,整個墓室共有23具陪葬棺;北室放置陪葬兵器及車馬器等。

▲主棺被吊起

曾侯乙編鐘共分三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鐘架上,鍾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做為承託。最下層是由體型最大的12枚長乳甬鍾和1枚鎛鍾組成,分成2組懸掛;中間層由大小適中的33件組成,分3組懸掛,有短枚甬鍾1組11件,無枚甬鍾1組12件,長枚甬鍾1組10件;最上層由體型最小的19件組成,稱為“揭鍾”。橫向來看,編鐘從左到右,依次增大;縱向來看,由上而下,依次增大。

▲編鐘發掘現場

編鐘上刻有篆體銘文共計3755字,內容包括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標音銘文不僅標示了該鐘的懸掛位置,還標明瞭敲擊的部位及發音名稱。整套編鐘有律名28個,階名66個,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鍾銘所載內容,絕大多數聞所未聞,填補了對戰國時期樂律理論的空白。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音質純正,有五個八度,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音律最齊全,音質最好的青銅編鐘,堪稱“國之瑰寶”。

▲彩繪楠木內棺

除此之外,還出土了造型精美的鹿角立鶴,十六節龍鳳玉佩,史所罕見的聯禁銅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青銅冰鑑,以及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雲紋金盞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建鼓銅座

▲雲紋金盞

▲青銅冰鑑

▲聯禁銅壺

▲鹿角立鶴

據統計,曾侯乙墓共出土禮器、樂器、漆木器、金玉器、兵器、車馬器和竹簡等各類文物15404件,其中僅青銅器就達6239件,國寶級文物高達110餘件,是我國考古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並填補了大量歷史空白。


歷史茶坊


在曾侯乙墓東室和西室,分別出土了8具和13具陪葬棺,這21具棺材都比較小,每一具棺材內都葬有一名女性。

後來經過骨骼鑑定發現,這些女性的年齡在13-26歲之間,身高在1米43到1米60左右。

據考古人員推測,這些女性可能是曾侯乙的近侍人員或嬪妃、樂舞人員。

曾侯乙墓每一個室都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東室、中室、西室、北室都是有序地放置各類文物,總共出土了15404件文物。

主要為青銅器、樂器、漆木器、兵器、車馬器、金器、玉器、骨器、角器等,同時還出土了240枚竹簡。

其中最著名的幾件國寶有曾侯乙編鐘、青銅尊盤、鹿角立鶴、大尊缶、聯禁銅壺、青銅冰鑑、雲紋金盞、龍鳳玉掛飾等。

曾侯乙編鐘

青銅尊盤

鹿角立鶴

大尊缶

聯禁銅壺

青銅冰鑑

雲紋金盞

龍鳳玉掛飾


藝能八卦局


1977年3月,解放軍的一個雷達修理廠在湖北隨縣西郊的擂鼓墩東團坡修建營地。東團坡距離縣城2公里,地形居高臨下,依山傍水,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

為修建營地,修理廠在東團坡上開挖起來,很快便挖到了堅硬的紅色砂岩。砂岩堅硬無比,推土機無法施工,只得用炸藥炸。

東團坡地形

“都停下!這裡頭不對勁!”紅色砂岩被炸開,在砂岩之間出現了一片質地鬆軟的褐色土。在褐色土裡,施工隊挖出了幾件小銅器。

廠長鄭國賢是個考古愛好者,平時喜歡鑽研文物與考古,看著這一片巨大的褐色土和挖出來的銅器,鄭國賢意識到堆土下面可能有一座古墓,於是下令停工。

挖掘

為慎重起見,鄭廠長迅速向縣文化館報告。然而接連三次,縣裡來的專家都說下面沒有古墓,讓施工隊繼續放炮。鄭廠長覺得不對勁,多方打聽後才知道,來的這幾位專家大多是學音樂的,根本不懂考古。

無奈之下,鄭廠長只得把副館長王世振“抓”了過來。王館長來看了之後,給出的結論是這下面藏了一個古墓,但如此規模巨大的古墓他從未見過,必須向上面報告後等待指示。

考古發掘

隨後,地區和縣裡組建勘察小組進入工地。3月21日,勘察小組在古墓北側墓室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直徑為1米的盜洞,盜洞深入墓室內部,不少淤泥與石板掉入其中。

發現盜洞之後,專家們開始洩氣了。一些主要負責人覺得沒有必要浪費資源,耽誤修理廠進度,所以審批程序一拖再拖,進度緩慢。

韓寧夫

面對困難,鄭廠長和譚維四等人依然沒有放棄向上報告。1978年3月5日,他們的報告終於遞交到了當時的省委書記、革委會副主任韓寧夫的手裡。

韓書記畢業於山東大學,諳熟中國歷史,一直對考古工作高度重視。當韓書記看到古墓規模比長沙馬王堆和鳳凰山古墓大好幾倍時,當即生氣地說道:“胡鬧,這麼大的事竟然拖了一年多,趕緊上報國家,各單位迅速配合挖掘工作!”

譚維四(中)與鄭國賢(右)在現場

韓書記親自批示,考古工作迅速開展起來。由於古墓巨大,為取得完整的照相資料,駐武漢空軍派出一架直升飛機到現場支援,隨叫隨到。

5月15日,經過5天的清理,木槨蓋板全部露了出來。在槨四周堆積了大量的木炭,僅從木槨頂板上取下來的木炭就多達31300公斤。隨後,起重機將巨型木槨蓋板一一取出。取出木槨蓋板之後,專家發現墓室已經積水,一些棺木浮在了水上。

當年發掘現場

隨即,考古隊將積水抽乾,將這些漂浮的棺木打開。前後共有23口棺木被打開,裡面有21具年輕女子的骸骨,這些女子大多在15—25歲,專家考證是殉葬的歌姬。

積水抽乾之後,東、中、西、北四個巨型墓室全部暴露出來。東墓室裡放著的是主棺,主棺由金絲楠木所造,棺木之上繪畫著900多個人、獸、鳥的詭異圖案,極其精美珍貴。

曾侯乙內棺

在中墓室裡,放置了大量精美絕倫的編鐘,這些編鐘成套有序地堆放在墓室之中,一層又一層,大、中、小編鐘排布在架子之上,如同一座地下音樂廳。在中墓室的南部,放置著大量精美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有升鼎、簋、飼鼎、小鼎等等。

曾侯乙編鐘

西墓室裡放置著人殉棺13具,裡面都是年輕女子的骸骨,這些人是墓主人的舞姬。北墓室是一座大倉庫,裡面堆滿了大量青銅兵器,光箭鏃就有4000多支,車馬兵器的種類應有盡有。

曾侯乙銅盤

最後,專家打開了主棺,在裡面發現了一具男性骸骨,骸骨上堆滿了500多件精美的金玉寶器。在主棺附近,有一柄刻著“曾侯乙之寢戈”的青銅戈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此人就是戰國早期曾國的一位諸侯,名字叫做“乙”。因此,此墓又被稱之為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一座千年古墓,其規模和出土的文物遠超長沙馬王堆。曾侯乙墓出土了圓木500多立方米,木炭31360公斤,出土文物15404件,國寶級青銅器110多件,編鐘124件,兵器4700多件,國寶級珠寶玉器528件,總重量10.5噸。整理銘文12600字,填補了大量歷史空白。尤其是大型編鐘精美絕倫,千年之後還能奏響,堪稱神作。

曾侯乙墓的發掘引起了轟動,創造了考古界的諸多奇蹟。然而,為曾侯乙墓的發掘立下第一功的鄭國賢,在獲得了三等功的獎勵不久後便猝然離世,令人惋惜、心痛。


由此,一段國寶古墓的發掘傳奇,終於畫下了句點。

參考文獻:譚維四《曾侯乙墓發掘紀實》、郭德維《曾侯乙墓發掘親歷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