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醫保和農民醫保有什麼區別?

媒體大律師


職工醫保和農民醫保有什麼區別?區別當然是比較大的,兩者在名稱、繳費方式,累計繳費年限計算、報銷比例,賬戶類型、待遇享受等方面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第一,名稱不同。

從名稱上來說,職工醫保的全稱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主要的參保對象為城鎮在崗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農民醫療保險,以前屬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也叫新農合,根據國務院國發(2016)3號文件精神,即《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原來農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以現在農民所辦理的醫保,都是屬於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主要參保對象為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其他城鄉居民,既包含了農村居民,也包含了城鎮居民。

第二,繳費方式不同。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在崗職工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比例繳費,用人單位按照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8%,單位繳費6%,計入醫療統籌基金,個人繳費2%,計入個人賬戶,全部返還到個人社保卡,可用於到定點藥店買藥,到定點醫院門診看病等。靈活就業人員是以參保地上一年職工社會平均來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8%,由參保人全部承擔繳費金額;農民醫療保險,繳納的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年根據當地醫保部門公佈的繳費標準進行繳費,2019年每人每年繳費220元左右,國家每年補助490元。2020年每人每年繳費250元,國家補助520元,其中15元用於繳納大病統籌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只有統籌賬戶,沒有個人賬戶,除了定額的門診統籌報銷費用以外,全部計入醫療統籌基金,只有住院時才能享受醫療報銷待遇。

第三,報銷比例不同。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由於繳費金額比較高,所以報銷比例相對也比較高,最低的報銷比例可以達到70%左右,最高的報銷可以達到90%左右。不同級別的醫院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報銷起付線標準和報銷的限額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包含農民的醫保,由於繳費比較低,報銷比例相對也比較低,在鄉鎮、社區醫院可以達到80%左右,在三甲醫院報銷比例為50%左右,報銷的限額比職工醫療保險小。

第四,享受的待遇形式不同。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計算,累計繳費年限達到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繳費年限,在辦理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對於退休時沒有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的,可一次性補繳或是逐年繳費,直到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為止;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或是農民醫保,實行交一年享受一年的政策,繳費年限不累計計算,退休後也還需要繼續繳費才能享受醫療報銷待遇,如果不繼續繳費就不再享受醫保待遇。

綜上所述,職工醫保和農民醫保屬於兩種性質的醫療保險,其所使用的的名稱、繳費標準、繳費方式、報銷保準、賬戶類型,待遇享受等都是完全不同的。職工醫保繳費標準比較高,待遇保障水平也比較高,農民醫保繳費水平比較低,待遇保障水平也是比較低的。


幫兄愛唱歌


很多人知道在企業裡工作,單位會給職工繳納一份保險,這份保險中包含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多項保險。很多農民戶籍在村裡,村裡也要求繳納一份醫療保險。企業中的醫療保險和農民的醫療保險有什麼區別呢?

社會醫療保險的種類

實際上,不管是企業中的醫療保險,還是農民的醫療保險,都是屬於社會醫療保險的範疇,由醫療保障局管理。我們國家還有一些商業醫療保險,這是屬於商業保險公司與參保人簽訂的保險合同了。

企業中的醫療保險叫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農民繳納的保險過去叫做新農村合作醫療,現在叫做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國家要求新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併而來的。這也是國家推動城鄉一體化,讓農民、城鎮居民一種醫保待遇的一種做法。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不同

實際上,兩種醫療保險的區別主要是繳費不同和待遇不同兩大類。

(一)繳費不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是按月繳費,一般是企業按月繳費。職工醫保有職工本人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保險費,職工本人一般繳納繳費基數的2%,用人單位根據各地醫保有關規定的不同,從6%~10%不等。

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通過自己承擔全部社會保險費的方式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繳費一般也跟繳費基數有關。個別地區是定額繳費,比如南京市是每月340元。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也是全部由自己承擔。但是一般是一年繳費一次,繳費完畢以後次年一年享受待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國家設有最低標準,2019年是250元,比2018年提高了30元。錢數上並不多,一般相當於當地職工醫療保險繳費的1/10左右。當然,僅憑這麼低的繳費是供養不起較高的醫保待遇的,因此國家還會有額外的補貼。2019年國家補貼不低於每人每年520元。


(二)待遇的不同。繳費錢數的不同,決定了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高。一般住院報銷比例都在85%以上,退休前的報銷比例要比退休後低。個別地區的個別檔次會達到100%。比如廈門市退休人員在一級衛生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可達100%。

職工醫保還有個人賬戶。職工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2%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企業繳納的部分也會有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的。個人賬戶的費用可以用於平時買藥、住院掛號使用。

職工醫保還有退休一說。並不僅僅是有養老保險退休,還有醫療保險退休。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醫療保險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可以不用繳費,直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醫保繳費年限一般是15~30年,各地是不相同的。退休後醫保個人賬戶也是有每月返錢的,相當於額外的一份養老金了。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水平低,需要年年繳費。但是,對於低保家庭的參保人員,會有國家代繳其醫保個人部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一般在50%~70%,待遇水平肯定會比職工醫保低的。

不過,近年來國家正在完善大病醫保和醫保救助待遇政策,對於低收入的家庭,相對負擔大大減輕了。

總體來看,職工醫療保險由於是職工和企業共同承擔,是最划算的。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可要仔細斟酌負擔能力了。如果家庭收入較低,尤其農民低收入家庭,那麼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更為划算。


暖心人社


“職工醫保”,應稱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農醫保”,應稱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第一參保對象不同。前者,為城鎮職工、自由職業者或者靈活就業人員。後者除了上述人員之外,一般的公民(包括嬰幼兒、在校學生等)。第二,前者由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個人分別繳費。繳費水平較高,待遇也較高。後者,參保人員個人繳費,政府和集體有補貼。繳費水平低,待遇相較前者也較低。第三,前者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賬戶管理,後者則沒有個人賬戶。


黃華社會保險實踐者


在全民醫保逐步普及的當下,很多人都擁有自己的醫保,但卻不知道職工醫保和農民醫保有什麼區別?今天阿洪來給大家分享:

首先、概念不同。

職工醫保屬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包括國有、私企,企事業單位及公務員職工,範指有單位上班的人員的醫療保險。

農民醫保原來稱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019年改革與城市居民醫療保險合併,現在統一稱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其次、繳費方式不同。

職工醫保的繳費方式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按相應的比例繳費,一般單位承擔20%,職工承擔8%,加上財政補貼。所繳費用按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國家和單位承單的部分列入專用賬戶管理,職工繳納的費用列入個人帳戶單獨管理,個人賬戶上的費用可以在藥店或者醫院刷卡銷費,而專用賬戶上的費用是不能日常銷費的,只能由社會統籌使用,比如說,職工生病住院報銷的費用就屬於社會統籌使用,而個人賬戶上的費用即使你經常買藥刷完了,生病住院仍然可以用社會統籌專用賬戶上的費用進行報銷。

農民醫保的繳費方式為國家和農民共同承擔,國家財政補貼一部分,農民根據自己的繳費能力選擇檔次繳費。

再次、繳費標準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同。

一般來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較高,所享受的報銷待遇也高。因為畢境職工醫保有單位承擔著20%的費用,職工個人才繳8%,農民沒有工作單位,主要靠自己和政腐適當補貼,所以,農民醫保跟職工醫保總體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為了縮小農民和職工醫療待遇的差距,農民醫保的繳費標準也逐年提高,從原來每年10元提高到現在每年250元,有經濟條件的地區,農民的醫保繳費標準提高到上千元了。現在職工醫保的最低繳費標準每年2000多,是農民繳費標準的10倍,待遇標準當然是不一樣的,不過有錢的農民當然也是繳得起的,只不過農民醫保的繳費標準調整需要一個慢長的時間過程,要讓普遍農民繳得起費,看得起病,而不是隻為少數有錢人著想。

總之,職工醫保和農民醫保,無論是從概念上,還是從繳費標準和報銷待遇上,都是存在很大區別的,但未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民醫保的繳費標準和報銷待遇也會逐步提高。

關注阿洪168,瞭解更多政策知識和生活趣事。

阿洪168


樓主你好,職工醫保和農民醫保有什麼區別呢?所謂的職工醫保,它的全稱被稱之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所謂的農民醫保我們可以被稱之為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不過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從去年開始逐步的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併,統一稱之為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我們可以把它簡稱為居民醫保。

那麼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二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可以達到70%以上,但是居民醫保的報銷比例僅僅只有50%,同時職工醫保是會建立個人醫保賬戶的,每個月都會在自己的個人醫保卡當中產生相應的餘額,那麼這個餘額我們去藥店買藥或者什麼拯救一結算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居民醫保不建立個人賬戶,基本上個人賬戶當中是沒有任何錢的,所以說我們在藥店買藥或者是門診結算的話,只能夠自己支付現金來解決。

那麼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職工醫保是可以辦理醫保的退休待遇,當你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並且職工養老保險具備退休條件,職工醫療保險可以隨同養老保險一起來辦理退休待遇,那麼我們的居民醫保是不享受退休待遇的,也就是說居民醫療保險在退休之後還是需要正常的,每一年交費才可以享受到醫保的報銷待遇,這一點也是有很明顯的區別。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職工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他們二者之間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首先我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在參保的過程中,只能夠選擇其中的一種醫療保險來進行參保,你不能夠這兩種醫療保險都參保,即便你同時參保的這兩種醫療保險,那麼最終在享受醫保報銷的待遇的時候,也只能夠享受到一份醫保的報銷待遇,是不能夠享受重複醫保報銷的,所以說是沒有必要來參保,兩份醫療保險。

那麼職工醫療保險它的繳費標準要遠遠超過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如果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費用的話,大概每年的交費得3000元到6000元不等。但是我們都知道,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每年僅僅只需要兩三百塊錢就可以了。所以不同的繳費比例就意味著他們的報銷比例是有所不同的,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可以達到70%,但是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只有50%。

再加上職工醫療保險是可以享受到退休醫保的待遇,當你在退休之前累計繳費年限達到25週年左右的年限,那麼就可以申辦醫保的退休待遇,終身免費享受醫保的報銷待遇,並且還會建立個人醫保賬戶。那麼參保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個人就不享受醫保的退休待遇了,即便自己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還依然需要繳納相應的費用,如果停止交費的話,那麼就不能夠享受醫保的報銷待遇,所以說這一點也是有一個明顯的區別。


懂社保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簡稱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原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整合實施後的名稱)雖然都屬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但無論籌資和保障都有很大的不同。

籌資形式方面:職工醫療保險,以城鎮職工為參保對象,每月從工資中扣除個人應繳額,一般為個人應發工資的1.5%。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除城鎮職工外均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一般每年9-12月份交次年參保金。2020年參保金為每人250元。


待遇保障方面: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水平較高,保障待遇也較高。有個人賬戶,退休後仍然享受醫保待遇。住院報銷比例和城鄉居民醫保差不多。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則沒有個人賬戶,每年繳費享受一年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